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43期| 内家拳拾遗:胯是大拳头之竖圈发劲

当年陈拳师父的原话是:“平圈化劲,立圈打人”。为了显得斯文一些,改为了“竖圈发劲”,但是含义就没有那么好了。不管是平圈还是竖(立)圈都是可以发劲的,所以在这里说明一下,以免引起误解。



普通人与人交手只擅长前后的直力,左右的劲很难用的顺畅,即使是专业武术修炼者,不借助身法发横劲也不是那么容易。在交手中能发出干脆利落的横劲,对破坏对手的进攻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但是仅仅掌握横劲是不够的,因为横劲只能暂时破坏对手的进攻,对方会迅速变招,一直这样“横劲”下去的交手实在很尴尬,也很难做到。但是横劲是基础,是掌握自己胯圈范围的重要所在,所以在学习内家拳架子之前,首先学会流畅的转胯很有必要。

在我陈拳师父眼中,陈拳老(新)架一路的作用就在于让胯前后左右的活动圆转灵活,以达到善用平圈化解对手来力的目的。下过多年苦功,掌握这项体技的人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能通过身体的运转,化解掉对方的来力,更进步一点的,应该自学了一些擒拿与摔跤的技法,在化解掉对方来力的过程中,配合步法、身法与拿法将对手打倒。


可惜,偏差就出在这里,不是擒拿与摔跤的技法不应当学,而是学早了,因为到这里拳还只学了三分之一,会平圈化解只是入门前必修课之一,而不是说你会通过胯不露神色的虚实转化,将对方来力化解掉了,就懂得化劲了,掌握内家拳的核心了,这还远不够。


陈家沟有一句老话:“老架不出村,小架不出门。” 师父说:“平圈化劲,立圈打人”不是为了让我们单独去修炼横圈与立(竖)圈,而是指老架拳与小架拳的区别所在,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小架拳不外传。早个十来年,小架拳看过的人都很少,现在网上已经有许多人学到了小架拳的架子,大家如果有陈拳基础可以详细对比一下,老架与小架的动作特点,就知道我所说非虚。


小架拳外在的特点也有许多人做过分析,发力动作不刚猛了,裆部的动作小了,姿势紧凑了。为何会这样?因为小架拳以立圈为主,大家可以去比较老架与小架的金刚捣锥这一招就明白了。既然小架拳是不传之秘,那么这种以立圈为主的行拳方式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有如下几点:


  1. 胯由左右转胯改为上下倒胯,力向上传导的效率更加高;

  2. 平转的情况,姿势到位需要裆势一定的幅度,在实战中几乎无用,架子过大,变化效率就低;立转不需要裆部开得过大,就可以传导力,只要保持裆势,不需要拉低架,正常站姿即可进行攻防转化;

  3. 平圈是左右前后弧线运动,发出的也只是推拉之劲,打击效果有限;立圈是从上往下与从下往上的弧线,这条线路是非常难于防备,不管是上拔、下劈都能直接将对手拔根,撼动其根本,打击效果非常优秀。


小架拳虽好,但是学习太极拳建议大家还是老老实实从基本功、老架学起,因为没有这些基础,上来就做立圈,肯定会让胯不断顶起、放下,养成许多坏毛病,这就得不偿失了。“学拳容易,改拳难呀。”平圈是基础,先将胯水平的活动空间掌握好,然后在这个空间内拓展上下的空间才是正途。


胯部立圈图如下:


下面进入试验


准备条件:朋友一位。


开始试验:

  1. 弓步站立,左脚在前,左手与左脚上下相呼应,让朋友在你左手臂上施加推力,告知朋友可以自由收放推力;

  2. 测试一,按照《内家拳拾遗:胯是大拳头之横圈化劲》第三种方式先与对手将胯盘活;

  3. 测试二,上半身姿势不变,保持现有的下盘姿势,松右胯向后下(立圈逆时针),带动左胯劲转入右腿,左手寸步不让,右胯向下到低点,然后从后往前上转。


测试目的:

倒胯训练立圈劲的转化,比较胯平转与立转劲的路线的区别,通过试验,感受两种模式对化解力、打击对手的效果差异。


来源:一止禅侠客也头条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家拳拾遗:胯是大拳头之竖圈发劲
内家拳拾遗:胯是大拳头之横圈化劲
内家拳拾遗:腰胯如何分?落胯怎么落?
大成拳拳重身松试力
街头实战?你自己拳头会受伤!八极拳传人讲如何放倒对手
[转载]街头推搡的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