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三本”之谜(下)

(续上期)

十二、《五字诀》。全文如下:

   “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相,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劲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行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五字诀:“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显然表述练功者走架打手的状态,要求做到意、气、劲或精、气、神的和谐与统一,成为各派太极拳必须遵循的行功法则。

十三、《撒放秘诀》。全文如下:

    擎 引 松 放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此擎、引、松、放有四不能:脚手不随者不能,身法散漫者不能,一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团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须避此病,不然虽终身由之,究莫得其妙矣!

 “粘连黏随”、“敷盖对吞”、“擎引松放”,笔者将其称作太极拳推手三部曲。概括而言,“粘连黏随”是太极拳的制人手法,“敷盖对吞”是“粘连黏随”的继续、结果、目的,而“擎引松放”则是对“敷盖对吞”的更直接的表述。《武林》杂志上曾连载过笔者在这方面体会的文章,后定名《太极拳推手三部曲》收入《中国功夫》杂志社编录的《太极拳一家》论文集中。

十四、《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全文如下: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语甚概括,初学未由领悟,余加数语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

欲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便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本文是作者的切身实践体会,文采较之于武禹襄拳论虽然稍逊,但也无愧为经典拳论。

十五、“自藏本”中另收录李亦畬一篇《打手法》,全文如下:

“两人对立,做双搭手(即左手咬腕,右手扶肘,或右手咬腕,左手扶肘)。搭手之足(左手搭手则左足,右手搭手即右足)在前,一进一退(进者先进前足,退者先退后足)至末步(即第三步),退者收前足成虚步,进者跟后足成跟步。搭手时,搭腕之手不动,扶肘之手由上而换,如此进退搭换,循环不已。练发劲时,一般皆在应退而不退时作准备。练熟后,前进、后退都可化发。进用按挤,退用掤捋。”

 这是武禹襄,或者武禹襄与杨禄禅在定步推手基础上,根据实战步法灵活多变的需要而研创出来的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法,由李亦畬记述。

十六、“自藏本”中还收录一篇武禹襄拳论:《武禹襄母舅太极拳四字不传秘诀》,全文如下:

 “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这是武禹襄对打手的高度概括,浓缩成四个字“敷、盖、对、吞”。详情可查阅2011年《武魂》第四期刊发的拙文《‘敷盖对吞’之后的吐字——新解‘敷、盖、对、吞》。

综观“郝和本”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以《太极拳小序》为界限分成两大部分,上部分为非李亦畬作品,计10篇。从表象上看,该节似有两位作者:“王宗岳”、武禹襄。“王宗岳”只出现于拳谱首篇拳论的题目中,即《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其后七篇皆未署名,而在《打手要言》之后特别注明“禹襄武氏并识”,意为“武禹襄一并记录的心得体会”。纵观这七篇文章,以十三势为主线,从拳架套路、身法要点、器械修炼法、拳名探源、行工准则、打手要诀、练功秘诀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线贯穿、一气哈成,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再加上“禹襄武氏并识”一语,很显然这些文章的作者即武禹襄。但是,数十年后,不知何故,这其中的一些拳论被后人随意更改作者姓名,或王宗岳、或张三丰……更有甚者,一篇武禹襄的《打手要言》被人肢解为若干篇,并分别标题、分别冠名,变成王宗岳的作品;《十三势》等文莫名其妙地扣上张三丰的名字,实在令人啼笑皆非。笔者分析,后人之所以如此,无非出于两种原因:

(一)不知拳论出处,对“老三本”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便胡乱冠名。

(二)盲目崇拜所致,冠名王宗岳、张三丰等以示其珍贵或者所谓的源远流长。

读者请想,李亦畬辑录“老三本”的目的是什么?应如李亦畬所述“仅以所得笔之于后。”(语出《太极拳小序》)李公所得的是什么?是本人以及师父,即母舅武禹襄的研拳心得体会,才合情入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老三本”拳论作者应该只有两位:李亦畬、武禹襄。就此问题,笔者在参与编篡《永年太极拳志》期间,同当代武式太极拳著名传人钟振山先生做过探讨。钟是“自藏本”曾经的持有者姚继祖先生的弟子,有幸目睹“自藏本”。他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姚老师在世时,不止一次说道:‘老三本’中的拳论,除了李亦畬的,就是武禹襄的。王宗岳是谁?只有武禹襄最清楚,后人都是浮想联翩的猜测。如果武禹襄当年不写‘王宗岳’三个字,一切就简单多了。”

细细推敲,假如真有人云亦云的所谓“王宗岳拳谱”,其原件的珍贵程度远胜于他人的再抄本。这个道理,正常人都应该明白。问题的关键也正在此处,试想:为什么“老三本”被一代代传下来,而不见所谓“王宗岳拳论”的原件呢?《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出现的如此突兀、蹊跷,难道不值得进一步考证吗?说实话,笔者自接触太极拳以来的二十多年间,对王宗岳、王宗岳拳谱等等传闻曾经深信不疑。然而,当参予了永年县人民政府组织编纂《永年太极拳志》的工作,面对搜集而来的堆积如山的资料,开始对王宗岳之说产生怀疑。因为,此说多存在于故事传说当中,如果于正史中的资料比如时间年代、历史背景等相对照,则王宗岳之说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于是,笔者产生一种直觉:“老三本”中的《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似乎是武禹襄前辈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留下一个迷。当然,这只是一种直觉或称推断,尚需更直接的证据。总之,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要重证据、重史料,传奇、故事、演义不代表真正的历史,“讲故事”与“写历史”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或门类。所以,姑且不论历史上有无“王宗岳”,但有一个基本事实不可否认:即《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最早出自“老三本”。在此之前的其他任何地方、任何资料中均未见记载。事实雄辩地说明:《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最早自河北省永年广府武家传出。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打手歌》为什么列于《打手要言》之后,李亦畬作品之前呢?究其原因,这总归是武禹襄一篇经数年斟酌而未完稿的遗憾之作。若辑于前文,似不相称。于是,李亦畬先生便补录于此,以示纪念。该歌诀虽不完整,但言简意赅,句句精言。后人总觉得有些缺憾,不乏试图补充完整者,然而均显画蛇添足。以笔者浅见,此歌诀一如断臂之维纳斯,是太极拳理论中残缺之经典。该表达的已经表达,大可不必再做什么徒劳之举了。

第二、以《太极拳小序》为界限勾勒出“太极拳”名称的演化过程。

李亦畬拳论以“太极拳”冠名,而武禹襄作品以“十三势”相称如《十三势架》、《十三势》、《十三势行工歌诀》。可见,武禹襄创拳立说之初还未有“太极拳”称谓。如果有,武氏不可能不用含意深刻、立意高远的“太极拳”,而以直白的“十三势”冠名。有人可能提出质疑,《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为何冠以“太极拳”之名呢?笔者认为,这是李亦畬所为。即拳论完成在先,题目“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出现在后,是李亦畬先生辑录拳谱时添加上的。仔细推敲:《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仅在开篇以哲学术语“太极”入笔而论述拳理,全文并未出现“太极拳”之名。所以,从“老三本”编排有序的拳论中可以看出端倪,武禹襄与杨禄禅研创的新型拳术,初名“长拳”、“十三势”,后取名“太极拳”。

第三、“老三本”拳论编排科学、合理而有序,自成体系。它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漫谈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已作阐释,本文不再赘述。

就写到这里吧,一家之言,如有不当处,敬请方家指正。

注:该文已发表于《中华武术》第九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元化盗版武禹襄拳谱
第510期:揭开李亦畬《太极拳谱》的神秘面纱(1)
李亦畲“老三本”的价值/杨志英
武禹襄继承发展了王宗岳太极拳说---吴文翰
李福荫《李氏太极拳谱》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李亦畬手书太极拳谱一一现代太极拳科学体系完成的标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