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四)


 造成了“人背我顺”,甚至到了使人“落空”失足,显然还没有完全达到武术制人的目的。从《杨氏老谱》与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中可以了解到太极拳制人的手段主要有两个,那就是点穴与使人向远处重重地跌倒。电视和互联网对武术点穴这种已经濒临灭绝的技术都有反映,如2007年9月21日江西卫视“传奇故事”报导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张维波教授,对得到过武当内功传授的张建光先生点穴术的测试,有一位自认为具有很强抗击打能力的张云来先生坚持要求亲身体验被点穴的感受,结果被在腹侧章门穴几乎是轻轻擦过似的一点,立即瘫软在地处于半昏迷状态而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江西新闻栏目《第五社区》记者采访观察了据说能够点穴致人和动物立即死亡的江西萍乡市一位点穴高手谢启平先生,谢先生用手指轻轻地在鸡的背部一点,不仅使得活蹦乱跳的鸡慢慢地濒临死亡而奄奄一息,而且可以用解穴法使即将死亡的鸡即刻恢复常态。张维波教授通过仪器测试,当人的肢体被点穴后,被点穴部位有线状红外的延伸移动异常。这些都反映点穴是一种不需要耗费很大体力,而能立即致人在一段时间内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和立即或逐渐致人伤残、死亡,现代科学不了解及尚解释不了的武术技法。太极拳在置入背势时施展点穴,显然是以弱胜强的最重要手段。然而,这种太极拳技法的威力和可怕之处,除了在《杨氏老谱》中还可以极肤浅地被了解到以外,由于伤人实在太凶险,还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太极拳的传承中已经失传,仍然保存下来的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发人如脱弹丸”的使人向远处重重地跌倒。而要发生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必须要有很强大的力量的,这种力量古代太极拳经典称之为“如放箭”、“极坚刚”的“劲”。从《杨氏老谱》中可以知道古代的太极拳先人将这种“劲”与一般的“力”做了严格的区别,学练太极拳必须分清“力”与“劲”,必须抑制“力”而追求“劲”。“力”与“劲”是不同的,这种概念是太极拳的基本常识,这种概念在真正的太极拳传人中是十分深刻和明显的。

  

从古代太极拳经典、《杨氏老谱》与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中可以发觉太极拳的“劲”与一般所谓的力有本质性的不同。一般所谓的力是指由于肢体局部各肌群的不同收缩引起骨杠杆变化所发生的,其值大多表现为肢体局部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这种力对外打击,局部肢体必然肌肉紧张,往往需要局部肢体明显移动,移动肢体的体能必然明显消耗。而太极拳的“劲”是被古代太极拳经典称为“如练一气”的、也就是在体内波浪形传递的力,属于现代运动力学所称之为的人体中的“动量传递”。这种“劲”可以使得手臂等移动的肢体如同被挥动的鞭子,可以不用力而没有体能消耗,甚至可以在肢体几乎没有位移的情况下向外发出强大的力量。因而陈炎林先生称“力为有形,劲则无形”。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就多处提到了杨澄甫先生发劲时往往仅仅是手掌“一抖”、“一鼓”、“一弹”,身子“一坐”;这种发劲手臂几乎始终是柔软的,就像郑曼青先生所说是像“断臂”似的;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反复强调了太极拳的发劲手臂必须始终十分的放松柔软。古代太极拳经典中因而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之语。这一句话不仅反映太极拳的强大劲力可以由没有紧张的很柔软状态中的肌肉骤然爆发,而且反映太极拳的强大劲力是以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为载体的。

  

当然,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所说的仅仅“大松大软”了就能够有强大的劲力发生,这是十分片面和错误的。太极拳由于“不用力”的“大松大软”只是为腿脚的力量传递到手臂之“动量传递”的发生与传递创造了条件,或者说只是“动量传递”发生与传递的条件。现代运动力学指出人体发生“动量传递”必须有人体各环节“相向运动”反应的发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向运动”的神经反应,仅仅“大松大软”是不可能发生强大劲力的。不仅发劲必须要“相向运动”,引起太极拳沾粘连随的“气”也是必须要有“相向运动”的。古代的“意”包括了所有的精神和神经活动,这种“相向运动”的神经反应,显然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意”。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杨澄甫先生的这种说法与现代运动力学关于人体中“动量传递”发生条件的介绍完全吻合。这句话中“不用力而用意”中的连词“而”并不是表示转折,而是表示并列。现代太极拳界许多人将这句话中的“而”理解为表示转折,将这句话理解为“不是用力打拳,而是用意打拳”,这是很错误的。应该将这句话的“而”理解为表示并列,将这句话理解为“打拳既要不用力,而且又要用意”。用现代的语言表述,杨澄甫先生的意思就是练太极拳要追求全身始终放松不要主动用力,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追求全身有序协调“相向运动”的神经反应;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太极拳所需要的引起动作的“气”和“真正内劲”才不会被“以自缚束”而能够发生。

  

何谓“相向运动”?运动力学指出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身体“一个环节向下必然引起另一个环节向上,一个环节向左必然引起另一个环节向右,等等”。比如脚向下蹬,必然同时发生了向上蹬的力量。练太极拳就是要由自觉锻炼至无意识条件反射地利用这种反应。具体地说,所有动作都要有头顶悬引起气沉丹田,引起孙南馨先生在《太极长拳》中所说的“足底的拧旋和蹬劲”、孙禄堂先生在《太极拳学》中所说的“足极力往上蹬劲(语云:‘劲起于脚跟’)”,同时又腰胯与肩下沉、小腹内收、命门后突、背后拔等等这些相互反向的反应。这种“相向运动”有刹车的感觉,不过刹车是车子行进中的停止,而“相向运动”却是没有行进的车子由于刹车发生了车子的行进。实质上太极拳的“相向运动”应该包括人体有关各关节、各椎体上下有序地交互相对挤压与相反支撑,从而将全身向下松沉发生于脚的力量往上传递。李品银先生更是将这种反应总结为“下大于上、后大于前、身大于手”,给人十分形象、生动的启迪。实际体验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应,不论身体如何放松,身上也是不可能发生“气”和“劲”的。实际还可以感觉到这种“劲”的发生似乎是有一个骤然瞬间的肌肉紧张,但是这一过程是难以体验觉察的、仅仅一闪而已,而且这似乎一闪而已的肌肉紧张完全没有主动的成分,完全是被动的、不由自主的。这种体会符合陈炎林先生根据田兆麟先生的传授,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论劲》中所说的“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倾,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

  

有人认为太极拳必须有柔有刚,有松有紧,不然不符合“阴阳相济”。其实古代太极拳经典之“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就认为太极拳存在着“刚”和“紧”,“极坚刚”就反映了“刚”和“紧”;但古代太极拳经典同时又认为太极拳是“柔而无刚”的,就是说这“极坚刚”是如陈炎林先生所说“疾如闪电,一发便收”的,就连自己也是难以仔细体验到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阴阳相济”,但“阴阳相济”在某些方面是表现为不对称的。比如人的正常营养与微量物质、米饭与盐都存在着阴阳关系,人体中的正常营养与微量物质能够等量吗?食用米饭与食用盐能够等量吗?显然,这些阴阳如果等量,人就活不成了。太极拳也是如此,如果别人和自己都能够感觉到身上的刚和紧了,这种刚和紧就必然不是太极拳的了。只有主观上始终追求“大松大软”,也就是“不用力”,又凭借“相向运动”反应,也就是“用意”,而客观上瞬间一闪爆发由脚传递而至似乎没有时间差的劲才是太极拳的“真正内劲”。而这种劲才体现了太极拳的“阴阳相济”。因为这种劲的性质是全身的、传递的,不仅形成这种劲的爆发不需要大幅度地转腰等预动、没有先兆、可以由任何姿势发生,而且手臂可以发出比手臂局部肌肉能够发生的最大力量还大得多的力量来;另一方面,这种劲力爆发的体力消耗主观感觉上要比使用骨杠杆性质之力的体力消耗小得多而似乎“毫不费力”。这种主观感觉是符合运动力学理论的。运动力学指出一个人用不同方式所做的功,其体力消耗是不一样的。比如惯性定律提示: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可以省力,而经常改变运动状态相对就比较费力。《运动解剖学》中有个国外资料:两个运动员都用了4分24秒跑完1英里,其中一个运动员用每秒20码的固定速度即匀速跑,另一个速度不固定,结果发现两个人的功率和付出的体能不一样,匀速跑的功率和付出的体能都比速度不固定跑的要小。每个人也可以用实际试验来验证这样的理论:分别用三种方式搬运重物上坡,第一种方式是重物全由一只手提拿,第二种方式是重物分开来由两只手提拿,第三种方式是重物用绳分系于一条扁担的两头而用肩头挑扁担,结果虽然同样时间完成了将重物搬运到坡上,也就是做了同样的功,但却会感到第一种方式体力耗费最大,第三种方式体力耗费最小。这是因为第三种方式中,重物是由全身较直接地来负担了。太极拳所发的劲是全身肌肉所汇成的,所以才会感到体力消耗比较小。运动力学又介绍人体力量发生的一个因素是肌纤维的伸缩差,伸缩差越大,发生的力量就越大。而太极拳追求全身始终的不用力放松就使得全身肌肉随时都具有很大的预伸长,因而随时都可以因为骤然收缩而瞬间发生很大的力。太极拳的劲是全身所发生的借“相向运动”而由脚反馈上来的,因而臂力不大的人就可以发出很大的力量来,而且耗费的体力相对较小,这也使得以弱胜强、以小敌壮、以老敌壮有了可能。因而这种劲力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越不用力会越有力”、“要有力就要不用力”,当然,这两句话中各自的一个“力”是指局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另一个“力”是指由松沉引起的由下往上传递的力。当全身有了适当的放松,能够有初步劲力传递的感觉了,就会发觉确实是这样,发劲时身体和手臂越是能够不用力,手臂能够发出的力量就越大,骤然之间,腕、肘、肩关节会像要飞脱一样,而胸腹则如叶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所说的会贴向后背像掏空一般,而所消耗的体力也反而感到越小。而发劲时如果身体、肩臂稍微有一丁点儿的主动和用力,手臂上的力量反而大大地减弱甚至没有了,就如杨澄甫先生所说“以自缚束”了。剑的习练尤其能够明显地反映这种情况,只要“相向运动”协调适当,比如手臂与身躯的运动趋向相反,肩臂越不用力,剑身上的力量就越明显,向前刺时剑尖颤抖会尤其剧烈。显然对于太极拳而言,不仅要掌握沾粘连随,而且发劲也是必须“不用力”的,“不用力”也是太极拳发劲绝对不能脱离的根本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 2
对推手中力学原理的体
内家与外家劲力说
【答疑解惑】太极推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详解太极入门的歌诀1
第585期:用“力学原理”来说(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