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变“步”为“桩”,拳艺修为更上一层楼
拙文《无极桩站桩要诀“靠坐尿”详解》(点击蓝字可查阅)就无极桩的桩架结构及无极桩的运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但事后总觉意犹未尽,细思行拳走架中,何止一个无极桩?可以说整套拳架处处皆是桩。
那么,让我们先看看整套拳架中有哪些不同类型的桩架。

根据两腿承担身体重量及形式不同,可以将桩架结构分为如下四类(开立步、弓步、坐步和独立步)九种:

1、开立步桩:两腿开立,间距与肩同宽,两腿平均承担身体重量,例如预备式,也称无极桩。

2、马步桩:两腿开立,间距大于肩宽,两腿平均承担身体重量,例如云手式。

3、正弓步桩:两腿前后分立,前腿实后腿虚,两肩与前腿呈正十字交叉(正身),两腿之间保持一定横距,例如搂膝拗步式。

4、侧弓步桩:两腿前后分立,前腿实后腿虚,两肩与前腿呈斜十字交叉(侧身),两腿之间没有或微有横距,例如单鞭式。

5、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两腿前后分立,前腿虚后腿实,两腿之间保持一定横距,例如肘底看捶式。

6、坐步桩(前脚跟虚提):两腿前后分立,前腿虚后腿实,两腿之间保持一定横距。例如白鹤亮翅式。

7、坐步桩(前脚掌虚提):两腿前后分立,前腿虚后腿实,两腿之间保持一定横距。例如手挥琵琶式。

8、仆步桩(前脚掌虚贴地):两腿前后分立,身架低,前腿虚后腿实,两腿前后之间保持较大步幅,两腿之间没有或微有横距,例如下势。

9、独立步桩:单腿支撑身体重量,站立竖桩。


在分清桩架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不同桩架之间的转换方式

桩与桩之间的运化转换要求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所以桩势的一蓄一发包含了神意的一收一放、丹田内炁的一纳一吐,由此引动腰胯的运转及九弓的一张一弛进而引动骨盆偏沉、重心转移及阴阳虚实动静的转换,桩与桩之间的转换由此而成矣。而在这个过程中,手脚梢节起到了引领方向和定位的作用,不外乎如下三种方式:

1、以两脚原位不动方式进行转换,例如揽雀尾的右掤势(正弓步桩)转换为捋势(坐步桩),随之再转换为挤势(正弓步桩)。

2、以碾步方式进行转换。即一脚不动,另一脚以脚跟为轴,脚掌虚离地面外摆或内扣45度、90度和135度。例如左右搂膝拗步之间的转换,前脚掌都是要先外摆45度(正弓步转换为侧弓步)。还有如封似闭转换为十字手时,左脚掌要内扣90度(正弓步转换为坐步)。再有揽雀尾转换为单鞭式时,右脚要内扣135度(正弓步转换为坐步)。

3、以提腿离地方式进行转换。即一腿支撑,另一腿提起离地进行转换。例如云手式中开立步桩和马步桩之间的转换。


杨澄甫宗师拳照功架视频

我们在认识桩架结构及桩与桩之间的转换方式后,不妨试着把85式拳谱改为如下所列的85式桩谱 

1、预备式:开立步桩

2、起势:开立步桩

3、揽雀尾

左掤:侧弓步桩---侧弓步桩。

右掤:正弓步桩。

捋: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

挤:正弓步桩。

按: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

4、单鞭: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侧弓步桩。

5、提手上势:侧弓步桩---坐步桩(前脚掌虚提)。

6、白鹤亮翅:侧弓步桩---坐步桩(前脚跟虚提)。

7、左搂膝拗步:正弓步桩。

8、手挥琵琶:坐步桩(前脚掌虚提)。

9、左右左搂膝拗步:正弓步桩---侧弓步桩---正弓步桩---侧弓步桩---正弓步桩。

10、手挥琵琶:与第8式同。

11、左搂膝拗步:与第7式同。

12、进步搬拦捶:侧弓步桩---侧弓步桩---正弓步桩。

13、如封似闭: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

14、十字手: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开立步桩。

15、抱虎归山: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

16、肘底看捶: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

17、左右倒撵猴(5个):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

18、斜飞势:侧弓步桩。

19、提手上势:与第5式同。

20、白鹤亮翅:与第6式同。

21、左搂膝拗步:与第7式同。

22、海底针:坐步桩(前脚跟虚提)。

23、闪通背:侧弓步桩。

24、撇身捶: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

25、卸步搬拦捶:侧弓步桩---正弓步桩。

26、上步揽雀尾:正弓步桩---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

27、单鞭:与第4式同。

28、云手(5个):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开立步桩---马步桩---开立步桩--马步桩---开立步桩---马步桩---开立步桩---马步桩---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

29、单鞭:侧弓步桩。

30、高探马:坐步桩(前脚跟虚提)。

31、左右分脚:侧弓步桩---独立步桩---侧弓步桩---独立步桩。

32、转身左蹬脚: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独立步桩。

33、左右搂膝拗步:正弓步桩---侧弓步桩---正弓步桩。

34、进步栽捶:侧弓步桩---正弓步桩。

35、翻身撇身捶:与第24式同。

36、卸步搬拦捶:与第25式同。

37、右蹬脚:侧弓步桩---独立步桩。

38、左打虎:开立步桩---正弓步桩。

39、右打虎: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

40、回身右蹬脚: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独立步桩。

41、双峰贯耳:独立步桩---正弓步桩。

42、左蹬脚:侧弓步桩---独立步桩。

43、转身右蹬脚: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独立步桩。

44、进步搬拦捶:侧弓步桩---正弓步桩。

45、如封似闭:与第13式同。

46、十字手:与第14式同。

47、抱虎归山:与第15式同。

48、斜单鞭:与第4式同。

49、野马分鬃(5个):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侧弓步桩---正弓步桩---侧弓步桩---正弓步桩--侧弓步桩---正弓步桩---侧弓步桩---正弓步桩。

50、揽雀尾:与第3式同。

51、单鞭:与第4式同。

52、玉女穿梭(四隅角):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侧弓步(西北方)---正弓步桩(西南方)---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东南方)---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东北方)---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正弓步桩(西北方)。

53、揽雀尾:与第3式同。

54、单鞭:与第4式同。

55、云手(5个):与第28式同。

56、单鞭:与第29式同。

57、下势:仆步桩

58、金鸡独立:独立步桩---独立步桩。

59式(左右倒撵猴)---71式(单鞭):与17式---29式同。

72、高探马带穿掌:坐步桩(前脚跟虚提)---正弓步桩。

73、回身十字腿: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独立步桩。

74、指裆捶:侧弓步桩---正弓步桩。

75、上步揽雀尾:与第26式同。

77、下势:与第57式同。

78、上步七星:坐步桩(前脚跟虚提)。

79、退步跨虎:坐步桩(前脚跟虚提)。

80、转身摆莲: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坐步桩(前脚掌虚贴地)---独立步桩。

81、弯弓射虎:侧弓步桩。

82、卸步搬拦捶:与第25式同。

83、如封似闭:与第13式同。

84、十字手:与第14式同。

85、收势:开立步桩。

众所周知,习拳要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王宗岳宗师在其《太极拳论》中提出的拳艺修为规律。
学拳初期,先练招熟,所以要分别在手眼身法步上明规矩守规矩。
套路打的比较熟练后,就可进入拆解拳架阶段,默识揣摩每招每式的拳意用法。
这个基础打好了,则可进入盘架子阶段。不要把盘架子狭义的理解为每天打多少遍套路就行了。实际上,在这个阶段,拳艺修为要从外向内求,外形的表达只是一个方面,而内劲的体验、训练和养成更为重要。要变“步”为“桩”,要变“式”为“势”,要拳桩合一。要用神意、用内炁、用身弓腰胯习练拳架。要行拳如流水,要被动不要主动,要重量不要力量,要流动不要移动。而要达此行拳如流水之境界非从桩中求不可。静桩要练,动桩也要练,要走桩,还要运桩,更要化桩,总之,变“步”为“桩”,你的拳艺修为定会更上一层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雄:体验步型脚下要求为啥这样练
武术中的基本步法和手法
武术大讲堂之六十---技击步型步法论(1)——中国武术文化研究前沿代表学者张立钢
祁家通背拳基本功活踝法之划圆活法和碾踩法
吴式太极拳的步法
木兰拳基本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