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师级人物缘何也把持不住?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场闹剧的曝光,是以一起在审案件为由头,而不是监管部门的查处,也不是相关单位的自查自纠。这种耸人听闻的曝光模式,也符合近期一系列丑闻的传播规律。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卷入其中的大师们,和卷入其它丑闻的平民一样,并不感到可耻只叹倒霉。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古董这种行当骗人和被骗由来已久。自古以来,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真的说成假的,在文物领域也算作一个代代相似的不法传统。前些日子,一些文物鉴宝节目上,出现的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也都是一个个明证。

  而这次最令人震惊的是,曝光的主角,原故宫副院长,北大宝石鉴定中心的主任,原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一个个鼎鼎大名,都是该行当一等一的高人。即使从照片上看,也是个个仙风道骨,怎么会为拿一些辛苦费,就答应围着玻璃柜子看看,就愿意押上自家声誉而开出天价鉴定。而且,他们现在还纷纷叫屈,说自己签字收钱,真的不知道那个鉴定居然是用作骗贷的。

  我们就此可以判断出中国文物界最知名的大师级人物的道德水准——他们如果完全蒙在鼓里,深感委屈也情有可原;可是当时没有人逼他们拿钱,逼他们签名。他们完全是心甘情愿地走过场。现在除了一位已经过世的之外,其他健在者纷纷叫屈,既不好看,又显得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的低下。

  这又是一个不忍目睹的现实。群体性道德下滑尤其是精英阶层的道德下滑,在一个社会里是一个性质极其恶劣的事件,因为这些大师往往需要担负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他们赖以存在的环境也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那位原故宫副院长的出处,就是目前很火热的故宫,接连爆出丑闻:有一只宋代瓷盘在检测台上破了,五件宋代书札疑似被卖了,一件清代木屏风疑似被水泡了,还涉嫌私分门票款……最终,故宫副院长出镜侃侃而谈:“我们没有瞒报的意思……”从不提及应负的管理责任,最终风平浪静。

  如此一个国家级文物机构,还要发生什么的丑事,才算有问题呢?还要做出什么样的错事,才能接受处罚呢?该怎么没心没肺地不负责任,才会有人脸红心跳呢?一个行业或一个部门整体性道德失信的原因在于:它的内部失去自洁能力,它的外部监管失灵,所以即使德高望众的大师级人物,也会视唯利是图,是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一言以蔽之,用道德水准来制约,总是被证明只能是美好的愿景,法治制约才是脚踏实地的解决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再曝大丑闻:馆藏宋代哥窑瓷器严重损毁秘而不宣(2011-7-30)
话题人物 · 他让六百年的故宫落入“尘埃”,却在访客心中筑起一座文化的高塔
大师级国画水准,雀上梢头
故宫掌门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专访
单霁翔:让文物有尊严地“活”起来
开讲啦!故宫研究院院长为你带来史上最强参观指南(文末有彩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