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桶油吸钱大法:转移利润向国家索要巨额补贴

尽管中石油(601857.SH,0857.HK)、中石化(600028.SH,0386.HK)日赚数亿,但炼油板块却依旧巨额亏损。

中石油、中石化先后公布了2011年业绩报告,中石油加工原油1.33亿吨,亏损600亿元,每吨亏损450元;而中石化加工原油2.17亿吨,亏损348亿元,每吨亏损160元。与2011年相比国际油价、进口油价的变化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却忽然出现巨亏。

“通过年报数据核算发现,‘两桶油’向上游转移利润的可能性比较大。中石油至少超过千亿元转移到上游的生产与勘探板块,而中石化至少有500多亿元转移到生产与勘探板块。此外,炼油板块巨亏的另一原因是中石油将自采的原油对外销售以赚取巨额利润,而自己炼油的原油大部分来自外采,这就使得成本看似很高,最终出现炼油巨亏而总利润变化不大的结果。”4月4日,北京市工商大学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宏亮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采原油不用 外原油导致成本增加

中石油炼油与化工板块毛利率为10.94%,而勘探与生产板块,其毛利率达到52.41%。

张宏亮指出,若把勘探生产与炼化板块结合在一起,其毛利率将回归到30.60%的正常水平,2010年国内前200家大型上市公司加权计算的平均毛利率为35%,显而易见的是按照报表,中石油炼油化工板块与勘探生产板块的毛利率低于大型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张宏亮表示,35%是所有行业典型企业的平均数,根据大数原理,当样本量足够大时(超过30个),就基本能够代表总体。

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上,2011年中石油自采原油1.2亿吨,按其1.3亿吨的炼油加工量来看,其原油需求缺口并不大,仅为0.13亿吨。

然而它却将一半自采原油对外直接销售,销售量为0.62亿吨,内部销售量为0.58亿吨,外部采购为0.76亿吨。

自采油并没有自己消化,而是对外高价销售,同时高价由外部采购原油。

中石油的解释是海外原油,直接在当地出售。根据其年报,海外采油约占中石油总产油量的10%,也就是说海外采油必须外销的量并不是很大。

这样做的结果是,对外销售的价格比较高,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外采的原油价格也比较高,给外界造成一种炼油成本很高的表象,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法要求国家对炼油板块进行补贴。

而中石化则与中石油不同,中石化原油产量国内为303.37百万桶,海外为18.3百万桶。通过折算,中石化2011年勘探及开采生产中原油产量为4525.3万吨,加工原油为2.17亿吨,其自产的原油远远不能满足加工的需要。

中石化年报显示,2011年炼油板块的原油主要来源,境内自产为3484万吨,来自中石油的572万吨,中海油的为673万吨,进口为1.71亿吨。而对外销售量为558.1万吨。

即使原油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业内人士称,中石油和中石化仍然把自产的部分原油对外销售,并去采购价格比较高的国际原油,这造成了炼油板块的利润出现巨亏。中石油亏损额远大于中石化,主要原因可能是其费用率较高引起,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民营炼油厂大部分都是盈利的,主要是因为他们费用率较低。

根据1998年原国家计委《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及2009年国家发改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两个集团内部油田与炼厂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集团公司自主制定。而自其他石油集团或进口原油按照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定。

业内人士认为,中石油直接对外销售原油,无疑会大幅增加生产与勘探板块的利润,而如果直接出售于内部,究竟以何定价外界很难知晓,这就为其从炼油板块向勘探生产板块转移利润创造了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大油企大量转移炼油业务利润内幕曝光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前三季度大PK!
三大石油公司年中报告解读:内蒸外烤 利润缩水
中石化日赚1.69亿元称霸油界
中石油半年净赚503亿,同比去年下跌7.4%
中石化凭啥完胜中石油与中海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