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变科技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本文选自风变科技四周年周年庆,刘克亮的演讲稿,有改动。

过去的这些年

你好,我是风变科技CEO刘克亮。

今天是风变成立四周年的日子。我想趁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聊一聊风变科技的过去与将来。

在四年前,我和CTO吴亮亮出去的时候,很容易被人弄混。但今天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能通过看肚子分辨,到底谁是CEO,通过看头发来分辨,到底谁是CTO。

风变科技注册成立于2015年的4月1日,四年就这样过去了,四年的时间可以发生许多事。

在四年前,我们的主打产品还是熊猫书院,我们不到十个人在厦门的一栋小别墅里办公,每天都在里面工作,困了就直接睡在里面。

风变做过的产品

那时的我一定想不到:在今天,在历经优势计划、熊猫小课、风变编程一系列产品之后……我们现在,已经是个有10个工作室,170多人的中型公司。

在这个历程当中,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风变编程的缘故。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数据:212 799 635。

这个数据是在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用户在风变编程产出、运行了2亿多行代码。

就在此刻,这个数字还在飞快地增长。

愿景和使命

这个数字看上去仿佛很美。但是,如果是对标我们公司想做的事,它还很小很小。甚至,可以说是才刚刚起步。

这涉及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愿景和使命。

我理解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两个词很虚,距离自己很遥远。我在这里就不搬运网络上的,课本上的种种解释。我用很简单的话来给大家讲解它们是什么意思。

一个有志青年,活在世上,是不可以没有目标的。一个公司也是如此。

如果把公司比作一个人。那么:

使命,其实就是你这一辈子,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愿景,其实就是你想成怎么样的一个人

那么,风变的使命和愿景,又是什么呢?

     

当然,套用我们刚才的句式,也可以说成:我们想成为社会认知机器,我们想解决的是下一代基础教育问题。怎么解决呢?用技术

相信大家,对使命应该比较容易听懂。但对愿景可能还有些糊涂——社会认知机器是什么?

这得从一个词开始讲起——“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什么?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风变的理解基于认知科学,风变认为:我们人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个初始状态,学习结束了呢,会有一个结束状态。这个结束状态和初始状态之间,会存在一个差距。所谓的教育资源,就是把这个差距给填上的解决方案。

所以可以想象:每个人起点不一样,每个人要去的终点不一样,每个人和每个人也都不一样。无数个起点和无数个终点,之间是无数条连线,也就需要无数个解决方案。

在今天,我们用人的方式来填充教育资源,那么优等的教育资源,必然稀缺。

985大学,每年就只招十来万人;线下的一对一教学,一小时就得好几百块;好学校的学区房,一平方就要好多万,还得挤着头皮进。这些,都是例证。

我们希望做一个“社会认知机器”,就是在说:

我们希望借助技术手段,做一套顶厉害的产品体系。能够以低成本,规模化的方式,把不同人,从不同的起点,送往不同的终点

比如,今天的“吴枫”,今天的“风变编程”,就是我们又一次提交出的答卷。

如此,我们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我们希望教育就像水和电一样,我们按一个开关,它就可以为我们所用。它才能真正地普惠到每一个人。

风变认为:如果下一代,他们还需要通过考试选拔,来决定谁有这个好运气,去接受高等教育。如果下一代,还需要让父母支付巨额的学费,以人力的方式接受基础教育。

那么,今天的我们,是应该负有责任的。

战略三步曲

所有人都希望教育越来越好。而不同的是,风变人需要去实现它。

那么风变能实现吗?我们要用多久实现?

在讲完愿景和使命之后,我们要去谈一谈,我们的战略。

战略这个东西,它就是我们去实现使命和愿景的方法。方法是有很多个的,我现在要讲的会是风变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一个规划:风变的十年战略三部曲。

     

未来十年,我们将逐步实现“启明星计划”、“群星工程”、“文明轨道”的三部曲。

启明星计划,是说我们要去做单一品类的验证。我们预计花费三年时间,在一个具体的学科领域内不断做深耕,证明我们的这一套体系,是可行的,能够让人普遍性地真正学会东西。当然今天我们都知道,这个学科领域是编程。

它有一个数值目标,是3年服务祖国0.5%人口,培养700万掌握基础Python能力的学员。这个数字,和教育部的发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人才缺口数量是一致的。

三年之后,编程业务取得一定突破。我们会启动“群星工程”,验证我们在其他学科领域,同样有能力满足用户的教育需求。

再过三年时间,当我们验证了“群星工程”是可行的。那我们认为时机已经足够成熟,我们可以将我们这一套产品体系开源,让人类的所有知识,都能在这上面呈现。我们把这个,称为“文明轨道”。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人类文明的发展极大受限于智慧的传播速度。举个例子:从牛顿第一次被苹果砸中,到大家都知道万有引力,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如果这几个世纪的时间能被极大缩短,那么人类物理文明的进度就会比今天快得多。有可能我们会更早地遇到爱因斯坦,更早地知道相对论。

所以如果能有一套更流畅的系统,能把那些只有少数人知道但正确的事情,更好地传递给其他人。这样的系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人类文明的发动机。它就像一个引擎,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

而这,也就是文明轨道所要实现的东西。

此事,大约需要十年时间发生。它不是一个精准值,但它是一个合理的范围。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速度很慢,要十年这么久。但它不慢,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不论我们是做内容研发,还是用户去学习一个知识,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速度过快,十年就做这么多事。但它不算太快,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风变编程是什么模样,但现在它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所以当一个有价值的事情真正启动,它的发展是极难阻挡的。

我们的logo

为了迎接这新十年,我准备了一个小彩蛋。

     

它是风变的新logo,3.0版本。

你看那最大的那个星星,那是我们的启明星。然后小的那些,是我们的群星工程。最后的外面,还有个大光环,那是我们的文明轨道。

从整体上看,它又是一个进度条。世界的左边和右边是不一样的。它就像整个地球在穿越一个巨大的光环,于是一边是光明,一边还是黑暗。我们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视角,遥遥地看着这一幕发生。

我们的设计师在上周二的时候,做好了我们的logo。

我说,这logo特棒,特棒的logo应该有个名字。

设计师说哪有给logo起名字的,要是有,那它的名字就应该是风变。

这时旁边就有同事讲:

天不生风变,万古如长夜。

然后又有同事说:“我们这样的公司,早晚要走国际化的,要提前准备好一份英文版本的诠释:

No Forchange Day Day Night.

这些话本来都是对内当作玩闹说的,讲出来或许显得有些膨胀。但我还是把它讲出来,因为不论是哪种理解,都说出了一个共性:风变,心里想着的永远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它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多少价值。

尾声

到这我的这份演讲就算结束了,我们来回顾一下,就是:我们讲了风变的过去与现在,第一次面向这么多人,去聊我们的使命、愿景和战略。

     

最后,我想分享一句话给大家,这句话常常被我在公司内提起——“现在回头想想,那天对之后的世界影响深远。”

没人有办法从过往的书籍当中找到这句话,因为它出自一本可能会在遥远未来出版的书,书的作者是老年的我们。

这书的内容,描述了风变是如何从2015年蜗居厦门的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人类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团体。

遗憾的是,我不能确定这句话究竟会出现在这本书的哪一页。也正因此,我们才要对每一天都认真相待。

谢谢大家!


另附,公司合影一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外观察】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规划概览
说说大学的使命
字节跳动做教育,3年不考虑盈利
编程猫获清华系资本投资,受资本与资源双项加持
中国五矿发展战略、愿景、使命
分享一个让我效率翻倍的工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