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庄图》中的士大夫情怀


东庄水木有清辉,

地静人闲与世违。

瓜圃熟时供路渴,

稻畦收后问邻饥。

城头日出啼乌散,

堂上春深乳燕飞。

更羡贤郎今玉署,

封恩早晚着朝衣。

朱樱径

桑洲

这首诗是沈周写给“东庄”主人吴孟融的。

请沈周来画《东庄图》的人,是吴孟融的儿子,沈周的密友——吴宽。

知乐亭

全真馆

曲池

菱豪

吴宽何许人也?他是明代有名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是明朝苏州第二位状元,后任翰林院修撰。曾侍皇太子朱佑樘(孝宗),官至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西溪

东城

拙修庵

续古堂

王鏊在《石田先生墓志铭》中称:“文徵明曰,石田之名,世莫不知,知之深者谁乎?宜莫如吴文定公”由此可知沈周与吴宽二人交情之深。

沈周应好友吴宽委托,取宋人《卢鸿草堂图》笔意,选取东庄中几个主要景点精心描绘。全册原有二十四幅,由于屡经传藏,现存二十一幅,是沈周中年“粗沈”的代表作。

东庄

东庄,古名东墅,在苏州葑

(feng)门内,位于江苏苏州

城东,相门之南。东墅原为吴

氏祖先基业,后因战事离乱,

处。吴宽的父亲吴孟融,晚年

耗资重新经营构建,掘池、植

树、筑屋,占地六十余亩,较

往昔更具规模,名之为“东庄”。

北巷/南港

东庄的设计是典型的园林化村庄。明成化十一年(1475),礼部侍郎李东阳在游览东庄后,有《东庄记》一文,略述了此地的景象:“苏之地多水,葑门之内,吴翁之东庄在焉。菱溹汇其东西溪带,其西两港旁达,皆可舟而至也。由橙桥而入,则为稻畦,折而南,为桑园,又西为果园,又南为菜园,又东为振衣台,又南西为折桂桥。由艇子浜而入,则东为麦丘,由荷花湾入,则为竹田,区分络贯,其广六十亩,而作堂其中,曰'续古之堂',庵曰'拙修之庵',轩曰'耕息之轩'。又作亭于南池,曰'知乐之亭'。亭成而庄之事始备,总名之曰东庄……岁拓时葺,谨其封浚,课其耕艺,而时作息焉。”

稻畦 振衣岗

折桂桥 麦山

此册页纸本设色,共30开。引首1开,有王文治题“石田先生东庄图”行书七字。画21开,诸公题跋吟咏8开,每开高28.6厘米,宽33厘米,分别从不同视角,以平远的绘画技法描绘出“振衣冈、麦山、耕息轩、朱樱径、竹田、果林、北港、稻畦、续古堂、知乐亭、全真馆、曲池、东城、桑州、艇子垪、鹤洞、拙修庵、菱豪、西谿、南港、折桂桥”21处景致。

果林 艇子浜

鹤洞 耕息轩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江苏苏州(长洲)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一生未进仕途,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竹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 沈周 扇面作品
明沈周《万绿红芳图》
沈周册页小品高清合集
养眼 ▌沈周画选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
天下好字:沈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