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念有问题,你写颜体就单薄了!

点评老师

闫佳德

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

墨象书院高级书法讲师

个人自述

老师您好,今年我40岁,时断时续的练了20年左右的颜勤礼碑,目前感觉到颜楷练不出来,请老师点评。

老师诊断

这位朋友,您好。我刚看了您的作品,颜《勤礼碑的临摹,下面我就您这一张作品,为您做出一些建议。

首先,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您对于毛笔的把控能力,相对而言较好,颜体的大体风格也能体现出来。在这张作品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运笔和笔法还欠妥。

一,篆隶笔法的缺失

书法当中有两套用笔系统,一种是篆隶笔法,一种是行草笔法。行书、楷书、草书,用的是行草笔法,篆书、隶书、大篆、小篆,用的是篆隶笔法。两者不同的标志就在于他们的起笔方式的不同(还有很多细节是不一样的)。

篆隶用笔系统,起笔几乎每一笔都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而行草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回逆情况出现的。

颜体,它虽然是楷书,但是用篆隶笔法写的,里面有很多的笔画都是采取回锋、逆锋去写,所以颜体比较沉着,厚重,所表现出的线条:大气、厚重,内敛。

篆隶笔法这套用笔系统,具备线质方面的优势。

因为每笔回锋去写,毛笔的轨迹相当于来回走了两次,这样写出的线条,会更加的古朴和圆厚,线质上去了,书写节奏就自然下来了

所以说,写颜体节奏就不是很快。

再来看您的作品里面的一些转折直接是断开的,运笔过程没有这种笔法存在。很多线条比较单薄,失去了颜体的雄宏、沉着、厚重,大气,所以我建议您去看墨迹的帖,不要再看碑刻的贴,因为碑刻上对笔法的显示是模糊的。

如果您还想学习颜真卿的话,也建议您临摹《自书告身帖》,因为这个墨迹,笔法能看的很清楚。

二、对运笔观察不仔细

您很多点画形状,结构写的不到位,都跟你的用笔不对是有关的。还有就是观察上的不到位,临碑刻是很考验你对字帖的观察力的。

例如,“明”字,最主要的是转折,让你直接写断开了。

对比原帖看勾画,转折,很多都写的不对,还有它的起笔,包括它线里面的形状,线条的提按、粗细变化很多都是错的。

因为您看的这个是石头上刻出来的碑刻碑刻经过长时间分化,有很多细节被磨平了,所以有些地方稍微细一点,竖的结点,折的地方可能最细一磨掉,看着像断开了一样,而原本它不是断开的,

比如你写的“田”字的折画,像这种断开的写法是不对的。

还有,颜体的勾是很含蓄的,观察这个帖的勾它就那么一点点,写的很饱满,很含蓄,运笔是有翻转的动作在里面。

你直接就挑了上去,这么一挑,给人一种很单薄的感觉,相较于这种雄浑的气息,感觉是不对的,它接不上,还有很多横画,细横画,它里面是有提按,是有粗细变化的,两端粗中段细,它有稍微的弧度,这方面你表达的不够到位。

总体有三点

第一点,是它的转折;

第二点,是它的勾;

第三点,是它的横画,这三个是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

其它的也有很多,像“顷”字,往上提的这一下感觉很生硬,非常突兀,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仔细观察的话就是点画上的问题。

三,结构不够准确的

你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结构,颜体的结构属于外拓类型,所以从结构上看是内放外收的,有往里面扩的感觉。

在收放关系上说,中宫也有收的地方,但整体的感觉是中宫开阔。外边的笔画都是外拓的笔势,感觉把字裹起来了。中间的空间松一点,外面给它裹起来,形成了比较大气的结构。

而你的结构方向上就不对,颜体结构是方的,外轮廓倾向于圆,整个字写出来是比较“憨厚”的。

看细节,像“明”,“南”的结构就没有临准确,在这一方面,希望在结构把控上好好努力。

比如,“明”字,左边里面的那些小笔画,绝对不是那么写的,没有临对。

“顷”的左边空间太大右边太小,“南”字里面空间是偏左的,把空留给了右边,这些问题都应仔细看一看。

总而言之,上面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出您对颜体的理解和观察是有所欠缺的。

需要再去认真读帖,毕竟没有经过专业书法训练的人,读帖的眼光还是相对欠缺,建议您去找一些专业人士,指点一下比较好,要认真读帖,再重新认识颜体。

最后,要怎么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呢,换墨迹帖:我希望,若您还想接着写颜体,首先您只要换一个墨迹的帖,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建议你去临一下。

第二,系统学习:刚才说了颜体用的是篆隶笔法,希望您从篆隶入手,先学篆隶,从篆隶入手,然后再从这个方向过渡到颜体的学习。

第三个  请教专业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读帖眼光有限,读帖能力有限你看不到很多东西,找一位专业的老师去带,去指导,这样就进步很快。要是实在没有的话,去理性分析字体好好读帖,别去死练。心里得首先有概念。

所以你现在最主要的是,读帖能力,认识能力不足,先将这个问题解决。

还有,你对书法的接触太窄了,也不知道您平时写不写别的字体(你发的仅是颜体)。

所以,我最大的建议,你还是要经过一套系统的学习,去接触其他东西,因为书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单独拎出来的,是有关联的。

比如篆隶的笔法,如果你不懂,不写篆隶,你对颜体的理解就理解就不是那么深入。所以我就建议您去拓宽临摹的面,完了之后你再向纵深去学习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说的这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学习愉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论时空因素对颜真卿书法风格形成的影响
隶书的起源、演变及历朝隶书十二名家之生平简介
这几种篆隶笔法你掌握了几种,毛笔书法入门必看
用笔方法
崔胜辉 —— 隶书现状浅析
王羲之笔法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