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脏与腑的功能与区别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满与实都表达了充满、充实的意思。满和实两者本来在字义上并无区别,但在《黄帝内经》中却有不同的意义。

满指精气充满,实指水谷充实。由此可见,满与实在字义上虽然都是充满、充实,但区别在于其中的内容物不同,内装精气称为,内装水谷称为。王冰说:“精气为满,水谷为实。”《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不知持满”,即不知保持精气的充满。五脏六腑在满与实上的区别,表达了五脏藏精气、六腑运化水谷功能的不同。

传化物有两种解释:

①传是传导,化是变化。张景岳注:“六腑主传、化物……水谷质浊,传化不藏。”

②也有人将化物看作体内水谷、津液、清浊、糟粕等的总称。《素问经注节解·五脏别论》说:“化物,水谷所化之物也。”水谷进入体内后,要经过咀嚼、腐熟、分清泌浊、传导、排泄等变化过程。《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如沤。”

不论何种解释,都指明六腑对进入体内的水谷有传导下输、变化清浊的作用。所以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又将六腑称为“六化腑”。“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水谷入口,进入胃中,水谷饮食物充实于胃中称为胃实,而此时肠中未进水谷,故为空虚状态。如果此时肠中有精气的话,那么肠中就应该是充满的。胃中的水谷饮食物到达肠中后,肠中就充实了,而胃中又空虚了。如果此时胃中藏精气的话,就应该不会空虚。由此说明胃肠等六腑是受纳和运化水谷,而不是贮藏精气的。

关于五脏与六腑的区别,《黄帝内经》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区别。

一是藏与泻的区别。所谓藏,指贮藏、贮存。泻,指转输、传送、排泄。藏与泻,从功能上可以区别脏与腑。藏而不泻者为脏,泻而不藏者为腑。所以本篇认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五脏主藏,六腑主泻。一是以人为受,以出为泻;二是以受为藏,以予为泻。

第二,五脏藏精气,六腑泻水谷,二者内容物不一样。

第三,藏与泻是相对的。五脏以藏为本,藏不可闭塞,藏中有泻;六腑以泻为用,泻不可滑脱,泻中有藏。否则,五脏只藏不泻,则精气神无以为用;六腑只泻不藏,则水谷糟粕无所依存。

二是满与实的区别。满指精气的盈满,实指水谷(包括糟粕)的充实。五脏贮藏精气,以藏为主,不得外泻,所以五脏以保持盈满充盛状态为正常生理状态。五脏不能有水谷(糟粕)等的积实。六腑主传导、消化水谷饮食物,以通为用,不得久久储留水谷饮食物。六腑为水谷所充实,则精气血津液化生有源,不应有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

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当满而不当实”。倘若有下列情况者,即是病态:

(1)不满:如肾精不足、肺气虚弱、肝血不足。

(2)不藏:如脾不统血、肾气不固。

(3)不当实:糟粕邪气积实于五脏,如水湿困脾。

(4)不泻:精气血津液阻塞壅实,如肺气壅实、心血瘀血等。

“六腑者传化物,当实不当满。”倘若有下列情况者,即是病态:

(1)不实:水谷不入或者胃纳少,导致精气血等化生之源匮乏。

(2)不泻:化物过多而壅实,如食滞胃脘、食积肠道、阳明腑实。

(3)不当满:精气在六腑,如脾肾亏虚之白浊、糖尿病。

(4)不藏:如(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大肠滑脱等。

本文节选自《深入浅出讲黄帝内经》。

 
本文摘自《深入浅出讲黄帝内经》,作者:陈钢。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谚语释义
“五脏不平,六腑闭塞所生也”。其中“平”是指无病,“不平”就是有病(肖春宏老师)
六腑实而不满
五脏六腑的功能
尚先早课|藏而不泻,泻而不藏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