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学奇妇科膏方经验琐谈


⊙作者:葛蓓芬,陈学奇(指导)

⊙编辑:小余



陈学奇医师,系陈木扇女科第25代传人,幼承家学,又师承海派中医陈氏妇科传人陈惠林老师、全国名中医李学铭老师,运用膏方调治妇科疾病颇具特色。

 

因“妇人之病,于男子同。唯安胎、保产调经与男子异,治之尤难”,妇科病常以虚证、慢性病为主,其治疗过程复杂而漫长,膏方药味多全面而综合,药效和缓而持久,膏方在妇科有其独特的优势,可常用于妇科慢性病的调治,或妇女的养生保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在妇科膏方的遣方用药中,陈学奇医师常以陈氏女科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如临证首重“问诊”注重“妇人诸病,调经为先”“疗妇人疾,重先后天”等,同时加以发扬,创新性地提出了妇女賣方应以中医平衡观为总则,确立了 “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脏腑平衡”三大原则,同时强调“平衡原则”应结合妇人经带胎产的生理、病理特点,如“女子以肝为先天” “女子以血为用”等,在膏方中重视调补气血、滋补肝肾、健脾养心,通过调整妇人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注重问诊审因


陈氏膏方强调“个体化进补”,欲探病人体质其虚实,求其本,详察四诊,首重问诊。妇女有经、带、胎产之病,隐曲七情之疾,常羞而不肯直言,故须耐心询问,始能做到审因论治,补虚纠偏。妇女膏方问诊,遵循“陈氏女科十问”:一问婚姻二孕育,三问经候四带下,五问饮食六问便,七问寒热八问眠,九问旧病十问因,如临床中有许多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的病人,常从问诊得知有多次流产史,临诊就要注重益气养血补肾,先后天同补。重视问诊,四诊合参审辨脏腑、气血、阴阳之虚实,方使补养有度。


強调平衡原则


妇人体质娇嫩,不耐攻伐,提出妇科膏方要根据调经、求嗣、止带、产后之不同,以中医平衡观为总则,着重辨其属肾、属肝、属脾之异,在气在血之别,结合个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平衡状况,通过遣方用药来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


1.平衡阴阳


从阴阳论,女子属阴,女子的经、胎、产、乳四阶段都易于耗血伤阴,故调理女子疾病和养生常宜养阴为主,但阴阳互根,膏方调补应遵循

“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善补阴者,阳中求阴”相互配伍使用,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如崩漏失血,耗伤阴血,血虚生热,迫血妄行又可加重出血,以阴虚阳亢为多。因此,崩漏复旧调补的膏方,常以养阴清热为主,但过于寒凉要防日久阴损及阳,宜阴阳同补,膏方宜在大量的补阴药中,加二味补阳药,所谓”扶阳以配阴,育阴以涵阳”使五脏得养,精气两益,达阴阳平衡之目的,这才是滋补调理的关键。


2.调和气血


从气血论,《灵枢·五味五音》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而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相依,临床往往出现”未必有余于气、往往不足于血”的情况,所以常治血以调气,治气以养血,以使气盛则血充,达到气血同补之效。


如月经过多、崩漏及产后失血,皆能损耗血液,所以女子血常不足。血不足气便有余,气有余便是火,易于肝气郁滞,故膏方常宜养血补血为主辅以疏肝解郁之药,以调和气血。又如闭经、崩漏曰久或产后病的调理,又需哺乳者,气血耗损严重,膏方可大补气血,填精补髓,其效力非一般汤剂所能比拟。


3.调理脏腑


从脏腑论,《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肾藏精,主生殖,经水有赖肾水施化。叶天士谓:“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肝血充盈,肝气条达则血海满溢,经事如常。肝肾不足则冲任失调,带脉失约,从而引发闭经、带下不孕诸病。故治疗调理妇女疾病,常以治肾为先,肝肾并论,肝肾同治之法。


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若冲脉虚损,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可健脾统血而收效。在妇女病的调治中,应重视先天,兼调后天,以后天养先天。故调理月经病等,在补养肝肾同时,又着力调理脾胃;如带下病,多因脾肾亏虚,带脉失约,湿邪下注所致,膏方可以补益脾肾,固带止带。


总之,因五脏亏损所引起的妇科疾病均可通过补气血,调整阴阳,补益脏腑,以扶正袪邪,袪病强身。


用药平和,兼顾脾胃


1.用药以平和为责,慎用刚燥之品


陈学奇医师认为妇女常处于“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状态,故治当用平和调养之剂为佳。


如虚火亢盛,调理用药当加清热之剂,但清热忌过于苦寒,以防留瘀,常用炒黄柏、白薇之类;行瘀忌过于攻伐,以防耗气伤血,宜益母草、泽兰之类;温补忌过于辛燥,宜黄芪、淫羊藿、巴戟天之类;理气忌过于香窜,宜用政瑰花、佛手之类;滋补忌过于刚燥,多用续断、桑寄生等较平和之品,以免过用刚燥之品动火耗血伤阴,以达到阴阳平衡为宜。


2.膏方离不开健脾运脾


膏方多补益,易壅滞脾胃,阻碍运化吸收。故方中宜加健脾益胃,化痰除湿之药。配伍苍术、霍香运脾,陈皮、焦楂曲以理气消食化积导滞,炒麦芽、炒谷芽以醒脾开胃,消除补药黏腻之性,以资脾运生津之功。


病案举例


案1


患者某,女,28岁,2009年3月8曰初诊。停经1年余前来就诊。13岁月经初潮后,月经不规则, 2-12个月一行,量少,查性激素6项和B超,西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前来中医治疗患者形体肥脾,伴带下稀少,腰酸神疲,大便塘烂,舌淡苔薄白,脉细。证属闭经(气血两虚、脾虚失运、痰湿瘀阻型),治以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为主。予中药调治半年余,月经如期而行,唯经量较少。时值冬令,以膏方继续“和缓”调治。


组方:黄芪150g,党参150g,炒白术、苍白术各100g,熟地黄100g,当归60g,生白芍150g,炒川芎60g,怀牛膝60g,紫丹参100g,茯苓 120g,浙贝母100g,制半夏60g,陈皮60g,郁金100g,香附60g,石葛蒲100g,制羊肉150g,仙茅150g,淫羊霍150g ,覆盆子150g,菟丝子150g,杜仲150g,桑寄生150g,制玉竹100g,炒积壳60g,砂仁50g,红花 30g,泽兰100g,益母草100g,炮姜30g,焦六曲100g,红枣150g,炙甘草60g。另阿胶200g,龟板胶100g,冰糖250g, 饴糖250g,黄酒250g,收膏。每天晚饭1h后以沸水冲饮一匙。


1年后回访,患者月经每月如期而至,经量正常,体质量下降,医院复查多囊卵巢综合征化验指标及B 超均已正常。


:患者形体肥胖,带下稀少,如陈氏《素庵全书·经水不通有痰滞方论》曰:”大率脾气虚,土不能制水,水谷不化精,生痰不生血。疲久则下流胞门,闭塞不行,或积久成块,占住血海,经水闭绝。亦有


妇人体肥脑满,积痰生热,热结则血不通,宜用四物合二陈汤导痰行血”。方中以香砂六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健脾益气、运化痰湿;佐以炮姜温通脾阳以化湿;以四物汤养血活血填精补髓;淫羊藿、覆盆子杜伸等补益肝肾;香附、红花、益母草等行气活血化瘀,调养冲任。此案可请审病求因,治病求本,补气养血而致气血得养,健脾补肝肾使脏腑调和,冲任得养而月经如期而至。


案2


患者某,女,20岁。2009年11月15曰初诊。室女,月经淋漓不尽2月余,量时少时多,血色鲜红或暗红,质稠,性激素和B超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为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因读中学劳累过度,伴见五心烦热,两觀潮红,口干,头昏腰酸,夜寐欠安,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崩漏(肝肾阴虚型),先予中药滋养肝肾、凉血止血,使水旺阴足,其血自止。调治2月余,月经如常。后予膏方继续澄源复旧。


组方:炒生地黄100g,当归60g,炒白芍150g,炒丹参 60g,炒牡丹皮100g,怀山药150g,制首乌150g,制山茱萸100g,制黄精100g,女贞子150g,旱莲草150g,麦冬100g,枫斗120g,龟板100g,炒黄柏60g,泽兰 100g,益母草150g,炒杜仲150g,炒川断150g,黄芪 100g,炒白术150g,炒扁豆150g,获苓120g,炙远志 100g,炒酸枣仁150g,淫羊藿150g,鹿角霜100g,炒积壳60g,砂仁60g,佛手60g,炒麦芽150g,焦山楂 150g,红枣150g,炙甘草60g。另阿胶100g,龟板胶 200g,蜂蜜250g,冰糖250g,黄酒250g,收膏。每天晚饭后1h以沸水冲饮1匙。


:肝藏血而主疏泄,肾主蛰而为封藏之本,主全身之阴;久崩漏下,曰久耗血伤阴,使肝肾水亏,相火偏旺,热迫血行,则崩漏迁延难愈。经补肝肾之阴,佐以凉血止血,崩漏暂止,此时宜叠进滋养肝肾、固摄冲任之剂以固本。膏方中归芍地黄汤、六味地黄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板等继续滋阴清热凉血,“育阴以涵阳”;淫羊藿鹿角霜补肾阳固冲任,“扶阳以配阴”,使阴阳同补、阴阳互生;黄芪、炒白术等健脾益气补后天以养先天;泽兰、益母草活血养血;再少佐以宁心、理气和胃之药健脾养心。肝肾充沛,脾肾得补,冲任得固,气血得调,则崩漏无再发之虞。后回访1年,患者月经如常,崩漏未再发。


案3


患者某,女,30岁,2008年1月6日就诊。结婚3年不孕,丈夫精液检查正常。患者形体消瘦,面色少华,16岁月经初潮,月经常延后15-30d左右,月经量少色暗,临期少腹冷痛,得暖而舒,易疲劳,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性欲淡漠,且久不受孕,心情郁闷,大便溏烂,舌淡苔薄,脉沉细。检查:子宫体偏小、子宫内膜薄,双侧输卵管通液畅通,甲状腺功能正常,孕酮和雌二醇偏低。证属不孕(脾肾阳虚型),冲任空虚,不能受精成孕。治拟温补脾肾,养血填精。考虑该患者调理时间较长,正值冬令,先予膏方调治。


组方:炙黄芪300g,炒党参150g,炒白术150g,炒山药300g,熟地黄120g,炒当归100g,柴胡60g,炒白芍150g,炒川芎60g,制香附60g,山茱萸150g,炒杜仲150g,炒川断150g,淮牛膝100g,仙茅150g,淫羊藿 300g,覆盆子150g,菟丝子150g,紫石英60g,鹿角霜 100g,巴戟天100g,补骨脂150g,益智仁150g,金樱子150g,芡实150g,乌药60g,陈皮60g,苏梗60g,炒谷麦芽各150g,肉桂30g,炮姜60g,炙甘草100g。再入阿胶350g、鹿角胶50g,饴糖500g,熔化收膏。每中饭晚饭后以沸水各冲饮1匙。患者于2008年4月来复诊,自述月经已逾10d余未行,血、尿HCG检测已怀孕,后顺产1女。


:《圣济总录》云:”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患者素体禀赋不足、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胞宫失于温煦,影响了孕育功能;求子心切,心情郁闷,而有肝郁气滞。方用八珍合右归益气养血、温补脾肾,同补先后天;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主疏泄,佐以柴胡、制香附等疏肝养血,使肝气条达,冲任调畅;更有阿胶、鹿角胶养血补肾填精。诸药合用,脾肾同补、兼补肝疏肝,使肾阳充、脾土运,使精血充盈、冲任得调,胞宫得以濡养而受孕。


陈学奇医师认为膏方滋补调理、补虚疗疾的特点在于平调、缓补、长效,因此特别适合于妇科慢性病如月经失调、崩漏、产后病等的调治。膏方服用时间长,医者必须深思熟虑,立法力求平衡,扶正补虚要根据阴阳、脏腑、气血平衡的原则来调理,气血阴阳并补而又有所侧重;临证既要考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又要使其滋而不腻,补而不碍,通过”缓补”以调解和改善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元恺-中医瑰宝苑
中医妇科名医蔡小香
中医妇科名家罗元恺临证精华
妇科名医经验集
中医治月经不调名医名方
妇科名家罗元恺治疗崩漏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