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血化瘀药的正确使用指征您知道么?

     大夫,我这几年脸上的斑点渐多,听说是血瘀造成的,自行喝某活血药好几个月了,这样行吗?大夫,我偶尔会出现胸闷气短,吃邻居推荐的某活血滴丸症状确实缓解了,这样可以吗?活活血、化化瘀是老百姓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也是中医药深入人心的典型标记。活血化瘀药风靡中西医界,深入医患双方的内心,近年来更是火遍全球,大有活血化瘀可治万病之感。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内经》中即已有“血脉凝泣”及“脉不通”等的记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活血化瘀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但应该注意的是,在重视活血化瘀药应用的同时,要防止“百病皆有瘀,无病不活血”的倾向,避免活血化瘀药的滥用。


     那活血化瘀药的正确使用指征是什么呢?在其应用过程中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且看王耀光健康平台为您解读。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病症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其性味多辛、苦、温,主入心、肝二经。活血化瘀药适用于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在临床常见的瘀血证中多以疼痛、肿块、瘀斑,另外肌肤甲错、脉涩、出血多呈暗紫色,伴有块状,提示多有瘀血的可能。活血化瘀药可分为活血止痛药,如川芎、延胡索、郁金等;活血调经药,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等;活血疗伤药,如土鳖虫、马钱子、苏木等;破血消癥药,如三棱、莪术、水蛭等。需要注意的是,活血化瘀药又有作用于全身和局部之分,有偏寒热虚实之分,有峻缓之分,故临床治疗瘀血证要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施治,才能更好地发挥活血化瘀药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1、活血当分寒热

  血瘀一证,无论病程久暂,没有不偏寒或偏热的。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积块论》云“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可见,寒可致瘀,热亦能致之。如女性经期贪凉则会出现小腹冷痛,经血色暗且有血块,遇寒加重,得温痛减,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证,治当温经散寒,祛瘀止痛,可用川芎、赤芍、桂枝、当归等温经活血之品。又如部分女性放置节育器后出现月经失调等不良反应,中医认为环络胞宫,损伤胞络,感染毒邪以致邪毒蕴结,日久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致月经过多,淋漓不尽,此时应治以清热祛瘀,活血止血,可用丹参、熟军、丹皮、三七粉、王不留行等。

2、活血宜辨虚实

     血瘀证亦有虚实之别。有因虚致瘀,亦有因瘀致虚者。如气虚不能行血,则会致瘀,阴血津液亏虚,亦能致瘀,当以益气滋阴化瘀法治之,丹参、生地、当归、丹皮、白芍之属可用;血瘀阻滞脉道,气血难以达之,则病区气血阳气虚,宜以温阳活血法治之,常用当归、川芎、丹参、附子、肉桂、炮姜之属。纯实无虚者,当活血破血,常用中药有三棱、莪术、水蛭、穿山甲等。活血化瘀药有利于活血祛瘀通络,但易耗阴伤津,故常需配补气、养血、滋阴等药,使症状改善又巩固疗效。


3、活血不忘止血

     凡事都讲求一个“度”字,治疗瘀血证时活血药运用的剂量、时机、种类、配伍上都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有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会减弱患者的凝血功能,增加毛细管通透性[1-2],长期或过量不规范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可能会引起过敏性荨麻疹、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3],所以医生在使用活血化瘀药时应询问患者近期手术史、消化道溃疡史,在治疗血瘀病的同时预防出血 ,将活血与止血溶于一体。如王耀光主任在治疗慢性肾炎时在祛风活血通络的基础上常加茜草、丹皮、蒲黄炭、艾叶炭等活血-止血双向作用的中药,临床收效明显。

4、活血勿忘理气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摄血、行血、固血,气滞则血瘀,气逆则血冲。如果气虚而失于固摄血液之功,亦即“气不摄血” ,血离经外溢而瘀血。人体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必须在气的温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津液等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着正常的循环运行。如果气的温煦作用失职,不仅会出现四肢不温,甚至出现口唇紫绀,局部有瘀斑、瘀块等。瘀血形成后,又会影响气的运行,因而活血不可忘记理气,气虚血瘀者宜补气行血,如黄芪、人参之属,气滞血瘀者当行气活血,如川芎、姜黄之属,寒凝血瘀者宜温阳活血,可加如附子、川芎、桂枝之属。故在活血化瘀治疗中,配伍理气药,可收行气活血之效。气血调和则百病消。

5、活血兼顾健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疾病过程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瘀血的形成是整体阴阳失调造成的,不能只关注于瘀血,运用活血化瘀法时整体观念必须刻刻存心,作为人体气机升降枢纽的“脾胃”更是不能忽略。如很多人使用丹参片来防治冠心病,然而丹参性偏寒,故脾胃虚寒者当谨慎服用或用时可配伍一些温中建脾之药来顾护脾胃。亦有临床研究发现,患者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会刺激肠胃,若配伍理气健脾之药,则可降低对胃肠的刺激[4-5]。


6、活血兼顾肝肾

    明代王肯堂《古今医统正脉全书》言:“肝平则纳血,肾足则固血”。肝肾的封藏功能有利于血液的正常运行。肝藏血,肾主骨藏精,精血同源,精充则血足,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骨髓造血功能与肾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极为相似。活血化瘀疗法的载体是血,只有血容量充足才有所活,否则不仅预期则不达,反而会耗气伤阴。我们在应用活血化瘀药时要不忘补益肝肾,才能活之有血,活血不伤身。如临床报道应用活血化瘀合补益肝肾法治疗颈椎病、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眩晕等属瘀血症者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10-13]。

运用活血化瘀药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通过临床研究,多数活血化瘀类中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部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6]。因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导致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发生因素主要包括:①药物原因。如饮片自身含毒性成分、炮制不当;②机体原因。如特殊人群、过敏体质人群累及多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症状最为多见,主要症状为皮疹、瘙痒。③用药原因。包括过量长期使用、误服、自行用药[7],如1位女性患者在服用华法林一段时间后自行服用红花,2周后出现肉眼血尿,治愈后单用华法林未再出现血尿[8]。

     活血化瘀药使用禁忌  ①证候禁忌。活血化瘀药多辛香走窜,易耗气伤血,故脾胃虚弱、气血亏虚、阴虚阳亢需精准辨证配伍用药;②配伍禁忌。严格遵从十八反、十九畏用药原则;③部分药物尚存在与西药的配伍禁忌。如有研究认为,临床应用抗凝血类化学药物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时应注意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如需联合使用应减小用量,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检验指标[9]。④特殊人群。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服或慎服活血化瘀类饮片;多汗者不宜过量使用川芎;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禁用天仙子。⑤饮食禁忌。服药期间不可食用油腻、腥臊、陈臭诸物及葱、姜、蒜等辛燥之物。


    因此,临床使用活血化瘀药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个体化的药物配伍,详细做好用药指导,尽量避开药物禁忌证,给予每一位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所以在相关部门加强质量监管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宣传活血化瘀中药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杜绝跟风盲目用药,科学合理使用活血化瘀药。

  现在活血化瘀药的正确使用指征您Get到了吧!


 参考文献:

[1] 周永梅,房德敏,高颖,等. 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标准的探讨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 ( 4) : 307 - 309.

[2] 刘彩云 . 我院中成药用药合理性情况分析 [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 ( 18) :206 - 207.

[3] 史红卫, 吴克勤 . 2011—2013 年我院三类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J]. 医学信息,2014,28 ( 21) : 86 - 87.

[4] 宋芳,曹伟灵,湛晴宇,等. 我院 2011 年中成药注射剂门诊使用情况分析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 ( 21) : 1 - 2.

[5] 胡美绘,孙安修 . 240 例骨科围术期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合理性分析 [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 ( 3) : 215- 218.

[6] 王新晓. 本院 2011-2013 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应用调查[J]. 当代医学,2015,21(23) : 140-141.DOI:10.3969 /j.1009-4393.2015.23.096.

[7]周伟龙,张晓朦,张冰. 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v.3111:4637-4643

[8] 张宇.红花水煎剂联合华法林致泌尿系出血1例.中华医学

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

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

汇编.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

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13:1

[9] 张冰.临床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80-429

[10] 姜昆,刘晴晴,陶宝琛,郑斌,魏成建. 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复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J]. 中国药房,2016,v.27;No.58236:5118-5122.

[11] 左芳. 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5例[J]. 天津医药,2009,v.3711:963-964.

[12] 李伟. 补益肝肾合活血化瘀法治疗眩晕80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1,05:289

[13] 袁茂云. 活血化瘀合补益肝肾法治疗老年病验案2则[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v.44;No.48809:54+71


指导策划 / 王耀光

图文编辑 / 张文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七十三讲  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
牛膝的配伍运用
国医大师朱良春运用虫类药经验——土鳖虫
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药物有哪些?
关于“牛膝”的几则医话
张廷模:《中药学》活血调经药:桃仁、益母草、牛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