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盆的前世今生

我们与四足行走的动物在骨架结构上明显不同,外行都能看出其中的区别,首先我们从直立行走角度,看看几处明显不同

直立行走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足弓,足弓对直立行走非常重要,除了提供必要的弹性,走路更省力气,还能保护大脑免受步行以及其他运动所带来的冲击力

足弓

骨盆

直立行走的第二个特征就是骨盆,骨盆就是一个骨质的盆,里面可以放很多东西,包括胎儿;但它又不是一个普通的盆上面承接着脊柱,下面连接大腿,人类的骨盆必须稳定且强壮。

直立行走的第三个重要特征就是膝盖。这块骨头并非人类所独有,但人类的膝盖骨不止保证双腿弯曲自如,还必须承担弹、跳奔跑时的巨大冲击力

膝盖






骨盆借由脊柱能够与上半身相连,因此成为脊柱活动的重要基座


借由髋关节,骨盆与下半身相连,扮演着传递上下半身力量中转站的角色




接下来我们看看,作为交通枢纽的骨盆今日与从前有何不同




人类从开始以双足步行,身体上的骨骼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骨盆更是产生了剧烈的变化部位之一,人类的骨盆进化至今,已经与四足步行的哺乳动物有明显不同

四足步行的哺乳动物其骨盆为脊柱的延伸,呈现伸展状,担负着保护背部的重要角色,腿部与骨盆呈直角,就像是桌板与桌角的关系


而人类的骨盆因为不再需要担负保护背部的角色,因此逐渐退化、变短;一般认为骨骼缩短,能让站立时的动作更为俐落,所以人体的骨骼系统才会朝着个方向演化。




而我们的步态之所以比黑猩猩更稳定,主要是源于骨盆的形状所发生的改变。在猿类中,构成骨盆的髂骨很高,且面向后方;而在人类,髋部的这一部分很短,且面向侧方。






这种侧向的位置对两足动物来说是一种关键性的改变,因为这样一来,在行走时只有一条腿支撑的情况下,髋部侧面的臀小肌也能使上半身在一条腿的支撑下保持稳定;而黑猩猩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行走,因为它们的髋部面向后方











髂骨若呈长形,就比较不容易做出旋转动作,且上半身的动作也会收到相当大的局限








而人类的骨盆除了缩短以外,也逐渐演化成如器皿般的立体形状,如此一来,采取站立姿势的人类才能利用骨盆来支撑内脏



此外,原本四肢站立时要靠头部/尾巴来维持平衡,但站立后多出了双手可用,所以维持平衡就逐渐变成头、手的工作。不再需要的尾部逐渐退化,往前缩,最后演化成骨盆下方的尾骨






我们周围的有形世界通常表现得如此正常、如此自然,正体现着“万事皆有设计,万事本该如此”之理

人类的身体是由一堆杂乱的适应组成的,这些适应经过了数百年的积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9%的人都有的体态问题:盆骨前倾与盆骨后倾(附调整方法)
嘿,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小心骨盆前倾!
走路姿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骨盆问题,修复骨盆练瑜伽
避免腰背痛的简单运动
还以为新月式简单?这个宝藏体式练对了身体受益一辈子
【让我来满足你拥有腹肌的梦想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