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冰次注《素问》序

啟玄子王冰撰

夫釋縛脫艱,全眞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贏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尚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班固《漢書·藝文志》曰:“《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卽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雖複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錶,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蕆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詁訓,未嘗有行不由逕、出不由戶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眞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則周有秦公,漢有淳於公,魏有張公、華公,皆得斯妙道者也。鹹日新其用,大濟蒸人。華葉遞榮,聲實相副。蓋敎之著矣,亦天之假也。冰弱齡慕道,夙好養生。幸遇眞經,式為龜鏡。而世本紕繆,篇目重,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旣淹,襲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幷吞,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雲世闕。重《經合》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欬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為《經絡》,退《至敎》以先《針》。諸如此流,不可勝數。且將昇岱嶽,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乃精勤博訪,而幷有其人。曆十二年,方臻理要,詢謀得失,深遂夙心。時於先生郭子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文字昭晰,義理環周,一以參詳,羣疑冰釋。恐散於末學,絕彼師資,因而撰注,用傳不朽。兼舊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尋注會經,開發童蒙,宣揚至理而已。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篇論吞幷,義不相涉,闕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禮儀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疊者,詳其指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揉。庶厥昭彰聖旨,敷暢玄言,有如列宿高懸,奎張不亂,深泉淨瀅,鱗介鹹分。君臣無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齡之望。俾工徒勿誤,學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屬,千載之後,方知大聖之慈惠無窮。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

【夫释缚①脱艰②,全眞③导气,拯黎元於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④,则不能致之矣。】
①“释缚”见于《晋书·苻坚载记上》“苌至姑臧,天锡乘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苌释缚焚榇,送之于长安”,语出《左传·昭公四年》:“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②“脱艰”见汉王逸《楚辞章句疏证》,《九章》云:“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王逸注曰:“得离群小,脱艰难也”。
③“全真”源
见于《庄子·杂篇·盗跖》,文中盗跖曰:“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④“三圣道”,即下文“三坟”。
        小先儿按:格物致知,修身治国,拯济黎民赢弱,安顺疾患,得尽天年,明明德,亲民而止于至善,三皇大道也。

【孔安国①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②,言大道也。”】
①孔安国,字子国,鲁国人,孔丘十世孙。汉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府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及《孝经》,皆蝌蚪文字,时人皆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传,定为五十八篇,谓之《古文尚书》,又著《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②“三坟”,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与子革谈话,有左史倚相趋过,楚灵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小先儿按:孔安国辨得《古文尚书》,由是有千年今古经学之争。观今传世本《黄帝内经》则主以今文经学之论,兼有古文经学之痕。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①。”】
①班固据《七略》“节取其要,以备篇籍”撰为《汉书·艺文志》,其中“方技略”言医经七家,首自《黄帝内经》,此为现存文献《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著者。

【《素问》卽其经之九卷也①,兼《灵枢》九卷②,乃其数焉。】
①《隋书·经籍志》载:“《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又曰:“《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起注”。《旧唐书·经籍志》载:“《黄帝素问》八卷”。
②《伤寒论·序》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甲乙经》曰“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及唐王冰言《灵枢》九卷,据其注《素问》引文可知,即指《针经》。

【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①;惧非其人②,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③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
小先儿按:《针经》一度佚失,此处授学专指《黄帝内经素问》而言。
②《灵枢·官能》载:“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云:“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素问·气交变大论》曰:“传非其人,慢泄天宝”。
③“师氏”为官名,西周置,一为文官,一为武职。文职师氏,掌教育贵族子弟。《尚书·周书·顾命》云:“师氏、虎臣”,《周礼·地官·司徒》云:“师氏,中大夫”,东汉郑玄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唐孔颖达疏曰:“以其教国子有道艺,故使中大夫尊官为之也”。西魏、北周地官府设“师氏中大夫”,掌教育。武职师氏。掌守王门,亦领兵征战。《诗经·大雅 ·云汉》:“趣马师氏,膳夫左右。”

【然而其文简,其意博①,其理奥,其趣②深。】
①博,《说文解字》解释为:“大通也。从十尃。尃,布也,亦聲”,徐铉注曰:“十者,成数也”。
②《易·系辞》曰:“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传曰:趣,趍也。《诗·大雅·棫朴》云:“济济辟王,左右趣之”。《释文》曰:“本又作趋,音促”,“趨本又作趣,音促”。 

【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小先儿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研医经之学,分列天地阴阳,查变化而晓至数,合身形血气,以决死生。

【不谋而遐迩①自同,勿约而幽明②斯契。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③。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①“遐迩”,远近也。汉桓宽《盐铁论·备胡》曰:“故人主得其道,则遐迩潜行而归之,文王是也”。
②“幽明”,日月光也。《礼记·祭义》云:“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 郑玄注曰:“幽明者,谓日照昼,月照夜”。《史记·五帝本纪》载:“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张守节正义曰:“幽,阴;明,阳也”。
小先儿按:《素问·举痛论》载:“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①谋虽属乎生知②,标格③亦资於诂训④,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①“蒇”,见《左传·文公十七年》载:“寡君又朝,以蒇陈事”。蒇完备之意,如“蒇工”即指竣工。蒇谋,意为完备而周密的主意。
②“生知”,谓不待学而知之。语出《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曰:“人理之旷,道德之远,阴阳之变,鬼神之情,缅邈玄奥,诚难生知”。
③“标格”,见晋葛洪《抱朴子·重言》曰:“吾特收远名於万代,求知己於将来,岂能竞见知於今日,标格於一时乎?”
④“诂训”,“诂”《说文解字》解释为:“训故言也”;“训”《说文解字》解释为:“说教也”。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时下的语言解释古代的字词叫“诂”,“诂训”并用,见于西汉鲁人毛亨注《诗经》而作《诗故训传》。“诂训”又作“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等。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眞要,则目牛无全①,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①“目牛无全”出自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投刃皆虚,目牛无全”。该句源自《庄子·养生主》:“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小先儿按:庖丁三年,目无全牛,况乎五载医工不可识人乎。

【则周有秦公①,汉有淳于公②,魏有张公③、华公④,皆得斯妙道者也。】
①周秦公,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②汉淳于公,淳于意,西汉临淄人,曾任齐太仓令,精于医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③魏张公,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撰《伤寒卒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④魏华公,名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小先儿按:俱得医经之真妙也。

【咸日新①其用,大济蒸人②。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敎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①《礼记·大学》引;“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②“蒸人”,谓民众,黎民百姓。《后汉书·文艺传上·杜笃》曰:“济蒸人於涂炭,成兆庶之亹亹”。《晋书·列传第二十五》载:“故天生蒸人而树之君”。《隋书·志第九》载:“蒸人被嘉祉”,“陶育蒸人”。

【冰弱龄①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眞经,式为龟镜②。】
①《礼记·曲礼》载:“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身量未及壮盛,故称“弱冠”,又有“弱年”、“弱龄”、“弱岁”之称。
②龟镜,又称龟鉴。“龟鉴”语出《周书·皇后传序》曰:“夫然者,岂非皇王之龟鉴与”;“龟镜”见《北史·列传》。龟卜吉凶,镜鉴美丑,因以比喻可供人对照学习的榜样或引以为戒的教训。

【而世本纰缪①,篇目重,前後不伦②,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①“纰缪”,“纰”《说文解字》解释为:“氐人(纟罽)也”,《尔雅·释言》曰:“纰,饰也”,《诗·鄘风·干旄》云:“素丝纰之”;“缪”《说文解字》解释为:“枲之十絜也,一曰绸缪”,《诗·豳风·鸱鸮》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礼记·大传》:“五者(治亲、报功、举贤、使能、存爱)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郑玄注:“纰缪,犹错也”,陆德明释文:“缪音谬,本或作谬”。
②“不伦”,语出《韩非子·难言》云:“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汉书·梁怀王刘揖传》曰:“臣愚以为王少,而父同产长,年齿不伦”。陈奇猷集释曰:“伦,类也。不伦,即今语不伦不类。”

【岁月旣淹①,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幷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重《经合》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欬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敎》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
①淹,《尔雅·释诂》曰:“淹留,久也”。《左傳·僖三十三年》云:“吾子淹久於敝邑。通作奄”;《左传·成公二年》曰:“无令舆师淹于居地”。
        小先儿按:岁月既淹,袭以成弊。诸如此流,不可胜数。

【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②,无舟莫适。】
①《淮南子·墬形训》曰:“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高诱注曰:“岱岳,泰山也”。南朝陈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曰:“登封岱岳,且署明堂;巡狩荆州,时行司隶”。
②《山海经·海外东经》云:“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曰:“扶桑,木也”。《南齐书·东南夷传赞》曰:“东夷海外,碣石、扶桑”。《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曰:“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餘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乃精勤博访,而幷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①得失,深遂夙心②。】
①“询谋”,咨询、商议之意,语出《尚书·大禹谟》云:“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后汉书·桓帝纪》曰:“永惟大宗之重,深思嗣续之福,询谋台辅,稽之兆占”。
②“夙心”,平素的心愿。《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曰:“惟君明睿,平其夙心”。《周书·齐炀王宪传》:“吾之夙心,公宁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复何言”。

【时於先生郭子①斋堂,受得先师张公②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羣疑冰释。】
①“先生郭子”,王太仆未明言,后人亦无所考。
②“先师”,语出《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郑玄注曰:“《周礼》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此之谓先师之类也”。
③“张公”,尊张公可比秦(越人)、淳于(意)、张(机)、华(佗)四公,或疑为中唐名医张文仲。

【恐散於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小先儿按:次而后注,是谓次注。太仆集世本、秘本,及旧藏之卷,序次八十一篇,辑为二十四卷,即当今传世本《素问》之蓝本。

【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①,开发童蒙②,宣扬至理而已。】
①“会经”,附会经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曰:“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②“童蒙”,言幼稚,蒙昧无知。《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於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

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篇论吞幷,义不相涉,阙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碎文,前後重叠者,详其指趣,削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
①宋代己佚。

【庶厥①昭彰圣旨,敷畅②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③咸分。】
①“庶”,希望、但愿、期望之意;“厥”,相当于“其”。《北史卷九·周本纪上》载:“我群后暨众士,维文皇帝以襁褓之嗣托于予,训之诲之,庶厥有成”。
②“敷畅”,铺叙而加以发挥,又有广为传播之意。源自《书序》,其文曰:“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於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约文申义,敷畅厥旨,庶几有补於将来”。《旧唐书·礼仪志三》曰:“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亦谓畅达。
③“鳞介”,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汉蔡邕《郭有道碑序》曰:“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两汉曹植《薤露》曰:“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君臣无夭枉①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②累属,千载之後,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
①“夭枉”,夭折,夭亡之意。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曰:“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曰:“老而死,子孙不哭;少死,则曰夭枉,乃悲”。
②《诗·大雅·思齐》云:“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郑玄笺曰:“徽,美也”。汉蔡邕《太傅胡公夫人灵表》曰:“至德修於几微,徽音畅于神明”,南朝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曰:“爰定厥祥,徽音允穆” 。

【时大唐宝应元年①岁次壬寅序。】
①唐代宗即位,年号宝应,时值公元762年。

弱水三千取一茶缸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素问序一
素问王冰序原文及翻译。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
《黄帝内经》与《玄隐遗秘》篇目对照表
《礼记.祭义》诗解5祭天五致
《黄帝内经》原文全文
《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