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系病证药对、肾系病证药对、痹症药对、痛证药对一一曹东义《一技之长空中课堂》之王群才《国医大师・朱良...

长按识别关注一念健康讲坛

今天“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这本书的内容:
第二章第三节:
朱老常用药对:(五)肝系病证药对、(六)肾系病证药对、(七)痹症药对、(八)痛证药对中的药物用量、功效、主治、按语等内容。
中医使用中药,有很多讲究,除了使用经方和时方等“成方”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组合方剂,除了寒热虚实以及脏腑经络的病机与方药一致之外,还有炮制,煎服法,药对等“可以发挥才智的地方”。
药对的设计,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互相协同作用,否则就没有必要用“药对”了。
朱老丰富多彩的临床经验,不仅可以经过选择药对,而且可以分系统用药对组合方剂。
出神入化,神龙见首不见尾,增强疗效,体现“将军肝胆,神仙手眼”的非同一般。

(五)肝系病证药对

柴胡 白芍
【用量】柴胡10g,白芍15g。
【功效】疏肝解郁。
【主治】肝气郁结不舒或肝气横逆太过之证。
【按语】《伤寒论》四逆散、《和剂局方》逍遥散和《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方中,均用柴胡、白芍二药,以其在疏肝解郁之中发挥疏散和调的作用。
三七 鸡内金
【用量】三七3g(研吞),鸡内金10g。
【功效】化瘀消积。
【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按语】三七化瘀和血,善通肝络;鸡内金消积化食,《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治痃癖癥瘕,通经闭”。二药合用,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改善症状,增进食欲,并改善肝功能。
升麻 葛根
【用量】升麻15g,葛根20g。
【功效】升散解毒。
【主治】①用治肝炎,能降低转氨酶。②慢性鼻炎、鼻窦炎。③阳明郁热所致牙龈肿痛、溃烂,以及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按语】《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即以此二药为主,原用以透疹解毒,今则开拓其作用,用于转氨酶增高、鼻炎、齿痛、头痛之证。
虎杖 山楂
【用量】虎杖20g,山楂15g。
【功效】清利湿热,化瘀消积。
【主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属湿热郁滞而证见脘腹痞满、纳差、肝大胁痛、黄疸、肝功能不正常者。
【按语】山楂有降酶作用,虎杖有抑制多种病毒及乙肝表面抗原的作用,故二药用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也有一定疗效。
枸杞子 龙胆草
【用量】枸杞子15g,龙胆草8g。
【功效】养肝阴,清肝热。
【主治】肝炎证见湿热伤阴而转氨酶升高者。
【按语】阴虚甚者重用枸杞子,湿热甚者重用龙胆草,并加虎杖更好。
枸杞子 旱莲草
【用量】枸杞子、旱莲草各15g。
【用法】每日泡水代茶饮。
【功效】养肝止血。
【主治】肝病齿衄。
【按语】肝肾阴虚之失血,非偏寒偏热之药所宜,枸杞子滋养肝肾,且有止血之功,对慢性肝病所见牙龈出血当为首选之药。此外,凡精血内夺,肝不藏血,而见鼻衄、咯血、崩漏等症,亦可于辨治方中加杞子提高疗效。
庵榈子 楮实子
【用量】庵榈子15g,楮实子30g。
【功效】养阴化瘀,利水消肿。
【主治】阴虚瘀积水停之证,如肝硬化腹水等。
【按语】庵榈子活血行瘀,化浊宣窍,清热利水;楮实子养阴清肝,又能利水气。肝硬化腹水一旦形成,往往是正虚邪实状态,实则瘀积停水,虚则阴伤阳损,其虚实夹杂,治疗颇为困难,如养阴则碍水,利水则伤阴,用庵榈子配楮实子,则养阴兼有化瘀之功,利水而无伤阴之弊,凡阴虚水停之证,用之颇为合辙,阳虚者酌加温阳之品,亦可应用。
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者可配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阴虚者可配北沙参、石斛、珠儿参益养气阴;阳虚者可配仙灵脾、肉桂、制附子温补气阳;毒邪盛者可配白花蛇舌草、龙葵、半枝莲解毒消癥;癥癖甚者可配地鳖虫、路路通、丝瓜络化瘀通络;水肿甚者可配益母草、泽兰、泽泻等活血利水。总之,随证制宜。
羚羊角 生石膏
  二药清肝降火,可治头痛、目赤,内容见“外感病对药·羚羊角-生石膏”条。
羚羊角 全蝎
【用量】羚羊角粉0.6g,全蝎粉3g(分吞)。
【功效】清肝熄风,定痉止痛。
【主治】肝热阳亢,肝风鸱张之头痛剧烈、肢体抽搐者。
【按语】羚羊角清肝熄风,全蝎定痉止痛,合用于治疗肝热风盛之证。
半夏 夏枯草
【用量】法半夏、夏枯草各15g。
【功效】清泄郁火,交通阴阳。
【主治】肝火内扰,阳不交阴之失眠。
【按语】半夏治不寐,首见于《灵枢·邪客》,篇中有半夏汤治“目不瞑”。此不寐,系指胃中有邪,阳跷脉盛,卫气行于阳而不交于阴者。半夏与夏枯草合治不寐则见于《医学秘旨》,该书载一不寐患者,心肾兼补之药遍尝无效,后诊其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夏枯草各10g浓煎服之,即得安眠。“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夏枯草能清泻郁火,半夏能交通阴阳,二药合用,当治郁火内扰,阳不交阴之候。若加珍珠母30g入肝安魂,则立意更为周匝,并可用于治疗各种肝病所致顽固性失眠。凡顽固性失眠,久治不愈而苔垢腻者,半夏宜加重,用量15~20g。
栀子 大黄
【用量】生山栀12g  生大黄15~20g。
【功效】清热泻火,通腑解毒。
【主治】急性胰腺炎。
【按语】二药为《金匮》栀子大黄汤的主药,原用治“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实为肝病急黄、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的良药。脾胃湿热,蕴蒸化火,乃急性胰腺炎发病之关键。生栀子泻三焦火,既能入气分清热泻火,又能入血分凉血行血;生大黄通腑泻热,用治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治急性胰腺炎一般应加蒲公英30g、郁金20g、败酱草30g、柴胡、芒硝各10g、天花粉15g;痛甚者可加延胡索20g、赤白芍各15g;胀甚者加广木香6g、枳壳10g、厚朴15g;呕吐者加姜半夏9g、代赭石20g;黄疸甚者加金钱草、茵陈各30g、虎杖15g。小量频服。病势严重、出血坏死型、禁食禁水者,可以此方保留灌肠,每日1~2次,常收佳效。

(六)肾系病证药对

苏叶 蝉衣 益母草
【用量】苏叶15g,蝉衣10g,益母草30g。
【功效】疏风解毒,活血利水。
【主治】肾炎、肾病综合症。
【按语】三药合用,有利水消肿,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之效。
附子 仙灵脾 黄芪
【用量】附子10g,仙灵脾15g,黄芪30g。
【功效】温补脾肾。
【主治】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者。
【按语】慢性肾炎呈脾肾阳虚者,温补脾肾是重要法则,附子、仙灵脾、黄芪乃为关键性药物,临证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之外,均可以此为主药随证加减。附子、仙灵脾不仅可以温肾,而且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黄芪益气培本,促进血液循环,兼能利水,有助于肾功能之恢复。
黄芪 地龙
【用量】黄芪30~60g,地龙10~15g。
【功效】益气化瘀。
【主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中风瘫痪,证属气虚血瘀者。
【按语】慢性肾炎水肿是标,肾虚是本,益气即是利水消肿,化瘀可以推陈致新。补肾有二,一是填精以化气,二乃益气以生精。气病及水,益气补肾则有利水之功,故宜先用此法以消退水肿,促进肾功能之恢复,继则配合填补肾精以巩固疗效。黄芪补气利尿,地龙化瘀通络,合奏益气化瘀、利尿消肿、降低血压等功效。在辨证论治方中加入此二药,往往可收到浮肿消退、血压趋常、蛋白尿阴转的效果。
黄芪 肉桂 车前子
【用量】黄芪30g,肉桂8g,车前子20g。
【功效】益气温通,利水消肿。
【主治】肾炎、肾病水肿属阳虚水停者。
【按语】黄芪、肉桂益气温通,车前子利水消肿,三药合用,对肾炎、肾病水肿属阳虚水停者效果较好。
黄芪 益母草
【用量】黄芪30g,益母草60g。
【功效】益气活血行水。
【主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证属气虚血瘀水停者。
【按语】黄芪补气,益母草利水,二者相伍。可治气虚血瘀水停之证。若消水肿,益母草需用至90~120g效果始佳。

大黄 大黄炭

【用量】生大黄3~6g,大黄炭15~30g。
【功效】泻下排毒。
【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按语】大黄泻下浊邪,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对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均有良效。如服后便次在3次以上者,可酌减生大黄用量,以大便每日2次为宜。如加用六月雪、扦扦活、牡蛎各30g、石苇20g,可提高疗效。

大黄 人参

【用量】大黄10~15g,人参5~8g。
【功效】泄浊排毒,益气扶正。
【主治】①正气衰败,邪毒壅滞之尿毒症。②急性心肌梗塞,证见大便秘结,非通下而不能缓解症状者。③各种血液病,正气衰败而又有火气升腾之吐血、衄血者(此时用生晒参)。
【按语】二药配伍,用于邪实而正虚之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

大黄 草果仁

【用量】制大黄8g,草果仁6g。
【功效】泄热,化浊,解毒。
【主治】肾功能不全,证见湿浊化热,毒邪内陷,邪毒交阻而上逆者。
【按语】大黄泄浊解毒,草果仁燥湿化浊,二药合用,适用于湿浊毒邪蕴滞之证,如热势较重,或阴伤津亏者忌用。

附子 大黄

【用量】附子6~10g,大黄10~20g。
【功效】温阳活血,泄浊解毒。
【主治】①慢性肾炎尿毒症属阳气虚衰者。②寒疝、睾丸鞘膜积液。
【按语】附子、大黄再加细辛,即为《金匮》大黄附子汤,是温下法的代表方剂。今将附子、大黄用于慢性肾炎尿毒症,乃取附子温阳化气,利水解毒;大黄通腑导下,泻浊排毒之用。若阴虚内热或火毒炽盛者不宜。阳气虚衰较甚,不耐附子温燥、大黄攻下者,可配牡蛎、蒲公英、丹参、扦扦活煎汁保留灌肠为佳。
关于用附子、大黄治疗疝气,《止园医话》有论:“中医治疝之药,率用川楝子、小茴香、青木香、橘核、荔枝核、山楂核、炒元胡等,轻证疝气,相当有效,甚则用附子,其效卓著。然以余之经验,最效之方,则为附子与大黄合剂,……余实已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验,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药中(即上列川楝子等药)速收特效”。

六月雪 绿豆

【用量】六月雪、绿豆各30g。
【功效】清火解毒,活血利水。
【主治】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按语】单用六月雪30~60g煎服,治肾炎高血压头痛有效。

水蛭 生大黄

【组成】水蛭100g,生大黄50g。
【功效】活血散瘀、涤痰泄浊。
【主治】肾病综合征。
【用法】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服5~8粒,1日2次。
【按语】在辨证论治的处方基础上加用二药,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脂质代谢异常,消退水肿,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对改善肾功能颇有帮助。

乌药 金钱草

【用量】乌药30g,金钱草90g。
【功效】解痉排石。
【主治】肾及膀胱结石绞痛。
【按语】乌药“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本草从新》),与金钱草配伍,可解痉排石,用于治疗肾及膀胱结石所致绞痛,屡收显效。

乌药 益智仁 山药

【用量】乌药10g,益智仁10g,山药15g。
【功效】温阳固摄。
【主治】①肾经虚寒之尿频。②小儿秉气虚弱,脬气不固之遗尿。③涕多如稀水,或咽多清涎者。
【按语】三药相合为“缩泉丸”(《妇人良方》),乃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之名方,对老人尿频、小儿遗尿而偏阳虚者,有温肾祛寒,固摄小便之功。因其具温阳固摄之效,朱老以之移治肺寒或肾阳虚之涕多如稀水,或咽际时渗清涎者,取此三味加于辨证方中,可提高疗效。
小儿遗尿可配合桑螵蛸。成人因肾阳亏虚,下元失固而致遗尿失禁者,亦可配合桑螵蛸、仙灵脾、覆盆子、金樱子、蜂房等。

黄芪 刘寄奴

【用量】黄芪30g,刘寄奴20g。
【功效】益气化瘀利水。
【主治】前列腺肥大之溺癃,证属气虚瘀浊阻遏者。
【按语】黄芪益气,刘寄奴有良好的化瘀利水作用,二者合用,可治疗瘀阻溺癃,尤其适用于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溺癃或尿闭。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小便不利,多为肾气不足,气虚瘀阻所致,治疗除用黄芪、刘寄奴益气化瘀利水之外,尚须配合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补肾益精,琥珀化瘀通淋,沉香行下焦气滞,王不留行迅开膀胱气闭。在此基础上,尚须酌情加味,如瘀阻甚者,加肉桂、丹皮和营祛瘀;阳虚加仙灵脾、鹿角霜温补肾阳;下焦湿热加败酱草、赤芍泄化瘀浊,如此收效较著。

(七)痹证药对

川乌 草乌
【用量】生川乌、生草乌各适量。
【功效】祛寒定痛。
【主治】风寒湿痹之疼痛。
【按语】凡风寒湿痹之疼痛,寒邪重者用生川乌,寒邪较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对于寒湿痹痛之重证,则须生川乌和生草乌同用,盖草乌开痹止痛之力较川乌为甚。
至于二者的用量,因地有南北,时有寒暑,人有强弱,故其用量,一般从小剂量(3~5g)开始,逐步加至10~15g为宜。生川草乌均需文火先煎40分钟,再下余药,以策安全。
川乌 桂枝
【用量】制川乌10g,川桂枝12g。
【功效】温通止痛。
【主治】寒湿偏胜之顽痹。
【按语】余治顽痹寒湿偏胜者常用桂枝配川乌,鲜用麻黄配川乌,因麻黄虽可宣痹解凝,但有发越阳气之弊。此外,二药对硬皮病亦有效。
川乌 当归
【用量】制川乌10g,全当归12g。
【功效】祛寒养血止痛。
【主治】久患寒湿痹痛而血虚者。
【按语】久患寒湿痹痛,往往会兼夹血虚,故用制川乌祛寒止痛,当归补血活血。

川乌 生石膏

【用量】制川乌10g,生石膏30g。
【功效】祛寒、除热、止痛。
【主治】热痹和寒热互结之痹痛。
【按语】制川乌祛寒止痛,本用于寒湿痹痛为宜,但与清透郁热的生石膏配伍,则可用于热痹和寒热互结之痹痛,以四肢关节肿痛,扪之微热或灼热为指征。

川乌 羚羊角

【用量】制川乌10g,羚羊角0.6g(或用水牛角30g代)。
【功效】清解温通,祛风蠲痹。
【主治】寒热夹杂之痹痛。
【按语】用羚羊角治痹痛,古已有之,如《千金要方》用羚羊角配栀子、黄芩等治历节肿痛,《本草纲目》又云:“经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现代实验研究证明,羚羊角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羚羊角清热止痛,制川乌祛寒止痛,故合用于治疗寒热互夹之痹痛。
桂枝 石膏
【用量】桂枝10g,生石膏30g。
【功效】清络止痛。
【主治】热痹或风湿发热,持续不退,四肢疼痛者。
【按语】桂枝温通肌表经络,生石膏清透表里邪热,二药合用,共奏清络止痛之效。

水牛角 赤芍

【用量】水牛角30g,赤芍15g。
【功效】清热凉血,消肿止痛。
【主治】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
【按语】如见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者,加丹皮10g、僵蚕12g。
葎草 虎杖 寒水石
【用量】葎草30g,虎杖20g,寒水石15g。
【功效】清络止痛。
【主治】热痹或湿热痹。
【按语】葎草可祛除经络之湿热,具祛邪止痛之功,与虎杖、寒水石配伍,可作为治疗热痹、湿热痹证的主药,药后血沉、抗“O”多能较快地降至正常。若久痹之虚热,证见低热缠绵,午后较甚,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来较数者,又应用葎草与银柴胡、白薇、秦艽等配伍,以清虚热而兼治痹证。
秦艽 白薇
【用量】秦艽10g,白薇15g
【功效】养阴清热,疏风通络。
【主治】阴虚湿热之痹证。
【按语】秦艽祛风湿而偏清利,且能清阴虚之热;白薇善于清解阴血之热,故二药适用于治疗阴虚湿热之痹证。

生地黄 黄芪

【用量】生地黄30~60g,生黄芪15~30g。
【功效】滋阴凉血,益气扶正。
【主治】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白塞氏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证属气阴两伤,热入营血者。
【按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地有类激素样作用,黄芪能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用于免疫性疾病确有一定效果。
生地黄 蒲公英
【用量】生地黄40g,蒲公英30g。
【功效】凉血解毒,散热除痹。
【主治】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或伴有风湿结节属血热壅滞者。
【按语】风湿热有侵犯心肌倾向者,生地黄可加至60~90g,因生地黄含有营养心肌、保护心肌和强心的多种因子。
海桐皮 海风藤
【用量】海桐皮10g,海风藤30g。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主治】风湿痹痛。
【按语】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善止痹痛;海风藤入经络而祛风湿、止痹痛,故合用治疗风湿痹痛之证。
姜黄 海桐皮
【用量】片姜黄10g,海桐皮15g。
【功效】蠲痹、通络、止痛。
【主治】肩痹(肩关节周围炎)。
【按语】姜黄横行肢节,行气活血,蠲痹通络,是治疗肩臂痹痛之要药;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达病所,疗伤折,有止痛、消肿、散瘀之功。二药合用,其效益显。气血虚者加当归10g、黄芪15g益气养血,脾虚者加白术15g补脾扶正。
骨碎补 鹿衔草
【用量】骨碎补15g,鹿衔草30g。
【功效】补肾强骨,祛风湿,除痹痛。
【主治】骨痹(增生性关节炎)。
【按语】增生性关节炎乃退行性病变,用骨碎补、鹿衔草治疗,可延缓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性,抑制新骨增生。
麻黄 白芥子
【用量】麻黄5g,白芥子15g。
【功效】通络化痰,消肿止痛。
【主治】痰湿阻滞所致关节肿胀或肿痛,关节腔积液。
【按语】麻黄散寒通痹,白芥子化痰通络,善搜皮间膜外、筋骨经络间痰湿,故二药合用可治疗痰湿阻滞所致关节肿胀或肿痛。
麻黄 熟地黄
二药温通血络,消散阴凝,可治阳虚阴寒,痰瘀结滞于筋骨之脉痹、骨痹、顽痹等。内容见“皮肤病证药对·麻黄-熟地黄”条。
地龙 地鳖虫
二药化痰祛瘀通络,可治疗顽痹日久,关节畸形者。内容见“肺系病证药对·地龙-地鳖虫”条。
地龙 露蜂房
二药化痰消肿,通络止痛,可治疗顽痹肿痛,关节变形者。内容见“肺系病证药对·地龙-露蜂房”条。
仙灵脾 露蜂房
二药温阳除痹,可治阳虚风湿痹痛。内容见“妇科病证药对·仙灵脾-露蜂房”条。
露蜂房 地鳖虫
【用量】露蜂房,地鳖虫各10g
【功效】行瘀通督,祛风攻毒。
【主治】顽痹(类风湿关节炎)。
【按语】二药合治顽痹,寒盛者配制川乌;,湿盛者配蚕砂;寒湿化热或热痹者配地龙、葎草、寒水石;挟痰者配僵蚕、白芥子;挟瘀者配桃仁、红花;关节僵硬变形者配僵蚕、蜣螂虫、白芥子、鹿衔草;筋骨拘挛者配穿山甲、白芍。

鬼箭羽 露蜂房

【用量】鬼箭羽15g,露蜂房10g
【功效】化瘀散肿,除痹止痛。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僵直,甚至变形者。
【按语】鬼箭羽化瘀行血,活络通经,善治湿热夹瘀之痹证;露蜂房能入骨祛风,除痹止痛,二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肿痛、僵直和变形有一定效果。
豨莶草 当归
【用量】豨莶草100g,当归30g。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解毒。
【主治】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
【按语】豨莶草有“祛风湿,兼活血”(《本草经疏》)的作用,与当归配伍,用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大能减轻症状,消肿止痛,随着风湿活动迅速控制,抗“0”、血沉亦可下降。体弱者可先用半量,随后逐渐加量。
豨莶草 鸡血藤
【用量】豨莶草、鸡血藤各30g。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各种风湿痹痛。
【按语】二药用治风湿痹痛,用量需在30g以上,轻则效微。
土茯苓 萆薢
【用量】土茯苓30~60g,萆薢15~30g。
【功效】泄化浊毒。
【主治】痛风。对膏淋、尿浊、蛋白尿、带下属湿热壅结者亦效。
【按语】痛风乃嘌呤代谢紊乱,系尿酸生成过多、排泄减少所致,在中医乃湿浊瘀阻,停着经隧而致骨节肿痛之证,治宜泄化浊毒。土茯苓善祛湿毒而利关节,萆薢善利湿浊而舒筋络,二药合用,可快速消除症状,降低血尿酸指标,是治疗痛风的要药。土茯苓、萆薢亦可同威灵仙合用,威灵仙宣通十二经络,对改善关节肿痛有效。

(八)痛证药对

白芍 甘草
【用量】白芍15~30g,甘草6g。
【功效】缓急止痛。
【主治】挛急或不荣之痛,如头痛、胸痛、胃脘痛、胁痛、腹痛、经痛、四肢痛、小腿转筋等。
【按语】白芍与甘草相伍乃仲景芍药甘草汤,原方芍药与甘草等量,如今二药比例可为3~5:1。
全蝎 钩藤 紫河车
【用量】炙全蝎、钩藤、紫河车各等分。
【功效】祛风解痉,通络止痛,益养脑络。
【主治】偏头痛。每于气交之变或辛劳、情志波动之际发作,作则头痛眩晕,畏光怕烦,呕吐,疲不能支,不仅发时不能工作,久延屡发,且影响脑力及视力。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3g,1日2次,开水送下。痛定后,每日或间日服1次,以巩固疗效。
【方义】偏头痛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脑络痉挛有关,此方即针对这种病机,以全蝎祛风解痉,通络止痛为主;钩藤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为辅;久病多虚,再以紫河车补气血、益肝肾、养脑络为佐。如此标本兼顾,头痛可除。若加入地龙,疗效会更好。
【按语】此方除内服之外,亦可取全蝎末少许,置于痛侧太阳穴,用胶布固定,隔日一换。此法对肿瘤转移脑部之头痛亦有效果。
有用钩蝎散(装入胶囊服用)治疗偏头痛26例,药后12 小时内头痛渐趋缓解,48小时后头痛明显减轻,继则疼痛消失。1年后随访18例,除1例反复发作2次(继服原方依然有效)外,余均未复发。此报道被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002年版《中药学》收录(见“钩藤”条下)。
全蝎 蜈蚣
【用量】全蝎、蜈蚣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3g(按年龄、病情增减用量),1日2~3次,开水送服。
【功效】熄风、定痉、止痛。
【主治】偏头痛及各种痹痛、痉挛、抽搐。
【按语】实验研究证明,二药对中枢神经兴奋剂引起的惊厥,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癫痫经常发作者,持续给药,可减少或制止其发作。临床实践证明,对小儿乙脑或高热惊搐,于辨证方中加用二药,有止搐缓惊作用。
人参 五灵脂
【用量】人参6g,五灵脂10g。
【功效】益气活血,行瘀止痛。
【主治】气虚血瘀,虚实互见之证,如冠心病心绞痛之胸痹,溃疡病、萎缩性胃炎之脘痛等。肝脾肿大属气虚血瘀者。小儿疳积亦可选用。
【按语】二药属传统“十九畏”中配伍禁忌之一。久病多虚亦多瘀,胃脘久痛者,恒多气虚夹瘀之证,脾胃气虚,故证见乏力,面苍,空腹时则痛,得食可暂安;瘀血阻络,故疼痛较剧,或如针刺,痛点固定,舌见瘀斑,大便隐血多为阳性。此与脾胃虚寒,其痛绵绵,喜热喜按者明显有异。故治须益气化瘀为主,人参、五灵脂同用,一以益气,一以化瘀,乃证情的对之药。经长期临床观察,二药同用,无任何不良反应。
五灵脂 蒲黄
【用量】五灵脂10g,蒲黄25g。
【功效】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气血瘀阻之胸胁痛、胃脘痛、腹痛等。
【按语】此二味合用为《局方》失笑散,历代用其治疗瘀血内阻之多种病症,殊多佳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宜加此二味,其不仅善于止痛,而且有改善微循环,调节代谢失调和神经血管营养,从而促使肠上皮化生和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
过敏性紫癜腹部剧痛,用此二味殊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亦可用为主药,其中蒲黄宜重用至30g。
瓜蒌 红花 甘草
【用量】全瓜蒌15g,红花10g,甘草4g。
【功效】消痰祛瘀,通络止痛。
【主治】痰瘀互结之胸胁痹痛,如冠心病之胸痛、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之胸肋痛、带状疱疹后胸肋部神经痛等。
乳香 没药
【用量】乳香、没药各10g。
【功效】散瘀止痛。
【主治】血气瘀滞之胸痛、胁痛、脘腹痛、痛经、顽痹疼痛和跌打损伤疼痛。
【按语】二者均能辛香走窜而入血分,惟乳香侧重行气,没药功擅行瘀,二者相伍,散瘀止痛力强,故用于治疗各种血气瘀滞之痛证效果良好。
肉桂 鹿角片 小茴香
【用量】肉桂6g,鹿角片10g,小茴香8g。
【功效】温经散寒。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经之疝气腹痛、睾丸冷痛等。
【按语】三者俱能入肝肾之经,其中肉桂与鹿角片可温阳以散寒,小茴香则善祛肝经寒滞而尤能止痛。
血竭 三七
【用量】血竭6g,三七3g。(研分二次吞)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痛经、崩漏属血瘀者,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外伤性头痛和胁痛等。
【按语】血竭散瘀止痛,三七活血止血,合用之化瘀而不伤正,止血而不留瘀。
附子 全蝎
二药散寒通络止痛,可治阳虚寒凝之痹痛、麻木、偏头痛等。内容见“心脑病证药对·附子-全蝎”条。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病用药清单,国医大师朱良春这些药对真长见识
转帖:朱良春临床药对精选(肺胃系)
补虚,国医大师朱良春10组绝妙搭配
将军之官:肝系病证灵验药对——朱良春
养阴柔肝,十大经典药对,不懂太可惜!
国医大师朱良春:用好这些药对,巧妙摆脱妇科病的“尾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