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不轻易下落的鞭子

 不轻易下落的鞭子—刍议“棍棒教育”的策略

  据报载,720日傍晚,15岁的李军(化名)被绑在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桥陇社区桥兴路的一根电线杆上长达两个小时之久。把李军绑在电杆的不是别人而是其父李某。李某称,这是他迫不得已而采取的“家庭暴力”,目的是将儿子教育成人。李某的做法引来众人非议。李某对儿子不听话、不爱学习等“严重错误”恨之入骨,于是便采取捆绑游街示众的办法来教育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读过一篇文章,原文没有找到,大意是这样的:

      父亲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把犁好手,犁地当然是用牛的,那自然是手中少不鞭子,但是父亲的鞭子很少使用,可是生产队无论多么刚烈的牛,都乖乖听父亲的使唤。这其中的奥妙每年犁地前,父亲都要有一次训牛活动,训牛时父亲会选出其中一头不太听召唤的牛,把它牵到打麦场中,其余的牛绕场一周拴好,然后,举着鞭子从每一头牛前走过,最后走到中间的那头牛前,将他那鞭梢上系着红丝带的鞭子高高扬起,就见红光上下翻飞,随着鞭起鞭落,带起无数牛毛漫天飞舞,牛背上立马出现几条鞭印,鞭印由白变红,渗出无数细小的血珠,挨鞭的牛浑身颤拌,眼中充满惧意。父亲再举着鞭子从每一头牛跟前走过,每头牛都眼中都会闪过一丝恐慌。这以后,每头牛会乖乖地听父亲使唤。

     作者说,他们兄妹六人,每人都非常听父亲的话,不是怕父亲,是怕他手中的鞭子。但是,他们兄妹谁也没挨过父亲的鞭子。每当他们之中有人犯错的时候,父亲都会从墙上摘下鞭子,在手中把玩,然后,问是不是知错了,如果态度不好,父亲就会把鞭子高高举起,问:“到底知不知错,否则,我的鞭子就会落到你的背上,你的背比牛背还硬吗?想好了,再回答!”作者说,他们兄妹想想鞭过毛起血珠出的牛背,浑身不禁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谁也不想让鞭落下,乖乖地认错,并保证下回不敢再犯。所以,在他们的记忆中,父亲都只是高高地举起鞭子,但从来没有落下过。

       这是一个睿智的父亲,他的鞭子只是高高地举起,只是给孩子们心理上的震慑,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成长绝不可能一路鲜花,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只是充满了赞美与表扬,有时也需要批评,甚至要配以“棍棒”。问题是你的棍棒绝不能随意出手,因为即使不出手,孩子心理上已有惧怕之心,他会产生心理之痛;而你一旦出手,孩子心理上便会对你的爱心大大折扣,加之你不可能如“鞭之牛背”一样实下狠手,于是心理上对你的“恨”意,加之在“承受限度”内的皮肉之痛,使得孩子不会再听你唠叨任何的高深道理,落下的棍棒便失却了你想象的力度,达不到你想象的效果。

      所以,教育孩子,是要讲究策略地,不能气一上撞,就挥棍棒,那种“棍棒底下出好料”的“棍棒思维”,只能是适得其反的失败教育。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对孩子的错误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当然也是需要的。但是,采用“捆绑游街示众”如此极端的办法,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走向家长教育指向的反面。
     孩子处于成长期,各方面都不成熟,有些缺点、犯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对此,家长切忌简单粗暴,不问青红皂白地采取非正当手段捆绑打骂。应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多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孩子,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需要家长的冷静思考、宽容、安慰和关爱,要多动脑筋 ,慎用“棍棒教育”,假使非用不可,那么就高高举起,不要下落!

    每一位家长要有教育孩子的鞭(棍)子,但要切记举起的是教育,落下的是失败!所以,不要轻易落下你手的鞭(棍)子!

http://jsyzh.blog.edu.cn/2010/570233.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盼:父亲,父亲
家庭教育如果只有棍棒教育,真的好么?
严格教育并不代表棍棒相加
一个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要想教育好孩子,先要学会和孩子“好好说话”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教育过程中打还是不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