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风散结汤,防风解温汤,防风立效散,防风蔓荆子丸,防风荆芥散,防风解毒汤,防风桔梗汤,防风麻黄汤,防风木通汤,防风如神散,防风牛蒡汤,防风平胃散,防风羌活汤,

《原机启微》卷下:防风散结汤

【别名】防风散结散

【处方】防风5分,羌活5分,白芍药5分,归尾5分,红花少许,苏木少许,茯苓5分,苍术5分,独活5分,前胡5分,黄芩5分,炙草6分,防己6分。

【功能主治】目上下睫隐起肉疣。

【用法用量】防风散结散(《医钞类编》卷十一)。

病在上睫者,加黄连柴胡,以其手少阴、足阴受邪也;病在下睫者,加藁本蔓荆子,以其手太阳受邪也。

【各家论述】以防风、羌活升发阳气为君;白芍药当归尾、红花苏木破凝行血为臣;茯苓泻邪气,苍术去上湿,前胡利五脏,独活除风邪,黄芩疗热滋化为佐;甘草和诸药,防己行十二经为使。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医学摘粹》:防风解温汤

【处方】防风3钱,桔梗3钱,桑叶3钱,连翘3钱,杏仁3钱,芍药3钱,丹皮3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温证,太阳经头项痛,脊强,发热作渴者。

【用法用量】流水3杯,煎至8分,温服。覆衣,饮热粥,取微汗。

如入阳明经,身热,目痛,干,不卧,胸口渴者,去防风桑叶桔梗杏仁,加葛根,热加元参,再热加石膏,呕加半夏;如入少阳经,胸胁疼痛耳聋口苦咽干渴者,去防风、桑叶、桔梗、杏仁,加柴胡黄芩半夏,热加元参;如入太阴经,腹满咽干发热作渴者,去连翘、桔梗、杏仁,加生地;如入少阴经,口燥舌干发热作渴者,去连翘、桔梗、杏仁、芍药,加生地、天冬、元参;如入阴经,烦满囊缩,发热作渴者,去连翘、桔梗、杏仁,加生地、当归

【摘录】《医学摘粹》

《伤寒大白》:防风加葛根汤

【处方】防风干葛甘草黄芩山栀广皮

【功能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脉浮缓

【用法用量】

恶寒身痛者,加羌活独活;时寒时热,加柴胡头痛,加川芎;湿胜身重者,加苍术白芷汗多者,加白芍药

【摘录】《伤寒大白》

《医学入门》:防风荆芥甘草汤

【处方】防风荆芥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太阳病,恶寒身热气急尿赤,出不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六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防风荆芥散

【处方】当归1两(洗,焙),川乌头1两(炮,去皮尖),羌活1两(去芦头),防风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荆芥穗1两,木贼(去节)1两,甘草半两(炙),乌贼鱼骨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毒攻注眼目,常多昏暗,冷泪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防风荆芥散

【处方】荆芥穗半斤,莎草根(去毛)半斤,甘草(炙,锉)3两半,甘菊花(拣)半两,芎3两,白芷3两,羌活3两(去芦头),防风(去叉)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匀,每1两分作30饼。

【功能主治】诸风及沐发未干,致头皮肿痒,多生白屑。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普济方》本方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匕,茶、酒任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朱氏集验方》:防风立效散

【处方】柴胡1两,升麻1两,牛蒡子1两(炒),全蝎1两,石膏1两(生用),干葛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北防风半两,郁金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半两(泡),赤茯苓半两,北细辛半两,川芎半两,羌活半两,桔梗2两,荆芥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病。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葱头1个,煎至1盏,食后卧时温服,滓合煎服。候发散后,又相间服《局方》解毒雄黄丸

【注意】忌酒、毒物。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外台》:防风蔓荆子丸

【处方】防风16分,黄连16分,干地黄16分,蔓荆子20分,甘皮6分,萎蕤10分,甘草8分(炙),茯神12分,大黄8分(锦文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眼目明。主眼中黑花。

【用法用量】饮下20丸。稍稍加之,以大肠畅为度,尽更合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近效方》

《圣济总录》:防风麻黄汤

【别名】防风汤

【处方】防风3两(去叉),麻黄3两(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独活3两(吉芦头),秦艽(去苗土)3两,当归2两(切,焙),防己2两,甘草2两(炙,锉),人参2两,黄芩2两(去黑心),升麻2两,芍药2两,远志1两(去心),石膏(碎)1两,麝香(研)半两,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弱;或风毒脚气,攻身体发热,肢节不遂,精神不遂,语言謇涩。

【用法用量】防风汤(原书卷八十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症因脉治》卷二:防风桔梗汤

【处方】防风半夏枳壳陈皮桔梗

【功能主治】散风解表。主肺风痰端,脉象浮缓,风气胜者。

【用法用量】

不应,加桑白皮地骨皮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痘疹仁端录》卷九:防风桔梗汤

【处方】牛蒡防风荆芥麦冬花粉桔梗茯苓白芍天冬黄芩玄参柴胡百合山豆根

【功能主治】咳嗽肺痈,咽哑口渴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仁端录》卷十一:防风桔梗汤

【处方】桔梗、防风、甘草人参腹皮苏子杏仁麦冬诃子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疹咳嗽声哑者。

【用法用量】姜汁调下。

肺虚,加五味子

【摘录】《仁端录》卷十一


《症因脉治》:防风木通汤

【处方】防风木通

【功能主治】上下分消。主风湿腹胀之证。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杂病源流犀烛》:防风牛蒡汤

【处方】防风山栀石膏黄芩苍术木通甘草牛蒡子

【功能主治】手足忽如火燃,起紫白黄泡,血热之极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妇人良方》:防风如神散

【处方】防风枳壳各等分。

【功能主治】风热气滞,粪后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八

《症因脉治》:防风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广皮甘草防风

【功能主治】风湿腹胀发热身重不能转侧一身尽痛心腹胀满,外连头面,胸前饱闷。

【用法用量】

下部胀,加防己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防风羌活汤

【处方】防风 羌活 连翘 升麻 夏枯草 牛蒡子 川芎 黄芩(酒浸)甘草 昆布(洗)海藻(洗)僵蚕

【功能主治】瘰疬发热

【用法用量】上药加薄荷,水煎服。

体虚者,加人参当归;实者,加黄连大黄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三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审视瑶函》卷三:防风羌活汤

【处方】防风 川羌活 半夏(姜制)黄芩(酒洗)南星(姜制)北细辛 白术(土炒)甘草(炙)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一剂。

【功能主治】主风寒或痰湿在脑,眉棱骨痛及头脑昏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保命歌括》卷一:防风羌活汤

【处方】防风6分,羌活6分,枳壳6分,桔梗6分,川芎6分,白芍(酒炒)1钱,甘草(炙)4分,白茯苓7分,陈皮5分,半夏5分(汤洗7次),白术5分,荆芥5分。

【功能主治】中风初起,其邪在表,气虚血虚挟痰,无汗而拘急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药后无汗者,加麻黄(去节)1钱,葱白3茎;头痛,加白芷细辛各5分;血虚无汗,加生地黄当归各5分;气虚有汗,加黄耆人参各5分;口干有热,加柴胡葛根、黄芩各5分;四肢恶寒,加桂枝1钱;风痰,加胆星1钱;胸中多痰、满闷,加竹沥姜汁;搐掣,加白天麻僵蚕(炒,去丝嘴)各8分。

【摘录】《保命歌括》卷一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准绳·疡医》卷三:防风羌活汤

【处方】防风、羌活、连翘升麻夏枯草牛蒡子、川芎、黄芩(酒浸)、甘草、昆布(洗)、海藻(洗)、僵蚕

【功能主治】瘰疬发热者。

【用法用量】《金鉴》本方用量:防风、羌活各1钱,连翘(去心)2钱,升麻7分,夏枯草2钱,牛蒡子(炒,研)1钱,川芎1钱,黄芩(酒浸)1钱,甘草5分,昆布(酒洗)1钱,海藻(酒洗)1钱,僵蚕(酒炒)2钱,薄荷1钱。

虚者,加人参、当归;实者,加黄连大黄

【摘录】《准绳·疡医》卷三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眼科全书》卷六:防风羌活汤

【处方】防风、羌活、细辛、黄芩(酒洗)、白芷、南星、半夏、白术、藁本、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寒痰湿,眉棱骨痛;痰胜入于经络,壅塞通明孔窍,清气不得上升,渐生云翳。

【用法用量】按:《审视瑶函》有川芎,无白芷、藁本

【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伤寒大白》卷一:防风羌活汤

【处方】羌活、防风、荆芥柴胡干葛、甘草。

【功能主治】太阳病。

【用法用量】

冬令,加生姜;夏令,加石膏:里有积热,加川连;胸前饱闷,加枳壳厚朴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不居集》下集卷二:防风羌活汤

【处方】防风、羌活、秦艽、荆芥、薄荷、赤芍、连翘、栀子滑石、甘草、玉竹

【功能主治】太阳风热上壅

【摘录】《不居集》下集卷二

《外科正宗》卷二:防风解毒汤

【处方】防风1钱,荆芥1钱,桔梗1钱,牛蒡子1钱,连翘1钱,甘草1钱,石膏1钱,薄荷1钱,枳壳1钱,川芎1钱,苍术1钱,知母1钱。

【功能主治】风毒瘰疬

【用法用量】水2钟,入灯心20根,煎至8分,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痘疹全书》卷下:防风解毒汤

【别名】防风败毒散

【处方】防风薄荷荆芥石膏知母桔梗甘草牛蒡连翘木通枳壳淡竹叶

【功能主治】辛凉透发。主温暖时出疹。

【用法用量】防风败毒散(《麻科活人》卷二)。《赤水玄珠》有灯心,诸药各等分,水煎服。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防风、荆芥、薄荷、牛蒡以辛散之;石膏、知母、连翘、淡竹叶辛寒以清之;木通通气,枳壳疏表,桔梗、甘草载引诸药以达肺经。仲淳曰:痧疹不宜依证施治.惟当治肺,使痧疹发出,毒解则了无余蕴矣。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麻症集成》卷三:防风解毒汤

【处方】防风、连翘、薄荷、前胡、木通、荆芥、力子、江枳壳、甘草。

【功能主治】时温初期,斑疹未明发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痘科类编》卷三:防风解毒汤

【处方】防风1钱,地骨皮5分,生黄耆5分,白芍5分,荆芥穗5分,大力子5分。

【功能主治】汗散清解。主毒气散漫于皮肤,遍身如芥如癞,脓水浸淫,皮肤溃烂,日久而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1大钟,煎至5分,温服。

或加升麻5分。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痈疡剂』连翘败毒散
连翘败毒散
各种败毒散
手抄本——各门引药
《证治准绳·幼科》发热
《仁端録》卷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