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读懂“交换机”

在通信组网应用工程中,交换机是经常会用到的,交换机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到底起到什么作用?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

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完成数据的封装和转发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工作在OSI七层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由HUB集线器升级改进而来。

交换机的一个接口连接的网络是一个冲突域,即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但是交换机对广播帧是透明的,所以交换机不能隔离广播域。

冲突域是指一个站点向另一个站点发出信号,除目的站点外,其他收到这个信号的站点的集合。广播域是指一个站点广播信号后,能收到这个信号的站点的集合。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部分交换机还支持VLAN、链路汇聚,甚至防火墙等功能。

交换机“学习”每个端口所连接网络设备的MAC地址,形成一个端口与MAC地址的对应表,并在数据帧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由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

我们重点学习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与过程。

1.交换机初始化时,本地MAC地址表为空。

2.当主机A发送数据帧给主机C,交换机读取数据帧,查询发现本地MAC地址表中没有该帧的源MAC地址,立即将其源MAC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下来。

3.交换机查询目的MAC地址,发现也不在本地MAC地址表中,于是将帧从所有端口广播出去(F1端口除外),主机B和D收到帧后发现帧的目的地址与自身MAC地址不符,直接丢弃。主机C发现帧的目的地址与本地MAC地址相符,立即接收帧,并回复应答帧。

4.交换机根据主机C发送的应答帧,将主机C的MAC地址(即应答帧的源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记录下来。

5.当主机A发送数据帧给主机C,交换机查询发现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在本地MAC地址表中都存在。

6.交换机只需要从F0端口有选择性地将帧发送出去。主机A发现帧的目的地址与自身MAC地址相符,接收帧。

交换机通过逐步学习和记忆整个网络中的MAC地址,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MAC地址表,并可实现所有数据的转发。

由此可见,交换机使用的时间越长,学习到的MAC地址就越多,未知的MAC地址就越少,因而广播的包就越少,处理速度就越快。

注意:交换机的本地MAC地址表中的表项是有生存期。每个表项在建立后开始进行倒计时,每次发送数据都要刷新记时。对于长期不发送数据的主机,其MAC地址的表项在生存期结束时删除。

1.端口类型

交换机常见的端口有4种类型,即光纤端口、双绞线端口、GBIC插槽和SFP插槽。

光纤端口传输光信号,通过光纤跳线连接设备。双绞线端口传输电信号,通过双绞线连接设备。GBIC是指千兆位接口转换器,采用SC接口。SFP可以简单的理解为GBIC的升级版本,体积较GBIC小一倍,多采用LC接口。

2.背板带宽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就像是立交桥所拥有车道的总和。背板带宽越大,交换机的传输速率越快。

背板带宽=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

3.

包转发率标志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是指交换机每秒可以转发多少个数据包,即交换机能同时转发的数据包的数量。

包转发率=10G端口数×14.88Mpps 1000M端口数×1.488Mpps 100M端口数×0.1488Mpps。

4.支持VLAN能力

交换机是否支持VLAN(虚拟局域网)是用户关注的重要指标值之一。

5.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包括插槽数量和模块类型。

插槽数量:插槽用于安装各种功能模块和接口模块。接口模块上的端口数量一定,插槽数量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交换机所能容纳的端口数量。

模块类型:支持的模块类型(如LAN接口模块、WAN接口模块、ATM接口模块、 扩展功能模块等)越多,交换机的可扩展性越强。

1.按网络构成方式

接入层交换机:主要解决终端接入问题,基本上是固定端口式交换机,以10/100端口为主。

汇聚层交换机:主要用于汇聚接入交换机,用来传递核心层交换机和接入层交换机的信息。

核心层交换机:用于骨干传输网络,主要起到路由和大量信息转发处理的功能。

2.按传输速度

可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万兆以太网交换机。

3.按规模应用

企业级交换机: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

部门级交换机:支持300个信息点以上。

工作组交换机:支持100个信息点以上。

4.按架构特点

机架式交换机:是一种插槽式的交换机,扩展性较好,可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很多高端交换机都采用机架式结构,但价格较贵。

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是一种有固定端口并带有少量扩展槽的交换机,可通过扩展其他网络类型模块来支持其他类型网络。

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可应用于小型企业或办公室环境下的局域网,价格便宜。

5.按OSI七层网络模型

二层交换机:基于MAC地址工作,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网络接入层和汇聚层。

三层交换机:较多用于网络的核心层,也少量应用于汇聚层。

第四层以上的交换机称之为内容型交换机,主要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

交换机作为局域网数据转发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及功能决定着局域网的可管理性和数据转发性能,选择交换机时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根据所规划网络的规模和交换机的应用层次来初步选择交换机,建议如下:

2.根据实际部署要求来选择不同外形的交换机,包括机架式和桌面式交换机。

3.根据交换机接入的终端或二级设备的数量,选择交换机的端口数量。

4.根据所规划网络的业务需求,选择交换机的端口速率(百兆、千兆、万兆)和端口类型(RJ45、SFP/光口、PoE供电网口等)。  

5.根据业务类型和实际需求,综合考虑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深度、路由条目数、堆叠能力、三层能力、VLAN支持能力、网管能力、冗余能力以及访问控制、802.1X认证、环回检测等功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交换机工作原理,专为小白写的文章~
一个48口的交换机,每个端口都连接了一台计算机,这48台计算机分别属于三个部门,为防止各个部门间相互...
VLAN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什么情况下用到?
网络基础知识讲座之四:理解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原理与应用
交换机的116个知识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