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高级自愈模式:倘若工作不“丝滑”,你要绽放你的“芳华”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成年人的世界,到处都是大写加粗的不容易。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会遇到各类的不爽与不自在,我们姑且称之为工作中的“痛苦”,倘若总是与工作如影相随,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拥有一份无“痛”工作,这么难吗?

前几天接到一位大学好友阿乐打来的电话,称自己真是太难了。告诉我,毕业后的10多年,他经历很多工作岗位,有时一年下来,就要换两三个工作岗位。现在,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个工作,但工作起来还是感到有些痛苦,开心的日子也越来越少。

阿乐在学校里就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凡事都要尽可能做到完美。毕业后,他便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择业目标:工作稳定,待遇尚可,人际简单,离家不远。用他的话讲,就是要快乐而又无“痛”地工作着。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阿乐先后尝试了多家公司。在自己印象里,他就先后换了三家。

第一家,在当地属于知名公司,月薪过万,但离家非常远,每天上班,要来回4个多小时,而且到达公司需要“地铁+公交+步行”联动实施,确实挺让人崩溃。阿乐工作不到半年,就离开了。

第二家,离家不远,乘坐公交车仅需半个多小时,但工作有些过于“清闲”,甚至可以说,摸鱼的时间一大把,就看你想不想摸,但这对于阿乐这样一个“自命清高”的主儿,显然有些不适应。于是,两个月的实习期还没过,阿乐便主动辞职了。

还有一家,离家距离,工资待遇等等都比较不错,但公司上下的人际关系却过于复杂,基本上达到你今天说完的话,明天就会有人打你小报告的程度。对于性格有些单纯的阿乐坚持了大半年过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这次通话,得知阿乐已经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已在公司工作了近两年,除了每月的销售业绩所带来的一定压力之外,其他各个方面还算不错。

但阿乐还是觉得,不管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部门领导总是会推到他身上,依然觉得不开心,有想离开的想法。

这次,我劝他还是要冷静下来,好好反思一下自身再说吧。

二、为何每一份工作,总会有各种“痛”?

常听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工作的地方,就会有利益,有利益,就会有矛盾冲突,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不快乐,不情愿,当然,痛苦也就应运而生了。

要说工作当中的痛苦,无外乎来自两个层面。一个是客观层面,自身难以解决的。具体而言:

1、不被看好的工作环境。公司位置离家远,还不说,更为严重的是办公环境也是相当简陋,冬天很冷,夏天闷热,办公设备也都是低端设备。

2、难以琢磨的内部文化。刚到一家公司,如同小学生刚入学一样,先前自认为的各种“套路”,到了这里开始失效,自认为的各种不公平,在他人看来很正常的一件事。

3、备受打击的工资待遇。自己想象的工资与公司给出的工资,有着很大的落差,但由于形势所迫,又没有办法放弃这份工作,只能先缓一缓,先干着再说。

另一个是主观层面,个人能够解决但有时却不愿意解决。具体而言:

1、迁就他人。过分地看重与领导、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为此,不惜委屈自己而去维护取悦他人,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心中叫苦不迭,表面却春风拂面。

2、盲目攀比。如同吃饭时,看着碗里,惦记着锅里。时常将个人的工资收入、办公环境及劳动强度与他人做比较,结果,越比较,越没信心,没有心气儿。

3、能力不足。对于当下的工作,拿不起来也放不下。看到别人对手头工作的轻车熟路,做起来轻松自如,但轮到自己却总是倍感吃力,心有余而力不足,整天处于一种想干却又干不好的一种煎熬状态。

工作中的痛苦,有时正如人生的不如意,总是十有八九地出现,而且往往都是不打呼地不请自来。

三、倘若工作不“丝滑”,你要绽放你的“芳华”

《摆渡人》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命运是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答案就是,学会自渡。

当你感觉工作很累、痛苦增加的时候,与其希望有人帮一把,希望有人懂你,莫不如,自己给自己希望,来得更靠谱一些。

1.调整心态,停止抱怨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上帝给你的每一个礼物,其实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工作亦是如此,这是客观事实,抱怨无用,正如罗振宇所说,“不要轻易抱怨,因为一旦抱怨,就等于是给自己贴上了无能的标签。”

职场里,自己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交易。为了达成这份交易,自己付出必要的时间、精力与情感等等,都是交易所需。

讲真,每一位职场人,谁都想选择又高收入,又轻松,关系和谐还喜欢的工作,然而,样样都满意的工作如同钻石一样,少之又少。

当认识到这一现实时,要试着反问自己,如果想要这些东西,你愿不愿意用当下的痛苦来换。

如果愿意,那么所谓的痛苦,无非就是一种正常的付出而已。换做其他人,也必须这样做。没有必要去怨天怨地,徒增不必要的烦恼。

另外,调整心态,减少个人抱怨还要不要轻易地与他人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不要把别人取得的成就,当成你为之奋斗的目标,也不要将同学、同事、老乡当成你的假想竞争对手,你与他们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起点,还是成长环境,都是不尽相同。

也可以说,没有可比性,况且当你看到别人光鲜的一面时,人家还在羡慕你的成功之处呢。

没有完全不痛苦的职业和工作,只是痛苦的程度不同罢了。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选择的。时常都是被迫选择一个看上去最有利的工作。既然如此,不是工作太痛苦,而是心态太纠结,当心态调整好了,抱怨减少了,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2.专注自身,创造可能

自己曾在一家公司从事了近三年的行政岗位,后来,因公司运营需要,将一些行政岗位人员调整成销售岗位,我就是其中一位。

由于岗位的变化,业务显得很生疏,工作起来,简直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毫无章法而言,而且为了能够开发更多的新客户,每个月都需要搞应酬,陪客户吃饭、喝酒,这对于性格本就有些内向的我,无异于让公鸡下蛋一样。

经过三个月的所谓“适应”,对自己来讲,真是有种“削足适履”的“酸爽”,真是太痛苦了!直接向公司递交了辞呈。

在家待业的那段时间,自己反思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要回归本源。自己原本擅长文字写作,那就专注于自身的一技之长。

口才好,懂销售能赚钱;文笔好,会写文章一样可以养活自己。原本偏内向,就不要强迫自己像性格外向的人那样生活。性格开朗是好,内敛也不差。

就这样,个人始终专注于自身写作,也相当于开启了自媒体写作赚钱之路。没想到,大半年过后,还真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首先,成功签约了一家书店,持续进行书单带货创作,有了月入2000元+相对稳定的收入。然后,因为个人写作一直没有荒废,经一位朋友介绍,成功应聘到体制内的一家单位,每月拿着5000元+的工资。

不但摆脱了先前曾让自己身心疲惫、倍感煎熬的工作所带来的心理阴影,还拥有了自己所喜欢、乃至擅长的工作。

此时,自己才真切地感到,工作中的痛苦,往往都是相对而言,当你遇到了你喜欢并想沉浸其中的工作时,旁人看来,诸如加班、加点等能引发“痛苦”的事情,对自己而言,却乐在其中,实则是一种“享受”。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并擅长的事情,你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其他人就不是你的竞争对手,直面让你与众不同的东西,它会给你继续前进的信心、勇气与欢喜,往往它会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3.尝试改变,寻求匹配

在职场待得时间久了,你会发现,那些在一个岗位工作不到三年,便急着寻求一份新的工作,或者稍遇一点挫折便甩手不干的员工,往往不能走到很高的岗位,个人也很难有长足的进步。

原因就在于,工作起初,便不愿意调整改变自己,去适应所面临的工作,不肯融入所在的公司部门,总是一付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的样子。自己本身没有金刚钻,还总想着揽瓷器活儿。

到头来,要么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狼狈不堪;要么,知难而退,遇有这家公司如此,来到下家公司亦然。

主持人鲁豫说:“职场不是你家,在职场获得酬劳、成长、经验、人脉是关键,至于友谊、温暖、家的感觉,那只是锦上添花。”

工作环境压力下,厌倦了也是正常。倘若自身不做出相应的改变,要知道,换个环境,只是换了一帮人,固有的压力依然存在。

而且,一切还要从头开始,或许,还不如不换环境来得好过。一味地迁就隐忍,退缩,只会让原有的痛苦步步紧逼,而不可能节节败退。

因而,倘若工资待遇还过得去,与他人关系也未降到冰点,身处一家公司,从事一项工作,还是要学会改变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

当你能在各种逆境中生存之后,才能通过改变自己,而达到创造环境,或改变环境的目的。否则只能让生活牵着鼻子走,那样就太累了,而这才是真正的痛苦。


4.懂得切换,不做硬撑

有句话,宁可苦干,也不苦熬。苦干,换来的可以是幸福与收获。而苦熬,得来的却是痛苦与束缚。

当自己每天上班,都有一种上倍感压抑,下班有一种无比开心的感觉时,是时候考虑变换一下个人的职场赛道或者工作岗位了。具体来讲,当出现下列3种情形时,再继续忍痛硬撑,则显得没有实际意义了。

1.工资不高。一家公司持续在走下坡路,随之而来的工资大幅度缩水,乃至已不能满足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不要拼什么觉悟了,先想办法能让自己维持日常生活,再说。

2.价值不大。当下的这份工作价值不大,不但对个人成长没有改观作用,对后期跳槽也没有促进作用,几经衡量,还是弊大于利,那么,断舍离,才是明智之举。

3.领导不行。平时工作,屡遭领导PUA,面对工作没有责任和担当,对于个人,也无法帮助你成长和进步的话,此时的离开,是一种解脱与进步。

有时,懂得及时按下暂停键,才能看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风景。适当地放慢节奏,给自己一个延展的空间,方能积蓄力量,走得更远。  

杨绛曾说:“人这一生,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当你无视工作中的苦与痛,独自披荆斩棘走出工作困局,就会发现自己早已活成万马千军,成为自己的“神”。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打工心态,正在悄悄断送你的前程
职场申请加薪的“取势、明道、优术”
普通人想赚大钱,必须突破这个思维困局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辞职不忧伤
传统销售转行运营,入职1周升运营组长,我是怎么做到的?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这5点可帮你少走弯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