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煽情和迎合都不招人待见,“共情写作法”让读者、作者都开心

做自媒体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写的文章没人看。

“只要营销文章写得好,生意就能成功”;

“只要营销文章能让人产生共情,生意就能成功”

在自媒体时代,上面两句话你觉得哪句更有道理?

当我们把句子单独拿出来对比时,大多数人都能选出正确答案:第2句。

可是,请问问你的内心,有没有这种情况出现——点进去一篇10万+的文章,一边看一边心里不服:这还没我写得好呢!

如果有,就说明虽然道理明白,但其实在你的内心深处依然认为,写得好比写得让人产生共情更重要。

既然如此,那你就应该来学点营销学了。

写作和营销……,乍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联,这就好像作家和销售八竿子打不着一样。

但是在自媒体时代,情况却发生了改变。因为作者在公众平台发表的文章,不再是由编辑审核作品的题材立意、文学性、艺术性……,而是由大众来评判。如果大家喜欢你的文章,你就能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关注。否则的话,就算你文章写得再好,也很容易被那些抓眼球的信息所埋没。

不管你接不接受,这就是残酷的事实。

所以在这个发布者甚至比阅读者还要多的网络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论已经行不通了。在每天有无数信息争夺大家眼球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被看见”的技巧和方法。

如果你认可“只要营销文章能让人产生共鸣,生意就能成功”这句话,就一定要来了解一下它的出处,它出自一本书:《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

本书的作者中野巧从30岁开始创业。通过多年的网络营销经验,他发现在任何一个领域,共情能力都是必要的。于是他开始致力于“共情写作法”的研究,并把它推广到了各行各业。

“共情写作法”一经推广和实践,就显现了它的高效性,比如:

· Facebook上获得的反馈率达到了目标的5倍以上!

· 自家公司网站访问量增加了3倍!

· 直邮广告的反馈率超过90% !

· 寥寥几人的冷门讲座因博客文章摇身变为人气讲座,众人排队等候他人取消而获得预约机会!

……

这一丰田、索尼、东芝等日本知名大企业都认可的写作法,还得到了日本第一行销大师神田昌典的力荐。而《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就是一本详细介绍“共情写作法”的书籍。

对于一直为文章的阅读量犯愁,不知道如何引起读者共鸣的自媒体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本正中下怀的好书。

一、共情既不是迎合,更不是煽情

知识付费形成潮流以来,某个APP起先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随后却因为“贩卖焦虑”而遭到很多人的指责。

贩卖焦虑就是抓住受众的软肋猛攻,而自己却置身事外,这其实属于煽情的一种。而煽情之所以越来越讨人嫌,就是因为它让人产生了一种被操控的感觉。在如今这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性时代,谁还喜欢听别人瞎指挥啊!

所以,煽情要不得。

既然不能煽情,那很多人就开始琢磨了:读者到底想看什么呢?于是绞尽脑汁地研究、试探却没有结果,还把自己搞得很痛苦。

也有不少人会抱怨说:“我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写的文章却没人看!可要是随便写几句,阅读量反而还好些。”

为什么呢?

因为你光琢磨读者了,却忽略了自己,你随便写的几句其实是放松状态下的你,而此时的你和读者更贴近。

所以,光迎合也不行。

仔细对比你会发现,不管是煽情还是迎合,作者都是局外人,而没有温度的文字,没有人喜欢。

所以作者在书中首先指出:

好的营销文章,要做到3方开心,即客户开心,自己开心,产品开心,这就是共情。

对应到自媒体文章的写作,就是:

客户=读者,产品=文章里的态度和观点,自己=自己。

整理成句子就是:把你认可的观点和态度当作自己的产品,从读者有兴趣的角度切入,饱含情感或者用带有温度的语言表达,就能让大家都开心。

那么怎么练习呢?

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练习方法:把你最喜欢的人通过文章介绍给读者。这篇文章要同时做到:让被写的人开心,让读到文章的人开心(也喜欢上被写的人),让你自己也开心(因为写作更喜欢那个人)。

多做几次练习,你就能体会到:介绍一个人和介绍一个产品,介绍你喜欢的观点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作者指出:写作原本是一件苦差事,但是如果能让涉及到的人(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开心,它就变成了一种娱乐形式。

我们常说,能在艰难之中寻找到乐趣是一种能力,但具备这种能力可能需要长久的练习。

如今能够让写作产生乐趣的方法就摆在你的面前,不妨来尝试一下吧。

二、善用长短内容打配合,摸清读者喜好

有人说,我也知道应该去找自己和读者都有兴趣、有共鸣的点,可是我对此就是不敏感怎么办?

刚好书中还介绍了如果搭建自己的畅销平台体系,对于自媒体人也很有借鉴作用。(见下图)

书中讲的是从收集灵感到给客户直投广告的全部过程,而作为依托网络打造个人品牌的自媒体人来说,我们只撷取相关环节加以应用就好。

从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就是利用短内容做探测器,用来收取客户的反馈,然后从中选择那些客户反应好的内容或活动进行发布。

短内容是流量型内容,特点是覆盖面大,但不易搜索留存;而长内容则是储备型内容,特点是因为经过了客户的过滤所以质优,而且易搜索和留存。

这个漏斗形状的过滤器因为客户的参与,可以为作者保留最受客户关注的信息,非常客观和科学。

相应的自媒体运营者也可以利用短信息来了解读者的喜好,现在国内可用于发布短内容的平台非常多,除了微信朋友圈、微博,还有知乎的想法,豆瓣的广播,今日头条的微头条,百家号的动态……

所以,大家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主要发展平台,用短内容做试金石,为长内容指引方向,以“长短结合”的方式把自己的账号运营起来。

短内容由于篇幅小,所以花费时间少,但读者却比长文更多,因此是了解读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窗口,更何况有些平台的短内容还开通了收益,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三、一勾到底的填空式写作模板

自媒体人都知道,检验一篇文章是否受人欢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阅读完成率。

很多人都发现自己的文章打开率还好,但完成率却不高。原因自然是文章吸引力不够。

那么如何能让读者一直读到结尾呢?

美国营销写手约瑟夫·舒格曼曾说:

“第一行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读第二行。”

“第二行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读第三行。”

“第三行的目的,是……”

这话听起来简直就是废话呀!

但仔细想想,作为一篇文章,只要你真能把每一个部分内容都作为下一部分内容的钩子,那就一定能牢牢吸引住读者的眼睛,甚至是心。

幸运的是《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为读者提供了诸多的模板。这里为诸位介绍一个易用的填空模板——“Catch Me If You Can”(见下图)。

图片上的内容左侧是模板框架,右侧是说明。使用这个模板时,只要将右侧替换成自己的内容就行了。

大家不要一看表格有9个部分就嫌长,其实七到九(You Can)就是在强调开头的内容(Catch Me),(注:我已经把重复的部分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了)

所以,大体来看,此模板主要有两大部分:

1、Catch me (1-4)——

-没人喜欢干巴巴的大道理,所以第一部分上来就是钩子,可以用故事、幽默段子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第二部分通过故事勾出本文的主题;

-第三部分与读者建立联接,告诉他们这个主题能够让他获得什么好处;

第四部分讲述一下理由,实际上是对第3点的解释。

2、If(5-6)——

这部分别看只有一个单词,却是全文的重点——论述部分,即论点与结论。

3、You Can (7-9)——

是对第一部分的重复。

需要注意的是:营销文章因为以推荐产品为目的,所以结尾处只要重复开头的内容,强调产品即可。

但作为自媒体文章,如果能在结尾处将观点升华,或者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就会使读者收获更大。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书中的范例也呈现出来(见下图,左侧是模板框架,右侧是范例内容,重复部分也已标出)。

对于如何掌握“共情写作法”,书中还提供了诸多的工具和技巧,比如:

畅销文章的8个装置、   起名时需要注意的7个要点、实践后无效的5个提示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总之,《戳中痛点,成为文案高手》当中所传达出的“共情”这一营销理念会使自媒体运营者颇受启发,而形形色色的工具和技巧又能使这些理论落地,并生效。

了解方法是最简单的,但是要想真正受益还需要将方法运用于实践。

正像作者所说:“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99%的人读书只是读完就罢。而这本书聚集了我毕生的精华,希望正在读这本书的你能成为那1%的实践者。”

在这个用文章就能实现梦想的时代,采取一个小行动,就能让你的处境发生改变。这正是作者衷心期待的,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目的。

祝你实践愉快,早日通过文章实现梦想。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案太平淡没共鸣?共情写作法教你写出直戳痛点的文案
王鸿章:一位年入100万自媒体作者的经验分享
文案九部曲告诉你落地营销中珍贵的提问模板
引爆你的文案,只需要一张流程图
企业软文营销做好这六点快速增强品牌形象
社群智能营销:不会写社群文案?那你必须点进来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