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课革的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成了课程的目标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所以,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兴趣、志向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原来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现在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基于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都要随之发生变化。在近半年的教改试验中,我感到最突出的变化有以下几点。

    在新教育思想的支配下,我们改变了过去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中心主义的倾向,师生交往已经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叠加。现在的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及师生关系的相互建构。

    当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之后就很容易把心里的困惑提出来,从而锻炼培养了自己的钻研精神和自信心。同样的问题以前学生即使是想了也因害怕老师的批评而不敢说出来,但现在学生已经摆脱了这种顾忌,他们的大胆直言,非常有利于教师及时洞察学生的所知所想,及早解决学生思想、能力及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由行为到心理上的沟通,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在走廊里孩子们见到我会很亲切、很随意的问一声“老师好”,这绝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礼貌,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我由衷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的融洽交往已使学生心灵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以解放,已使教师的上课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成与学生的一种分享和理解,变成自身生命活动、专业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这种交往使教师的角色定位取向发生了变化: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校之道|为师生留下一张张永不褪色的彩片——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生命化教育”掠影(上)
第四讲:新课程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
张春玲:关于新课程知识教学的思考
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就是把美术家的创作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的教与学的过程
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
优秀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