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进落空的秘中之秘: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集解(四)

李亦畬宗师

引进落空的秘中之秘

一一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

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并书

【解曰】前面讲过,“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是九个“欲要……先要”的先中之先,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秘中之秘,但这还只是做到引进落空的开始,要真正做到引进落空,还需要有更重要、更秘密的修炼方法,即:“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

“劲起于脚根”,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脚根,不是脚跟,而是脚之劲根。劲是从劲根开始发出来的,未学技击者大多劲根与劲稍不分,用力多是局部的,故虽身体强壮,可以负重行远,却不能掷人于丈外,打架时往往会咬人、掐人、挠人、抉指、薅头发等,就是因为劲稍和劲根都在手上,有劲发不出来,而一般习技击者大多劲根在肩,或腰,可以把人打伤,但也很难把人击倒或击出,因为这种打法是借助冲击距离的加速以增加冲击力的,仍然是局部的力量,只有劲从脚根开始发出,才可能产生周身一家的整劲,并通过“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等一系列要求,练成掷人于丈外的高功夫,故曰劲起于脚根。

“变换在腿”,周身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又有全身总体的虚实,而全身总体虚实变换的关键部位在两腿,“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李亦畬《五字诀》),局部的虚实变换也必须与两腿的虚实变换高度协调一致,还有进退中的上下相随,其中的关键也在于两腿的虚实变换,故曰变换在腿。

“含蓄在胸”,胸部含蓄的重要意义在于,上下一气贯串,从脚根到整个脊骨都是劲根,劲根长则劲稍必长,可达对方身后之丈外,故能四两拨千斤而掷人于丈外,而且劲发出后仍能因敌变化,追踪目标,正因为自己的劲根是随意变化的,挨何处何处灵活,当对方的力量打到自己身上,挨得着,打不着,其中的关键在于胸部含蓄,故曰含蓄在胸。

《新语》

“运动在两肩”,运动,运行、移动、转动、行动,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出自西汉陆贾《新语·慎微》:“若汤武之君,伊吕之臣,因天时而行罚,顺陰陽而运动,上瞻天文,下察人心,以寡服众,以弱制强”。又,西汉董仲舒《雨雹对》:“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后汉书·梁统列传》:“夫宰相运动枢极,感会天人,中于道则易以兴政,乖于务则难乎御物”。

然而,这里的“运动在两肩”之运动,不同于现代物理学所指的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也不同于现代的体育运动,不是两肩用力运动,而是“以意使气,以气运动,非身子乱挪,手足乱换也”(李亦畬《虚实图解》)。太极拳的打法与外家拳也有所不同,不是以肩为劲根的发劲,太极拳的手臂接触点与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同一位置,手臂的接触点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动的,要用己之劲稍接入彼之劲根,乃能引进落空,这就要求用意将两肩向下向外向前松开,用两肩调控意之专注的方向,使己之劲稍接入彼之劲根,并与两脚、两腿、两胯和脊背上下一气贯串,周身处处都高度协调一致,其中的奥妙全在两肩的“以意使气,以气运动”,故曰运动在两肩。

“主宰在腰”,腰为立身中正安舒的最关键部位,十三势的命意源头,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总机关,周身一处自有一处虚实,一动无有不动的主宰之所在,然在腰而为一身之主宰者,意也,而不是腰本身,故曰主宰在腰,而非主宰为腰。

太极拳打手

“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前文讲了“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这个九个“欲要……先要”的先中之先,接着又讲了“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五项具体要求,但太极拳的各项要求练到身上是一个整体,要在腰的主宰作用下,两膊与两胯、两腿有相吸相系之意,乃能上下一气贯串,运用自如。

“劲由内换”,这四个字是最关键的,是引进落空的秘中之秘,“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但引进落空又是最难做到的,将敌引进后也可能会使之落空,也可能为敌所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能不能做到劲由内换。这个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化劲,怎么化的问题,实际上不只太极拳讲化劲,很多武术都在追求化劲,如形意拳就有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之说,但不论学哪家功夫的人,真正能够练到化劲的人都是极少数的。对方要将你击倒或击出,必使他的劲稍对准你的劲根,一般的化法是以腰带臂,将接触点延着圆的切线引向左侧或右侧,但这种化劲只能化完全不懂化劲的人,如果遇到多少懂一点的人,只要你接触点一动,他就会顺势借力,把你给四两拨千斤了,故这种化劲只能叫做画劲,或划劲,而不是化劲。

真正的化劲,是自身变化的化,“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不在外面”(李亦畬《五字诀》),接触点是完全不动的,接触点不动对方就很难听到劲,以为完全吃住了自己的劲根,就会把他的真劲完全使出来,此时自己早已劲由内换了,他已经被引进落空了却浑然不知,待他感觉到两脚拔根已经来不及变化了,并且他的力量也完全被借来,只要轻轻一拨就把他掷于丈外。当然,要做到劲由内换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把前文讲的“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等各项要求都练到身上,从脚根到整个脊骨都是劲根,周身节节贯串,没有絲毫间断,劲由内换的自身变化是全自动化的,不仅接触点不需要动,腰也不需要动,没有任何外形动作,但劲由内换还需要有具体的练法,下面将进一步展开。(待续)

太极拳走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廉让堂本太极拳谱》
太极拳内劲之感悟
太极无他,气催,劲运,筋骨动
陈氏太极拳要领——张志俊
解析太极拳的协调内外兼修的健身运动的关键
太极拳“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被歪解,使太极拳堕落成外家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