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分享 | 产褥期肠梗阻一例


作者:赵婷

单位:北京市延庆县医院


基本情况

主诉:

患者潘某某,女,30岁,主因“孕40+6周”于2016年5月10日入院。 


现病史:

平素月经规律6/30天,量中,LMP:2015.7.27,同平素,EDC:2016.5.4。停经30+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40+天有恶心、呕吐早孕反应,规律产检,停经12+周B超相当于12+周核对孕周准确,唐筛低危,停经16+周自觉胎动,活跃至今,行OGTT为正常。孕期查血压正常,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因孕40+6周收入院,孕期体重增加 16 kg。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生于河北,久居本地,否认疫区疫水居住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月经生育史

平素月经规律6/30天,量中,LMP:2015.7.27,同平素G0P0。


家族史:

父亲因心梗去世,母亲体健。


入院查体:

体温36度,脉搏6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3/60mmHg,心肺查体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子宫松弛好,双下肢无水肿。 专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99cm,骨盆测量未及异常。阴道检查:宫颈质软,居后,未开,近消,S-2.5cm,评4分,EFW:3500g。


初步诊断:

孕40+6周,孕1产0,头位,待产


产时情况

2016年5月11日患者因“孕41周”行缩宫素点滴引产; 21:26分(停缩宫素)自然破膜;5月12日0:00临产,因“第二产程停滞、持续性枕横位”于2016年5月12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羊水清,以LOT位娩出一男婴,出生体重3700g,新生儿生后无窒息,胎盘、胎膜娩出全,术中出血550ml,术后予头孢美唑纳预防感染治疗。术后16小时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3度,心率125bpm,血压100/64mmHg,腹膨隆,宫底无压痛,肠鸣音可,3次/分,尿管畅,尿色深。患者术后24小时内共出血240ml, 入量2660ml,尿量2500ml。

处理:考虑患者入量不足,继续补液治疗,因产程中剖宫产、发热,予奥硝唑联合抗感染治疗,予口服药物促进胃肠蠕动,鼓励其适当活动。术后24小时体温升高(39度),心率112bpm,血压100/70mmHg,肠鸣音弱,行血常规白细胞14.50×10*9/L,中性粒细胞92%,CRP>180mg/L。行血培养,予物理降温,继续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术后第2日(术后42小时)患者未排气,查体:体温36.8度,心率102bpm,血压120/64mmHg,腹膨隆,宫底无压痛,肠鸣音弱,急查电解质,继续监测体温、补液治疗,鼓励其勤下地活动。


电解质回报:K+4.00mmoL/L. 术后第2日(术后47小时)患者诉寒战、恶心,无呕吐,未排气,查体:体温39.3-39.7度,心率114bpm,血压123/64mmHg,心肺查体未及异常,腹膨隆,叩诊鼓音,宫底轻压痛,肠鸣音弱。

处理:升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行胸片、立位腹平片,请感染科、普外科会诊 。胸片:两肺心隔未见异常。 立位腹平片:双侧隔下未见明确游离气体影,腹部见部分肠管积气,肠管明显扩张,并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平面—肠梗阻可能; 普外科急会诊意见:1.禁食水,胃肠减压 2.应用抗生素、补液 ;传染科会诊意见;1.多饮水 2.应用广谱抗生素 。遵会诊意见:1.一级护理 2.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抗感染治疗 3.禁食禁水、留置胃肠减压。


术后第3日(66小时)患者诉腹不胀,无恶心、呕吐,无寒战,查体:体温38.2度,心率102bpm,血压100/70mmHg,心肺查体未及异常,腹膨隆,宫底轻压痛,肠鸣音弱,可及。患者胃肠减压15小时引流765ml,持续胃肠减压,血培养结果回报:大肠埃希菌。继续联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等待药敏结果回报。 急查生化:白蛋白:22.6g/L,予静脉补充白蛋白。术后4日(留置胃肠引流43小时后)患者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已排气、排便,查体:腹软,肠鸣音可。胃肠引流7小时无引流液,请示普外科会诊医生后拔出引流管。 术后5日(联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4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象正常,术后10日出院。




病例总结

剖宫产术后诱发肠梗阻的致病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可能因在术后小肠、结肠和胃原本正常的基本活动减弱,使胃肠 动力发生改变,术中的麻醉药也会对肠蠕动造成影响;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肠粘连的发生率较高,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在临床比较常见;若胎儿偏大,在娩出后大幅度减少了腹腔的压力,引起肠畔的位置发生改变也可能造成肠梗阻。易因为手术、分娩史而被术后切口痛、子宫收缩痛及胃肠功能恢复掩盖病情。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治疗,有可能造成肠坏死。


临床应对肠梗阻进行预防,医生应向产妇耐心解释手术经过,使之密切配合,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肠胃功能,在术前4-6小时禁饮食;术中尽量避免触摸压迫肠管,手术切口应控制好大小,减少肠管腹膜和内脏浆膜损伤;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术中操作应细心和轻柔,避免盆腔内组织损伤和肠管受到刺激;在关腹前应把大网膜放置在子宫体后方,防止与切口粘连;在剖宫取儿时,快速吸尽羊水,避免刺激腹腔器官。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对腹带规范使用,保持血液循环和肠蠕动正常,防止粘连和梗阻形成。术后禁用产气食物,动员产妇早期活动及饮食,促进肠蠕动,是减少肠粘连的有效方法。


治疗时采用正确的保守治疗,或根据情况选择手术的时机,也可用药物使术后结肠的早期蠕动增加。保守治疗应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控制炎症和胃肠减压。保守治疗无效,并且严重,应尽早剖腹探查,解除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


病例分析

该患者为产程中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菌血症,个人认为应为麻痹性肠梗阻,特点为持续性胀痛,无绞痛发作,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可见胃肠道胀气。针对麻痹性肠梗阻的致病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非手术疗法是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胃肠减压 是主要治疗方法,经鼻插入十二指肠管,并给予连续抽吸减压,并维持到肛门能自动排气、肠蠕动音正常为止。胃肠减压的同时应进行抗感染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病人一般进行非手术治疗大多都可获得痊愈。但在经胃肠减压等非手术疗法失败,或不能排除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情况下,偶尔可以考虑行肠减压造瘘术。

讨论

针对病例,第一妇产咨询了华西相关老师的意见,并向病例投稿老师进行了反馈,如下:


李老师:这个病人是宫口开全后做的手术,易发生宫腔上行性感染,甚至败血症,加上血培养大肠埃希氏菌阳性,不能排除感染麻痹性肠梗阻,一般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我觉得有待商榷,毕竟血培养提示左氧氟沙星耐药,而且一般来说哺乳期不会首先优先选择喹诺酮类药物。另外,该患者停抗生素时应该有再次血培养阴性的证据,而不仅仅是血象、体温正常。


投稿作者:应该是这样的,但由于血培养的结果比较慢,抗生素种类有限所以作出了该选择,谢谢老师的意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梗阻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46例
术后肠梗阻,灸两穴效果很好!
针刺治疗妇科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2例
肠梗阻如何护理
术后让患者嚼口香糖,真的有利于恢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