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雪芹:遗世传说的存续与保护,去世后刘姥姥第一个来奔丧

远离城市的喧嚣,北京香山脚下的正白旗村安静祥和,雪后的清冷中透着文人散淡雅致的气息,仿佛在细语呢喃着那些流传了百余年的传说。

这个小村庄曾是曹雪芹晚年的栖身之所,正是他在这里修改加工了那部熠熠生辉的文学巨著《红楼梦》。

久而久之,村民们对这位文坛宗师的生平产生了由衷的敬仰,于是编织出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曹雪芹传说,经久不衰地流传至今。

故事的代代相传

与其他国家级非遗相比,曹雪芹传说的传承方式别具特色,它无固定的传承人,而是通过口口相传的集体方式代代流传。

祖父讲给孙儿听,村里人把故事分享给亲朋好友,就这样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虽不能确定曹雪芹传说的绝对肇始年代,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晚期,已逾140余载了。

丰富多彩的传说主题,从曹雪芹一生的方方面面都无所遗漏。他的个性、身世、经历、亲友。《红楼梦》的写作缘起、他居住过的地方、扶危济困的侠义行为无不包罗其中。

这些来自底层民间的传说,在文献资料匮乏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珍贵,成为研究曹雪芹生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

当年曹雪芹渐老时,曾有一个'忘年交',本地的刘姥姥。

当时刘姥姥已是白发苍苍,住在离正白旗村不远的地藏沟。她自明代祖居那里,一家老小世代都爱讲故事,听说曹先生搬到了附近,她便不时过去说些闲话儿。

曹雪芹好谈天,刘姥姥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主儿,二人很快就打了交道。每逢傍晚,曹先生总爱听刘姥姥讲述一两个神神奇奇的旧事。

因此,当《红楼梦》写到贾府来了数位清客时,曹先生不禁想到了这个亲切的老太婆。于是取其中一人名为“胡斯赖”,寓意外表光鲜实则内里空虚。

所谓'胡斯赖'其实就是当地一种水果,外表漂亮却干涩无味,只能在盘中装点门面,这是曹先生因刘姥姥对他着了影响的一个小小例证。

后来曹雪芹去世,第一个赶来奔丧的正是刘姥姥。她主张将曹先生安葬在地藏沟,因那块地曾是她家自有山地。于是,曹雪芹最终也就安息在了刘姥姥的家乡。

村里还有一位九旬长者,说起曹雪芹的轶事来绘声绘色。

据说白家滩关帝庙的两座门楼曾为曹雪芹的住所,老人小时候,很想在庙门口平整地种些菜蔬,结果被他的祖父阻止了:

“你知道你所要铲平的就是曹雪芹住过的房子吗?”这番话点醒了老人,他才没有贸然动手,可惜,这位曾提供过珍贵线索的长者已离世多年。

难寻绝笔难传世

如今,想要采访到这一个个传说来源可谓是难如登天,一方面是时代变迁,香山乡间百姓的生活和娱乐方式已与过去判若云泥。

年轻一辈最多只是一知半解,只有从村里年高望重的老辈人口中打听一二。

但这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搬迁和新住民涌入的双重影响,曾经只有几十户的小村庄,如今早已扩大成为万户聚居地。问询曹雪芹传说时,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我不是本村人,不太清楚”。

另一个窘境是,时间无情地在抹去老一辈的生命,有些曾掌握过珍贵传说的长者已离世,他们的故事随之中断。

樊志斌无奈地说:

'我们第二年想再去采访那位讲述过公道老儿典故的九旬老人时,才知他已经去世。'

“公道老儿”意指一种香山当地习见的植物,它根深蒂固,划定了田地的边界界限,防止有人贪图片土地侵吞他人田亩。

曹雪芹当年曾在山上避居,必然也知晓这种正直善良的植物,所以在书中借此来赞扬袭人持正守分、公正无私的品性。可惜这一珍贵传说被一口毒消解,永远无从确证了。

再有一个遗憾的传说发生在白家滩,一位老者从祖辈口中得知,关帝庙的两座大门楼曾是曹雪芹的旧居。

但当樊志斌采访时,这位老人也已捱不过人生的最后一个冬天,故事只能从他的女婿那里打听到了残缺版本。

口传心传皆有障,遇到生涩的村民就更是如此,有些时候,熟知故事的老人说起来却支支吾吾,只记得零星几句,关键细节全然遗漏,这真让樊志斌等人伤透了心。

积厚流光 河海不像旧时流

如今的村庄已不复以往那种熟人面孔、家家户户、彼此无话不谈的老香山气象。

科技进步让百姓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重播放博探求的娱乐方式几乎取代了昔日那种敞开怀抱倾听故事的传统习惯。

就连孩子们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趴在爷爷膝头聆听那些神奇有趣的民间传说,一代不如一代,民间文学传承的危机愈见严重。

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对此,曹雪芹纪念馆等单位一直在不懈努力。

纪念馆设有专门的展板介绍曹雪芹传说,每年一度的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上都会组织小学生讲述曹雪芹故事,让年轻一代从小便对这些宝贵遗产有所了解,还曾与皮影剧团合作,以生动活泼的皮影形式重现经典故事情节,赢得了广泛好评。

世人皆晓莫扎特动人的成长传奇,不禁让樊志斌受到了启发:既然外国人的故事能拍成动画片,我们中华儿女自己的曹雪芹传说为什么不能?

如果能编成卡通片播放,从小就接受这种良好熏陶,对传说的保护传承将大有助益,对少年儿童启蒙教育也必将意义深远。

片梦的想法虽美好,但终究无法左右传说源头的枯竭,如今老人都已不在了,这些曹雪芹的生平轶闻恐怕也就难以完整保存下来了。

幸而仍有许多耆老们的口述记录流传世间,成为研究曹雪芹身世背景的重要参考。

曹雪芹饱经人世沧桑,一生几度家道中落。他用宏大的文学视野和旷达的胸襟将贵族生活在笔下娓娓描绘,更以慈悲之心怀揽天地万物。

也许正是因为自身的坎坷际遇,他才如此善解人意,将无数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融入到了《红楼梦》中,化作了余音不绝、世代传唱的极富生命力的传说。

时光飞逝,红楼的余韵仍在悠长回响。望着曹雪芹纪念馆那雪后寂寥的四合院院落,耳畔似乎仍能听到一阵阵曹先生的回响徘徊不散:红楼何年再重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曹雪芹的几个传说故事的考证
新书推介|樊斌:《红楼梦中的南京方言》
陆郎“红楼梦之谜”----扑朔迷离的传说,令人称奇的巧合
曹雪芹与北京西山的传说(一)
七夕节为何燃不成“中国情人节”?
周岭解密曹雪芹10狱神庙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