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古人藏冰术:没有空调怎么过“热死人”的夏天?

核心提示:冰鉴,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具体方法是将冰块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里。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曾侯乙铜冰鉴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揭秘古人藏冰术:没有空调怎么过“热死人”的夏天?

近日,全国各地的天气开启了“暴热”模式,热得发烫,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这种天气,大家恨不得24小时躲在空调房里。

话说,现在制个冰块很容易,

有个冰箱就可以了。

可是,在古代,

他们夏天用的冰块是从哪里来的——

藏冰

早在先秦时代,时人便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冷饮。

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

此部门的编制不小,共有80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进行储存。

把冬天的冰藏到夏天,再拿出来用,在没有冰箱的当时,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冰窖。

古代的藏冰条件当然没有现代人好,方法也比较简单。

每年大寒季节,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监督奴隶、农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

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

由于这样储存,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

河南新郑、河北易县、陕西咸阳等地,都曾发现战国时期的冰井。

《水经注》记录,建安十五年,曹操在河南邺城大兴土木,修建了铜雀、金虎和冰井三台的事情。

要说藏冰的规模,那得数清代,《大清会典》说当时紫禁城内有5口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口窖,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口窖,藏冰26700块。有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推算,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住宅楼的体积。

在炎热的南方地区

常年气温都在零度以上

就是不结冰,该咋办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夏天吃的冰棍让人作呕 冰块储存售卖由官府管制
炎炎盛日,古人哪来的冰块趋避暑气?
古代人没冰箱,他们用的冰块哪里来?
《新民晚报·国学论谭》:冰鉴·冰窖·冰箱
古人也爱喝冰水?
古人如何在夏日防暑降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