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底沉睡124年,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今天回家了

昨天,国家文物局正式证实大连庄河海域的一艘沉船就是124年前中弹沉没的“经远舰”。

而现在,距离甲午中日战争124年后的今天,馆长想和你们一起了解经远舰舰长,这位在炮火中捍卫祖国尊严的民族英雄——林永升!

真的猛士,当如此。一艘沉睡124年的战舰背后,是这个民族从未失去的脊梁。

2018年9月,甲午海战中沉没“经远舰”被找到了!

沉睡124年后的今天,经远舰再次出现在国人的视野里并令无数人泪目,是因为它见证了一段伤痛而又不失荣耀的历史。

曾几何时,在我们国运最为衰败的时刻,有一位英雄舰长,率领着他手下的231名经远舰将士以命相搏,直至殉国。

林永升

彼时,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上的隆隆炮声,维护了一个古老帝国最后的尊严。

他是第一批中国海军留学生,和翻译家、教育家严复等人,在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是跟随丁汝昌远赴朝鲜平定藩国动乱的得力助手;

他是北洋水师最精锐的将领之一,“于行军布阵及一切战法,无不谙练”,深受李鸿章重用;

他是“经远舰”的掌舵者,在甲午海战中以一舰敌日军四舰,“拒战良久”,用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的勇敢和忠诚;

就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饱含敬意地承认:“敌军终未升起降旗,一直奋战,死而后已,当可瞑目海底。”

他的名字,叫作林永升。

1

林永升是寂寞的。

作为一个英雄,他死之后的百年时间里,并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名字。

一直以来,提起北洋水师的殉国将士,我们首先想起的是邓世昌。

北洋水师及邓世昌

因为光绪皇帝曾经亲自为邓世昌写过那副著名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

直到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还将邓世昌列为甲午海战的重要人物之一。

而林永升在历史课本上就寂寂无名了,这也难怪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知道他。

即使,他在甲午海战中“争先猛进,死事最烈”,于烈焰中沉没,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同僚邓世昌。

1853年,林永升出生于福建侯官。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中,洋人的坚船利炮已经叩开了帝国的大门,即使是再保守的统治者,也能够嗅到危险的味道。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很多聪颖好学的少年都在政府的鼓励下进入新式学堂学习,林永升也是其中之一。

1867年,14岁的林永升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进入轮船驾驶专业学习。

此后的10年时间里,他除了勤恳学习专业知识之外,几乎一直都在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训练,了解各种类型的船只,逐渐由一个懵懂的少年学子成长为精干勇武的青年军官。

他已经成为当时国内一流的船政人才。但是,对于中国所面临的危机四伏的环境而言,这些还不够,必须真正走出国门去历练。

1877年,林永升接到了上级的指令:远渡重洋,前往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进行深造。

2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

彼时的中国人眼中,英国已经不是落后的蛮夷之邦,而是一个拥有着先进技术的西方强国。

能亲自去学习洋人的技术,学成之后必然对国家有大用。

林永升无疑也是很激动的。能被选中,意味着他的资质和勤奋得到了清廷的认可。

和他一起去英国学习的同学,后来都成为了国内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严复、萨镇冰、刘步蟾……

然而即使身处于这些优秀人才之中,林永升依然是佼佼者。

在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期间,他的成绩始终十分优异,名列前茅。他也曾随着英国的铁舰在地中海上实习演练,收获了丰富的经验。

1880年,林永升回到了阔别三年的祖国,受到了李鸿章的青睐与提拔。一只矫健的苍鹰,即将翱翔于天际。

1882年,朝鲜国内发生了动乱,清政府出兵干预。林永升在这次平乱行动中表现非常出色,被升为都司,并获得了顶戴花翎。

李鸿章非常欣赏这位难得的将才,于是,1887年,林永升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与邓世昌等人一起去海外,接带中国重金订购的几艘军舰。

其中,林永升负责接带的就是“经远舰”。

航行中的经远舰

史学家戚其章著《北洋舰队》显示,北洋舰队成军之时,经远舰排水量2900吨,航速15.5节,乘员202人,火炮14门,鱼雷发射管4枚。

李鸿章将海外订购的军舰都编入了北洋水师,用来加强帝国的海防。林永升被任命为经远舰的管带。

当年,清廷自德国购入经远舰,用银87万两。能掌管这样一艘在北洋水师中编制为中军之一的军舰,对林永升而言,是莫大的荣耀。

3

事实证明,李鸿章没有看错人。

林永升欢喜地接受了这个任命,并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他把自己学来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倾心传授给自己的部属,日夜操劳,经远舰的一切细节他都了如指掌。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丝毫没有军官身上的那种骄横之气,非常爱护士卒。即使自己的属下犯了错误,他也只是私下教育,从来不当着众人的面进行训斥羞辱。

这种骨子里的温和善良,使他更具威望。经远舰上下一心,都非常拥护他。

如果放在如今,林永升也依然具有优秀军官应该具备的所有特质,会成为一位好将军。

只可惜,他生不逢时。在国运最为暗淡的时刻,这位英雄过早地陨落了。

那是1894年的8月。

黄海的海面上炮声连天,中日两国的海军正在进行激烈的交战。

曾经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战斗中却被日本海军多方压制。

8月18日,林永升把黄龙旗悬在桅头,下令撤去船舱里的木梯,和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

从一开始,林永升就没有打算给自己留后路,如果输了他就只会选择死亡。浩瀚大洋,是他的战场,也是他的归宿。

林永升亲自指挥,经远舰炮手击中敌人主力吉野号,吉野号上多名日军士兵当场丧命,日本海军松岛号也被经远打得摇摇晃晃。

但是,这种靠士气和战术争取来的胜利并没有维持太久。

经远舰沉没

4

经远舰的速度不行,多次被日军炮弹击中却又无力追击,数个小时之后遭到四艘日本军舰同时围攻,情势十分危急。

林永升没有任何慌乱情绪。

他早就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只不过,在殉国之前,他要拼尽全力去与敌人搏杀,决不能丢了国家的尊严。

经远舰的全体官兵,也都已经预料到了战争的结果。

这场仗,其实已经注定要输了。北洋水师中从来不缺少勇猛的将士,但士气的高涨弥补不了装备的落后。从1888年之后,北洋水师已经再也没有购入新的军舰。

与日本的军舰相比,中国军舰在速度和装备上都已落后,就连中国士兵使用的炮弹也有很多是低劣的次品。

原因何在?没钱。海军经费都被慈禧太后拿去修园子了。而日本呢?天皇带头捐钱支持军备。

这样悬殊的差距,中国怎么可能不输呢?

但是即使知道了必败的结果,林永升和他的下属依然选择了用已经落后的经远舰同时抵抗四艘日本军舰,誓死不降。

在惨烈的战斗中,林永升被炮弹击中了头部,”脑裂死亡“。年仅41岁。

经远舰共有231名官兵殉国,只有16人被附近渔民救起。

经远舰,也在烈焰中渐渐沉没。

5

124年过去了。

我们的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豪气干云的英雄人物。可是,林永升这样的英雄却是悲哀的,因为他们生错了时代。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124年前的中国,就如同西山落日,在数百年的积弊面前,个人即使再努力也难以扭转乾坤。

但是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就在于明知结果不可逆转,却依然愿意踏着荆棘仗剑前行,宁死也要为国家保全那最后的一点尊严,为民众守住最后的一点希望:你看,我们的国家不会就此败亡,因为还会有勇士在为国而战。

事实也确实如此。

甲午战败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由于贫弱,依然遭受列强欺凌,但却始终没有亡国。正是因为有无数个林永升这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站了出来!

我们的国运,熬过了最暗淡的时刻,如今终于蒸蒸日上。

1994年,在甲午海战100年之后,在林永升殉国海域附近的黑岛镇,人民政府集资在一座山上为林永升修建了一座庄严的塑像,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1998年,在大连英雄纪念公园里,也出现了一座崭新的林永升塑像,这是大连市委、市政府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而树立的。

林永升雕像

在黑岛镇的林永升塑像附近漫步,能听到不远处海浪的声音。当年中日海军就是在那里血战。

如今,海域依然苍茫,只是我们国力强盛,再也不用面临列强宰割的困境。

沉寂了124年的经远舰,和被我们遗忘了的英雄,也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午战争:是什么让我们输掉了这场国运之战
国运之战!曾被李鸿章的北洋水师追着砍,日本人是怎么站起来的?
大连出土甲午沉船残骸,大量部件散落海底,学者:邓世昌并不孤单
2014年辽宁发现水下巨物,专家赶来研究了2年发现,是抗日重器
黄海海战日军真的损失轻微吗其实被北洋海军打得死伤惨重!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814、刘步蟾是爱国英雄并非贪生怕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