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米黑粉病是什么,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

成长时期,玉米黑粉病是常见的玉米病害之一。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玉米黑粉病发生比较严重,这种病害的产生会严重制约着玉米的生长,最终会导致玉米减产。那么,为什么玉米黑粉病会发生呢?有哪些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呢?下面听小编一一道来。

玉米黑粉病的发生症状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菌侵害所致,该病菌可侵染玉米幼苗、茎节、腋芽、雌穗、雄穗、叶片和根的幼嫩分生组织。玉米在整个生育期植株的幼嫩组织都可发生,发病部位形成肿瘤,肿瘤外包有白色薄膜。病瘤初为白色,内部亦为白色,肉质多汁,迅速膨大后逐渐变黑,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苗期发病较少,病苗茎叶扭曲畸形,矮缩不长,茎基部产生小病瘤,严重时早枯,叶片病斑部的叶肉细胞皱缩。

病瘤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常成串密生,内部很少形成黑粉。 茎或气生根上的病瘤大小不等,一般如拳头大小。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感病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的病瘤,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病瘤,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病瘤。病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类似生长素的吲哚乙酸,刺激玉米细胞逐渐膨大,形成病瘤。


玉米黑粉病发病特点

玉米收获后,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侵染来源,混入堆肥中和沾附在种子表面的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春、夏季遇适宜温、湿度条件,越冬的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玉米幼嫩组织或口十鞘基部缝隙而侵入。担孢子在水滴间差异更明显,一般较耐旱和果穗苞叶长而且包得紧的品种比较抗病,马齿型玉米和早熟品种也较抗病,农家品种多不抗病。连作地和距村庄近的地块,由于土壤中积累的菌源多,发病较重,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重。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以及玉米螟为害,冰雹、人为活动等造成伤口,利于病菌侵染。


玉米黑粉病的防治

(1)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秸秆用作肥料时要充分腐熟。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玉米生长期结合田间管理,在病瘤未变色时及早割除,并带到田外处理。

(2)选用抗病品种:积极培育和因地制宜地利用抗病品种。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时增施磷钾肥。灌溉要及时,特别在抽雄前后易感病阶段必须保证水分供应足。病田实行2-3年轮作,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抽雄前后不要受旱,去雄前摘除田间病瘤。

(4)治虫:注意防治玉米螟,减少伤口侵染机会。进行田间作业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5)合理施肥:避免单纯施用氮肥,造成植株组织过于幼嫩。适当施用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6)药剂防治:可用15%粉锈宁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在玉米快抽穗时,用1%的波尔多液喷雾,有一定保护作用;在玉米抽穗前10天左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喷雾,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再侵染。

(7)玉米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播种前,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越冬菌源,堆沤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发酵。

以上就是玉米黑粉病的介绍以及玉米黑粉病的防治技术了,有效的防治玉米黑粉病有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玉米的产量,希望大家对玉米黑粉病重视起来并及时防治。

来源:青岛鑫鹏肥业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1473206090@qq.com)

农业技术 微信号:nyjs1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米瘤黑粉病防治
玉米黑粉病的成因与防治
玉米病害及其防治
【专题·种玉米讲病害】—— 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
这些都是常见玉米病害,严重者减产过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