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7月29日双博士的V群分享

​​【每天的V群记录由群里研究生学历的群友进行总结,因为群友现实中也有工作,可能有个别错别字,请不要介意。问题由群友提出,答案由某某和很多群友共同回答,群里很多解答都是群友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解答的,有些口语化,但是很多都是真知灼见。】

Python

问:

Python自学要有基础不?

群友:

不需要,现在只要愿意学,资料很丰富,深入浅出。

之后打算照着视频学,网易课堂的。

孩子马上上小学五年级了,家里开大数据与软件培训学校的,孩子从小就跟着学习,现在的水平可以和计算机科班大学生一较高下了,就是去培训班学习,就像孩子去画画兴趣班学习一样,只是这个兴趣是编程。

Python是基于大数据发展火起来的,但现在还是用JAVA的多。

问:

当前工作接触到大数据风控,需要学习python,有必要深入机器学习吗,未来前景怎么样。目前平台小,都是自己探索。如果换个平台,大数据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出来找工作?

我现在纠结的是方向,一个是传统银行风控。一个是学大数据,但目前平台不行,哪个未来发展会好一点?

群友:

我儿子小学学python,偏程,教练说一到二年就能单独出来就业,达到就业要求。

很多吧,比如共享、支付。

个人观点,你可以看相关培训,或者项目经验,这些可以都拿出来说的。自然语言识别好像做的蛮多的。

大数据学习很陡峭的,先刷题吧,leetcode。

教育

群友:

我女儿高三时总是年级二十名左右,后来临时学了个编导,加上北京集训校考,差不多两个月不搞文化复习,您猜怎么着?回学校一模考年级第三。在高三那个争分夺秒连打饭都在看书的阶段,我女儿荒费了两个月的文化学习时间,但考试成绩反面提升了……我想说很多时候拼命不代表结果,时间不代表效率。

我家娃上的是外国语学校,身边的同学不乏被哈佛耶鲁康奈尔录取的。我的感觉是,牛娃确实是需要提前规划从小狠抓的,但是大多数孩子是即使规划狠抓也变不成牛娃的。所以我们家长还是要放平心态,帮助孩子发现并发展他的优势所在,以后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可!

孩子的智商情商我感觉天赋也就是个人的因素要占大比例,后期的教育占小比例。当然教育资源丰富的一二线城市孩子总体水平要高其他地区。我们单位夫妻俩70年代大学生孩子今年高考连大专都没有考上,邻居小商贩孩子高考600多分。个人感觉从教育产业化后很多教育观念都在被各种教育产业、教育资本操纵,而且中考、高考等考试也是越来越迎合教育资本市场。所谓的中产阶级忧虑症我理解就是没有富人的命偏偏得了富人的病,很多条件一般的家庭给孩子报各种业余爱好辅导班,每年要花大量的金钱精力。以后的高考又要搞什么赋分,年年变化调整,搞得普通百姓根本无所适从,反而养活了大量的中介机构。

 

我儿子高中,是打竞赛很厉害的学校(我儿子是里面的学渣),那些因为进国家队集训的同学,离开学校脱课很长一段时间,竞赛完毕返校后,各种考试照样在年级名列前茅。所以,他们经常说:这些同学真的就是天生聪明啊。当然,他们学校的那些竞赛同学,也都是非常努力的。这些年,看自己知道的案例,大概率上父母家庭教养比较好的孩子,发展都不会太差。既有基因,也有言传身教。多年的经验和讨论,说句可能会被大家批驳的话:读书,首先是一种天赋,而且优秀的孩子真的是既聪明又努力。儿子高中每年会有好些因为全国奥赛报送清北复交的同学,校风很自由,课余学生自由进出学校(家长不能),学校周围各种小餐馆随便吃。我去开家长会,校长说:让我们的孩子玩,他们高中玩够了,上大学就知道努力了。我们追踪调查,他们在大学受欢迎得很。班主任说:住校集体宿舍人多,晚上熬夜相互影响,有条件的,最好在学校附近租房住。科任老师说:上课好好听讲!你们还要去社会上机构补课?那简直是丢人!

 

孩子考清华老子还要有能力在北京买房,否则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摧残(有些偏激)身边有很多残酷的案例。考清华的那个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超强,自我规划的很好。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们村里和我一批出来的孩子细算一下发展好的都是老子在村里混的好的。我们村里出来发展的好的,基本是有钱的和有权的人家孩子。好爹给了好基因,起跑线上没落下。越聪明老师讲的东西吸收的约好,越愿意学。

孩子的高考成绩,基本上都是平时平时成绩的真实体现。成绩好的同学,可能会因为偶然的意外,会发挥失常一点。但是,真的没有见过学渣在高考凭运气逆袭的。这种故事,只是传说。

 

对于养孩子个人觉得没必要给他们那么大的压力,龙生龙凤生凤,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为啥要强求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呢?,其实做普通人只要他活得开心快乐没啥不好啊。现在太多家长都太急功近利了,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给孩子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却忽视了孩子快不快乐。

我女儿同学上清北的,真没有天赋异禀,同一个班努力的同学很多,成绩很冒尖的,进清北的比例不大,反倒是平时中不溜的几个老师子女,不知道高考前接受了什么心理辅导,都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进了清北。我经常都在观察,发现很多高考超常发挥的,都是小、初、中的教师子女

某某说得非常好,世俗的成功,真的只是第二位。我一位朋友,女儿漂亮、多才多艺,学业也很优秀。我儿子读幼儿园时,她就屡次告诫我:千万不要守着孩子做作业。我听从她的建议。给孩子说:爸爸负责什么,妈妈负责什么,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负责哈。实践证明:孩子虽然不优秀,但是的确养成了自己负责学习的习惯。

 

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很重要。各种补课,家长孩子疲于奔命,学习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成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孩子会有主动积极性吗?就像我们自己,每天硬塞给你3个鸡蛋吃,半年之后,你会喜欢吃鸡蛋吗?

 

焦虑的问题在于:1、孩子少,一个孩子承载家庭的未来2、钱少,自己没有生意,孩子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只能够靠上学改变命运3、家长社会地位不高,只能够靠上学提高社会地位4、家长自我提升能力差,只会压迫孩子,靠孩子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干装修的朋友孩子高考成绩非常不理想,但是他特高兴,因为有接班人了。我周围做生意条件好的朋友大都3个孩子,他们反而没有给孩子太大压力,因为孩子多了总会有学习好的,有接班的,有给自己养老的。好的教育资源就那么多,一部分给贫困山区,一部分亚非拉留学生,压榨的还是中产阶级。现在的教育改革就是搞分流,让大多数人半路就离开通往双一流大学的道路。

以后国家兜底的教育下线会放低,普通中产的补课啥的都没什么大作用了,孩子念得好除了孩子自身聪明,还要靠家长的水平和顶级的教育资源。家长有资源的都不怕,资源才是硬通货。只要孩子不走歪,尽努力给他上个还可以的学校。回来在自己资源环境里锻炼几年啥都有了,人的一辈子60年,上学能学到的才能几年。国家兜底教育是保证一个基础水平,又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比尔盖茨干吗。保证最底部的教育水平,中产再上去就是全是高产了,搞那么多高产干吗?有本事自己变异上去,GJ才不管你这块。所以中产了就安心呆着吧,等着变异,如果觉得孩子没希望,要么再生,要么自己再努努力。反正就是教育这个军备竞赛还在,但是性价比不高了就是(顶级教育资源不在此讨论行列)。更多是缓解大人焦虑吧。

我自己当初花钱上了省重点高中排名很落后,导致我开始有自卑心理,到现在也没完全消除。我会看孩子小学高年级情况选择初中,不想他一定要走高考这条路,技术工种我能接受的。

从幼儿园和小学就要选优质学校。我刚刚讲过,初中毕业,思维和学习习惯基本定型了。凡是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找我帮忙托人,想交高价进优质高中的,我都是尽量劝阻。因为,这种成绩,花钱进优质高中,基本上没有PK掉优生而逆袭的可能了,就是陪跑了。在陪跑的三年,大概率对孩子的心理情绪影响是负面的。读书,只是孩子人生之路中的一条。并不是所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人生都很幸福。有正确的价值观,走正路,好好学习和工作,有生存能力,身心健康,会经营和享受人生,这才是幸福的啊。初中毕业,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都是劝阻家长想方设法花高价把孩子送进优质普高,陪跑真的没有意义。我更建议家长,在职业高中里面,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专业,做两手准备。一是职高有对口的高职升学班,可以通过高职单招这条路,将来去考对口的实用型大学和专业。其实,发展也挺好。二是在职高学一门实用技术,毕业就就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如果有机会,再继续提升自己。

家里下一代有几个孩子都出国读书了,有学霸,也有学渣,有啥都无所谓型,有自我要求很高型,美国读博不适应都有点抑郁了,又在弄退学重考其他国家。我就看看她们几个未来过什么样的生活,究竟哪个最幸福。

 

我赞成一定要给孩子选择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小时候谁也不知道,所以家庭先积极投入,按鸡娃来培养,如果到初中后真不是读书的料,再走技工路线。

大人放下自己的焦虑就对了。对自己也是个投资,别老押注孩子。

 

小孩有个快乐的童年最重要,家庭氛围和谐。小孩身体健康,常去外面活动,比在家待着强很多。人生最后能不能成功,是耐力赛,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从小抓起。

我的切身体会,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我孩子读书时,家长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不辅导孩子功课,家长在家没事就看书或学习专业知识,让孩子知道哪怕毕业了也要不断学习。

职高的管理,氛围令人担心。但愿也能慢慢规范起来,毕竟高中录取率只有一半。职高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一定要找到真正知道内情的朋友,给出实实在在的建议。所以,在医院、教育系统都要有比较靠谱的朋友啊。如果没有,就找机会建立关系。

 

国家扶贫的蛋糕是从中产阶级切出来的,不是从上层切出来的。中产阶级三代不返贫就是成功。尤其是之前吃到教育红利,起点高,比如家里农民考到了北大,但是自身混的是中产,那么孩子出来,教育红利肯定比以前低吧,北大也到顶了,两个一相除,如果没留点资产家底,孩子相对吗,来说大概率返贫。所以家长们,多投资自己留点资产硬通货吧,之少能保一代。别焦虑了,不要让资产缩水才是目标。

我对所谓的农村教育输在起跑线上的建议总是这两条:孩子大量在自然中玩耍合作长大,然后大量阅读,有这两点,才有对城市孩子弯道超车的可能。我指的弯道超车不是在成绩上,而是在以后的整个人生道路上的影响,包括成年后的三观,幸福感,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穷孩子读书超车,我觉得一个是小孩真聪明,天生的,二个是家长管得少(不畸形的管),这种家长一般都很大方得体。一些家长虽然穷,但是情商都很高。两个字:得体。以前在老家县城国企做过大客户经理,特别认真观察了一下,大部分创业成功人士,他们的农村老妈都是情商很高的人。​​​​

专属会员可免费查看以下内容

重要备注:后续涉及投资理财、职场规划的,不知为什么,确实发布出来了,唉,只能重复发一些教育内容,后面的其他内容,正在调整中

【每天的V群记录由群里研究生学历的群友进行总结,因为群友现实中也有工作,可能有个别错别字,请不要介意。问题由群友提出,答案由某某和很多群友共同回答,群里很多解答都是群友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解答的,有些口语化,但是很多都是真知灼见。】

Python

问:

Python自学要有基础不?

群友:

不需要,现在只要愿意学,资料很丰富,深入浅出。

之后打算照着视频学,网易课堂的。

孩子马上上小学五年级了,家里开大数据与软件培训学校的,孩子从小就跟着学习,现在的水平可以和计算机科班大学生一较高下了,就是去培训班学习,就像孩子去画画兴趣班学习一样,只是这个兴趣是编程。

Python是基于大数据发展火起来的,但现在还是用JAVA的多。

问:

当前工作接触到大数据风控,需要学习python,有必要深入机器学习吗,未来前景怎么样。目前平台小,都是自己探索。如果换个平台,大数据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出来找工作?

我现在纠结的是方向,一个是传统银行风控。一个是学大数据,但目前平台不行,哪个未来发展会好一点?

群友:

我儿子小学学python,偏程,教练说一到二年就能单独出来就业,达到就业要求。

很多吧,比如共享、支付。

个人观点,你可以看相关培训,或者项目经验,这些可以都拿出来说的。自然语言识别好像做的蛮多的。

大数据学习很陡峭的,先刷题吧,leetcode。

教育

群友:

我女儿高三时总是年级二十名左右,后来临时学了个编导,加上北京集训校考,差不多两个月不搞文化复习,您猜怎么着?回学校一模考年级第三。在高三那个争分夺秒连打饭都在看书的阶段,我女儿荒费了两个月的文化学习时间,但考试成绩反面提升了……我想说很多时候拼命不代表结果,时间不代表效率。

我家娃上的是外国语学校,身边的同学不乏被哈佛耶鲁康奈尔录取的。我的感觉是,牛娃确实是需要提前规划从小狠抓的,但是大多数孩子是即使规划狠抓也变不成牛娃的。所以我们家长还是要放平心态,帮助孩子发现并发展他的优势所在,以后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可!

孩子的智商情商我感觉天赋也就是个人的因素要占大比例,后期的教育占小比例。当然教育资源丰富的一二线城市孩子总体水平要高其他地区。我们单位夫妻俩70年代大学生孩子今年高考连大专都没有考上,邻居小商贩孩子高考600多分。个人感觉从教育产业化后很多教育观念都在被各种教育产业、教育资本操纵,而且中考、高考等考试也是越来越迎合教育资本市场。所谓的中产阶级忧虑症我理解就是没有富人的命偏偏得了富人的病,很多条件一般的家庭给孩子报各种业余爱好辅导班,每年要花大量的金钱精力。以后的高考又要搞什么赋分,年年变化调整,搞得普通百姓根本无所适从,反而养活了大量的中介机构。

 

我儿子高中,是打竞赛很厉害的学校(我儿子是里面的学渣),那些因为进国家队集训的同学,离开学校脱课很长一段时间,竞赛完毕返校后,各种考试照样在年级名列前茅。所以,他们经常说:这些同学真的就是天生聪明啊。当然,他们学校的那些竞赛同学,也都是非常努力的。这些年,看自己知道的案例,大概率上父母家庭教养比较好的孩子,发展都不会太差。既有基因,也有言传身教。多年的经验和讨论,说句可能会被大家批驳的话:读书,首先是一种天赋,而且优秀的孩子真的是既聪明又努力。儿子高中每年会有好些因为全国奥赛报送清北复交的同学,校风很自由,课余学生自由进出学校(家长不能),学校周围各种小餐馆随便吃。我去开家长会,校长说:让我们的孩子玩,他们高中玩够了,上大学就知道努力了。我们追踪调查,他们在大学受欢迎得很。班主任说:住校集体宿舍人多,晚上熬夜相互影响,有条件的,最好在学校附近租房住。科任老师说:上课好好听讲!你们还要去社会上机构补课?那简直是丢人!

 

孩子考清华老子还要有能力在北京买房,否则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摧残(有些偏激)身边有很多残酷的案例。考清华的那个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超强,自我规划的很好。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们村里和我一批出来的孩子细算一下发展好的都是老子在村里混的好的。我们村里出来发展的好的,基本是有钱的和有权的人家孩子。好爹给了好基因,起跑线上没落下。越聪明老师讲的东西吸收的约好,越愿意学。

孩子的高考成绩,基本上都是平时平时成绩的真实体现。成绩好的同学,可能会因为偶然的意外,会发挥失常一点。但是,真的没有见过学渣在高考凭运气逆袭的。这种故事,只是传说。

 

对于养孩子个人觉得没必要给他们那么大的压力,龙生龙凤生凤,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为啥要强求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呢?,其实做普通人只要他活得开心快乐没啥不好啊。现在太多家长都太急功近利了,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给孩子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却忽视了孩子快不快乐。

我女儿同学上清北的,真没有天赋异禀,同一个班努力的同学很多,成绩很冒尖的,进清北的比例不大,反倒是平时中不溜的几个老师子女,不知道高考前接受了什么心理辅导,都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进了清北。我经常都在观察,发现很多高考超常发挥的,都是小、初、中的教师子女

某某说得非常好,世俗的成功,真的只是第二位。我一位朋友,女儿漂亮、多才多艺,学业也很优秀。我儿子读幼儿园时,她就屡次告诫我:千万不要守着孩子做作业。我听从她的建议。给孩子说:爸爸负责什么,妈妈负责什么,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负责哈。实践证明:孩子虽然不优秀,但是的确养成了自己负责学习的习惯。

 

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很重要。各种补课,家长孩子疲于奔命,学习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成为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孩子会有主动积极性吗?就像我们自己,每天硬塞给你3个鸡蛋吃,半年之后,你会喜欢吃鸡蛋吗?

 

焦虑的问题在于:1、孩子少,一个孩子承载家庭的未来2、钱少,自己没有生意,孩子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只能够靠上学改变命运3、家长社会地位不高,只能够靠上学提高社会地位4、家长自我提升能力差,只会压迫孩子,靠孩子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干装修的朋友孩子高考成绩非常不理想,但是他特高兴,因为有接班人了。我周围做生意条件好的朋友大都3个孩子,他们反而没有给孩子太大压力,因为孩子多了总会有学习好的,有接班的,有给自己养老的。好的教育资源就那么多,一部分给贫困山区,一部分亚非拉留学生,压榨的还是中产阶级。现在的教育改革就是搞分流,让大多数人半路就离开通往双一流大学的道路。

以后国家兜底的教育下线会放低,普通中产的补课啥的都没什么大作用了,孩子念得好除了孩子自身聪明,还要靠家长的水平和顶级的教育资源。家长有资源的都不怕,资源才是硬通货。只要孩子不走歪,尽努力给他上个还可以的学校。回来在自己资源环境里锻炼几年啥都有了,人的一辈子60年,上学能学到的才能几年。国家兜底教育是保证一个基础水平,又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比尔盖茨干吗。保证最底部的教育水平,中产再上去就是全是高产了,搞那么多高产干吗?有本事自己变异上去,GJ才不管你这块。所以中产了就安心呆着吧,等着变异,如果觉得孩子没希望,要么再生,要么自己再努努力。反正就是教育这个军备竞赛还在,但是性价比不高了就是(顶级教育资源不在此讨论行列)。更多是缓解大人焦虑吧。

我自己当初花钱上了省重点高中排名很落后,导致我开始有自卑心理,到现在也没完全消除。我会看孩子小学高年级情况选择初中,不想他一定要走高考这条路,技术工种我能接受的。

从幼儿园和小学就要选优质学校。我刚刚讲过,初中毕业,思维和学习习惯基本定型了。凡是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找我帮忙托人,想交高价进优质高中的,我都是尽量劝阻。因为,这种成绩,花钱进优质高中,基本上没有PK掉优生而逆袭的可能了,就是陪跑了。在陪跑的三年,大概率对孩子的心理情绪影响是负面的。读书,只是孩子人生之路中的一条。并不是所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人生都很幸福。有正确的价值观,走正路,好好学习和工作,有生存能力,身心健康,会经营和享受人生,这才是幸福的啊。初中毕业,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都是劝阻家长想方设法花高价把孩子送进优质普高,陪跑真的没有意义。我更建议家长,在职业高中里面,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专业,做两手准备。一是职高有对口的高职升学班,可以通过高职单招这条路,将来去考对口的实用型大学和专业。其实,发展也挺好。二是在职高学一门实用技术,毕业就就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如果有机会,再继续提升自己。

家里下一代有几个孩子都出国读书了,有学霸,也有学渣,有啥都无所谓型,有自我要求很高型,美国读博不适应都有点抑郁了,又在弄退学重考其他国家。我就看看她们几个未来过什么样的生活,究竟哪个最幸福。

 

我赞成一定要给孩子选择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小时候谁也不知道,所以家庭先积极投入,按鸡娃来培养,如果到初中后真不是读书的料,再走技工路线。

大人放下自己的焦虑就对了。对自己也是个投资,别老押注孩子。

 

小孩有个快乐的童年最重要,家庭氛围和谐。小孩身体健康,常去外面活动,比在家待着强很多。人生最后能不能成功,是耐力赛,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从小抓起。

我的切身体会,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我孩子读书时,家长不看电视,不玩游戏,不辅导孩子功课,家长在家没事就看书或学习专业知识,让孩子知道哪怕毕业了也要不断学习。

职高的管理,氛围令人担心。但愿也能慢慢规范起来,毕竟高中录取率只有一半。职高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一定要找到真正知道内情的朋友,给出实实在在的建议。所以,在医院、教育系统都要有比较靠谱的朋友啊。如果没有,就找机会建立关系。

 

国家扶贫的蛋糕是从中产阶级切出来的,不是从上层切出来的。中产阶级三代不返贫就是成功。尤其是之前吃到教育红利,起点高,比如家里农民考到了北大,但是自身混的是中产,那么孩子出来,教育红利肯定比以前低吧,北大也到顶了,两个一相除,如果没留点资产家底,孩子相对吗,来说大概率返贫。所以家长们,多投资自己留点资产硬通货吧,之少能保一代。别焦虑了,不要让资产缩水才是目标。

我对所谓的农村教育输在起跑线上的建议总是这两条:孩子大量在自然中玩耍合作长大,然后大量阅读,有这两点,才有对城市孩子弯道超车的可能。我指的弯道超车不是在成绩上,而是在以后的整个人生道路上的影响,包括成年后的三观,幸福感,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穷孩子读书超车,我觉得一个是小孩真聪明,天生的,二个是家长管得少(不畸形的管),这种家长一般都很大方得体。一些家长虽然穷,但是情商都很高。两个字:得体。以前在老家县城国企做过大客户经理,特别认真观察了一下,大部分创业成功人士,他们的农村老妈都是情商很高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相丨亲爱的,你和学霸之间到底差了什么?
为什么不让孩子上职高?
成绩差就不能中考?江西一中学考生被老师要求弃考,官方给出通报
恼人的毕业季
孩子成绩不上不下,是去上普高还是职校呢?
【灵璧教育】孩子无悔的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