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术指导屠居华:用技术来保证艺术的实现 @影人故事
文/张默予 策/钱婧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电脑技术的成熟为电影打造视听盛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如果仅用科学技术来诠释电影技术则过于狭隘,数字 传统美术是电影画面的共同基础。或许我们用“手艺人的匠心”来形容电影人对于视听体验的追求更为恰当。对于技术的磨练、钻研是一代代电影人传承的执念。


👇点击查看,收藏起来


1990年代伊始,可谓是进入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彼时年逾不惑的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一众中国导演在国际影坛上崭露头角,作品陆续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认可。中国本土电影走向了世界,取得了建国后影视前辈渴望而不得的成就。时代与个人之间的相互成就,打造了关于第五代导演的传说。


电影《荆轲刺秦王》剧照


1999年,59岁的美术师屠居华凭借电影《荆轲刺秦王》获得第52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上一位获得该项荣誉的是华人导演胡金铨,获奖作品《侠女》摄制于1971年。被问及如何理解电影技术大奖,屠居华将其解释为:用技术来保证艺术的实现


屠居华凭电影《荆轲刺秦王》(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于1999年获第52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图为获奖证书。


1

忆经典 

—— 艺术设计如何征服技术大奖


“作为美术师要为整部作品的画面负责,画面内外的环境、细节都不能忽略,”屠居华说。于他而言,让美术设计还原历史是他工作的重要原则。


90年代那会儿,电影圈的人们还坚持着“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态度,为了还原历史感愿意花几年时间建一座城。彼时横店还是一片莽荒,于是屠居华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在横店拔地而起一座巍峨耸立秦王宫。这座秦王宫不仅让他获得了戛纳评委的认可,评价他“再现中国古代历史原貌”,也奠定了横店今日影视拍摄基地的龙头地位。

选址在浙江横店横山村丘陵地建造秦王宫


横店正在建设中的秦王宫


即将竣工的秦宫建筑群



有规律的“还原”传说中的秦王宫


电影《荆轲刺秦王》(1999) 中文版海报


《荆轲刺秦王》(以下简称《刺秦》)的故事在中华文化圈家喻户晓。秦王宫是承载整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的主场景。为了还原再造电影中所需要的时空,考证出真实的历史细节是美术师设计的基础。然而屠居华在进行整体设计时最棘手的问题是没有现存的战国时期的建筑可用于参考,汉代以前的考古资料仅有遗址地基,地面建筑无据可考。


于是,古文字、出土青铜器、秦汉壁画与画像砖上的建筑图片资料成为了屠居华设计秦王宫的依据。“根据‘汉承秦制’的历史规律来看,历史有其发展的延续性,以汉代前推先秦时期的建筑有其合理性。再加上通过走访陕西、四川、河北各地的博物馆,最终确定了秦王宫的设计样式。”屠居华解释道。



色与香并重“演绎”后宫的低调奢华


电影中赵姬的化妆室是一间名副其实的“椒房”


《汉官仪》中记载:“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取其温也。”


史料中对古代对室内装修的描述被屠居华用于影片中后宫部分的设计。

《刺秦》中女主角赵姬(巩俐饰)的住处就是一座“椒房”:在布景的泥墙中压入卷曲的约有四五寸长的麻丝,其间散布着点点的花椒,再喷上淡淡的藕荷色。“我们在前期实验时发现用花椒泡过的水是粉红色的,于是我猜测除了保温的作用外花椒水也是一种颜料吧”,屠居华解释。


混入的花椒和麻丝使平整的墙面更富有装饰性的肌理,同时散发出阵阵香味,“可惜《刺秦》不是一部能同时播出香味的电影。”屠居华颇为遗憾地说道。


活用建筑“缺陷”丰富剧情设计


以巨大都柱为背景的秦王王台草图


秦王宫中“四海归一殿”是秦王活动的主场景,陈凯歌导演要求大殿内的陈设要尽量少,要呈现出一种空旷压抑的氛围。然而大殿跨度长达120米,需要用142根柱子完成承重支撑。经过考证发现,为了解决承重问题,战国时期宫殿建筑的正中有一根粗壮的柱子 叫“都柱”。


这个古代建筑不成熟的特征成了整座大殿“最碍眼”的存在。在屠居华的设计中,他将都柱处理为有四米直径的、辅助以青铜质地的雕花大柱,成为秦王王座的背景,同时结合影片的高潮情节“荆轲绕柱追杀秦王”,既展示了建筑特征,同时也恰好完成了情节的设定。


电影《荆轲刺秦王》剧照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高低错落的阙楼,气势恢宏的广场,巍峨矗立的四海归一殿,高耸入云的华阳台……大到每一处建筑的形制,小到地砖的颜色与纹路,目之所及,秦王宫里的每一处细节无不经过精心考证同时又兼具艺术性的设计。


除了还原真实的整体环境,场景设计也需要有巧思来配合演绎人物。


浮桥“玄机暗藏”助演刺秦高潮


电影中“图穷匕见”的情节


在世人的印象中,秦王是一个生性多疑的暴君。如何在空间场景设计上凸显这一人物特点是屠居华需要解决的问题,“画面中的每一处的环境细节都交代了人物的性格信息”,屠居华说。


秦王宫的俯瞰图是工字型的平面,结构上有前、中、后三座大殿,有人来觐见秦王需要经过重重跋涉才能到达。秦舞阳和荆轲来见秦王时,需要经过两道宫门、复道再到两座空旷的广场,场景的舒张与压抑交替出现,给使者以巨大的心理压迫。最后终于走到秦王的大殿前,还需要再爬99级台阶才能来到殿前的露台。


秦宫大殿有隐藏浮桥的水池设计图


“所以说,觐见秦王不仅要心理素质好还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屠居华解释道,“在我的设计里,无论是从建筑的空间感上还是仪仗的气势上都要体现出压抑而威严的氛围”。


拾级而上后还需要再经过最后一重考验—— 一座浮桥,才能到达秦王面前。在这座浮桥前,身心俱疲的秦舞阳早已被压抑已久的内心恐惧侵袭了理智而服软,但荆轲却不辱使命成功踏上浮桥,来到了秦王面前完成刺杀任务。“对于这个浮桥的设计凯歌导演非常满意,他认为这个设计利用秦舞阳的临阵胆怯反衬出荆轲大无畏的形象”,屠居华说。

自动升降的浮桥设计的技术依据


浮桥需要触发机关才能升起,而背后支持的技术原理则是利用了一明一暗两个关联的空气浮筒:机关触发前,暗处的大空气浮筒水箱由于浮力远大于小的(其实是浮桥)浮力,使浮桥潜在水底。当机关触发后。暗处的空气浮筒水箱被即刻泄水,空气浮筒下落,释放了浮桥的浮力,浮桥升起,人则可通行。实际操作中则完全用现代的电动卷扬机来完成。屠居华表示,浪漫的艺术想象还是需要技术来实现。


2

议合拍

—— 国际原则万变不离其宗


2009年,时隔十年之后屠居华凭借中德合拍片《拉贝日记》(John Rabe)获得德国电影奖的最佳美术设计奖,这是屠居华获得的第二项国际大奖。

2009年屠居华获第59届德国电影奖最佳美术设计奖


2007年,德国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Florian Gallenberger)联系到屠居华,邀请他出任《拉贝日记》的美术指导。在前期筹备阶段,通过与屠居华的讨论,导演对于后期特效和传统美术进行了规划,明确了两部分的设计范畴,从而使得美术指导能够高效地完成设计。

屠居华担任协拍电影《大奇袭》中方美术指导

负责影片中菲律宾部分的场景美术设计


拍摄中的马尼拉日军监狱场景 from《大奇袭


从参与好莱坞协拍电影《大奇袭》(The Great Raid, 2005)到《面纱》(The Painted Veil, 2006)和《拉贝日记》(John Rabe, 2009),多次与国外团队合作的经历让屠居华看到了外国团队在制作上的专业性。他表示,外国团队为了追求严谨和精益求精,在前期拍摄的准备时间会很充裕。


如果外国导演选择在中国拍戏,他们会在中国住上一段时间采风、调研,让自己充分了解中国文化,这样才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方式去表现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状态。《拉贝日记》的导演在中国待了两年多,针对大屠杀的幸存者、慰安妇、老兵做了大量访谈,收集了丰富的资料。

3

熠时代

—— 对艺术的尊重成就每一位影人


屠居华总说是自己赶上了电影的好时代。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他能够在六十年代初期就进入北影厂实习,实习期间便参与完成了《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等一系列经典之作。1964年毕业之后留在北影厂工作,合作的导演也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翘楚:崔嵬、谢铁骊、陈怀皑……


个人完整地经历了中国电影从统购统销时代到直面市场的时代变迁,可以说屠居华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电影人。1990年代是北影厂最后的余晖,此后中影集团成立,北影厂并入其中。新世纪后,北影厂的老电影人四散天涯。

图右:屠居华  图左:沙丹

图片来源:影橙Club微信报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
电影《荆轲刺秦王》欣赏
电影《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电影
电影《荆轲刺秦王》欣赏 国产
名著电影《荆轲刺秦王》完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