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经脉循行要穴及各部常见病症总结

携手弘扬国术

无疾把十二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及各部常见病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按照《内经》对经络的记载,虽然经脉的全程像一条入海的河流,一棵繁茂的树木,但最为重要、备受重视的是河流未入海的部分,是树根树干的部分,也就是肘膝关节以下的部分长期的临床实践同样证明,此部分腧穴的治疗作用,在整条经脉上,往往是最为突出的。下面我们就逐一了解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主治等知识。

1



手太阴肺经——上肢内侧前缘

主要循行部位:拇指端,鱼际穴处(赤白肉际,即手掌与手背的交界线),太渊穴处(寸口脉动处,即中医诊脉处),尺泽穴处(肘内侧大筋桡侧,即靠近大拇指侧)。

无疾按:在讲述经脉循行部位时,无疾常以穴位作为定位参考。一则以实用为目的,所涉及腧穴往往都是大穴、要穴,可以在学习经络循行的过程中,顺便对这些腧穴有所了解;二则今天针灸学的通俗读本十分丰富,网络腧穴资料更是随手可得,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腧穴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捷、更直观地了解整个经脉的大体走向。

无疾这里尤其强调一点,作为一名针灸医生,要诊断和治疗疾病,着眼点一定是更多的放在“经”,而非“穴”上。这点并不是对古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老生常谈。因为这句针灸界内耳熟能详的古训,核心放在“失”上,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穴位选起来不易,至少把经脉选对吧。无疾这里所强调的是在选穴前,一定要先重视经脉对疾病诊治的指导价值。

主要诊治病症:肺脏疾病一一咳嗽,喘,咽喉疼痛等。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尺泽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鱼际穴附近肌肉丰厚处。

无疾按:无疾此处讲反应区而不讲反应点,是因临床所见,很难像教科书中对某穴的定位描述一般精准。所谓点,经常是或上或下,因人、因时、因势而变,难以精确度量。而所谓区域,看似模糊,难以把握,实则各种游移的点,多在本区范围内。当我们面对的对象不是一台机器,一张桌椅,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科学的精准,与感觉的灵敏相比,不一定能带给我们更为“科学”的结果。

当肺脏发生疾病时,此两区很容易出现异常反应。尺泽穴区与鱼际穴区最常见到压痛;急性起病者,在尺泽穴下方常出现明显压痛;长期慢性的肺脏疾病,常可在尺泽穴下方沿肺经出现硬结或条索,伴有压痛;肺脏阳气不足,寒邪较盛者,常可在鱼际附近见到较明显的青筋。

最常用治疗部位:

①列缺:止咳奇效。

②尺泽穴区敏感点:调治肺脏要穴。

2



手厥阴心包经——上肢内侧中线

主要循行部位:中指端,手心中线,腕横纹内侧中点,腕上两筋见,肘内侧大筋尺侧(靠近小拇指侧)。

主治病症:①心脏疾病——心痛,胸痹;②胃腑疾病——胃痛,呕吐。

最常用治疗部位:内关一一治疗心脏疾病要穴;按揉内关穴出现酸胀感对晕车有奇效。

3



手少阴心经——上肢内侧后缘

主要循行部位:小指端,神门穴处(手腕横纹掌面尺侧),少海穴处(屈肘,肘横纹内侧端处)。

主要诊治病症:本经无疾临床应用较少,无太多经验介绍。

无疾按:《灵枢▪邪客》云“手少阴之脉独无腧”,原因是“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也就是说,邪气不会轻易到达心脏的。如果万一到了,会怎样呢? “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邪气如果在心脏停留,那么人的生命也就要结束了。“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所以才有了“心包代心受邪”之说。按今天针灸临床的实践来看,心脏发生问题时,确实更多的会从手厥阴经来进行诊治。此“心为君主,不可妄动”的观点,深受广东中山良师益友解语石兄的影响而成。

4



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外侧前缘

主要循行部位:食指端,虎口合谷处,阳溪穴处(拇指后两筋间凹陷处),曲池穴处(屈肘,肘横纹外侧端)。

主要诊治病症:①头面官窍各种病症(以口鼻为主);②疹病。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曲池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虎口肌肉丰厚处。

无疾按:曲池穴下方区域(手三里穴周围)可用于判断人体上部病情轻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此法出自世界针灸联合会良师益友扶摇子。虎口合谷穴更是一身大穴,多种疼痛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按压合谷穴来判断病情。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合谷一一头痛,牙痛,口眼歪斜;②曲池一一解表热要穴。

无疾按:合谷穴主治范围非常广泛,除上述头面部一些常见的病症外,合谷还是治疗全身各种疼痛的要穴,解除表热的要穴,调节汗出异常的要穴等等。既然主治范围如此广泛,岂不成了无所不治的“大力丸”吗?无论何病,只取此穴即可。实际无疾临证选用合谷的依据,仍是以局部按诊有异常反应为准。虽属此穴主治病症,但合谷穴上无应者,效果就不会十分显著了。此“取应”思想,深受广州董氏针灸传人左常波老师影响而成。

5



手少阳三焦经——上肢外侧中线

主要循行部位:无名指端,无名指尺侧赤白肉际,阳池穴处(腕横纹上,小指后筋与无名指后筋之间凹陷处),手臂外侧中线。

主治病症:①耳病一一耳聋,耳鸣;②头两侧病一一偏头痛,外眼角糜烂,下颌关节疼痛;③胁肋胀痛。

最常用治疗部位:外关(腕背横纹中点上2寸)一一手少阳经代表穴。

6



手太阳小肠经——上肢外侧后缘

主要循行部位:小指端,赤白肉际(手掌与手背的交界线),腕尺侧大骨处,肘外侧两骨间尺神经处(俗称“麻筋”)。

主要诊治病症:①颈项肩背疾病一一颈椎病(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等),肩周炎(肩后侧病变为主者);②目疾一一视物不清(不分病因)。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后溪一一治疗颈椎病要穴;②养老一一治疗目疾要穴。

7



足太阴脾经——下肢内侧中(前)缘

主要循行部位:足大趾端,赤白肉际,内踝前,胫骨后缘。

无疾按:足三阴经,尤其是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的循行涉及交叉,记忆较复杂。无疾建议,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只需牢记:足太阴脾经循行于足内侧赤白肉际上与小腿内侧胫骨后缘;足厥阴肝经循行于足大趾与足二趾之间,以及小腿内侧胫骨面上,即可将两经分开。

主要诊治病症:脾脏疾病一一腹泻,腹胀,腹痛,胃痛,呕吐。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地机穴附近;②三阴交穴附近。

无疾按:脾病者,地机穴附近常可出现明显压痛;若脾虚日久,湿邪停滞者,此处常可触及硬结,可大可小,可作为评价脾病轻重的标志。脾肾皆不足者,三阴交上下常可见明显压痛。此处顺便对三阴交穴作零星注解:按黄龙祥老师考证,三阴交之“三阴”本指足太阴,且位置在内踝上八寸;后世逐渐演变成,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位置在内踝上三寸。这是学术问题,无疾不想太多纠缠。从临床观察的结果来看,三阴交穴附近,向前到足厥阴肝经,向后到足少阴肾经,经常同时出现病理反应,很少单独某经发病。治疗时,从此穴进针,通过针尖方向的调整,很容易实现对其他两经的同时调治,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阴陵泉一一脾病要穴;②三阴交一一调肝脾肾三脏要穴。

8


足厥阴肝经——下肢内侧前(中)缘

主要循行部位:足大趾端,足大趾与二趾之间,小腿内侧胫骨面上,内踝上八寸处向后与足太阴经交会。

无疾按:按《灵枢▪经脉》讲法,足厥阴经在内踝上八寸处转向前,不再行于颈骨面上。不过从无疾临床观察来看,一则八寸以上出现异常反应的机会本身较少,二则如果出现问题,从本经来考虑也多可获效。所以不再对此八寸之说过于拘泥,将足厥阴循行理解为胫骨面正中,更实用一些。

主要诊治病症:①前阴疾病一一疝气,小便异常;②妇科病一一月经、白带异常;③肝脏病一一凡脏腑辨证中属于肝脏问题者,常可从本经诊治。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太冲穴区;②小腿内侧胫骨面上(偏下段)。

无疾按:长期肝郁气滞之人,可在太冲穴处摸到明显条索,按之疼痛;生气后,条索体积可增大。另前地机穴附近,长期脾病出现硬结者,生气后,反应亦可显著放大。肝脾不足者,胫骨面下段压痛一般十分明显。

最常用治疗部位:太冲一一调肝要穴。

9



足少阴肾经——下肢内侧后缘

主要循行部位:涌泉穴处(足心前方凹陷处),内踝下方,太溪穴(内踝后),内踝后直上至膝关节。

主要诊治病症:①肾脏病一一水肿,小便异常,腰痛等;②男科病一一阳瘘,早泄;③妇科病。

无疾按:实际上,肾经可以诊治疾病的范围远不止于此。上至咳嗽、气喘、咽喉干痛,下至腹胀、腹泻、便秘,肾经腧穴皆有所作为。北京针灸前辈张士杰老师,用太溪穴用到出神入化,几乎全身各部,各个系统的问题,都可凭太溪穴为治,病随针解,令人叹服。那么作为初学者,该如何把握选穴的分寸呢?左常波老师曾讲到一个原则,无疾这里推荐给大家,以为启发之用。“有病必有象,有象必有应,取应必有验。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内踝后上下区域。

无疾按:肾不足之人,常可在内踝后(太溪穴)看到明显凹陷(较正常凹陷深且大),按之酸痛。内踝以上区域,经常与足太阴、足厥阴两经出现联动反应,三经同病。内踝后下方,也是判断肾脏病情的重要部位,肾虚者此处可见明显压痛。

最常用治疗部位:太溪一一调肾要穴。

10



足阳明胃经——下肢外侧前缘(正前方)

主要循行部位:足二趾端,足背二三趾之间,踝关节背横纹中点,小腿正前方,足三里穴处 (外膝眼直下掌宽处),外膝眼。

主要诊治病症:①头面官窍病症(尤其口鼻)一一鼻干痛,口生疮;②胃肠疾病一一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

无疾按:相信一定会有朋友在这里出现疑问,足太阴与足阳明都可以治疗脾胃方面的问题,该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呢?算作思考题,让大家也开动下脑筋吧。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足三里附近肌肉丰厚处。

最常用治疗部位:足三里附近压痛明显处。

无疾按:穴是死的,还是活的?这个有意思的问题,可以从足三里穴上得到很好的解答。按标准所定的取穴方法,足三里的位置当在外膝眼直下三寸处。但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患者反应出的敏感点,可上可下,可内可外;随患者病位、病情的不同,针刺取穴也当位置有异,深浅有别。

11



足少阳胆经——下肢外侧中线(侧方)

主要循行部位:足四趾端,足四五趾之间,外踝前,小腿两侧正中,阳陵泉穴处(小腿膝外大骨前下方)

主要诊治病症:同手少阳经。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阳陵泉穴下方;②绝骨穴(又称悬钟,与三阴交相对,小腿外侧,外踝上三寸处)附近。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阳陵泉一一疏利肝胆要穴;②足临泣一一眼耳疾患要穴。

12


足太阳膀胱经——下肢外侧后缘(正后方)

主要循行部位:足小趾端,赤白肉际,昆仑穴处(外踝后),小腿正后方,委中穴处(胭横纹中点)。

主要诊治病症:①身体后方病症一一头痛,项背痛,腰腿痛;②小便异常;③痔疮。

无疾按:足太阳经与身体后部的关系最为密切,常作为诊治颈腰椎病的主要经脉。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委中穴下方;②承山穴周围(小腿后方中部);③足外踝下方。(恭请您关注《禅武山人》公众平台!)

无疾按:今天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分摊给每个人,让颈腰椎病这样的老年病,早早地发生在青年人,甚至是少年人的身上。足太阳经也就因此而显得非常重要。以无疾临床所见,现代人多在足太阳经上述三个区域内出现疼痛,对此区域的针灸推拿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颈腰椎病痛苦。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委中一一治疗腰痛,小便异常要穴;②昆仑穴处一一治疗头项部疾病要穴。

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部分如江河,其功用大体如上所述。

责声明疾病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不存在包治百病的药品,公众号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使用。 有此类疾病患者, 最好找医生综合辩证诊治, 切勿自行用药而备误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脉交会穴 - 零度智慧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刮痧有什么好处?
十四经络走向及脏腑表里关系大纲
耻骨是一个新的治疗点
“任督二脉”在哪儿?何为十二经脉?知道你就牛逼了
经络穴位能治病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