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草——中医识方

通草[tōng căo]

  • 【原名】通草
  • 【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寇脱;离南;活菟;倚商;葱草;通脱木;通花;花草;通大海;五加风;宽肠;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
  • 【药性】寒性
  • 【药味】甘;淡
  • 【归经】归肺、胃经。
  • 【功效】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 【主治】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 【用法用量】3~5g。
  • 【禁忌】孕妇慎用。
  • 【现代药理研究】
    1.通草具有明显利尿作用,与排钾有关,对钠、氯无明显影响。
    2.通草能促进肝与其他组织中的脂肪代谢。
    3.通草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功能。
    4.通草中所含乳糖能维持肠道中适当的肠道菌丛数,并能促进钙的吸收。
  •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名医别录》:味甘,无毒。主治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治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劓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药性赋》:味甘,平,无毒。降也,阳中阳也。其用有二:阴窍涩而不利,水肿闭而不行。涩、闭两俱立验,因有通草之名。
    《本草纲目》: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手太阴肺,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升也。
    《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味薄,降也,阳也,阳中阴也。无毒。泻小肠火郁不散,非他药可伦;利膀胱水闭不行,与琥珀相等。消痈疽作肿,疗脾疸嗜眠。解烦哕,开耳聋,出音声,通鼻塞。行经下乳,催产坠胎。通脱木,利水使阴窍通和,退肿令癃闭舒泰。更治产后,下乳如神。谟按:通草、通脱木,经云:行水专利小肠,且多他证之治。既为良药,当勿传讹。奈何时医每以通草认作别条木通,以通脱木反呼名曰通草。致使市家真伪混卖,误人甚多。殊不知本草立名,各有意寓。通脱木因瓠中藏脱木得之,名竟直述。通草藤茎不甚长大,故以草称。木通系俗指葡萄藤茎,且大且长,特加木字。总曰通者孔窍悉同,行水利肠固并建效,其治他证,虽百木通不能及一通草矣。齐驱并驾,安得谓乎?
    《景岳全书》:亦名通草。味苦,气寒,沉也,降也。能利九窍,通关节,消浮肿,清火退热,除烦渴黄疸,治耳聋目痛,天行时疾,头痛鼻塞目眩,泻小肠火郁,利膀胱热淋,导痰湿呕哕,消痈肿壅滞,热毒恶疮,排脓止痛,通妇人血热经闭,下乳汁,消乳痈血块,催生下胎。若治小水急数疼痛,小腹虚满,宜加葱煎饮。若治喉痹咽痛,宜浓煎含咽。
    《本草备要》:古名通脱木,轻通,利水退热。白色气寒,体轻味淡。气寒则降,故入肺经,引热下行而利小便;味淡则升,故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治五淋水肿、目昏耳聋、鼻塞失音,淡通窍,寒降火,利肺气。退热催生。






经典方剂

相关中成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草
通草(历代本草汇言)
【中药释义】催乳大师,通草排骨汤。
通 草(《本草拾遗》)
三仙通草汤
木通的新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