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陶长相识”——张朋川先生为《中华古代陶器精华》一书作序


《中华古代陶器精华》一书即将出版发行,本书的编撰,前后历经一年,却策划了多年,一直希望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将中国民间古代陶器的精华汇集成书,予以展示,多方位的诠释中国古代陶器的艺术和内涵。书中多数器物为首次示人,这其中有来自古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有来自收藏家的多年珍藏,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器物正在向我们缓缓走来,即将为观者讲述千年的历史与见证。

今天通过微信推出张朋川先生为《中华古代陶精华》一书作序——中国古陶长相识

以下为正文:


中国古陶长相识》张朋川


中国是陶瓷大国,世人多知中国瓷,中国陶却少为人知。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学者是将瓷器归入陶器的大门类中,清代乾隆时朱琰撰写的《陶说》,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中国陶瓷的专著,仍是以陶概称陶瓷。自唐代起,中国的瓷器远销海外,为拥有者所珍爱。在1517年,葡萄牙商人来中国大规模贩运瓷器,接着荷兰东印度公司长期地通过海运将数以亿计的瓷器输入欧洲,中国瓷器在欧洲风靡一时,英语中的“瓷器”成了“中国”的同义词。到了清代晚期,欧美人只知中国瓷,已不知中国陶了。

在上世纪初,人们对中国陶所知甚少,长期以来,海外学者大多认为陶器起源于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中国近代考古工作的开展,中国陶器开始进入学界的视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含有彩陶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后来发现的同类的文化遗址称为仰韶文化遗址。1923年至1924年,安特生在甘肃、青海地区先后发现了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远古文化,并介绍到西方,甘青地区的远古文化的彩陶引起了世人嘱目,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陆续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

1928年,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细薄光亮的黑陶。还发现了质硬细白的白陶,标志着制作陶器的质的飞跃。上世纪初的中国古陶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认识和研究中国古陶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大规模的科学的考古发掘,在古代各个历史阶段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使我们对中国古代陶器有了全面的新的认识。据我的理解中国古代陶器的考古与研究取得了如下的重要成果:

关于陶器的起源

通常的说法是最早的陶器产生于两河流域和埃及,产生的时间约距今一万年左右。我国随着石器时代考古的进展,中国陶器产生的时间不断提前,对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掘,将中国古陶产生的时间提早到距今八千多年,大地湾文化还产生了彩陶,与两河流域产生彩陶的时间相当。近年来,在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怀柔转年;河北徐水南庄头、阳原于家沟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陶器。在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杯、湖南道县玉蟾岩的持续发掘中,发现了距今一万四千年左右的陶器,形成了中国陶器起源的发展系列,可以说中国是世界陶器的起源地之一。



理清黄河中上游彩陶文化的发展源流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含有彩陶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过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不同时期的遗址和遗物进行考古研究,划分出处于彩陶萌芽阶段的大地湾文化、宝鸡北首岭下层文化。处于彩陶发展阶段的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大河村文化。处于彩陶鼎盛阶段的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半山和马厂类型。处于彩落衰退阶段的齐家文化。展现出黄河中上游丰富多采的彩陶文化的面貌。

夹炭陶和陶衣的产生

在浙江浦阳江流域一带,发现了距今11000年至9000年的上山文化遗址,浦江上山遗址出土了含有掺稻谷的夹炭红衣陶器,这是早期的施红色化妆土的陶器,是为了掩盖陶器表面的黑斑而施加陶衣。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8200—7000年。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彩陶,陶质为泥性夹炭陶,表面多施陶衣,多见在红色陶衣上绘白色纹样,是江南最早出现彩陶的远古彩陶。

崧泽文化彩绘陶和良渚文化黑陶

上世纪60和70年代发掘的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距今约5900—5300年。遗址中发现了少量的彩绘陶,是我国早期的彩绘陶。1936年发掘的杭州余杭良渚遗址,并以良渚文化命名同类的文化遗址。近二十多年来,在环太湖地区对多处良渚文化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良渚文化的年代约距今5300—4200年。良渚文化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具有特色,良渚文化晚期出现了制作精良的,薄胎黑陶,可视作黑陶的滥觞。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黑陶和白陶

分布在鲁南、苏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300—45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少量的黑陶和硬质白陶。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薄如蛋壳、器形规整的黑陶。制作的白陶器变得高大,质地更加细腻坚硬。表明龙山文化陶器的烧造技术达到新的高峰。龙山文化用内模制作陶鬶的技术颇堪注意,为制作青铜鬶等铜器的内模创造了技术条件。

高温烧造的印纹硬陶

环太湖地区和杭州湾一带陆续发现了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还发现印纹硬陶

与原始瓷器同出于龙窑中,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达1200°C,为瓷器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作为青铜器的替代品是印纹硬陶产生的原因之一,印纹硬陶上的拍印的凹凸有致的连续纹饰,是中国陶艺的又一杰出创造。

装饰纹样与造型相结合的春秋战国的彩绘陶明器

山东、河南、山西、河北陆续发现了春秋战国的彩绘陶俑和各式彩绘陶明器,

采用彩绘纹样与立体造型相结合,把人间的人物和器物移入墓中,这是伴随厚葬风气而兴起的作法,这种作法一直延续到唐代。彩绘陶的模制成形、外加彩绘的表现方法对中国雕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陶塑的里程碑

1974年开始发掘的秦始皇陵的随葬陶兵马俑,形体如真人、真马的原大,

出土的数量已达8000多件,依军阵排列,阵势浩大。陶塑形象也栩栩如生,人物形貌着装无一相同,堪称群体陶塑之最。



北朝彩绘陶与彩釉陶的共存

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的发掘中,出土了白釉绿彩的长颈瓶和三系瓷罐,曾有过是彩釉瓷、还是彩釉陶的争论,但由于烧成温度较低,这些彩釉器的性质应是介于彩釉陶和彩釉瓷之间。北齐发现的单色釉陶有更多的釉彩种类,北齐陶器多模仿金银器、玻璃器的器形,改变了汉代陶器圆浑对称的造型,陶器器形变得多样化。

邢窑隋唐三彩的发现标志着彩釉陶进入繁盛阶段

2012年,在河北內丘发掘清理的邢窑窑炉遗迹中出土了隋三彩,把三彩陶器的制作年代提至隋代以前。邢窑出土的唐三彩多为实用器皿,质地为高硬度的白陶,上施白色化妆土,再加绿、黄等彩釉,将彩釉陶艺术推到高峰。具有特色的邢窑三彩,可视作辽金三彩的源头。

综上所述,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对中国古代陶器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中国是世界上陶器的发源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彩的彩陶;细薄规整的黑陶;质硬细密的白陶;凹凸有致的印纹陶,展现了中国远古陶器的独特魅力。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从烧造技术上助生了原始瓷器。从战国到汉代,明器中的彩绘陶不断地发展。西汉时期产生的彩釉陶,从单色釉陶发展出复色釉陶。北朝隋唐进入了复彩釉陶的发展时代,唐三彩将彩釉陶艺术表现得辉煌绚丽,中国陶器再次焕发灿烂的光彩。中国陶器在质地、器物造型、装饰纹样、彩釉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杰出成就,在世界陶器发展中应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对中国古陶的认识是基于对中华大地的认识,这是由五方五色土构成的多元一体的土地。这使中国古陶一脉相承地发展,同时兼收并蓄,不断创新,中国古代陶器呈现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面貌,古陶爱好者从多角度和全方位地重新认识中国古陶,随着古陶爱好者对古陶认识的加深,中国各地湧现了许多古陶的收藏者,还出现了一批民间创办的古陶博物馆。可以看出对中国古陶的收藏和研究的重心在逐渐下移,更加接地气,这正体现出国家富强而文物收藏随之兴盛的道理。

在各地民间古陶博物馆和古陶收藏家的无私支持下,苏州大学博物馆和陶雅网主办了《中华古代陶器精华展》,这是一个全面和系统地展示中华古陶的展览,展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陶器的代表作品,有新发现的古陶品种和样式,其中不乏稀世珍品,这是中国古陶民间收藏品的集体展示,表现出中国古陶爱好者和收藏者对弘扬中国古陶文化的自觉,一个民族有了文化的自觉才能得到尊重。感谢苏州大学的领导支持中华古代陶器精华展图录的出版,使这次古陶展的成果传之于世,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陶,热爱中国陶。愿古陶的爱好者乐于陶,乐此不疲,陶冶性情,进入陶然之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大司空村类型陶器、大汶口文化陶器、大坌坑文化陶器、大溪文化陶器
火与土的图腾 (高古陶器大全收藏)
展览解读 | “焦家”展厅话古陶
焦家遗址考古出土陶器
中国陶瓷发展史——陶器
中国陶器发展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