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河流阶地”到“黄土台塬”——丁村遗址群“十二五”期间考古调查发掘纪实

2014年我们迎来了“丁村遗址发现60周年”,给它一个什么样的礼遇,是我们考虑了许久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新的发现。2014年,我们在丁村遗址群北部土状堆积中发现一处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是丁村遗址发现60年来首次在黄土地层中发现人类文化遗存,对于研究丁村一带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存环境、文化特点以及遗址的形成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丁村遗址自1953年发现以来,就不断地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丁村遗址自发现以来有过三次大规模调查发掘,1954年首次调查发掘,从9月18日至11月8日,52天发现石器及动物化石地点14个地点,获得2005件石制品,27种哺乳动物化石和3枚“丁村人”牙齿化石,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和早期智人的空白,确立了丁村文化。


1976年第二次调查发掘,持续4年发现12个地点,获得数千件石制品和1块幼儿顶骨化石。新发现的12个旧石器地点分布在汾河两岸三套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中。不仅使丁村遗址的分布范围扩及汾河两岸,也使得丁村一带远古人类的时间范围,从原来的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扩展到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即从20多万年前的中更新世中晚期延续到2万年多年前的晚更新世。


丁村遗址的第三次调查发掘,始于2011年启动的“丁村遗址群遗址公园”申报。旨在进一步了解丁村遗址群的时空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为丁村遗址群遗址公园和大遗址保护提供学术支撑。2011年,我们在丁村遗址群南部区域调查中在汾河Ⅲ级阶地中发现石器地点5处。2013年在石沟村采砂场发现人类枕骨化石一枚,并对石沟遗址进行了两个年度的发掘。2015年,我们在汾河东岸黄土台塬的沟谷梁峁中发现石器地点60余处,并对其中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进行了一年多深入细致的考古发掘。这是丁村遗址群60年来在黄土台塬区最大规模的系统性考古调查与发掘;发掘出多个原地埋藏人类活动遗迹和大量文化遗物。完成了从“河流阶地”到“黄土台塬”的变轨。丁村遗址真正进入了3.0时代。


丁村遗址群地理位置及地点分布图



2011年至2014年春南部河流相堆积调查及石沟遗址发掘



“十二五”期间,丁村遗址群迎来了第三个周期的调查发掘。2011年至2014年上半年工作的重点是遗址群南部河流相堆积的调查发掘。


2011年“丁村遗址群国家遗址公园”启动之时,笔者就在《丁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考古工作计划》中提出;加强基础研究,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学术支撑的工作方针;以科学发掘增强遗址学内涵,促进遗址保护的考古工作理念。随后在《旧石器考古发掘研究与保护的思考》进一步提出,集保护、展示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田野考古理念。我们认为,丁村遗址发现近60年来,虽然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调查发掘,发现了30余处石器地点,获得了不少科学资料。但是整体上看,与国内外著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有关丁村遗址地质背景、原料环境、生态环境等基础性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因此,确定了以(1)加强地质地貌研究、石器原料及其背景的调查;(2)进一步扩大遗址分布范围、空间结构考古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3)发掘重点遗址,建立全新的旧石器田野考古发掘、展示平台;(4)加强多学科合作,着力研究丁村远古人类的石器技术和人类行为等为目标中远期规划。


在当年的调查中,我们在丁村遗址群南部区域——柴庄火车站附近汾河Ⅲ级阶地中发现石器地点4处。2012年12月,丁村民俗博物馆周倜在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石沟南采砂场进行调查时,在工人筛砂留下的砾石堆中发现两块人类枕骨化石碎片,经对比后发现两块枕骨碎片可以完好地拼合在一起,属于同一件枕骨。这是丁村遗址群自1954年和1976年两度发现人类化石后的又一个重大发现。经研究:“石沟古人类伴有印加骨,增添了东亚早期现代人拥有印加骨的化石证据,进一步表明印加骨可以作为一项连接中国更新世中不同进化阶段的古人类的形态特征,同时对于了解东亚现代人起源问题也有着重要意义。”

 


石沟遗址枕骨化石(上)及54:100地点幼儿顶骨化石与印加骨位置示意图(下)


2013年1月底和4月中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两次对石沟村采砂场进行野外勘察; 2013年10—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丁村民俗博物馆、襄汾县博物馆先后对石沟村采砂场A(石沟第1地点)、E(石沟第2地点)两个石器地点进行了为期40余天的抢救性发掘。2014年4—7月,继上一年度工作,再度对石沟第2地点进行三个月的发掘,两个地点共获得石制品及动物化石1600余件。


石沟遗址,位于襄汾县南贾镇石沟村以南700米的一个采砂场。这里紧邻临汾盆地南端柴庄隆起出口处,地壳变化较为剧烈;导致石沟村附近第四纪地貌十分复杂。由于这里已经超出丁村遗址群原有的保护范围,石沟村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采砂,采砂场面积约1平方公里,Ⅲ级阶地被采砂场挖的支离破碎;同时,开挖的断面将汾河西岸的Ⅱ、Ⅲ、Ⅳ三级阶地,三个阶地之间的接触关系暴露无疑,为我们的地质调查提供了较好的观察剖面。根据我们对这一带的地貌地层进行的调查分析,基本弄清了三个阶地之间的接触叠压关系以及原始地貌形成过程。

 

石沟遗址第1地点,即采砂场北部发现人类枕骨化石的A地点。该地点背靠的农田系以前采砂后回填土。根据初步勘察,我们确定沿一个比较完整的剖面进行发掘。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剖面的原始堆积仅剩2米宽,10多米长;而且该剖面的上部地层的原始堆积仅剩不到2平米。上部地层为夹有泥球的洪积物砾石层,厚约1米,面积仅剩不到2平米;之下为一套具有交错层理的砂层,砂层中间夹有两个厚度10~15厘米的蚌壳砾石层,面积大约30平米;出土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主要出现在这两个砾石层中。其中动物化石以古棱齿象为主,计有:髋骨、肋骨、较完整的下颌、残破的上颌和长度超过2米的门齿。

 

 


A地点发掘前剖面



A地点发掘现场

 


A地点发现的古棱齿象门齿、下颌和髋骨

 

石沟遗址第2地点位于采砂场南部的E地点。该地点的埋藏环境与第1地点完全不同,处于Ⅲ级阶地前沿与Ⅱ级阶地搭茬的地貌部位。文化遗物集中分布上部的砾石条带中,之下的粗砂层底部也有少量石制品和动物骨片,再下就是厚度达10余米的巨厚砾石层。由于此砾石层厚度巨大,我们在局部开了一个3米×5米的小探方(图6)进行探察;其中也有少量石制品和化石碎片。


石沟遗址第2地点发掘探方及剖面

总之,石沟第2地点的文化遗物呈现出上密下疏的特点;在巨厚砾石层之上有半米左右的粗砂层,还有多个地方出现了分布不均的碳屑密集区,表明附近可能有人类用火的迹象。在探方东部的二级阶地的湖相地层地沿巨厚砾石层倾斜状上覆,说明这里的巨厚砾石层在距今数万年的某一时期曾经是一个河湖的岸基。在探方的西南角,发现一条长1.5米左右的垂直裂缝。裂缝两侧地层具水平层理,十分完整,没有错动现象,其“裂缝”上宽下窄,泥浆之上而下贯穿砾石层和粗砂层。据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等考察认为,不排除疑似地震或其他外力引起的滑坡“裂缝”。鉴于这些遗迹现象的重要性。我们将两个“碳屑密集分布区” 和疑似“地震裂缝”进行套箱“整体搬迁”,为丁村遗址的展示提供科学资料。


                石沟遗址第2地点发现的碳屑堆积(左)和疑似地震 “裂缝”遗迹(右)


总的来说,石沟遗址经过近一年的抢救性发掘,获得石制品和动物化石1600余件。发现的石核、石片、大三棱尖状器、石球等(图9)都与丁村文化的石器组合有着较为一致的特征。该遗址虽然系河流相堆积形成的遗址,但“碳屑密集分布区” 和疑似“地震裂缝”等遗迹现象的发现,还是较为罕见和特殊的。在以往丁村遗址群和其他河流相堆积的遗址中未曾见过。此外,我们还对柴庄隆起下游汾河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多方面综合调查。我们认为石沟遗址与丁村遗址群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是丁村遗址群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石沟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2014-2015年东北部的黄土塬区调查发掘


丁村遗址群“十二五”期间,丁村遗址群的考古工作分为南部河流相堆积和东北部土状堆积两部分。2014年下半年至今,转向了东北部的黄土塬区以沙女沟为中心的土状堆积考古发掘。两年来先后对老虎坡、九龙洞、过水洞和洞门遗址进行发掘。



01

考古调查



2014年10月至12月,为了10月25日迎接丁村遗址发现60周年的到来。我们对襄汾县城附近的老虎坡遗址进行发掘。这是丁村遗址60年来第一次在土状堆积里发现人类遗址,填补了丁村土状堆积没有人类遗迹的空白。


2015年初,我们在《丁村遗址群埋藏环境预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由“河流阶地”向“黄土台塬”转变的工作思路。制订了在丁村遗址群东北部的黄土塬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详细计划。3至4月春季调查中,我们在北起城关柴村,南至解村西沟,东至塔儿山约20平方公里的沟谷梁峁地带,发现旧石器地点46处,10至11月又发现10余处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及动物化石400余件。

 


丁村遗址群2015年考古调查工作区域


根据调查材料来看,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地貌单元中有大量人类活动遗存。这些旧石器地点的埋藏环境有土状堆积、沟谷洪积、洪积与土状堆积交替等各种类型。


1、土状堆积:土状堆积中石制品和化石主要出自马兰黄土以及S1中(老虎坡遗址、九龙洞遗址第9地点、过水洞遗址第3地点等),部分地点文化遗存出自更早的黄土地层(L1~S4,14~40万年;九龙洞遗址第3地点、过水洞遗址第1、2、3地点、金沟遗址第1地点等)中。



丁村遗址群2015年考古调查石制品


2、沟谷洪积砾石堆积:由季节性洪水冲积构成,其典型特点为冲沟沟壁上镶嵌的巨大的砾石透镜体、层理状的砾石层以及其与灰黄色粉砂土层的层叠分布(九龙洞遗址第2、5~8地点、过水洞遗址第6~8地点、红土寨第1~4地点、红土寨沟第1~5地点等)。其中包含有较多的打制石器和少量动物化石。


表1:丁村遗址群2015年春季调查发现石器地点一览表


3、洪积物与土状堆积交替文化层:洪积物与土状堆积交替出现的地层中,其特点为冲沟沟壁上镶嵌的砾石透镜体与灰黄色粉砂土互成的堆积,它们由多个砾石层和多个土状堆积相互叠压构成。显现了沟谷地貌中黄土堆积不断遭受洪水侵蚀的过程。石制品同时出现在这些砾石和土状堆积中(此类地点数量众多,以九龙洞遗址第1地点、过水洞遗址第4地点最为典型)。


根据调查材料来看,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是丁村远古人类的重要活动区。在与大崮堆山南坡角页岩基岩出露相通的北涧沟→沙女沟→上庄沟一线的沟谷中发现大量石制品和原地埋藏的人类遗址;而在其他不含角页岩石料的北寨沟和柴村沟中基本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的迹象;显示了丁村人对角页岩原料的亲近性和依赖性。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极为重要线索和宝贵资料。


02

考古发掘



(1)老虎坡遗址——1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


老虎坡遗址,位于襄汾县城南大运路915.6千米处。2014年10月至12月首次发掘,在马兰黄土之下的第一条古土壤(S1)条带中上部集中揭露出一个不规则分布且十分独特复杂的文化层,发现石制品约300件。这是丁村遗址60年来第一次在土状堆积里发现人类遗址,填补了丁村土状堆积没有人类遗迹的空白。


2015年7-11月,在其北侧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发掘,发掘约5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400余件。与上一年度第一次发掘一样,石制品分布于马兰黄土中下部至其下的古土壤条带(S1)中上部。从石制品的垂直分布来看,至少可以划分出4个水平高度的分布层;尤其是在S1顶部之下约1米左右的同一水平面上密集分布着大量的角页岩砾石、石核和少量经过风化的花岗片麻岩砾石(以下简称为大型岩块)。根据发掘现场与附近冲沟内洪积形成大小混杂的砾石堆积比较,这些大型岩块并非洪水冲积形成,而应当是人类有意识搬运而来的。为了对老虎坡人类遗迹和地层堆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在其旁边的上庄沟一侧开挖深约25米探沟。


老虎坡遗址上部为马兰黄土,之下为古土壤条带(S1)。S1是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古土壤,距今7.8~13.1万年。老虎坡遗址石制品在马兰黄土中有零星分布,在距S1顶部0.2~1.5米的范围内均有石制品发现,且石制品数量由浅至深逐步增加;最底部一层密集分布着大量直径多在20~50厘米之间的角页岩砾石、石核和少量经过风化的花岗片麻岩砾石,靠近沟边部分排列较为紧密整齐,外围部分分布稀疏,其间分布有数量众多的打制石片。这些石块和大型石核单层分布,它们之间并未夹杂任何砂或小砾石,也无统一的倾向。由此判断,这些大石块并不是流水搬运而来,应该是原始人专门搬来铺在地面上的。


经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发现这些砾石的重量均在人类个体能够搬运范围之内,表明这些砾石应经过刻意的挑选。而且在适宜剥片的角页岩砾石上多具有较大的石片疤,应作为石核进行过剥片。与砾石伴出的石片、断片等也印证了这一点。初步分析,一方面可能是丁村人作为打制石器的原料储备。另一方面,可能为具有人工性质的建筑遗迹,如石铺地面等。目前来看以上推论均需更多证据,但其人工性质则较为确切。

  


老虎坡遗址2015年发掘探方及探沟


综上所述,老虎坡遗址是丁村遗址群发现的第一个原地埋藏的黄土堆积性旧石器时代遗址。除10万年左右的由角页岩大石核和大型砾石构成的原始人类活动面之外,其上的S1中还发现了有4个不同高度的石制品分布面。在第一条古土壤条带(S1)之上的马兰黄土中也发现了稀疏分布的石制品。因此,老虎坡遗址是一个5~10万年之间一直有人类活动的古人类遗址。


(2)过水洞遗址——3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


过水洞遗址,位于沙女沟村西南500米的沙女沟南岸,发掘面积30平方米。这里可见大约相当于S0-L3阶段地层堆积。在L2之下土状堆积中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石制品、碳屑、红烧土块。疑为原始人野炊临时营地。


过水洞遗址的文化层在15米高的悬崖底部,地层从上至下由浅咖色逐渐加深,包含有大量碳屑、碳粒和少量的红烧土块。从发现的动物化石来看,大部分为较破碎的小型食草类肢骨、脊椎骨等。这些破碎的动物化石,并非自然破损。它们与石制品、碳堆、碳屑、红烧土块同时出现在黄土地层中,表明这是一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临时营地——有可能是古人“野炊烧烤、分享食物”的场所。鉴于其重要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今后展示的需要,我们对其中碳粒密集的碳堆和动物化石、石制品共生的遗迹现象进行套箱提取。

 


过水洞遗址人类活动遗迹

 

过水洞遗址是丁村遗址群首次发现的原地埋藏的用火遗迹,大量动物化石的发现对于重建当时的环境、研究古人类的狩猎对象、策略以及能力具有意义。而碳堆、烧土等则为探讨古人类对于火的管控能力提供了新材料。


(3)九龙洞遗址——10万年前石器打制现场


九龙洞遗址,位于沙女沟村东南侧北涧沟沟口北侧一个突出的小土包上。其地层堆积属于沟谷冲洪积砾石侵蚀沟边土状堆积形成的叠层累加埋藏环境。其前端(南部)为冲洪积砾石与土状堆积互成的堆积,北部为原生土状堆积,剖面可见清晰的侵蚀面。该遗址发掘分A、B两区进行,发掘面积35平方米。石制品至上而下在各个砾石堆积和土状堆积中均有发现,出土石制品2000余件。目前A区发掘的深度前部约为5米,上部砾石层相夹的土状堆积中每一水平层(5厘米)均发现有石制品;而北部黄土堆积中,且至少存在3层原地埋藏的石制品密集分布水平层;充分表明该区域内曾连续有人类活动。更为重要的是B区土状堆积中的同一层位中,在不到9平方米的面积内,发现两处原始人类打制石器的现场,数以百件的石片、石核以及大量碎屑的集中分布,甚为震撼。据此分析,这里很可能属于两个工匠同时打制石器的活动场所。可以说这样的发现全国范围内亦十分罕见的。


 


九龙洞遗址

 


九龙洞遗址A区剖面


2016年,我们继续对九龙洞A区北部高台上的进行清理,发掘出土石制品1582件,我们对这些石制品进行拼合,目前拼合上的有64组,340多件,占到了发掘品的4.65%,其中有6组拼合数在20片以上。

九龙洞遗址的发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原始人类的生存方式、复原人类行为和人地关系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对于研究丁村远古人类,石器原料选取、打制技术以及复原整个制作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丁村遗址群的考古工作,从“河流阶地”到“黄土台塬”的一系列考古调查发掘,使我们对远古丁村人的活动范围、空间利用方式、资源利用开发程度,以及丁村一带的地质地貌和遗址的埋藏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探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临汾盆地南端的活动轨迹、生存空间和埋藏环境,奠定一个理论基础。


(文章来源:《山西考古大发现——考古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1年以来丁村遗址群考古新进展
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学研究
山西旧石器考古70年(上)
纪念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60周年
陈虹,方梦霞: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分期分区研究
丁村遗址的发掘,打开了山西考古的大门,走进华夏文明发祥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