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及习题讲解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

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

写数要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

二、加与减

1、20以内的加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先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数,再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个位相加不满十,十位的数不变;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

4、两位数加两位数

笔算加法时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两位数减两位数

笔算减法时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

三、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 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 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易错题练习

易错题1】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8,第二位是4,这个数是(48)。

分析: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碰到类似的题目时能画一画数位顺序表,再根据题目要求,边读题,边在数位表上写一写。如:

           十位     个位    (右)     

                     4           8

易错题2】猜一猜这个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 。

49或38或27或16 )(填出一个即可)

分析:首先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其次明确是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此题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了得出所有符合此题的答案,需要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如,根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先写出个位上的数最大是9,十位上的数就是4,依次写下去,符合这个条件的数还有38,27,16。】

易错题3】列式计算:38+17=55

分析:列式计算时要记得,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当个位上满十后要先前一位进1。书写竖式时,不要将这进给十位的“1”丢掉了。】

易错题4】列式计算:32-28=4

分析:列式计算时要将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书写竖式时,不要将退位时的点遗漏了,也不要忘记退位后要给原数减1。】

易错题5】一本书有86页,小明看了30页,小红比小明多看了8页。

(1)小红看了多少页?

30+8=38(页)

(2)小明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86-30=56(页)

分析:这道题目所给的信息较多,需要仔细辨别哪些条件是要用到的。(1)由“小红比小明多看了8页”和“小明看了30页”,可以得出用加法计算。小明看的页数+小红比小明多看的页数=小红看的页数。(2)由“一本书有86页”和“小明看了30页”,可以得出用减法计算小明还剩多少页没看。“一本书的总页数-小明已经看了的页数=小明剩下没看的页数”。】

易错题6】商店卖出了48个西瓜,还剩28个西瓜,商店原来有多少个西瓜?

48+28=76(个)

分析:与以往“已知总数和减少的部分数,求剩下的部分数”不同,本题是把“剩下的数量”作为已知条件,求“原来的数量”的问题。在寻找题目信息时一定要仔细,不能受过去做题习惯的影响,只使用一种思维模式去解题。】



声明 本文由小学数学(ID:xxsx100)内容团队创作。转载时请事先联系协商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解题常见错误分析
北师大版四下3.4 包装课件
小学数学下册(1-6)进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一)(三)(四)
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汇总 南京廖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