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最少的鸟能少到什么程度?这7种鸟了解一下

鸟生

No.77

撰文:朱雷

在鸟生早些时候一篇谈及鸟类数量的推送中,我们知道了世界上最多的野鸟是非洲的红嘴奎利亚雀(其实你们早就忘了鸟名对吧),种群数量超过10亿只。而像麻雀之类的常见鸟也因为受益于人类活动而十分常见,也能达到数亿只。

然而这个塞满了人类的世界并非对所有的鸟都那么友好。

今天我们来看看不太美好的另一面——世界上最少的鸟都有谁?有多少?为什么我在上一段一定要强调“人类”,我们到底怎么欺负这些鸟了?

我选了7种濒危程度最高的野鸟代表(实际上种群数量在此区间的并不止这7种),按数量由高到低倒序排名。一种一种看过来以后,您就能找到神奇的规律。

07 鸮鹦鹉

Kakapo

Strigops habroptila

种群数量:149只

分布:新西兰

新西兰远离其它大陆,岛上的生物群十分独特,比如这里并没有除了蝙蝠之外的本土陆生哺乳动物。由于没有天敌,这里演化出了一批不会飞的蠢萌鸟类,鸮鹦鹉就是这些蠢萌鸟类的代表之一。

鸮鹦鹉是一种块头很大的夜行性鹦鹉。By Kimberley Collins, from goo.gl/7QF3vP, CC BY 2.0


本来这些蠢萌的鸟儿已经在新西兰快乐地生活了很长时间了,然而,人类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在移居至此的人类和随之而来的鼬和狗等入侵捕食者面前,完全不会规避天敌的鸮鹦鹉简直就是摆在那里的肉。

于是这些肉很快就被吃得只剩一点了。

濒危原因: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物种入侵、人类猎杀。

保育行动:剩余的所有鸮鹦鹉已被运到清除了天敌的近海小岛上;人工干预繁殖(人工孵化并喂养雏鸟)以提高成活率。目前种群数量缓慢上升中。

06 黑长脚鹬

Black stilt

Himantopus novaezelandiae

种群数量:106只

分布:新西兰

黑长脚鹬。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黑长脚鹬是一种长相低调的水鸟,在上世纪末的种群数量一度低至23只,经过数十年高强度保育才堪堪回到一百只左右。和其他鹬一样,黑长脚鹬也在地面筑巢,因此它极易被入侵新西兰的猫、狗、鼬等捕食。新西兰南岛面积并不小,然而能让黑长脚鹬安全生活的区域几乎已经没有了。

濒危原因:栖息地破坏(河床荒野农场化)、物种入侵。

保育行动:监控野外个体,取回大部分卵进行人工孵化和饲养,养至6个月左右时放归野外,显著提高了雏鸟成活率。目前种群数量在剧烈波动中缓慢上升。

05 四色啄花鸟

Cebu Flowerpecker

Dicaeum quadricolor

种群数量:85-105只

分布:菲律宾宿雾岛

四色啄花鸟真的有4种颜色。公有领域图片。

这种漂亮的啄花鸟和它在东南亚的亲戚们一样,生活在森林里,喜欢开花的树。然而,当它唯一的家园——菲律宾宿雾岛的森林几乎被砍光时,这些可爱的小鸟失去了家。

幸运的是,岛上仍然有零星的小片林地,这使得四色啄花鸟不至于立刻灭绝。尽管如此,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濒危原因: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

保育行动:在四色啄花鸟残存的林地成立保护区。政府通过森林重建试图连接几块有啄花鸟活动的零散林地。关于此鸟的基础生态学研究也正在进行中。然而,想要恢复它的种群仍然需要时间。

04 夏威夷乌鸦

Hawaiian Crow

Corvus hawaiiensis

种群数量:94只(野外绝灭)

分布:夏威夷岛

夏威夷乌鸦除了分布十分特殊(夏威夷岛特有)之外,长得跟别的乌鸦并没太大区别,看上去很通俗的样子。然而,现在想要在野外看到它,已经不可能了。

夏威夷乌鸦,看上去与其他乌鸦没什么不同。公有领域图片。


夏威夷乌鸦于本世纪初野外灭绝。幸运的是,由于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这种鸟的保育计划,因此大网笼中的人工繁殖个体仍然有九十余只残存。虽然几次往野外再引入皆宣告失败,但人工种群的留存至少给了我们最后一点儿希望。

为什么以生存力强著称的乌鸦也会面临如此窘境?——这些乌鸦的主要栖息地是森林,而夏威夷的森林被人类大量砍伐,同时乌鸦自己也面临着入侵鼠类、獴以及人类的猎杀。失去了家、食物,又被追杀,它们能不灭绝么?

濒危原因: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物种入侵、人类猎杀。

保育行动:人工繁殖;选定一些岛上的森林成立保护区;尝试重引入,然而暂未成功。

03 中华凤头燕鸥

Chinese Crested Tern

Thalasseus bernsteini

种群数量:30~50只

分布:中国东海、南海

中华凤头燕鸥。B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from goo.gl/LWJip1, CC BY-SA 2.0

繁殖于东海的中华凤头燕鸥是中国最濒危的鸟之一,也是鸟类爱好者心目中的“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自19世纪被命名开始,数量就一直不多。在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甚至一笔记录都没有。

在消失了近70年后,中华凤头燕鸥于本世纪初在马祖被重新发现,数年后在舟山群岛亦发现了小群的繁殖个体(陈水华等,2009),这事儿曾一度在鸟类爱好者和鸟类学者中引起轰动。

濒危原因:人类捕猎(捡鸟蛋)、台风等,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保育行动:在合适的繁殖地海岛进行人工招引,加强对繁殖地的巡查,打击捡拾鸟蛋等行为。招引行动很有成效,然而种群数量的稳定增长还需时日。

02 新喀裸鼻鸱

New Caledonian Owlet-Nightjar

Aegotheles savesi

种群数量:1~50只

分布:新喀里多尼亚岛

新喀裸鼻鸱就像一个大煤球。公有领域图片。

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岛位于南太平洋,岛虽然不大但特有鸟类众多,新喀裸鼻鸱(chī)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已经很久没有人见过它了。近60年来,这个大煤球的记录只有一笔(1998年)。不过,在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可能仍有零星个体生存

濒危原因:不明。可能是入侵动物(鼠类)捕杀导致的,也可能与森林砍伐有关。

保育行动:1998年那笔记录所在的森林被保护了起来。同时,当地政府正在努力从民众当中搜集可能的观察报告。

01 南岛垂耳鸦

South Island Kokako

Strigops habroptila

种群数量:1?

分布:新西兰

南岛垂耳鸦(上)和它的亲戚北岛垂耳鸦(下)很像,不过一个是橙色肉垂,一个是蓝色肉垂。公有领域图片。

习性既像画眉类又像鸫类的南岛垂耳鸦属于雀形目垂耳鸦科,此科的4种鸟皆为新西兰特有,南岛垂耳鸦是其中最接近灭绝的一种。这种有着萌萌的橙色肉垂的鸟自从2007年以后再也没有确凿记录。种群崩溃的原因和其他新西兰濒危鸟类基本是一样的。

在21世纪号称世界最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的新西兰,发生这种事是十分令人不可接受的。因此,当地保育机构给出了10000新西兰元的悬赏在民众中搜集可能的观察记录,不过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这种鸟仍然存在。最令人鼓舞的一条疑似记录是在南岛北端Nelson区的森林中(1只,2017年),不过也并非100%确认。

濒危原因:栖息地破坏(森林砍伐)、物种入侵。

保育行动:严格保护仅存的森林,悬赏征集观察记录。

它们为什么濒危?

有没有发现,这么总结一下以后,这些物种濒危的原因竟然如此相似?

栖息地破坏(如森林砍伐);

过度捕猎;

人为引入外来物种(物种入侵)

这三点已经可以解释绝大多数动物的濒危原因了。有没有看出它们的共同点?

它们都属于人为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本文开篇强调:人类是导致很多物种生存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拯救濒危鸟类

上边几种鸟的种群数量看着都挺令人绝望的,不过至少还有人在行动。而如果您仔细阅读前文几种鸟的保育行动,则会发现它们似乎也是大同小异的。

简单粗暴地说,保护濒危鸟类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不人工干预种群,以恢复/重建栖息地和减小人为干扰为主;第二种是把全部残存个体转移到其它安全的地方(如离岸小岛或人工环境)。前者叫就地保护,后者叫迁地保护。

朱鹮最少的时候只有7只,经过科学的保育,现在也恢复到上千只了。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不过,上面的方法并非能随便用的,必须根据目标物种的实际情况来论证并确定具体的保育策略(特别是决定是否进行人工干预时);很多时候还需要多种策略混用。是保护生物学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当然,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支持和参与也能为保育工作提供很多帮助。

希望这些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的鸟儿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都能恢复过来。

撰文:朱雷

编辑/封面:鹰之舞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十大濒临灭绝的鸟 这些罕见物种,你认识几个
群鸟飞舞的红色名录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粤建上千个自然保护地护好珍稀种
五十年来不断的努力和上百亿元的投入,拯救大熊猫的意义何在?
这群可爱的狗狗以保护濒危鸟儿为己任
什么熊猫大象长颈鹿,这家动物园一概不要!他们养的是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