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水潭的故事

北京二环内的西北隅,有一水面,是元代为了加强大都的漕运而修建的人工河——通惠河,在流入城市以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名为积水潭。


关于它的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积水潭又称鸡狮潭,这是因为积水潭汇通祠北后墙外有一块“天外来石”雕成的公鸡和雄狮而得名。《燕京访古录》中记载积水潭中有一小岛,岛上有鸡狮石,'积水潭上汇通祠,……寺后立一石,层叠如云,相传为陨石所化,高六尺五寸,下承以石座。石之阳有天然一鸡一狮,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石顶高处,另有镌刻一大鸡一大狮,鸡大四寸,居左向右走式,狮大七寸,居右向左卧式。此二鸡狮亦系天生形貌,后有镌刻家加以摹刻,愈觉形象逼真,堪称奇石,俗称鸡狮石。'在鸡狮石周围的水域便称为鸡狮潭或鸡石池。元代修通运河之后,便音谐为积水潭了。


元代时的积水潭包括今天的前海、后海、西海三湖,总水域比三个湖还要大很多。朝廷打造了8000多艘运河槽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来自江南的漕粮运到大都积水潭码头。这条河道不仅解决了运粮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南货北销,进一步繁荣了大都城的经济。


来自全国的物资商货集散于积水潭码头,使得其东北岸边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大都城中最为繁华的闹市。除了商贾云集,海子的水色湖光也汇聚了四方游人骚客,在岸边的歌台酒榭中吟风弄月,盛况空前的积水潭充分显示了京杭大运河的活力和影响力。


汇通祠旁的“连海水门”遗迹



元末明初,由于水源上游的村庄人口增加,大量开垦,导致河道淤塞。明为保证皇家用水又将流经元代皇城东墙外的运河圈入皇城,通惠河与积水潭的联系被切断,水系渐渐干涸。大运河运输来的物资,一般都到通州便弃舟,改用马车运进朝阳门。

从明清开始,积水潭慢慢转化成了贵族、文人游赏的地方,失去了漕运的功能。但由于钟鼓楼就在附近,积水潭附近仍是人口密集区,保持着前朝的繁华。


在积水潭北岸,有一尊郭守敬纪念雕像。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为官期间,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功勋卓著。


积水潭北侧有一祠院,明代时德胜门西设置了水关,并在此地堆土为岛,水从两旁入积水潭,岛上建有镇水观音庵。清代,乾隆皇帝下诏疏通河道, 重修镇水观音庵,并赐名汇通祠。



1976年,因修建二环路地铁,汇通祠被全部拆除。1986年在侯仁之、吴良镛建筑泰斗的建议下重建汇通祠,在祠内设立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以纪念为北京初建城时贡献卓著的伟大水利家郭守敬。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精通五经,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在郭荣的教养下,郭守敬从小勤奋好学,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很强的动手能力。郭守敬十五六岁时,曾根据书上的一幅插图,用竹篾扎制出一架测天用的浑仪,而且还堆土做了一个土台阶,把竹制浑仪放在上面,进行天文观测。他还曾根据北宋燕肃一幅拓印的石刻莲花漏图,弄清了这种可以保持漏壶水面稳定的、在当时颇为先进的计时仪器的工作原理。



郭守敬最大的成就首要是在水利方面,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水利工程建设, 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完成大小百余处河渠泊堰的治理,对大都水利的建设贡献最为突出。


郭守敬当时负责修建元大都, 以什刹海的东岸作为北京城最初规划设计的起点,经过全面勘察,他提议将北面的高梁河水系和永宁宫附近的一片水域接通,再向东南开凿一条人工河接通已有的大运河,这样不但解决了漕运船只在城里停泊得的问题,而且给大都城找到了足够水源。因此什刹海成为漕运码头起点,从大运河北往的船只可以直通这里,促进了元大都的经济发展。


《授时历》让郭守敬闻名于世界。1276年,因为旧法《大明历》已经沿用200多年,需要修正。忽必烈决定颁行新的历法,郭守敬成为主要制定者之一。在制定这部历法的过程中,他的科学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天文观察数据采集,这部新历法设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


为了精确汇集天文数据,以备制定新的历法,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精心设计制造了一整套天文仪器,共13件,其中最有创造性的有3件:高表及其辅助仪器,简仪和仰仪。

高表是古代圭表的发展。表是一根直立在地面上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底端水平地伸向正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天太阳“走”到正南方时,表影落在圭面上。量表影长度就能推算出节气和时刻。这是最古老的天文仪器之一。

简仪是中国传统浑仪的发展,这种结构,欧洲直到18世纪才采用。

仰仪是个中空的半球面,形状像口锅,锅沿刻有方位,锅里刻有与观测地纬度相当的赤道座标网。锅口架一小板,板上有孔,孔的位置正在球面的中心。太阳光通过小孔形成一个倒落在锅里的像,由此读出太阳的座标和该地的真太阳时刻。仰仪还可以用来观测日食,读出日食的时刻、方位和食分等等。

郭守敬还发明了许多其他观测器具。郭守敬发明的“简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1964年发现的小行星2012,正式命名为“郭守敬星”。





在元朝乃至古今中外,郭守敬都可以称为伟大的科技巨匠,具有崇高影响力。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


传说中的星星石,又称鸡狮石。



说到积水潭,就不能不提到几位大师级人物,他们是中国国学大师梁漱溟、现代画家周怀民和人民艺术家老舍。






在汇通祠西侧,小桥对面有个小胡同,名为小铜井胡同。胡同1号就是蜚声中外的国学大师梁漱溟的故居。此处是1912年梁漱溟为其父梁济做书斋的。1952年之后,梁漱溟在此长期居住,直至1966年被迫离开。如果从购买此房算起,梁家父子在此居住达54年。现在的小铜井胡同只剩半条了。


位于西海西沿7号,著名画家周怀民于1955年迁此居住。该小院原为老画家胡佩衡的私宅。故居院落不大,初时只有两间平房,但所处地势高耸,远看似楼,在临西海一侧有窗,可以凭窗远眺,故取其画室名为“水云阁”。



积水潭路口西北,二环路北侧,原来还有一大片水域,是与现在的积水潭连成一片。明朝修北京城北城墙是被隔成两段。20世纪50年代这里被修整成公园,并取名太平湖公园。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写到:“到了德胜桥,西边一湾绿水,缓缓地从净业湖向东流,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几只白鹭,静静地立在绿荷丛中……”,老舍充满感情描绘的这个地方就是北京积水潭。1966年8月23日,在历经批判污辱后,毅然以投湖的方式在这个地方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以自己的方式维护了个人的人格尊严。




如今的积水潭已经成为平民百姓休闲、散步、摄影的西海湿地公园,但它厚重的历史仍给人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守敬:穿越奇才,去积水潭他的纪念馆,了解一下?!
10月2日相约邮纪郭守敬,京城邮迷动起来!
郭守敬纪念馆
《授时历》被忽必烈赐名,它的作者郭守敬干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事?
北京古观象台的精美天文仪器(二)
.科学家郭守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