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祠古韵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25千米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是纪念古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堂,建于公元前11世纪。目前可见的确切记载是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为唐国诸侯。姬虞在唐国兴修水利、发展农耕、富民强邦,深受国民爱戴,便在其死后于晋水源头建祠祭祀。因姬虞是次子,史称唐叔虞,其祠庙亦称唐叔虞祠。其子燮父袭继候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过,遂改国名为晋,唐叔虞祠也改称晋祠。其后历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历朝重修和扩建,形成了一个殿堂楼阁、亭台轩榭俱全的庞大建筑群,祭祀的主神也由唐叔虞变为他的母亲邑姜,还有其他众多的神灵和历史人物附祀。

       悬瓮山嶙峋高峻,远观似有排排酒瓮悬挂山岩,晨光熹微或暮霭初起时,烟霞飘渺,山岚隐约,如梦似幻,妙不可言——“悬瓮晴岚”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全景图源自网络)


       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晋祠依山就势,楼阁层叠;流泉不老,曲折萦绕;亭台廊榭,错落有致;松柏槐柳,苍劲挺拔。是我国唯一的集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的一大隗宝。晋祠内至今保存着盛唐时期碑刻和宋元明清历代建筑100余座;还有树龄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古树上百棵,稀有珍品也不少。

       悬瓮山麓的晋祠,远望宛如山城。周围槐柏青翠,桃花映红,梨英叠雪,稻荷飘香,泉涌汩汩,渠流潺潺。细雨朦胧中更显得古朴清新,源远流长——“山城烟碟”和“桃园春雨”均被列入晋祠外八景。


       晋祠建筑群西倚悬瓮山,可划分为中、北、南三路。中路是精华所在,自东向西形成一条明显的折线,人工水渠像一条玉带,自西南向东北婉转萦绕,两侧布局相对均衡又不强求对称,庄严又不乏灵动。中路建筑基本上都是坐西朝东,北路建筑大多坐北朝南,南路建筑则多为坐南朝北,同山坡、古树、水系相辅相成,理性秩序与浪漫气质和谐融合。晋祠的水系面积不大,点状的泉眼、线状的水渠和面状的水池分散布置,融会贯通,给人处处有水的感觉,不仅构成优美的水景,也是高明的水利设施。       

晋祠公园导览图


        我们的行进路线是:进门先走中路,从水镜台一路考察至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古老瑰丽、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然后到悬瓮山腰的朝阳洞、云陶洞、三台阁、吕祖阁,下来后从中路北侧唐叔虞祠开始一路游览至文昌宫,这一组建筑大都随地势错落排列,以崇楼高阁取胜;再从中路南侧入唐园,一路观景到王琼祠,这一带楼阁耸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最后转向西湖,赏玩奉圣寺,瞻仰景清门,欣赏宝塔披霞。

山门,高悬唐太宗御书的“晋祠”匾


        进山门,沿中路由东向西行,首先看到的是水镜台,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重修,为国内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60厘米高的石望柱。戏台遥对圣母殿,曾经上演过很多精彩的戏剧,观众有前来祭祀的人们,更有以圣母为首的众多神灵。站在台上往西看,整个晋祠也像一个阔大的戏台,蓝天为幕,青山作屏,各式各样的古建筑与名泉、古木共同演绎一场更为恢宏的大戏,延续千载,余音袅袅。

        水镜台分前后两部分,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敞开,由13根明柱支撑,演戏时作为前台,台下埋大瓮8口,为扩音之用,站在圣母殿都能清晰地听到戏台上的唱腔;东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作后台,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从形制上看,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从结构上看,集楼、台、殿、阁四种风格于一体。据说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曾专门派人前来观摩水镜台的建筑风格。


        前后台之间以木板隔开,并设上、下场门;正中高悬“水镜台”横匾,为清乾隆朝翰林编修杨二酉所题,以字体秀丽著称。台名“水镜”源自《前汉书·韩安国传》中“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水镜台”匾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清乾隆朝翰林编修杨二酉所书。水镜,寓意清如水,明如镜,朗朗乾坤,善恶昭彰——源自《汉书·韩安国传》中“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       杨二酉是晋祠本地人,工于诗文书法,晋祠中还有不少匾额和石刻出自其手,如苗裔堂中“赞化育”匾额、同乐亭碑记、待凤轩楹联等,甚得文人墨客珍爱。


檐下梁枋及卡角都有精美雕刻和彩绘


       水镜台前的唐槐,树大根深,叶伞浓密,盛夏时成了游人纳凉小憩的佳处。晋祠有一级古树36株,二级名木27株,是全国珍稀古树密度最大的景区之一。这些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各异,见证了几千年风雨,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水镜台西就是横跨智伯渠的会仙桥,传说它原为一座精巧木桥,后因明朝翰林院罗洪先与仙女相会,因其出言不逊仙女一怒之下将木桥焚毁,后重建石桥,取名会仙桥。 桥长约6米,宽约3米,中间高凸如弓形,东西各有石阶数级,石栏板上刻有精美的图案。为保护古建,桥内侧增设了玻璃护栏。 

        罗洪先是江西吉水人,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后因得罪当朝宰相严嵩而罢官。他云游四海,学佛学道。一天来到晋祠,见木桥西有一携竹篮的农家少妇,鬓发如云,清丽动人,情不自禁出口成诗:“世人常说西施美,余视此妇胜西施!”农妇见他如此狂妄很是恼火,一怒之下把板桥烧了,不让罗洪先过渠。罗洪先顿悟少妇不是凡人,绕道追至悬瓮山下,见山腰有一妇人很像方才相遇的少妇,遂高声大叫:“你若真是仙人,请回头再让我一看。”话音刚落,悬瓮山缓缓东移,半山腰的少妇渐渐变大。罗洪先惊愕之下,被滚来的石头绊了一跤,起来再看,人已不见,山也不动了。原先山下可并排走5辆大车的路,山移后只能并行2辆大车了,罗洪先感概题诗:“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移步,五十年来帝母临。”如今圣母殿右侧廊下,就有一块落款为“戊午秋月罗洪先悬笔,宛城郜焕元摹勒上石”的诗碑。


        桥下这条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流淌的就是晋水。《山海经》记载:“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瑶逼迫韩、魏两家与他联手攻取晋阳城,并开凿此渠引晋水围灌晋阳。因韩、魏两家倒戈,决开河堤倒灌智伯军营,智伯大败。之后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后人将这个水渠加以修浚,用以灌溉农田,并称之为智伯渠。智伯渠的修建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由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代。

        晋祠的堤堰高峻结实,宛如巨龙环护在南北,阻隔奔腾肆虐的山洪流瀑,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清霞如醉,阳光明媚;薄暮缭绕,清风似潮——“谷口双堤”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跨过会仙桥就是金人台,它与对越牌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在同一轴线上。台上四角各铸铁人一尊,因铁属金,故名。据《太原县志》记载:'祠为晋水源头,故镇以金神,为防水患耳。”台中央造型别致的香炉为后世所建,台基上是4米高的琉璃顶小楼,黄绿相间的琉璃十分吸人眼球。


        西南隅金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是台上出现的第三尊金人,铸造水平最高,保存最为完好。历经900多年风雨仍未锈烂,想必是合金铸造,就像现代的不锈钢。


金人护甲上的铭文


        东南隅金人为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铸造,是台上最早出现的铁人,其头后来损毁,1926年又补铸。


       西北隅金人为北宋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铸造,原系台上最晚铸成的金人,但他的头后来损毁了,是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补铸上的。


       东北隅金人原系北宋元祐五年 (公元1090年)铸造,为金人台上出现的第二尊金人,但早已被毁,眼前这尊金人为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补铸。


       对越牌坊,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立于金人台之西,系明代大书法家高应元所建。明代喜建牌坊,但现存遗物以石牌坊居多,木牌坊较为罕见。它造型华美,雕绘精细,与中路的殿台桥阁及周边景致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宛如隆重的仪仗,又似一个由横枋和立柱组合而成的画框,将人们的视线集中于坊前坊后的立体画面,增加了景观层次,实为晋祠古建筑群中的点睛之笔。


       相传高应元家就住在晋祠附近,他是个大孝子,因其母久病不癒而到晋祠吕仙阁祖师像前求签,签曰“添砖加瓦”。于是不敢怠慢,马上在晋祠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殿堂楼阁亭台塔桥应有尽有,独缺牌坊,马上决定捐建一座,“加塞”到献殿与金人台之间。


       牌坊破土动工第三天,高母的病就好了。为了感恩,高应元挥笔题写了“对越”二字,因而有了这晋祠三大名匾之一。匾上二字出自《诗经》,“对”,报答也;“越”,称颂也,合起来即为“报答和称颂慈母之德”。这里的“慈母”一语双关,明指唐叔虞之母邑姜,暗喻高应元自己的母亲。


       穿过对越牌坊向西,就进入晋祠的核心区域。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依次排列,连成一线。献殿为晋祠3座国宝级古建之一,是祭祀时陈列牺牲贡品的场所,晋北人管贡品叫“贡献儿”。


        它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原样翻修。单檐歇山顶,琉璃雕花脊,面阔3间,进深2间。名殿实亭,四壁无墙,围以木栅,通风凉爽,北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叉子”。最为奇特的是,整个建筑梁柱纵横斗拱重叠,却没用一颗铁钉。


       献殿南侧鼓亭,和钟亭同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两楼建筑结构相同,方形石砌台基边长约7米,高约3米。台基上有12根廊柱,楼顶为重檐十字歇山顶,上饰彩色琉璃瓦。


        北侧的钟亭,里面的大钟历史悠久,高2.61米,周长6.65米,口径2.24米;钟身铸莲花纹饰以及通经法器,并有金天德五年(公元1153年)铭文,锈蚀严重,多处字迹不清。

        大钟重达9999斤,怎么挂到那么高的钟楼上呢?工匠们正犯愁,来了一位自称“鱼目”的老翁,楞地抛下一句:“土都埋到脖子啦,有什么办法呢?”望着飘然而去的祖师爷,工匠们恍然大悟,赶紧在钟楼旁堆土成坡,将大钟沿着斜坡连推带拉,挂上了!



        穿过献殿就到鱼沼飞梁。

        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称鱼沼。沼上十字桥梁,沟通东西南北,形若大鹏展翅,故名鱼沼飞梁。北魏郦道元早在1500年前就已在《水经注》中提到过它。现存飞梁是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改建圣母殿时重建的,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再次维修。造型类似现代的立交桥,东西连接献殿与圣母殿,南北下斜至岸边,四周有石制勾栏可供凭依,栏板和望柱形制奇特。其结构为水中立八棱石柱34根,柱础为宝装莲花,石柱之上置木质斗栱和梁枋,承托东西横平、南北斜升的桥面,造型独特,结构精妙,为国内现存古桥之孤例,系晋祠中又一国宝级古建。


       走过鱼沼飞梁就到圣母殿,它是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为国宝级古建之首。初创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原是供奉唐叔虞的晋祠正殿。据《太原县志》和该殿脊檩上的记载,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仁宗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于是其母邑姜也被奉入正殿;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正殿,并封邑姜为“显灵昭济圣母”;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唐叔虞祠迁往北侧新址,正殿便专祀圣母邑姜,改名圣母殿。


        圣母殿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斗栱用材较大,出檐深远,侧脚升起显著,殿外围廊宽阔,开敞通透,为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后又经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元明两代虽有修葺,但仍保留了宋代的形制和结构。殿高19米,阔7间,深6间,极为宽敞。为了保证足够的祭祀空间,殿内不设柱子,也没有天花板,加工精细的木构梁架全部显露,这种做法在《营造法式》中叫作“彻上明造”,显得特别干净利落。因殿内没有柱子,屋架全靠殿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檐下斗栱疏密有致,富有韵律,如一只只巨掌承托着悬挑的屋檐,又好像一朵朵花儿绽放在梁柱之间——宋代将斗栱称作“铺作”,一组斗栱称为“一朵铺作”。


        圣母殿正面围廊8根盘龙木柱,是我国现存最早木雕盘龙殿柱,也是中国现存古建中的孤例,雕于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8条雕龙各抱一柱,怒目利爪,甲鳞飞须,昂首顾盼,炯炯有神,虽历近千年,仍跃然欲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雕工的精巧。


        圣母殿外的南北天王,高4米余,左侧这尊手执斧钺的北天王为宋代遗存。


       手执金钩的南天王为1950年重塑,殿外廊下有20余座石碑,内容多为歌颂晋源水神。


      “显灵昭济圣母”牌匾,是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九月十八日奉敕重修圣母殿时原物。周朝天下是周武王姬发在10位治世大臣(包括邑姜)辅佐下夺取和安定的。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正妻、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古时女子出嫁后从夫姓,身份高贵者可在名字中加上父姓),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女政治家。灭纣第二年周武王去世,其子姬诵立,是为成王,约13岁。邑姜以太后身份掌管朝廷大事,教导儿子,治理国家,爱护人民,使初创的周朝更加稳固、兴旺;姬诵和姬虞也在母亲的教导下,兄敬弟恭,彬彬有礼。晋人不忘邑姜懿德,千百年来到圣母殿膜拜者络绎不绝。


        殿内还有许多清代匾额,如“三晋遗封”为光绪帝御笔,长2.7米,宽0.76米,题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


        圣母殿内的圣母及42个侍从塑像,真人大小,衣着华丽,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除2小像为明代补塑外,其余41尊均为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原作,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为晋祠三绝之一这组群像突破了以前的宗教造像模式,成为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她们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生活的人物组像,而且是雕塑艺术的罕见精品。从其衣饰发型、器物用具、职务分派、精神面貌可窥见宋代宫廷生活一斑。


        圣母邑姜塑像,高2.28米,凤冠蟒袍,坐在凤头椅上,雍容华贵中更显端庄慈祥。其座台背后有墨书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的题记,应是殿内彩塑完成的时间。


        42位内侍分立左右,其中有着男服的女官4尊,宦官5尊,侍女33尊。虽已历经千年,依然色泽艳丽。


       这些侍女平均身高约1.6米,年龄介于16岁至40岁之间,穿着宋代常见的绣罗裙、半臂、背子等服饰,手中分别捧着文墨印台、饮食器皿和梳妆用具。她们各有所司,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不同,面容清秀,眼神生动,衣纹流畅,可谓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置身其间,仿佛能听到她们清脆的笑声、窃窃的私语、暗暗的嗟叹。


       这些温柔的泥塑侍女和金人台上刚健的铁铸神将形成鲜明对比,相映成趣,相得益彰。1954年雕塑大师刘开渠到此参观后专题撰文,盛赞晋祠侍女群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是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品之一。”


        最著名的是北侧宦官旁边这位头扎红饰的侍女——她可能是位唱花旦的宫女,刚刚唱罢,受到了圣母的夸奖,含羞带笑;细细看去,又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宫中生活的甜酸苦辣在她的表情里展露无遗。据说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天天到晋祠,对着这尊塑像仔细品味她的神态和心思,前后看了3个多月才离开,留下评价说:“一笑一颦,似诉平生”。


右看似愁


左看若喜


其她各位也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圣母殿东南有棵宋代种植的古柏,树干表层向东北倾斜左旋,故称左扭柏。亦逾千岁,枝多叶稀,肤理极细,格外突兀,属国家一级古树。


        圣母殿左右分别为3开间配殿苗裔堂和台骀庙,仿佛是正殿的侍从,静静地站立在两旁。苗裔堂是圣母殿的北配殿,创建年代不详,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和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都曾予以重建。


        苗裔堂又叫子孙殿、奶奶庙,是古人求子的殿堂。内有明代塑像19尊,上世纪“文革”期间藏在假墙之中被保存下来。正面壁前中间是7位娘娘,分别为送子娘娘、痘疹娘娘、胚胎娘娘等,两旁各有侍从1人。


娘娘雍容华贵,端庄优雅


仆人神情恍惚,若有所思


        两侧壁前各有4位侍女和1位男仆,衣纹流畅,色彩鲜明。



姿态各异


栩栩如生


        台骀庙是圣母殿的南配殿,明嘉靖三十二年重修。殿内奉祀台骀,是传说中上古少昊氏之子,与大禹一样的治水英雄。



       台骀庙南侧难老泉亭,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60年),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原样重修。“三晋名泉”匾为清康熙年间武举人杨廷翰所书,他也是晋祠本地人,“水镜匾”作者杨二酉就是他的侄子,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所书匾额同挂晋祠,可谓杨门殊荣。


       难老泉亭大门上方的彩绘,俨然是晋祠里的奉圣寺和浮屠院。


       难老泉亭为八角攒尖顶,直径8米,施五铺作斗拱,补间二朵。亭顶中央内悬龙首状雷公柱,绕以两周垂莲吊柱。


        亭中“难老”立匾,系傅山所书,字体古朴苍劲,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法家、画家、金石家和医学家。他曾在晋祠居住生活多年,留下不少墨宝,著名的除难老泉亭中这块立匾外,还有周柏前的题款,云陶洞的题字和吕祖阁、景宜园的题联,还作有《古柏歌》《宿云陶诗》。


        被称为“南海眼”的难老泉,在泉亭围栏内的如瓮深井中泊泊涌出,无声胜似有声;一出龙口水声顿起,那欢快愉悦的哗哗声,如吟似歌奔流远方,注入田野,滋润禾苗,造福晋阳大地——“难老泉声”为晋祠八景之一。难老泉也称晋阳第一泉,是晋水三源(鱼沼、难老泉、善利泉)中的主源,泉水清澈见底,长年不断,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1.8立方米,泉名源自《诗经·鲁颂》中的“永锡难老”。 古晋水三源中,鱼沼、善利二泉时流时枯,唯有主源难老泉四时不竭,故亦被列入晋祠三绝。


        建在难老泉池边的松水亭,亭为长方形,卷棚歇山顶。亭名源于王维佳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横匾系清康𤋮年间山西巡抚噶礼题书。


       难老泉水经暗渠由石龙头嘴中流入泉亭下方的池沼,池边的“不系舟”就像江南园林中的画舫,意指不拴缆绳之船,逍遥自在——《庄子·列御寇》云:“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不系舟前有十孔三七分水坝和张郎塔,池水经过三七分水、人字堰等工程注入南北二渠,流向南河、中河、陆堡河、北河,流域土地润泽肥沃,禾苗茁壮五谷飘香,“四水清畴”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以难老泉为主源的晋水曾灌溉流域内近4万亩优良稻田,所产晋祠大米在历史上是与天津小站大米齐名的米中极品。21世纪以来,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难老泉水量已不足从前二十分之一,也面临断流问题,靠水泵循环才维持景观,这都是过度开采惹的祸!


龙头吐水老僧钵接,悠然自得姿态传神


        梁衡先生的散文名篇《晋祠》对这里的水有生动的描写,在此分享一下:“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而水势又不大,清清的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玉栏倒影,织成了一条条的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下图为水母楼、难老泉亭、真趣亭、不系舟、张郎塔、分水坝和智伯渠同框。


        关于张郎塔还有一个故事:生活在晋祠附近的农民,都用晋水灌溉作物,古时经常为争水互斗。为平息纷争,官府支了一口滚沸的油锅,锅里放十枚铜钱。说:谁能当众从锅里取出几枚铜钱,他的村就得几分水。北村的人群里走出一个青年,朗声说道:“我是孤儿,村里人抚养我长大,现在是我报恩的时候。”言毕纵身跳进油锅,抛出七枚铜钱后身亡。村里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尸骨埋在了分水坝旁边,上筑一塔,名“张郎塔”。

        难老泉亭”右侧的方形亭子是真趣亭,建于民国时期,是观流听泉的最佳点位。亭上有联: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智伯渠上有一座3开间的流碧榭,其左右各带小榭3间,形似白鹤亮翅,故又名白鹤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修葺。


        旁边的双孔小桥名叫挂雪桥,河上亭桥水榭,榭下木柱分流;冬暖夏凉的晋水,常年恒温18度左右;冬日水汽蒸腾,遇冷空气凝结,如雪似凌,挂于桥孔,形态奇异,不融不化,越结越厚,蔚为壮观,从东西两面看犹如雪挂双孔,景致怡人——“双桥挂雪”亦为晋祠内八景之一。


        周柏,晋祠三绝之一,位于圣母殿北侧的苗裔堂前,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树高21.9米、主干直径2.1米,向南倾斜约45°,被另一株古柏所支撑,部分树叶披覆在圣母殿顶,形似卧龙,故又称卧龙柏。2003年,考古专家采用碳14交叉定位法对这株古柏进行测量后,得出树龄已有2991年,为西周初年所植。晋祠内原有3棵周柏,一棵在东岳祠院内,名曰长龄柏;两棵分别位于圣母殿两侧,名曰凤尾柏、齐年柏,取“比翼齐年”之意——古柏齐年为晋祠内八景之一。清道光年间,天生异象,泉水咆哮,人们以为是右侧凤尾柏成妖,遂砍伐去除。此后,左侧的齐年柏似乎是思念老伴,渐渐往右倾斜,眼看就要倒地,突然,地下生出一株小柏树,奋力撑住了老柏树。人们以为是凤尾柏感动重生,撑住齐年柏,称其为擎天柏。古柏苍劲葱郁枝叶扶苏,向圣母殿角依偎斜卧,无声诉说着3000年的沧桑变迁和人生悲欢。



        周柏下方那座八角攒尖顶亭子就是善利泉亭。它位于苗裔堂北侧,西依朝阳洞石磴,北临景宜园。善利泉,也称北海眼,泉名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泉上建亭,故名善利泉亭。它与难老泉亭南北对峙,如同圣母殿之左右两翼,亭的结构样式和建筑年代均与难老泉亭相同。


        水母楼,亦称晋源神祠,位于难老泉西侧,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供奉的主神是难老泉水神,俗称水母。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644年)重修。


        一楼为3穴窑洞式神殿,匾额为“霑濡悬瓮”,正中供奉水母铜像。关于水母,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金胜村的一位柳家女子嫁到邻近的古唐村后,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路上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担水是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的,但善良的柳氏还是全把它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叮嘱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柳氏回家后一试,果然如此。


        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就把马鞭提出缸外。霎时间,缸里的水喷涌而出,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有水自夫家方向涌来,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了,情急中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头发跑回家中,只见瓮里的水象喷泉一般涌出,她顾不上喘气,急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奋然一跃就坐在了瓮上。说也奇怪,柳氏坐到瓮上后,水势顿缓,一下子变成涓涓细流不停地透出草垫。不一会,村里的大水也渐渐退了,人们这才想起柳氏,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柳氏端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似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也不应不动。临近一看,柳氏早已坐化成仙。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草垫下涓涓流淌,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

        后人为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并在难老泉西侧建起了水母楼。一楼的水母铜像,柳氏坐在水瓮上,尚有一缕头发没有梳好。



        楼上为5开间歇山式大殿,匾额为“悬山响玉”。殿内有水母和侍女塑像,墙上有明代壁画。在明代的道教雕塑中,这组彩塑是比较优秀的作品。正中的水母仪容端庄,体态丰腴,极富神采。两侧8位侍女盈盈而立,前看是人形,后看为鱼形,人称“东方美人鱼”。她们拱手而立,姿态优美;发丝柔滑,清晰可辨;皮肤光洁,很有质感。


        圣母殿西北悬瓮山麓,有一参天大树,雷劈火烧后,仍枝繁叶茂,故称火烧槐。其后面的陡阶名七十二台,道家称“七十二福地”。这72级石阶上方是一组巧借山势错落有致的建筑,依次有朝阳洞、云陶洞、开源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祖阁、老君洞等。夏日雨后,雾蒸霞蔚,石阶入云,楼阁隐现——“仙阁云梯”是晋祠内八景之一。


        回望圣母祠檐角高翘的屋顶,黄绿相间,飞阁流丹。屋檐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巍峨中凸显宋代建筑特有的宛转秀美,既不同于唐代的刚劲雄健,也不同于明清的拘谨细腻。


        正对着石阶路的建筑就是朝阳洞庇殿灵官洞,这里负山向东,每当旭日东升,总是先得阳光,故又称朝阳洞,是文人墨客登高远眺、吟诗作赋之所。灵官洞本为天然石洞,经人工雕琢而成。洞前建筑为悬山顶,面宽7.5米,进深4.5米,占地3375平方米。左右辟门各一,左通财神洞、待凤轩,拾级而上,可到吕祖阁、读书台、三台阁;右通老君洞。檐前横匾为“别一洞天”,门顶榜书“朝阳洞”。檐柱挂木联两副,字里行间展现幽雅寂静别有洞天:“胡岚烟水连空翠,暮花松云拂洞空”“石磴登云原有路,洞门迎旭别开天”。


        洞中供奉的王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他。道家宫观中,镇守山门的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洞门高悬杨二酉所书“眼底壶天”横匾,书艺超群,寓意深长。


        云陶洞,位于朝阳洞北,原名“朝阳别一洞”,相传是古代百姓躲避兵乱的地方,为天然石洞,清乾隆时期又名“茶烟洞”,门额“云陶”二字,亦为傅山所书。明末清初,傅山曾在此隐居,烹茶挥毫,修书研医;客常踏阶寻访,谈论学问,相释疑义。洞前廊下,观景论道,茶烟淼淼,鸟鸣啾啾,茗香情逸,川悠云闲——“石洞茶烟”为晋祠内八景之一。


       其西侧有一砖砌圆形拱门,额书“白云深处”,穿过拱门就到待风轩。


        待凤轩,坐北向南,面阔3间,进深6间,单檐硬山顶,结构简洁,前有走廊。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创建,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重修。唐代牛丛吟朝阳洞曰:“洞名独占朝阳号,应有梧桐待凤栖”——待凤轩之名即源于此。相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时路过太原,山西巡抚毓贤特意修葺待凤轩,备做驻跸行宫;现在看到的建筑为1982年重建。


        从待凤轩沿石阶向上,就到三台阁,系清光绪初年晋祠住持僧续昙募建,与读书台和吕祖阁一线毗连,地势高峻,故名三台,可以鸟瞰远近山水。春秋佳日,偕友登临,骋目四望,心旷神怡。三台原指星官,属太微垣,分上、中、下三台,上台最尊,中台次之,下台再次。

        三台阁坐西向东,面宽9米,进深5米,占地面积45平方米。有清光绪时汪敦元仿汉缪篆所题木刻楹联:“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只赢得几点落花数声鸣鸟;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读书台,又名伴桐亭,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重修。坐西朝东,面阔3间,卷棚硬山顶,有前廊。檐下悬画卷式“读书台”匾额,为时任太原知县吴重光题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


        吕祖阁,又名顾亭,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位于朝阳洞顶上,坐西朝东,悬山顶,面阔3间,长6.9米,宽6.2米,檐高3.5米,面积42.9平方米;有进深1.2米的前廊,左右配有耳亭。其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重建,阁内原塑吕洞宾身背宝剑坐像。阁南侧短墙上有王继贤题刻“仙阁”二字,率真俗脱,飘逸潇洒。


        从吕祖阁往下走,就可回到圣母殿后面。景宜园东侧就是唐叔虞祠,其原址在现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原祠改祀圣母后,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又在此建新的唐叔虞祠,眼前建筑为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重修。祠宇坐北朝南,也是一个独立院落,为晋祠仅次于圣母殿的第二大建筑。虽经明、清屡次重修,但从结构和材料看,仍保留了元代风格。大门3间,悬山顶。


        祠分前后两院,前院古木参天,优雅清静。正面有享殿3间,歇山顶,两侧为碑廊,对称布局。碑廊内嵌有石碣40余块,为《华严经》石刻和宋、金、元、明、清历代名人学者题咏,是有关晋祠历史、建筑、风光的珍贵史料,无论真、隶、行、草,均为书法艺术佳作。

        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对晋祠情有独钟,曾5次来游,并著有古文中的名篇《游晋祠记》,此文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雕镌成碑,现存前院东廊壁上。


        享殿也是过厅,面阔3间,单檐歇山顶,前部抱厦。左右两间陈列着14尊元代乐伎彩塑,是研究元代服饰、礼乐制度和音乐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她们原为太原关王庙寝宫内造像,1961年移至唐叔虞祠,


        14尊元代塑像分2列立于享堂东西两侧,她们手持各种乐器,神态各异,色泽鲜明,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元代女子乐伎组像 。每列前为领队,末为祭祀官吏,中间5尊为乐伎。乐伎们有的拿着打击乐器,有的手执弹拨乐器,还有的手持吹奏乐器;每尊高1.5米,面部丰满,比例匀称;宋人装束,衣纹深邃重叠,飘带左右盘旋。这种极富社会生活气息的元代历史人物彩塑,堪称全国孤例。

这一列拿的是弹拨和吹奏乐器


不知祭祀官员手里捧的是什么?


这一列手持打击乐器


打手鼓、敲铜钹者和祭祀官员


        后院正殿面宽5楹,进深3间,高12.4米;歇山顶,前檐带有副阶,外观形似重檐,斗拱疏朗,为典型的元代风格。前檐每间设补间铺作一朵,且明、次、稍间补间铺作昂形不同;山面与后檐只设柱头铺作,简洁古朴。廊下东西两端各立大碑一通:东为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重修汾东王庙记》碑,西为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重修唐叔虞祠记》碑。殿门对联:悬瓮庆灵长锡兹难老;分圭遗厚泽惠我无疆。殿前还有东西配殿各3间。


        正殿内部减去后槽明间金柱两条,扩大了人们观赏祭祀的空间;平梁以上后人稍作修改,基本保留了元代手法。神龛内有唐叔虞坐像,左右各立一个侍童。唐叔虞身穿蟒袍,手执玉圭,修目美髯,神采奕奕,明清重妆时保留了元代塑像的特征。神台下文臣武将相对而立。神龛前两柱各盘绕泥塑蟠龙一条,活灵活现,张牙舞爪,形态生动,粗壮有力,气势凶猛,有腾云驾雾之势。古时等级森严,只有皇宫才能有五爪龙,所以唐叔虞祠这对为四爪金龙。


        祠门前的八角莲池,是善利泉和鱼沼汇流之处,也是晋祠的放生池。池中清波粼粼,莲叶片片,风动荷花,婀娜多姿。月光明媚的夏夜最为动人,可赏半池明月半池花——莲池印月为晋祠内八景之一。清人赵谦德曾赋诗盛赞:“月明露冷无人见,一幅莲溪太极图”。由于泉水恒温,即使在隆冬季节,莲花仍傲雪怒发,蔚为奇观。


        唐叔虞祠与关帝庙之间有著名的唐碑亭,始建于唐,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扩建,前檐高悬时任太原县令周宽题写的“贞观宝翰”横匾。立于亭中的一通石碑上刻着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并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亭内有两块碑,一块是原碑,一块是清乾隆朝翰林编修杨二酉所镌之新碑。杨二酉退职之后,见乡中晋祠唐碑字迹消磨,故重金求购拓本善版,又树新碑。


        李世民在辅佐其父李渊从太原起兵反隋之前,曾经跪拜唐叔虞,祈求神灵保佑他们旗开得胜,平定中原,成就帝王之业。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途中率群臣重游晋祠,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欣然“树碑制文、亲书之石”,留下了这块千古名碑。碑高1.95米,宽1.20米,厚0.27米,全碑1203字,书法行草流畅,笔力奇逸含蓄,颇有王右军之风;刻工精湛,刀法洗炼,表现出原书神韵。它开创了行书上碑的先例,为书法艺术的珍品。想不到被毛泽东诗谓'稍逊风骚'的唐太宗不但善于挥刀跃马纵横捭搕,文釆书法竟也如此飞扬飘逸功力深厚。文章或可冒名,手书无法代劳。那洋洋洒洒的千余字碑文,既歌颂了周室及唐叔虞德政和晋祠之胜,也宣扬了唐王朝的文治武功,还展现了他晚年的政治主张和绝妙书法,被后人称之为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又一个文笔并佳的行书珍品。


原碑上的部分文字还清晰可辨


《晋祠之铭并序》全文:      

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畏;分圭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亲元以隆基,非德元以启化。是知功侔分陕,奕叶之庆弥彰;道洽留棠,传芳之迹斯在。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极。经仁纬义,履顺居贞。揭日月以为躬丽高明之质;括沧溟而为量体宏润之资。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故能协隆鼎祚,赞七百之洪基;光启维城,开一匡之霸业。既而今古革运,舟壑潜迁。虽地尽三分,而馀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玄化旷而无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祷,若存若亡;汾世匡民,如显如晦。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干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若夫崇山亘峙,作镇参墟;襟带边亭,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刚和凤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故以众美攸归,明祗是宅。岂如罗浮之岛,拔岭南迁;舞阳之山,移基北转,以夫挺秀之质,而无居当之资。故知灵岳标奇,托神威而为固。加以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萦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住方圆以成像,体圣贤之屈伸。日注不穷,类芳猷之五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至如浊泾清渭,岁岁同流;碧海黄河,时时一变。以夫括地之纪,横天之源,不能泽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兹泉表异,带仙宇而为珍;仰神居之肃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轮华毂,接轸于坛衢;玉币丰粢,连箱于庙阙。氤氲灵气,仰之而弥高;昭晰神光,望之而逾显。潜通玄化,不爽于锱珠;感应明征,有逾于影响。惟贤是辅,非黍稷之力馨;唯德是依,岂筐篚之为惠。昔有随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曜。        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邦。举风电以长驱,笼天地而遐卷。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故知茫茫万顷,必俟云雨之泽;巍巍五岳,必延尘壤之资。虽九穗登年,由乎播种;千录耸日,本藉崇基。然则不雨不云,则有炎枯之害;非尘非壤,则有倾覆之忧。虽立本于自然,亦成功而假助,岂大宝之独运,不资灵福者乎!故无言不酬,无德不报。所以巡往迹,赛洪恩,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若夫照车十二,连城三五,币帛云委,珍羞山积,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所歆。正空竭丽水之金,勒芳猷于不朽;尽荆山之玉,镌美德于无穷。召彼雨师,弘兹惠泽;命斯风伯,扬此清尘。使地祗仰德于金门,山灵受化于玄阙。括九仙而警卫,拥百神以前驱。俾洪威振于六幽,令誉光于千载。岂若高唐之庙,空号朝云;陈仓之祠,虚传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铭云。        赫赫宗周,明明哲辅。诞天降德,承文继武。启庆留名,剪桐颁土。逸翮孤映,清飚自举。藩屏维宁,邦家攸序。传晖竹帛,降灵汾晋。惟德是辅,惟贤是顺。不罚而威,不言而信。玄化潜流,洪恩遐振。沉沉清庙,肃肃灵坛。松低羽盖,云挂仙冠。雾筵霄碧,霞帐晨丹。户花冬桂,庭芳夏兰。代移神久,地古林残。泉涌湍萦,泻砌分庭。非搅可浊,非澄自清。地斜文直,涧曲流平。翻霞散锦,倒日澄明。冰开一镜,风激千声。既瞻清洁,载想忠贞。濯兹尘秽,莹此心灵。猗欤胜地,伟哉灵异。日月有穷,英声不匮。天地可极,神威靡坠。万代千龄,芳猷永嗣。

新碑


        后壁还镶嵌着一幅李世民的石刻画像,其右脚会随观者视角不同而发生变化。


        东壁镶嵌一副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系清代著名文学家朱彝尊所撰,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著名书法家德砚香书写,晋阳书院主讲沈巍皆题跋。此联为集句联,源自杜甫《偶题》中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和《重经昭陵》中的“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反映了唐太宗以武力取得天下,用文教巩固政权的事迹。


        关帝庙,坐北朝南,分为前后两院。前院由山门、钟鼓楼、配殿、献殿和正殿组成;后院有三清洞和玉皇阁。因玉皇全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故关帝庙又称昊天神祠。关帝庙是山西现存关庙中最古老的一座,原址位于太原校尉营。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扩建并将玉皇庙、三清殿移入一处奉祀,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重修;1964年移至现址,遂成晋祠最大的道教庙观。

山门及矮而雄的十字歇山式钟鼓楼


       前院正殿面阔3楹,出前廊,单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横匾“如天之平”立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61年),意为与天同高,赞誉关公伟大。


        关羽,字云长,俗称关公,山西运城人,是三国时蜀汉大将。传说关羽本名冯贤,晋南解州人,以打铁为生,膂力过人,忠勇刚直,爱打抱不平。当时有一恶霸,号称解州虎,串通官府把全镇水井填封,只留他家一口井,借此敲诈勒索,欺男霸女。冯贤愤而夜杀解州虎,逃到潼关。因捉拿他的画像已贴在城门口,无法出关。经一老妇指点,打破自己鼻子,以鼻血涂脸并装疯卖傻指关为姓,顺利混出关门。出关后在涧水中洗面,却再也不能洗净,从此变成面如重枣的红脸大汉。家乡人知道关羽本来面目,所以正殿神龛内明代所塑的关公脸面白净。


        正殿内有清代画家杨容所绘巨幅《天龙山图》及80余幅讲述关羽生平故事的彩绘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壁画工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堪称中国连环画鼻祖。


放大的局部更加清晰



       后院的2层建筑,上有砖刻横匾“先天祖炁”,系清乾隆年间所撰。底层为5间窑洞,中间3间内塑有三清神像;上层是玉皇阁3间,为歇山式砖木结构,四周围廊,内供玉皇大帝。


        底层神像,分别为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


        关帝庙东南有隋槐一株,树龄仅次于周柏。老干新枝,盘根错节,浓荫四布,生机盎然。


        钧天乐台,位于昊天神祠正对面,是关帝庙的戏台,建于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钧天乐”,意为天上的仙乐。乐台高1.5米,面宽1.35米,进深10.5米,前台及两旁围以低矮的石雕栏板。台上前部为三面开敞的卷棚歇山式建筑,高7.5米,后部为面宽三间的单檐歇山顶乐楼,高10.1米,屋顶用勾连搭形式联结为一体。平面布局采用了移柱法,前檐明间扩大到4.51米,两次间宽仅为1.92米,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视觉要求。前台柱头上正侧两面皆施彩绘额枋承重;枋上设斗拱,拱头皆雕成下昂刻三幅云;明间平身科中间一攒雕作华丽的斜拱,柱头科及平身科后尾全部采用镏金作法,出五拽架,直挑金檩下,从台上仰视,给人一种清爽之感。乐台的背面置以门扇,斗拱华美,前檐明间巨大的雀替镂空层雕,拱眼壁也用矮雕龙凤装饰,使整座乐台显得格外轻巧俏丽,是祠内清代建筑的代表作。

        从会仙桥眺望,钧天乐台临水泊岸,犹如一座水榭高台,碧波荡漾的晋水,通过形似瓜蔓的智伯渠由南而来,缓缓流经乐台背面折东而去。若遇演出,水声、歌声、乐舞声交织在一起,音入妙时如蟾宫绝调,像传神处似才子奇书 。


        东岳祠,又名泰山庙,俗称阎王殿,位于文昌宫和昊天神祠之间,奉祀掌管幽冥地狱、判定人间生死的东岳大帝,占地428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和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都曾重修。祠四周有砖砌花墙,形成一个独立小院。入口有小巧的仪门,为2柱1门卷棚顶的小牌坊。


       小院西南角这棵长龄柏,也植于周初,已经3000多岁。高17米,树围5.15米;北侧枝干枯萎,南侧枝杈茂盛,余荫可覆盖两个篮球场;主干苍古突兀,直径1.64米,3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老干虬枝,块磊突兀,形似禽兽,犹若“十二生肖”;根如铜铸,骨节嶙峋。


       仪门后为享殿,歇山顶,四面无墙,像一个方形的轩亭,4根角柱均用砖围砌成软心方形墙。享殿后就是正殿,坐北向南,面宽3间,进深2间,悬山顶,明间檐下悬“治明理幽”匾。殿内塑天齐仁圣大帝像,四壁绘有阴曹地府壁画。


        文昌宫,位于晋祠东北隅,占地面积793平方米,正面为一门两窗式,雕甍镂,三叠四垂,门两侧辟月窗,造型精美别致。门内筑洞3穴,为七贤祠,供奉春秋末年晋国死士豫让和与晋祠有关的6位历史人物: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于谦、王琼;洞上建3开间楼阁,即为文昌阁,供奉主管文运的文昌帝君,左右为平台游廊。宫门前有锁虹桥,横跨智伯渠上。据杨二酉撰“晋祠移建文昌阁碑记”,文昌宫原址在智伯渠南岸,仅一楹,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移建现址,规模扩大,并建锁虹桥作为进出通道。

        唐代大诗人李白和白居易都曾在晋祠寓居并留下诗篇,李白诗赞:“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红妆欲醉宜斜日,百下清潭写翠娥”;白居易也有《和裴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和欧阳修亦曾流寓晋祠,并有诗句流传,范仲淹有:“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欧阳修有:“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并入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明代名臣于谦、王琼也都在晋祠留有诗文。文昌宫在东北,舍利生生塔在中偏西,南门魁星阁居南,三峰鼎立,共同组成晋祠外八景中的“文峰鼎峙”。


        关羽亦称关老爷,晋祠正门右前方的老爷阁,也是为纪念关羽而建的一座楼阁。



        唐园,是在晋祠东南部新修建的一座当代园林,主景有山门、照壁、李世民等群雕像、飞龙阁等。

山门


        照壁,系2007年重建,高5米,宽8.4米。须弥座上东面为“福、禄、寿”三星。


西面雕“群仙会”


      “龙兴晋阳”青铜群塑,位于晋祠公园中心位置,正对着公园大门。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心的贞观勋臣马踏青山,风掠斗篷,凝眸远眺,气宇轩昂。


       飞龙阁,重建于2007年,座落在假山石洞之上。四角攒天顶,2层3层,面阔3间,进深3间,四周围廊。游人可登高远眺,也可穿洞而过。


        唐园还有临湖楼榭,亲水亭廊,曲岸垂柳,石舫游鱼,倒影似画,美不胜收。古时这里就是一片荷塘,春夏之际,清澈的水面撑起一朵朵碧绿的荷叶,露珠在徐徐清风中圆润旋转;荷花在和煦阳光下争妍斗艳,沁出淡淡清香引来蜂蝶蜻蜓。“轻轻浅浅一池莲,摇摇盈盈六月花;朝露珠玉滚荷叶,晚霞荷花立蜻蜓”——“大寺荷风”亦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胜瀛楼,建于明末清初,高17米,2层3楹,重檐歇山顶,楼上四面围廊,风致高爽,最宜观景。瀛洲,中国传说中的东海仙山之一,胜瀛,有胜似东海仙山之意。此楼四面受光,日月从升起到落下都有光照入内,廊外风声霍霍,楼内温情脉脉,最宜品茗谈天——“胜瀛四照”为晋祠内八景之一。

        胜瀛楼西南有三圣祠和同乐亭,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参观。据介绍,三圣祠中原供奉药王、仓公、扁鹊三位古医药专家,清乾隆时期改建后将右边的扁鹊换成龙王,故又称“三王祠”;同乐亭现辟为傅山纪念馆。



        胜瀛楼南侧的晋溪书院,原名晋溪园,为明代重臣王琼的别墅,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园内溪翁堂为王氏祖堂,曾设王氏列祖列宗灵位。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王琼死后,晋溪园改为晋溪书院。此后历经400余载,书院房屋大部倾圯,溪翁堂也仅存残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太原王氏海外宗亲和社会各界资助下重修,于1993年6月告竣。新书院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大门上方高悬“晋溪书院”原匾额,落款为“王琼十四世孙王宪敬书”。     


        晋溪书院为两进院落,院内殿堂供奉着太原王氏18个分支的始祖牌位,陈列着当代王氏后裔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与海外王氏社团赠送的文献资料,壁上挂有王氏历代名人画像。

       第一进院中的太原堂,是子乔祠的享殿,供奉太子晋的灵位。


        二进院内的正殿,是王氏宗祠,高悬“子乔祠”匾。殿中央有王子乔塑像,四壁绘有《太子晋史画》24幅。

        太子晋,本名姬晋,字子乔,周灵王的太子,相传为太原王姓、琅玡王姓、三槐王姓的祖先。新马泰菲等国外王氏宗亲多次到此认祖归宗。人称:天下王氏出太原。太子晋温良敦厚,聪明博学,15岁就辅佐朝政,口碑极佳。据传有一年,洛阳附近水害成灾,威逼王宫,周灵王为图省事,准备沿用壅堵的老办法,围城筑堤,排水至附近村落田园。太子晋提议疏通河道,既可解救王宫,又能保护村民和庄稼,未被采纳。太子晋复据理力争,结果被周灵王一怒之下贬为庶民。太子晋被黜后,内心苦闷,不到3年便抑郁而终。其子宗敬后来出任司徒,眼见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辞官避居太原。时人因其是王族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其后裔便以王为姓,太子晋作为王氏先祖亦被称为王子乔。


        王琼祠,明代建筑。匾额为“山高水长”。内供明'三朝功臣、两部阁老'王琼塑像,两边还有6尊总兵塑像。门前两株银杏树,传为王琼手植,左雄右雌,人称连理银杏,已近700岁。王琼种此银杏的目的,是希望后代发奋读书,像刘勰一样,在银杏树下写出传世佳作。

        王琼,太原人,字德华,号晋溪,生于1459年,卒于1532年,与于谦、张居正并称明代三重臣。他是明成化年间进士,曾任工部郎中、右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仕宦数十载,贡献颇多,曾主持治理漕河,平定朱宸濠叛乱,晚年出征西北,病死于疆场。


        公输子祠,供奉鲁班。位于王琼祠和水母楼之间,祠基髙耸,沿石阶上20余级可达。居髙临下,景致幽雅。祠堂坐西向东,长7米,宽6米,占地面积43.38平方米。正殿3楹,红墙青瓦,清净庄严。


        本祠创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所悬的木牌上记载,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増建神龛,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重修全祠,并在殿的前檐加悬“巧思入神”横匾。


        公输子,复姓公输,名般,春秋时鲁国人,也称鲁班,被尊奉为土木工匠的祖师。“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孟子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两面山墙墀头上用砖雕刻的花饰和檐下梁枋彩绘及卡角木雕均十分精致;殿前柱头的雀替镂雕着粗壮的金龙,颇为壮观。



        再往南走,就是奉圣寺,相传曾是唐代名将尉迟敬德的别墅。传说有一日尉迟恭向高僧智满讨教:“割绝他命,敢问还否?”师云:“将军有悔心,天启之也”。再问:“若斋僧建刹如何?”师答:“一念善心生,获福无涯矣”。尉迟恭听罢顿首叩谢,并设宴款待,改建其别墅为梵刹。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建完成,高祖李渊赐额“十方奉圣禅寺”,智满为首任主持。金贞佑年间,除舍利塔外,全毁于战火。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高僧洪智重建,历经希公等十一代主持,千百年香火未断,直至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遭火焚毁。明洪武二十四年和永乐十年圆觉禅师2次重建,上世纪50年代又毁。眼前的奉圣寺为上世纪80年代初重建。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过殿、山门都是从各处搬迁而来又重新组合的元、明建筑精品。大雄宝殿,系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来;过殿,由汾阳二郎庙迁来;山门,是晋祠早期的山门,原名景清门。寺内碑廊有唐译八十卷《华严经》石刻共96幢,武则天亲自作序,保存了一些武周新造字和风韵不同的初唐小楷书作,有很大的佛学文化和书法艺术价值。


        寺北为“浮屠院”——“浮屠”为梵语,就是“佛塔”。院内有舍利生生塔,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再次重修。据传释家牟尼圆寂后,其骨灰形成各色晶莹的珠子,佛家称“舍利子”,宋代建塔时将其中一粒埋于此塔下。清乾隆年间重建此塔时,发现塔下有许多舍利子,当年的一粒舍利竟变成了千百粒,故称此塔为舍利生生塔。


        塔为砖砌,8角7级,总高38米;每层开4门8窗,供人凭倚,并绕以琉璃勾栏,斗拱精美;塔内设有螺旋蹬道,可逐层登临。顶层远眺,晋祠内外尽在眼底。清晨,朝霞映红;傍晚,夕照涂金,宝塔熠熠,一派庄严——“宝塔披霞”,为晋祠外八景之一。


舍利生生塔旁小院内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据传: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本已干枯,不知多少年后又奇迹般复活。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庙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有一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膏药:“膏药灵应、能治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半晌没人来买。老道遂大声说道:“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言罢,便将膏药贴于枯槐之上,扬长而去。说来也巧,不到一月,枯槐果真复活。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称之为复生槐。        

        俗话说:“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应是多年沉睡后碰巧此时苏醒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晋之行前看晋祠
愿晋水长流
在晋祠 我摄一把山西人的乡根情缘!
山西纪游之一——晋祠
晋祠,一部记载着三晋历史的线装书(二)
《山西太原晋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