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岁月(55)

  我是抚顺二中六七届初二一班的学生,严格说下乡时我们才十六七岁,初中还没有毕业。但是我们在艰苦的农村环境中迎难而上,苦中作乐,同学们互相关爱,共度时艰。那一幕幕像电影回放在我的脑海之中,催我奋进在人生的道路。


  下乡时,我们知青都有一双“飞毛腿”,走多远的路也不嫌累。从火车站到我们青年点八里地,从我们所在生产队到新立屯镇来回三十里地,我们健步如飞,一口气走下来。那时候一个是年轻腿脚壮,一个是想坐车也没有。我后来归户到新宾爸爸那儿,下车也得走八里地,步行习惯了,一路看风景,越走越有劲。


  我下乡时爸爸将他下厂时常穿的八成新的劳动服送给我,嘱咐我要热爱劳动,在农村好好干。这套工作服我穿了四年,一直到回城才脱下。尽管在农村四年多的摸滚打爬,春种秋收,我都是穿着这套爸爸曾穿过的工作服,脏了就洗,破了就补,我始终没有舍弃它,穿上它我会想起爸爸的嘱托和期望,让我浑身有力量。


  下乡头年过春节我们响应“春节不回城,留在农村过一个革命化春节”号召,留在黑山当地过年。除了除夕和初一由队里安排到村民家吃年饭外,从初二开始青年点自己立火,将年安排得有滋有味。年前我们就准备好年货,买了十斤新鲜猪肉,海州和做饭的胖墩做的食谱一直安排到初六,实实惠惠农家饭菜年味十足!


  下乡转年七月,海州大哥和点里同学为我和建华过生日,我是7月13日的生日,建华晚我一天出生。这是我在外面过的第一个生日,生日过得很隆重,连女同学都全员参加了,大家玩得很尽兴,那天喝了一箱果酒。酒足饭饱男生爬到柴垛上弹琴唱歌,女同学在下面翩翩起舞,同学的情谊让我和建华心里热乎乎的。


  村里在知青的帮助下办了电,昏暗的油灯换成了明亮的电灯,村民高兴,知青也愉悦。过去写家书大家凑在油灯下挤成一团写,现在灯火通明自己写自己的,互不干扰。尤其让大家欢喜的是过去我们每月磨面都要去镇上,来回就要半天很耽误事,现在队里有了自己的磨米房,随时随地磨很方便。有电真好!


  同学间的友爱互助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刚下乡正赶上秋收,劳动强度大,紧张而忙碌,平时有劳动基础,体力好的同学还能跟上趟,大多数同学都很吃力。点长海州成立一个“督战队”,挑体力好的同学前面有两个带头示范,后面有三人善后扫尾,看谁落后就帮谁带一段,不让一个人掉队,这种关爱温暖每个人。


  70年我转点后的新宾永陵是群山环绕的一块平原,风景秀丽。这里有座最高的山叫烟筒山,山高愈千米,顶峰云雾缭绕,令人赞叹不已。我们知青一直有登烟筒山的念头,在我到那儿转年终于成行,那是我和伙伴们利用一次砍柴的机会从山的背面一鼓作气登上山顶,举目望去,四处景象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


  下乡第三年涨大水,村低洼地的几户人家房屋侵水,形势十分危急,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亲自组织抢救,那天夜晚知青都没有睡觉,和青年社员一起帮助先把这几户人救出来,再抢救屋内粮食等值钱物品,大水已经漫过炕沿边,我们手拉手最后扶着队长拉好的安全救助绳子撤出来。人员物品都安全转移,我们很欣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青岁月(83)
周以耕:美哉!《红杉树下》
不能等待(感恩教育)
邮票上的知青历史
女知青珍贵老照片:朴素穿着藏不住气质美,城里女孩下乡也勤劳
同样是“知青”,我是下乡知青,他是回乡知青。一个离家,一个回家|慧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