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秋风骨松烟冷,几许文章淡墨痕


《墨梅》是元代画家王冕题在自己一幅梅花图上的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赞美了所画墨梅清奇香满,卓尔不群,也反应出他自己的操守和情趣、品味。

画中梅花淡淡的墨晕,是池边梅树吸收了池中墨所成,这个比喻清奇又巧妙。洗墨池典故来自王羲之,传说王羲之从小刻苦书法,残墨将门口的池塘都染黑了。

但凡在书画上有成就的人,无一不经过这样的辛勤刻骨,王冕自然也不例外,他说池边梅花沾染了墨色,跃然成为画中墨梅,也说明,他家池塘,定也晕染了太多墨色。

淡墨痕,尽显性情。红尘繁华,功名利禄,多少人追求奢华权力,唯有一颗清心,才能体会到一个淡的之妙。

一个淡字,诗、画、人,格局淡雅,诗情画意都出来了。

水墨两个字,已然如一幅画,水墨的魅力,既有水之流动轻灵,又有墨之饱满沉稳,二者合一,淡远,清幽,芬芳。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墨:墨书墨也,从土从黑。

元代《琅嬛记》中记载汉代为制墨大发展的时代:汉人有墨,名名曰喻麋。


宋代之前,松树为最主要的制墨原料,树龄古老的松树,纸条中油脂含量最高,适合烧烟制墨。而宋代出现的墨之著作《墨经》则记述了制墨原料来源:汉贵扶风喻麋终南山之松……松烟之制尚矣。《墨经》还谈及松烟墨的产地:唐则易州、潞州之松。上党松心尤先见贵。

曹植写过:墨出青松烟。

而《合墨法》详细记述了墨的执着过程:取纯净的松烟,捣好,用细绢在缸里筛掉细砂等杂物……

著名女性书法家卫夫人留下的《笔阵图》写:其墨取庐山主松烟,代群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

宋代最大的突破,就是油烟墨的发明。而这之前,流行的都是松烟墨。明代才子屠隆《考盘余事》写了二者的不同之处:余尝谓松烟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

《文房四谱》记载:汉代,皇太子初拜,给香墨四丸。

江西省曾经出土的晋墓中,也曾发现一系列的殉葬品:故书砚一枚,故笔一枚,故纸一百枚,故墨一丸。

《新唐书》记载:唐玄宗时创立集贤院,由太府每季给上谷墨336丸。另外唐代还曾在易州设立了墨务官。

这里面包含了两个信息,一:汉代制墨,已经开始调制叫香料进去;二:晋代开始,社会已经普遍认可墨作为文化产品流通,甚至墨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了重要的馈赠和生活用品。

可见笔墨纸砚作问文房四宝的认知,至少在晋代就已经普及了,到了唐宋,已经尤为日常。

李白写《酬张司马赠墨》记录了一段引墨而起的小事: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朱。
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上党松烟墨,优质松烟混入珍贵香料制成的墨,流行于盛唐时代,李白感慨,这样珍贵的好墨送给我,要到重大的聚会时再拿出来用了,平时肯定是舍不得。


文友间赠好墨,亦是一大雅事。

唐代另一位诗人李峤也写过《墨诗》:

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
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写的也是上党松烟墨,李峤更多描述了松烟墨的特别,那就是: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落在画纸上的墨点,远望如青蝇停落,形容墨色黑泽盈润。而墨色落在生丝上的效果,则色彩更分明。

诗僧齐己写墨:

珍我岁寒烟,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销得苦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荃。

研磨,运笔,行于纸,走于笔,抒写秋水文章,心怀落梅风骨。铁画银钩,龙飞凤舞,无不是游刃于墨之浓淡适宜,从而晕染出千年的诗意。

墨痕依旧,风采长存。


文章作者介绍:月满天心,月似白玉,心若琉璃。爱字,爱书,爱画。手写我心,惟愿澄澈,爱古典之美,爱写千年风月。已出版各类图书作品二十本,发表文字逾400万。个人公众号:ymtxwzf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唯行:还是七十年代上墨松烟好
我对松烟墨的理解
如何区分松烟墨和油烟墨
用松烟墨画山水,才能真正读懂黄宾虹
蓄墨小记
墨条墨锭是如何分类的?书法国画选什么样的墨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