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瓷器鉴定学习——认识“蛤蜊光”
原文地址:瓷器鉴定学习——认识“蛤蜊光”作者:古瓷鉴藏家陈树威
在瓷器鉴定中,对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样的光晕,称做“ 蛤蜊光 ”。尤其是明万历年间的“红、黄、绿三色的‘大明彩’”,不仅在彩釉上能见到这种光彩夺目的“蛤蜊光”,有时连牙白色的底釉上,也有这种令人目眩神迷的光晕闪现。由于这种光晕显得珠光宝气,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作“蛤蜊珠光”。
一、什么是蛤蜊光
蛤蜊光:从物理光学角度来看是一种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含可见光各种频率的全色光(即白光)经厚薄渐变的透明体里外两层表面的反射后,发生光的干涉(不同频率光波的叠加)出现五颜六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薄膜干涉现象。这种光的干涉现象,在水面上的汽油、肥皂泡、贝壳上都可以看到。瓷器上的釉上彩年久有氧化物析出形成薄膜,或在存放环境中外部物质在釉面结成透明薄膜,也会产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即出现“蛤蜊光”。但由于各种颜料的化学组成不同,“蛤蜊光”的强度也不同。通常以绿色较重,其余次之。乌金釉、醤釉的表面通常 也有“蛤蜊光”,甚至在白色瓷器釉面上也偶尔可观察到“蛤蜊光”。形成“蛤蜊光”大概至少需几十年。这种特有的迎光显现,避光消退的光怪陆离的光晕,成了古瓷的特征,因此也成了鉴定古瓷的重要依据之一。
“蛤蜊光”与“窑变”不同,“窑变”是在瓷窑中发生的,“蛤蜊光”是在使用或存世岁月中出现的;窑变是釉质色彩的变化,蛤蜊光只是釉表面的浮光。
二、蛤蜊光不是古瓷鉴定绝对的依据
人们既然知道“蛤蜊光”形成的原理,当然就能仿造“蛤蜊光”。照相机的加膜镜头、加膜眼镜不早就有了吗?现在有些新仿的瓷板画,有些就有人造的蛤蜊光。因此,蛤蜊光只能作为鉴定的一个参考因素,不可仅仅据此就断定是老瓷器。
三、真假蛤蜊光
根据“蛤蜊光”来判别古瓷真伪,在目前来看,还算是个比较重要比较可靠的手段之一。尽管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仿古者以某种药水浸泡等手法,制造假“蛤蜊光”来仿造古瓷,但和别的制假手段同样难以避免地产生缺陷:真的蛤蜊光紧紧围绕在彩的周围,很细小很均匀的光圈,彩浓厚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明显,彩薄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淡。而假的蛤蜊光圈比较粗大、片状的、不自然,而且浓厚彩四周的光圈和淡彩四周的光圈是一样明显的,没有真的那么自然。假“蛤蜊光”也和假“包浆”、假“火石红”一样,不够自然,缺少灵气。假“蛤蜊光”显得呆板生硬,而真“蛤蜊光”在侧光下若隐若现,如虹似霞,像是具有生命一样,闪闪烁烁,显得十分灵动。说得通俗一点,假“蛤蜊光”和假“火石红”、假“包浆”一样,是死的;而真“蛤蜊光”是活的。现在造赝者,用“电光水”、真空镀膜法制造“蛤蜊光”;景德镇的仿古瓷厂,改进工艺配方,使一出窑的五彩、粉彩瓷就有“蛤蜊光”现象。
平时多看看具有“蛤蜊光”的真古瓷,那么以后看到那种假古瓷上的假“蛤蜊光”,立即会觉得像是老妪脸上硬涂的脂粉,和真古瓷上的真“蛤蜊光”相比,简直可以说是相形见绌,真假就可以立判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辨别新老瓷器蛤蜊光
古代瓷器的“蛤蜊光”
浅谈蛤蜊光
蛤蜊光是什么?浅谈瓷器真假蛤蜊光
浅谈瓷器上的“蛤蜊光”
浅论古瓷上的酥光、宝光、蛤蜊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