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自便诗年选》初选稿:汪宗来(2首)


汪宗来,安徽池州人。写诗,让诗从天上回到地上。

《水里有一只死鸟》

鸟应该死在天空

它也确实是死在天空

飞着飞着

翅膀开始僵硬

无法抖动便无法保持平衡

控制不了前行的方向

一头栽向大地

扎进柔软的河里

河水收容了最后的飞翔

死鸟浮出水面的时候

春风吹过河堤

河水慢慢流淌

《良夜如迷》

谈及生活的态度

你说大部分的决定

都是在一分钟之内做出的

是啊

这是怎样惊心动魄的一个夜晚

你说的轻描淡写

不试图说服谁

很多人渐行渐远

一个人睡着了

总有一个人替她醒着

初选记:读着村长今年的诗,整体确实有股春风吹拂,河水流淌的感觉,平和自然,舒缓放松。一首诗写完了,总有一首诗让它自便。(阿哩)

——————————————

微信谈诗22条

@华秋

1、原则上我对表情达意的写作不感兴趣,因为写得多么舒服也是老东西。我感兴趣的是陷入思忖状态出现的东西。所知所感,尚未确定,但正在试图确定。让我触动的往往是尚未想清楚便开始写的东西,只要他诚实,具体,明晰其思忖过程。我喜欢与诗人一起进入未知领域,而诗人的才能便是找到进入未知领域的途径的能力。

2、当然,潜意识也是可能性之一。

3、如果有人坚信自己的情,义,值得表达,在我眼中不是傻逼就是过于自恋。当然,也会变得可爱,这要看情况。

4、日常中也有未知,让人惊异的触发,这是你也好,谁也好,不少好诗的优秀之处,

5、@小苏打:一直以来,我在思考语言最核心的功能,得出结论是触发思维,而非触发情绪。语言最妥善地维护着思维作为信息系统的产生,传递,演化,再传递,其中有严格的工具性要求。我们将其表述为准确,清晰,具体等等。其功能对应的是我们的智力和理性需要,而非情绪需要。

6、所以语言作品首先透露的是说话人的意识形态。注意,这里的意识形态是中性概念,指其本意。即其意识的形态。如果其价值观是恶心的,表达再好有何意义?当然,很多人都会避免表达恶心的价值观,转而歌颂所谓的人之常情,比如爱情,父子母子,,诸如此类,这些感情在我看来,语言再好也无新意。何况人之常情真的就值得表达么?对此我怀疑。

7、其实简单地说,我提倡无主题的写作。就是去邂逅。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写什么,我也无法判断我会读到什么,便有邂逅可能。我认识的人中很多作者放弃了有主题的写作,比如李侃。他的诗就是十分随便地开始,有时候会有邂逅,有时候没有邂逅。后者便是写废了。但偶尔有前者,便很妙。

8、回到个体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自己大脑的健康活跃运行,我很关心语言的这个功能。

9、思忖状态也是你的感知力异常敏锐的状态,这时候应该做的是找到合适的词语对应感知对象。在我看来所有词语都是名词。是对感知对象命名的词语。

10、进入思忖状态,便是语言诗意化存在的状态。我看很多人急于有感而发,生生地夸大其感,写出了啥口号,矫情句子,浪费了写出一首诗的机会。

11、邂逅便是未知领域的惊喜

12、对社会有益的诗,比如某些社会批评之作,我是可以鼓掌的。但我知道我并不代表我本人鼓掌,而是从社会道义角度为他鼓掌。

13、带着主题写出好诗这句话没问题,那就是写出一首在说服力感染力上很强大的诗。工具的优秀之作。

14、思忖状态的出现,是频繁需要。这涉及到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涉及到存在感,隐秘而终极。

每个时刻都在命名,是因为只要一感知,感知对象便在起变化。这大概是测不准原理的一个案例。

很多时候我其实是不赞同一种意义,而非取消意义本身。老杨说废话是最平等的话,难道不是在说意义?

15、正如面对小说时我不敢轻易否定故事,因为我发现我们在三四岁时便开故事思维模式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故事和语义,已经深入思维形式本身。

16、@贺建飞:有时候我们得捋清概念的定义才好说话,比如意义一词,到底是语义呢,还是我们说的依靠写作行为赋予的诗歌的意义。如果说语义,我不太敢妄加否定,因为我的思维要流动,仰仗于此。

17、语义使词语变成句子,这是毫无疑问的。

18、所以我认为我反感的从来不是语义和意义,而是对不同意识形态的排斥。比如建飞这首,对日常体验的尊重,与我的基本价值观是合拍的。我们说底层一致,应该是包括审美,价值观,世界观等等形成的在意识形态出入不大。由此我会觉得读得舒服。

19、如果说到意义概念的终极,我可以说意义与生存攸关,而生存是优先于写作的。

20、比如建飞你这首好诗,我敢发誓没有人不是依靠语义读完的。

21、写诗,同时在写写诗这个行为,犹如小说中的元小说做法,就可能会出现语义和写作意义交织的情况。

22、所谓写作行为赋予诗以语义之外的意义。举一个例子,你在咖啡馆写诗和在监狱写诗有不同的意义产生,问题是你是否推崇此意义。事实上任何一次写作行为,都可以被赋予意义,不管你认可与否,他人都可以按其需要阐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谈“以……为……”句式,在总结层次观点句中的运用
失去象征的日常世界——论王小妮
尹才干:诗歌写作概述(一)教学设计
欧阳江河:深入“坚硬的内核”,走向“25岁”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陈超:诗艺清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