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存在”和“存在者”与诗的关系

关于“存在”和“存在者”与诗的关系

————李侃与可可西的对话

可可西:

天热适合静养,我现在对那些抽象思辨的东西,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感觉我是人老心衰哈

李侃:

静不下来,就必与哲学无缘所以,很多诗人其实很浅表,连哲学的门都没,谈不上思想境界。写写浅表的东西,还不自知,这是当今文人之通病。比民国的才子们差远。因为不读书,所以就不自明,就胆大包天。

可可西:个人认为虽然哲学思辨对理论探讨很有益,但对纯粹的诗歌写作且并无益处

李侃:

这次我发现了“叫兽”。贺建飞的东西更明朗了,先春的写作状态反映背后的不简单

可可西:

很多东西是越辩越明朗有人能与你在同一语境对话,甚至反驳你,这是好事。双方都能在对手那里得到启示。

李侃:

思想提高境界,增加高度站得高才看得远。所以,高境界之人一眼就把你的东西看个穿比如叫兽这次,以前不认识,他提醒我:你站在一个高的境界写诗,一些人却在下面望着你说你诗的好坏。那怎么行

诗歌不是写思想是我一再反对的东西。为什么要修炼思想,是因为你的视野高、宽、大,你写出来的诗才会深入宇宙内层,不是肤浅的东西

可可西:

你这是要修炼成精啊,但时间最终只能留下天才派的作品

李侃:

“个人认为虽然哲学思辨对理论探讨很有益,但对纯粹的诗歌写作且并无益处”这句话有偏颇。在西方很多诗人都是哲学家,很多哲学家都是文学家。法国多,德国的荷尔德林哲学水平高得很,经常跟海德格尔对话,而且海德格尔非常推崇他的诗,在大学开专课讲他的诗

可可西:

你这话也是我曾经说过的。所以无论哲学和诗歌,天赋才识就是最高境界。

李侃:

不存在对我来说生命需要大。再说从历史长河来看5.4以后的现代诗真正能流传下去,像一些经典的古诗那样,少得很。现在我来看北岛的《回答》也是狗屁,表意,时代的呐喊而已1000年,10000年以后他们的能流传,说不定我的也流传,不信你看。

修炼高度,即修炼境界,必须用思想。这也是诗歌需要的。而思想又来自读书和思考。读书和思考的效果呢,最终由自己的天赋决定。当然不勤奋懒什么都是一无所成。对吧?所以修哲学读思想是关键,但靠的是天赋和勤奋。

可可西:

如果诗歌是你所说的,是发现和揭示人的普遍感知,是可以通向神、心灵、宇宙等绝对理念的途径,这样的能指,当然可以从经验获取,也可以从先验获得或者两者是殊途同归吧

李侃:

路线:人生下来后——你被迫求生存——生存要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无限,你也是被迫选择——选择本身就有智慧——选择路径的智慧带有“天、地、神、人”的元素,因为我们就是生活在天命——所以,海德格尔说智慧就是存在之真理注意这个“真理”是存在,不是存在者:事、物、人。存在是看不见的东西。与从存在者事、物、人抽象出来的观念本质是码事——诗歌写的就是这个智慧的东西(普遍感知)——表现出来的就是感性文字

必须搞清楚诗歌来源。以后发展出来的一些诗歌方式,都必须在这个来源上说话,脱离这个来源就不是诗。很多人搞不清楚的。你问他什么是诗,他绝对一团雾水

可可西:

越是个体的,越是普遍的吧。你为什么那么小瞧表意诗?难道你所谓不表意诗,就真的没有表意吗?语言的目的就是表达,无论你表达了什么,任何表达都是表意的,都是来自你一个个体的人。一个个体的人,几乎不能逃脱个体的先验认知,去真正认识自己以外的客体世界吧。

李侃:

选择可能性(存在)不等于选择的结果(存在者)哟。选择可能性,是看不见的;而选择后的结果就落在具体的事、物、人身上了,这些就是存在者。所以存在和存在者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建飞兄看了我写的文字后,我俩公聊了一次就更明白了

没有100%的不表意,因为人已经被思想污染了。但我们懂得不能表意,就会尽量避免不去表意。这个不需要多谈

“越是个体的,越是普遍的”这句话我问你一句:个体指什么?普遍指什么?你回答我

可可西:

当然,你逃不脱表意的,就算你尽量避免表意,除此以外你想表的,你能表的又会是什么呢?

李侃:

要弄清楚这些就必须读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思想

“存在”以为观念

看来我上面说到“存在和存在者”,你没弄清楚。要悟透呀!

我问你一句:“存在”是“观念”吗?

可可西:

我所说的个体的:指个人生命经验的知识与综合判断。普遍的:指从多个个体经验知识中,抽象出来的适合多个个体经验知识的东西,就像多个个体经验知识的最大公约数。

我没弄清你说的存在和存在者,是海德洛尔的吗?胡塞尔的吗?它们在他们的哲学体系里,指的是什么

李侃:

举一个简单例子:今天你到我这里来,有10种来的方式供你选择。10种方式是藏着的遮蔽着的哟,就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我这里,必须选择一种怎么选择?就是你的选择智慧选择的结果,就是你选择的具体的那种方式,海德格尔说是你解蔽出来的。那么这种方式涉及到的人、事就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者”。生活中的选择比这个例子复杂多了。这个“存在”是观念吗?你再理解理解?

“我所说的,个体的:指个人生命经验的知识与综合判断。普遍的:指从多个个体经验知识中,抽象出来的适合多个个体经验知识的东西,就像多个个体经验知识的最大公约数。”你话可看出,你还是站在“存在者”上在思考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是发生“存在者之前

你得去读书胡塞尔、海德格尔真的了不起

胡塞尔也是站在存在者”上去思考的。他的路线:存在者——(反思)——存在”的。就是他的有对象性的意向性理论

海德格尔却是站在存在”上去思考的。他的路线:从思考存在——(落在)——存在者”的。就是他的无对象性的意向性理论

可可西:

你认为诗歌要说出的就是这个“存在”吗?

李侃:

对。这个东西每个人随时都有,但不好理解

而且存在是无限的,人类是一层一层向最本源解蔽的海德格尔称解蔽出来的存在为存在之真理,存在之澄明。因为它在天命中,带有的诸多元素,很生命的。所以诗歌的境界是无穷的

可可西:

你认为诗歌要说出的就是“存在”,说出“存在”,跟说出“存在者”的意义,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优劣呢?

李侃:

这下你就该明白存在不同于观念了。观念是什么?观念是“存在者”里抽象出来的概念,与存在没有关系。海德格尔非常反感用观念写诗

“你认为诗歌要说出的就是“存在”,说出“存在”,跟说出“存在者”的意义,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优劣呢?”你的这段话我样来回答好理解些:具体到一首诗,诗里除了连词、介词等外的所有名词代词甚至动词等,也就是“意象类”的东西,它们都是明确的“事、物、人”,这就是“存在者”。那么这个存在者有什么意思?就是为了带出背后的东西,所谓的诗意,超语义,实际就是“存在”这个东西。这下你看出“存在者”在诗里是为了带出“存在”的。也就是“所指”存在者带出“能指”存在。但我们思的时候,恰恰是相反的是先有存在(文字背后的东西),而后落在一些存在者上的(名词代词等意象类)。我相信诗人写诗和读者读诗,都是读文字背后的东西。

可可西:

或许存在是无限能指,存在者是有限能指。为什么康德要对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辨证论进行批判,那永无止境的,通往世界本源的探求,关于绝对理念的追求,于历史时空中的人类,有何意义?自然法则大于世间法则,相对于人有何意义?人类只有站在“存在者”的立场,为自然“立法”,为天地“立心”,一切表态表意,判断和选择,在存在的历史时空中才是有效,有意义的。

李侃:

康德是站在存在者上思考的。胡塞尔对他大突破,海德格尔又对他的老师胡塞尔大突破所以,后来海胡分道扬镳了,而且老死不相往来

康德思考的是抽象出来的东西,也就是抽象本质,海德格尔说这些抽象的东西对生命和诗意义不大,对科学有价值。

可可西:

最大可能统摄了事物存在之表象的表意,才是诗歌的最高境界。

哈,我作为你的反方辩手,辩经?辩诗?

李侃:

你有点明白了。但存在之表象这一点恰恰是胡塞尔提出的智性直观思想才办到的。之前康德没有这个思想,他只认感性直观物自体形成表象。他说没有智性直观”这一说。胡塞尔问他为什么一个抽象的东西在头脑里能成像?他无法解释。因为他一解释自己的一些理论就站不住脚

或许存在是无限能指,存在者是有限能指”你的这句是自己的发挥,无可厚非

智性直观是胡塞尔最基本的概念,还有意向性“先验直观”,都是胡塞尔了不起的东西。胡塞尔是从对象出发来研究它的意义,而海德格尔却说:人被抛入世界就必须存在起来,必须做选择,只有你选择了才与对象发生关系,哪怕已经存在的对象你只选择与你有关的一面发生关系。好了不起的思考

学生和老师打架,直接相反:一个从存在者到存在,另一个从存在到存在者。哈哈。可是没有胡塞尔哪有海德格尔呢?思想就是思想的历史

海德格尔提出基础形而上学,他之前的形而上学都是站在存在者”上研究的,属第二位的形而上学。所以海德格尔更本源,更生命,更价值。注意哟,他的学生列斯”提出“他者”来反驳他哟,更精彩。有意思吗哲学

可可西:

康德生命有限,他对他的体系,只能就重避轻。许多漏洞,许多自相矛盾,必靠后来者补充修补,甚至被颠覆,都是必然。重要的是,他对人类所生存的无限时空发出的感叹,人必须在自然法则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康德那里,人非但不是上帝创造的。相反上帝是人为了自身需要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绝对理想的象征。存在者在宇宙中不断实现着他的主观能动性,成为相对时空中的主语和立法者。

是啊哲学蛮好玩哈

李侃:

说得好!但这句存在者在宇宙中不断实现着他的主观能动性,成为相对时空中主语和立法者。中的存在者应该为人或人类才合适

当然人也是存在者,但只是其一

可可西:

哈,你说的对!

李侃:

海德格尔经典名著《存在与时间》必读哟!

可可西:

我之前说的这些,是想论证说明诗歌表意的合理性,它的高境界,不亚于你说的诗歌是揭示“存在”的能指哈

李侃:

抽象的东西都可表象,这是胡塞尔的”智性直观”解决的问题,叫做“意向性思维”胡塞尔说:只要你有个意向,就可以在脑子里表象。好了不起

可以了。下次找个话题再聊

可可西:

感觉哲学也像一种思维游戏,有挑战先天思辨能力的趣味在里面,像下象棋的乐趣。

李侃:

我们人是有限动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解蔽无限,看起来就是在做游戏。

可可西:

看到康德说,时间空间,并不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我们认识世界先天赋予事物的,我觉得好神奇不可思议。而且他说物自体这个部分,很像佛教说的,那个未知的婆娑世界。真的很有意思。

李侃:

对,康德的伟大就在这里。但是二元论的,我们要看到他的不足。

好了,好了。记者的胶卷没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冬:当深渊回望……(评胡弦诗歌的主体间性)
哲学家的小木屋
主体间性的内涵
说说存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诗—生命与语言的互动
落红不是言情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