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到底要“芝麻”还是要“西瓜”?



生活中的芝麻小事,永远不应阻挡你去追寻伟大的事业。

——歌德


西瓜和芝麻摆在面前,我们都能一眼分辨出大小

可当它们抽象为工作和生活中的选择题时,我们却往往犯糊涂,时常为了“芝麻”而丢掉“西瓜”。

打响了隋末武装起义第一枪的杨玄感,也是如此。

起义过程中,总是抓不住重点,分不清缓急,本来瞄准的是隋政府,自己却最先当了炮灰。

制定战略:上中下三策,偏偏捡下策

杨玄感出身贵族,父亲是隋朝名将杨素。

隋朝末年,因为连年征战,民怨四起。

公元613年,杨玄感趁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在黎阳发动叛乱,成为当时首位贵族造反领袖。



杨玄感手中并无兵权。

最初的起义队伍,基本是连忽悠带吓唬拉来的——

城门一关,强令民夫入伍;然后以运粮为名,召集附近郡县的官吏前来会师;又强行拉来五千多个搬运工和三千多个船夫加盟;连士兵身上的盔甲,都是临时扯了船上的帆布连夜赶制的。



队伍好歹有了,接下来朝哪打?

智囊李密为杨玄感献上三策——


上策:往东北打,占领涿郡,封锁临渝关,切断隋炀帝的归路,高句丽得到消息,—定会从背后攻击他。用不了十天半月,粮秣辎重就会耗尽,隋炀帝将不战自溃;


中策:往西打,直取关中。沿途不攻击城池,只横穿原野。关中四面全是山塞,如同天堂,我们据守险要,让隋炀帝有家难归,然后再从长计议。


下策:往南打,攻取东都洛阳,然后向四方发号施令。不过,如果攻城,一百天还攻不下,到时候全国援军将从四面八方赶来,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杨玄感思量再三,最终决定,采取下策

理由是:文武百官的家眷都在洛阳,我们拿下洛阳,可以动摇军心。如果不拿下洛阳,咋展现我们的威风呢?


在这种一着不慎可能满盘皆输的时刻,李密考量的是性价比成功率;而杨玄感关心的是怎么打更威风。于是放弃更优策略而取其下。


战略既定,接下来,杨玄感便带领起义军一路向南,杀向洛阳。

选用人才:宁肯信俘虏,不愿信亲友 

虽然初始阵容有些寒碜,但是杨玄感的品牌宣传却做得相当到位。


他每每发表公众演说都会强调:

自己做官已经做到上柱国,家里黄金万两,锦衣玉食,对于荣华富贵,早已无所求。

现在冒着被灭族的危险,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悬壶济世,拯救苍生!


这口号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年轻人都自发从军,每天数以千计,很快军队发展就到十万人。

甚至不少隋朝贵族和高官子弟都前来投降,杨玄感非常高兴,来者不拒,纷纷委以重任。



在来降的贵族中,有一位叫韦福嗣的内史舍人。

杨玄感仰慕他的家世和地位,很快将其视为心腹,并疏远了为自己瞻前顾后、尽心尽力的智囊李密。


然而,杨玄感并没有什么识人之明。

韦福嗣当时是个首鼠两端、左右摇摆的墙头草,每次做的谋划,都在为自己预留退路。

这点被李密看穿了,他警告杨玄感:“我们对韦福嗣又不是知根知底,他现在的态度捉摸不定。如果把这种危险人物留在身旁,听他在中间拨弄是非,早晚会被他耽误的,恳请将他斩首!


杨玄感听后,不以为然,说道:“不至于吧,有这个必要吗?

你不是嫉妒人家吧?


对于杨玄感的反应,李密十分失望。

他对亲友说:“杨玄感只是喜爱造反,却不知道如何取得最后胜利,我们今天已成瓮中之鳖!

果然,杨玄感造反之事很快惊动了远在高句丽的隋炀帝杨广。

一切如先前李密所料——

洛阳苦攻不下,而千里以外,数路兵马齐动,一起向他们扑来。


没辙了,在李密建议下,杨玄感决定立即撤军,去往关中。 

实施计划:说好去关中,半道开小差

杨玄感挥师西进,计划是:尽快进入函谷关,夺取关中。

如果就这样马不停蹄直奔目的地,兴许还有一点扭转大势的可能。

但是,杨玄感一不小心又抛锚了。


大军路过弘农宫时,路上冒出来一群老百姓。

他们挡住道路对杨玄感说:“弘农宫城空虚,城内有很多粮食,你要是想攻下,分分钟的事。”

杨玄感一听,有点动心。

当时的弘农太守是隋炀帝的堂兄弟杨智积。

他曾与手下商量说:一旦杨玄感占领关中,以后就不好办了,得想办法把他拖在这儿,等待追军到来,一举将其消灭

所以这群百姓,很可能是杨智积安排的演员。

为了拖住杨玄感,杨智积又亲自爬上城头,冲着杨玄感破口就骂,问候了他祖宗十八代,什么难听就骂什么。


果不其然,杨玄感被激怒了。他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开始攻打弘农!


李密赶紧劝他继续西进,不要因小失大,但是,根本劝不住。


于是一场混战开始了。杨玄感用火攻,里面的人就用火守。

最后,双方在弘农城下烤了三天火,没有一点进展。杨玄感这才转身向西奔去。

可惜,为时已晚。在这三天时间里,隋军已经追了上来。

杨玄感边跑边战,连吃败仗,最终走投无路,要求弟弟把自己杀了。

 

于是,隋末第一位贵族起义领袖,就这样狼狈陨落。

而从起兵到败亡,前后不过两个月时间。

比起那些农民起义领袖,贵族出身的杨玄感其实占据着不少优势——有权、有钱、有号召力,身边还有一流的智囊,可是为什么会这么快就失败呢?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评价,杨玄感其实是个“凡庸的野心家”。他看似野心勃勃,实则目光短浅。

如李密所言,他只知道要造反,却不知道如何才能造反成功。

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他总在被不重要的人和事牵着走——

在制定战略时,被小小私欲所左右;

在选用人才时,被漂亮简历所迷惑;

在实施计划时,又被突发事件所打乱……

于是,在重要关头,他一次次失焦,一次次抛锚,最后虎头蛇尾,仓惶收场。

你有没有坚定的目标?

杨玄感身上的问题,我们似乎一点都不陌生。

因为生活和工作中的我们,也时常会被一些不重要的人和事分散精力,以至于最重要的事情被忽视、被耽误。

而长此以往,我们恐怕只能一辈子在平庸里打滚。



其实很多时候,平庸和伟大之间,只隔着一个足够坚定的目标。

有了坚定的目标,你就会知道眼前的事是不是该做的,眼前的人是不是该一起走的。

如果不是,再大的诱惑也要学会拒绝。


扎克伯格曾在演讲中,谈起他创办Facebook的目标。他说他并不是想创造一家公司,而是想通过一个平台“连接更多的人”。

所以,在Facebook最艰难的时候,有人提出要重金买下这家公司,扎克伯格拒绝了。

当时管理层几乎全部反对,只有他坚定无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他知道Facebook的使命是什么。



比起他的大目标,变现只不过是一粒小“芝麻”。

所以Facebook能发展到今天,扎克伯格很庆幸当初的选择。


其实,真正目标坚定的人,并不需要分辨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芝麻”。

因为在他们眼里,从来只有“西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密反隋被洛阳套牢 李世民等候“抄底时机”
叛将系列——大隋瓷器店里的公牛:杨玄感_
他率先吹响灭隋号角,李密为其献上三策,他却错误地选取下策
若不是此人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唐朝就要从历史上彻底被抹去了
龙兴之地的关中平原,天下英雄谁能取之?
古代打仗,谋士时常出“上中下”三策?而主公为何总选中、下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