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百八十四、潮热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潮热

【辩证诊断】

1下午六时以后身热~此时阳要入阴之时,阴如果足够患者不觉得身热,但因阴不足,无法将阳密封住,故阳外浮患者觉身热(肾阴不足,阳上浮)

2更年期后子宫卵巢萎缩则原来子宫卵巢占的腹腔之处就会有空隙小肠之火就上去故身热。

3龙雷之火为脏腑内生虚火,与六淫外邪实火大不相同,有以下5点,可资鉴别:

1双膝独冷,上下温度如常,独膝盖部其冷如冰

2来势晕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外感多渐变,火不归原多突变;

3随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天人相应现象最著,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转重,夏至阴生渐缓,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

4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上攻头面,外感无此病象,若出现此象,按火不归原论治,误用苦寒直折则危;

5不渴尿多,渴喜热饮。

【辩证治则】

1、(1潮热发于午后,阳明腑证,可下之证也。

2无休发热汗蒸蒸,谓发无休止之时,热气透手溱溱有汗,名曰蒸蒸发热,亦属阳明内实,可下之证也;

3时热自汗者,谓发热时轻时重而有自汗也,似潮热而次数,似蒸蒸而休止。时热时止之热, 则必不兼可下之证,若无里证,热而有汗,故用桂枝主治。然必先其发热汗出之时与桂枝汤也。

2小柴胡汤证而发潮热者,乃柴胡加芒硝汤证。

3潮热,而胁下汗出者为胆实,用大柴胡汤。

4阳明病,手足濈然而汗出,就是胃的津液已经快完了。阳明证如果全身都有汗就没有关系,但是如果胃的津液快没了,剩一点点津液,只看到四肢手脚上出汗,就没有关系。但如果此时病人有潮热,又没有恶寒,肚子又胀满,说明大便已经干掉硬掉了,大承气汤。

5日晡潮热是指午后四五点钟时的发热,热有定时。这种潮热不仅自感发热,体温也随之升高。但一般为低热,常连绵难愈,多属原因不明的发热。治疗时,可用小柴胡汤药量的1/4,再加芒硝6。在煎服上,先煎诸药,去渣后再入芒硝,在火上再煎一二沸,于发热之前一次温服。少阳主枢纽,能使邪外出之故。因其为低热,故所用药量少。加成寒之芒硝,使热邪从下而泄,不犯胃气,则热退症解。

6腰痛、时时冲热、头面烘热,为肾阴虚,用知柏地黄汤加桑寄生、川续断、怀牛膝。

7头面有烘热者,方中可加白薇。

8头目眩晕,面部烘热,心烦失眠,溲赤舌红,营血郁热之征。用防己地黄汤养血清热以熄风。

9阴虛有热,面色潮红、烘热者,可用竹皮大丸。

10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血府逐淤汤可愈,重者两付。

【辩证比较】

1少阳病之寒热往来,虽亦称潮热,但不定在日晡,非若阳明病之潮热,必在日晡也。

2、(1潮热,而胁下汗出者为胆实,用大柴胡汤。

2手足心汗出者为胃实,用大承气汤。

3腋下一直流汗流很多,就是三焦系统,也就是大柴胡汤证。

4如果手掌汗流很多的,手上的「止汗点」,背后的第五椎外开五分的地方「华佗夹脊」,直针下针可以止汗;如果病人是阳明热,大便正常,舌头伸出来苔是黄的,就是白虎汤,如果大便不通,就用承气汤攻。

3阳明病者,潮热、谵语,但是东西吃不下大承气汤;如果可以吃东西但是大便硬,小承气汤。

4竹叶石膏汤与麦门冬汤:

1胸满,气逆喘咳,虚里跳动,少气欲吐,腹中软弱,背上不舒,动气亢剧,脉见虚数,午后暮前潮热,五心烦热,渴欲饮水,虚羸肉脱,肌肤枯燥者,为竹叶石膏汤之证。

2竹叶石膏汤证,而无烦渴,且兼痰湿犯肺,咳嗽痰粘难咯,咽喉不通畅,声音不利,或声哑不出(此乃虚火上炎,犯于肺部所致),其腹状,腹满累及上腹,气逆上冲、少腹柔软,为麦门冬汤之证。

5阳明病:

1栀子豉汤:脉浮而紧(非胃实热),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热在上,

2大承气汤:脉或沉迟(胃结实热),腹满而喘,胃中已成热结,而心下又有水气,故有腹满而喘、短气、身重,而无咽燥、口苦之象,热在肠胃,发热汗出不恶寒,有潮热潮热为胃实之候

3白虎汤:栀子豉汤症发渴时用白虎汤,以除其内热。

6阳明病的腹满而喘者,大多为大承气汤,因为胃中有热结、心下又有水气,故有腹满而喘、短气,且有潮热。但是如果有咽燥、口苦而无短气之征,当热在上,栀子豉汤,如果渴,白虎汤。

7都有口燥渴、潮热、便秘好几天:

1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天枢穴压痛(两侧),是大便堵塞。

2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心下到小腹(中间)痛、不能碰,是痰、水、热堵塞,同时又有便秘

【经典回顾】 

1、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已而微下利,日晡所发潮热。此柴胡证,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2、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3、阳明病,脉浮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自汗出。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5、阳明病,潮热,大便已鞭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鞭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

6、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7、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虚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8、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宜大承气汤下之,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鞭耳,宜小承气汤下之。

9、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10、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1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稍差,病过十日,外不解,脉续弦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12、岐伯曰:风邪入胃,胃中无痰,则发大热,而谵语之声高;胃中有痰,则发潮热而谵语之声低。潮热发谵语,此痰也,滑者痰之应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尹汤液经》发汗吐下后第十三,发汗吐下后 上篇上/下
【经典】伤寒论详解213~214
经方传真(四)
伤寒论类方(4)
60、大承气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4)——阳明胃家实之调胃承气方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