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少阴病篇学习摘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为少阴二脏,心脏有一条大动脉出来,一条大静脉血管回到心脏,从心脏到肾脏血脉是相交的,心和肾要通要靠中间的脾胃,脾脏有问题,太阴先受病没好,让上下没有办法通利,血液循环就不是很好,因而造血功能就不好,心本身血就不足,少阴证第一个就是心血不足血脉很弱很细很微,,吸收营养功能不够时,会表现在精神的来源上面,精神很好,代表血气很旺,讲话细细的有气无力,精神不够,就是精神不足,就是但欲寐,完全是又阴又寒,一旦吸收食物营养不够,生血的能量就不够,所以内脏的功能都因此缓下来,等于没有蠕动,整个不动停滞,如果太阴病没好,进入少阴,就很虚弱。

二百九十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微脉是代表气很衰弱,细脉代表血不够了,脉微细就是气血不足,但欲寐,是少阴的主证。例:脉微细,且下焦寒到小便无法自禁,没有办法控制一直外流,因为没有蠕动,膀胱口都开着,人的水是经过肾阳气化出来的,所以小便有点黄,现在出来是白的,所以要用大剂的附子下去,西医不知寒热,治不好。

二百九十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太阴证是自利不渴,太阴、少阴、厥阴都会下利,只是下利的程度有深浅,如果自利不渴,就是到病在太阴,寒湿在上焦,所以不会渴,如果自利而渴者,是少阴,寒在下焦,下焦肾虚的时候,会一直在下利小便,虚,故引水自救,会有口渴,想喝水,小便白者,就是标准的少阴证,因为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寒的观念就是根本没有温度,根本不气化,蠕动整个停摆,膀胱像死肉没有用,小便根本是漏出来的,中医有分寒热,西医只管发烧。

二百九十七、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左右手的脉又浮又紧,应该是伤寒表寒无汗,结果摸到有汗,就是亡阳,中医的亡阳观念,人身上的阳和阴是交接的,当阴寒很盛时,阳就会离开,阳就慢慢浮起来,就是体力精神慢慢离开身体,很快走人了。阳会浮上来,可以摸到脉很浮,但是重按到里的时候就没有脉了,伤寒表证的浮脉,轻轻按就摸到脉,重按脉跳的更强,摸到脉很浮很紧。重按就没了,这脉没有力,就知道里面完全虚掉了,汗流很多,就是亡阳,在大虚大弱时,脉会变的很芤很大,因为要血,又没有血,就会撑的很大,反而流汗不止,就是脉证不合,就很危险了,如果很虚弱,脉也很虚弱,就没有关系,来得及。如果正好相反人很虚弱,买却很大,就是亡阳。此属少阴,法当咽痛,此痛和太阳证的喉痛又不一样,里面虚掉了,滤过性病毒没有地方待,发炎往上跑,而复吐、利,阴病一定有下利,少阴证从太阴传进来的,始受在太阴,本来就津液堵在中焦,日久没好才进入少阴,造成上下不通利,会吐。

二百九十八、「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在里面,阴很盛,呈现咳而下利,被火气劫故,发谵语,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虽然里面湿寒很盛但不可以强发汗,不但治不好,反而会让表更虚,太阴证才用汗法,发汗的药全是阳药,发汗阳气散掉了,本来阳气就少,还在去阳,阴会更盛阳会更少,这时被火气劫,小便会更少,津液会枯竭掉很危险,所以少阴证绝对不可以发汗。

少阴证小便难,下焦虚寒,肾阳火没有办法把膀胱的水蒸化出来,造成小便不利,就开真武汤,辨证论治,西医看是摄护腺肥大时,中医就真武汤证。

二百九十九、「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不可以发汗。

三百、「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濇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一发汗就会亡阳,阳已虚的时候,寸脉下焦的脉又弱又濇,濇就是血不够,濇脉的脉形是扁扁的,这时绝对不可以攻下,如果要攻下一定要确定血很足,摸摸右手的脉,气血足不足。

解曰:「少阴病」其脉微原为阳虚心脏无力不可发汗心和肾都是少阴很微弱的状况下再发汗会受不了像发汗的药像麻黄汤里面的麻黄、桂枝都是壮心的药。

三百零一、「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胸暴烦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如果脉紧,就是寒很盛,到了七八日,有下利的现象,胸暴烦,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这是阴寒要去了,阴寒从下利排掉了,一般来说,少阴证会有自愈现象,常见的是肠胃功能恢复了,脾脏太阴土旺起来,土就能生金,肺就跟着好,金生水,跟着心脏和肾马上就能好,肠胃功能很好的人,自己会恢复,食物一下去,变成血,到心,心火一蒸,胸阳肺津就壮起来,照理说如果进入厥阴手脚就越来越冰冷,脉紧反去者,缓和了就是里寒去掉了,为欲解也,平时练功打肚子,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功能。

三百零二、「少阴病」下利恶寒而蜷卧若利自止手足温者可治。

反过来,利不止时,要观察就死掉了,独阴无阳,不治,全部是阴证,没有一点阳,没有一点动能,即死,如果手足是温的,代表胃气还在,脾胃主四肢,就有救,治疗时用通脉四逆汤、四逆汤等,要用很重的剂量。

三百零三、「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恶寒而倦,会怕冷,但没有麻黄证的关节痛,来不及痛就倦怠在一边,开始自烦,把衣服踢掉,就代表阳气还在,胃气还在,少阳证很严重的时候,呼吸出来的气,就是凉的,就危险了。

三百零四、「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中风证,本来应是脉很沉且微细,如果阴脉浮起来,代表阳气回头,阴脉就是血脉,就是血脉回来了,代表自己会好。

三百零五、「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阴证要恢复都可见半夜时胃气回来,半夜回元气时,第一个就是胃气回来,感觉到饿,只要是使胃口大开的药,就是药开对了,病就会好。

三百零六、「少阴病」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少阳证本来就会吐,吐是从太阴传过来的,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代表胃气还在,中土还没有败绝,脾土还在,所以不会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就是太溪穴。

三百零七、「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若热在膀胱必便脓血也。

手足开始热起来,一直往身上热,代表胃气一直在恢复中,都是很好的现象,这是会恢复,如果热在膀胱,小便会带血,与个人体质有关系,或肾里有结石在通过尿道时,会刮破很多地方,也会有便血现象;还有一种是肾脏病邪解掉时,会进入太阳,少阴和太阳是表里,如果热进入表证就流汗解掉了,在经脉上面就是汗解掉了;如果是在内脏上面,从肾脏传到腑上面时,膀胱会受热,肾的结石跑到膀胱里面,膀胱堵到发炎,都会有出血;如果单纯的血结在膀胱里,猪苓汤就来不及了,膀胱结石,用桃核承气汤把它打出来;如果只是单纯的小便有血,在太溪穴附近,肾结石穴有压痛点,用猪苓汤攻。

三百零八、「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本来少阴证,脉微细,但欲寐,又手脚冰凉没有汗,应该温中才对,结果误用发汗走表的药,会引动血,津液一离开身体,血就会逆行经脉,水被误攻了,一发汗血就乱跑,未知从河道出,或从鼻口,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变成难治,血会流的很多,进入阴证的时候,身体已经不能生血了,造血功能都衰退了,再发汗,会引动到仅剩的阴血,会很难治,在经方里面,遇到这种情形,会用炙甘草汤去救逆,里虚掉了,血不足时,一个是炙甘草汤,一个是小建中汤。

三百零九、「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胃气没有了,脾脏功能完全没了,死证;就是独阴无阳,看不到阳证,少阳证看到手脚是温的,都可以治好。

三百一十、「少阴病」躁烦四逆者,死。

又吐又下利,给药不受,吃了炙甘草汤,拉的吐的又是炙甘草汤,脾胃功能都没了,肠胃没有蠕动,会烦躁,真阳只剩一点点,坐着死的,眼睛都闭不起来,摸脉又很微细,按说烦躁应该是脉洪大,现在脉证不合,如果烦躁,手脚温热,脉洪大,就是承气汤证,现在脉证相逆,就是死证。

三百一十一、「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下利止,已经没有津液可以流了,完全流失掉了,头晕眩得厉害,会出现极度的贫血,在缺血的情况下,脑就会晕,血造出来第一个会到头部,心脏力量不够了,肠胃中生血的源头没有了,就会有晕眩得情况,看到脸色有红红的,中医叫戴红,就只剩下一口气了,这时要用到大剂的药,如四逆汤,开的时候用两计算,不能用钱来计算。

三百一十二、「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四逆,手脚都冰冷掉了,胃阳败绝掉,后天都没有了,不烦而燥者,烦就是情绪不好,燥就是干掉了,嘴巴干掉,就是津液没了,脉又摸不到,心脏衰竭到后来没有力量,尿毒、心脏病人到后来都可以看到;只有手脚还有温度,就有救。

三百一十三、「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息高就是心脏没有力量了,下焦都寒掉了,都没有蠕动,气吸到喉咙就吐出云,都没到横膈膜,代表下面的功能整个都丧失掉,临床上癌症病人阴阳都分开了,就危险了,死的时候,最后一口气,会吐的很长。

三百一十四、「少阴病」脉微细而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阳证脉微细而沉,但欲寐,汗出不烦,自欲吐,这种状况下,一剂四逆汤就去掉了,如果不及时服用,至五六日,自利就是利光了,营养能源都没了,烦躁,就是已经不受药了,阳虚在上面,阳没有根,看起来好像阳气恢复,实际上是死证,热快绝的时候,会看到这种现象,回光返照。

三百一十五、「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刚开始得少阴病时,反发热,有表证,应该是里寒,一定经历过太阳、少阳,没有好进入太阴也没好,才会进入少阴,少阴之初时,第一是里寒很盛,下焦脉很细,是心和肾的问题,会用到附子,温肾壮心阳,性烈,跑的很快,心脏马上会壮起来,用细辛规定附子跑的方向,阳就会往上冲,把里寒去掉,里面就热起来,炮附固表,像桂枝附子汤,表很虚,害怕汗发过了,用炮附来固表,附子也走表,希望附子停在中间不要离开就用细辛,里面就热起来了,就不会散到表面,如果附子下去摸到皮肤烫的,里面还是寒的,就要用细辛,麻黄发汗也利尿,小青龙汤不用发汗,反从小便解掉,里寒很盛;滤过性病毒在脏里面,就不能发汗,利小便解掉,去热要靠黄连、黄芩,去寒要靠热药,麻黄是热药,用这三味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下去,滤过性病毒从小便排出体外,唯小便最近。

细辛遇到附子是温中,麻黄遇到附子,性不会走表,会往下走,如果是热且实,会开去热去实的药,承气汤就是这样;如果是少阴证是寒实,有大便堵到,肠子没有蠕动,大便淤积在里面,就要靠附子细辛让它蠕动,就变成大黄附子细辛汤,大黄去实。

89.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少阴初病,反发热,脉沉者,里寒)

麻黄二两去筛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90.大黄附子细辛汤方(少阴寒实,肠子没蠕动,大便干燥淤积在里面)

大黄二钱 细辛二钱 附子三钱

一般处方麻黄细辛等量二钱,附子要加重,三、四钱,附子要配合细辛,又要配合麻黄,一药双用,所以剂量要重,不然不会小便;要通大便把麻黄换成大黄,舌苔白的,脉跳一息二至,代表蠕动很慢,就是寒实。

三百一十六、「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以二三日无故微发其汗也。

少阴有表证,所以不能用麻黄走小便,要把细辛拿掉,换成甘草,麻黄遇到甘草不是往下走,会停在中间,有一点表证但是里寒又很盛,小便不利的时候,纯少阴证一定脉微细,但欲寐,处方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果不是少阴证吃麻附细汤,第二天鼻子就干掉了,眼泪也没了,嘴巴也干掉,正常津液被小便掉了。

91.麻黄附子甘草汤方(少阴病有表证,微发其汗)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区别就是细辛和甘草,细辛升阳,里阳下陷时,寒在里面,阳就不能升上来,细辛是升里阳的,肾脏下焦的阳应该要往上升,上焦的阳应该要往下降,才能够交会起来,肾脏是水,到膀胱以后,在胞室就是精宫,阳火很热很旺,把膀胱的水气化,蒸化后废水由小便出来,还有部分水生木,进入肝胆,然后变成胆汁再分泌出来,这一段就是下焦的火,这段火没了,细辛这一功能让它提升上来。

甘草炙过用在两个地方,一是补足津液,所以少阴病得了二三日后用的,津液伤到时用的;如果刚开始就用麻黄细辛甘草汤,免疫系统要跟滤过性病毒相抗,津液会伤到,伤到的时候用炙甘草下去补它,要取微发其汗,始得少阴病津液还没有伤到,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二是在经方里面,凡是脉不正常,心律不整,太快或太慢,一定会用到炙甘草,力量很强,让脉恢复正常最有力的方子,所以炙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都重用炙甘草。

生甘草补充津液,解宿食的毒,滤过性病毒,毒蛇咬过,甘草力量就不够了;用炙甘草是担心发表以后,肠胃中津液丧失,做的预先防范动作。

三百一十七、「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得到二三日,一定伤到津液,心中会烦,不得卧者,本来少阴就里寒很盛,肠胃蠕动功能太慢了,根本没有办法吸收营养,食物会坏死在里面,变成肠炎,再下利就会很危险,要去消炎,黄芩、黄连都是清热、杀菌很强的药,蛋黄把阿胶带入心脏,阿胶滋阴补心血不足,少阳证脉微细,但欲寐,心脏已衰,一定血虚,肠子蠕动太慢,没办法正常吸收营养,产生新的血,造血功能不是很好,治疗的同时,要把血补足,白芍酸性,有固摄的功能,阿胶、鸡子黄在补心脏和肾阳的血,阴体能太差,补进去会散掉,就用白芍把它固住。

92.黄连阿胶汤方(少阴,得到2、3日,津液伤到,心中烦,不得卧者,补心血)

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二两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先煮黄连、黄芩、芍药,五碗煮成二碗,去渣,再用小微火,阿胶放进去融化掉,把火关掉,等凉却后,入鸡子黄生用,鸡子黄补心血。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诸失血证胸悸身热腹痛微利舌干唇燥烦悸不能寐身体困惑面无血色或面热潮红者均效。临床上黄连阿胶汤大部分用在手术以后的烦躁因为很虚没有办法入眠年龄大的人气血两虚的状况下没有辫法入眠这时候用安眠药没有用灸三毛稍微睡一下或睡得不是很深可以用黄连阿胶汤下去当安眠剂

三百一十八、「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微恶寒者当灸之。

背面那里寒就灸那里就好了,例如膏肓寒就灸膏肓穴,中极寒就灸中极,灸的功能就是引阳外越,里阳不足,灸能让脏腑肠胃功能激发起来。口中和就是津液还没伤到,如果津液伤到就燥渴了。

三百一十九、「少阴病」,身体痛手足痛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麻黄汤是身体寒,骨节痛,怕冷恶寒,脉弦浮紧者,寒在表,产生的骨节疼痛,得到感冒很怕冷,摸到皮肤都会痛,但是免疫系统很好,把滤过性病毒抗在外面;附子汤的症状很像麻黄汤,脉是沉的,全身痛,里寒很盛,寒就是血冷掉了,因为水太多,血太少,水的温度太低,所以摸水肿的皮肤是冰的,就是水太盛,造成手脚没有温度,供应营养到细胞是靠血,血的循环受到障碍,四肢关节得不到正常新鲜的血,造成手足寒,骨节痛,脉沉,所以附子汤主之。

炮附能壮里阳,里寒很盛会用到,水太多了造成少阴证,加茯苓利尿,全身的水能运行就是靠脾脏,土能治水,茯苓、白术一起用,人参专门健脾胃,水太多之人到后来脾肾功能就很差,人参能把脾肾健起来,胃不和,心下痞会用到人参,有泻心汤里有人参,白芍加强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壮心阳有附子,壮心阴用白芍,加甘草会让药性缓下来,造成手脚还是冷的。动脉是阳,静脉为阴。

93.附子汤方(少阴,身体痛,手足痛,骨节痛,脉沉者)

炮附子二枚,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二服。

附子汤里如果把人参换成生姜,就是真武汤,白术和茯苓的剂量就不一样,附子汤里,白术是四,茯苓就是三,白术比茯苓重,重在健脾上面,真武汤里茯苓重用,白术比茯苓剂量少,因为是治疗小便不利,水结在下焦,走水要靠生姜,要散水,附子把胃里水温化排掉,茯苓把水利出去,所以把人参拿掉。

虚寒疼痛,全身骨节疼痛是用附子汤。

三百二、「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是红色的,桃花汤煮起来整个是鲜红的,里面有赤石脂,少阴阴寒,如果下利便脓血就危险了,肠胃蠕动很差,得到肠炎,感染滤过性病毒便脓血,会变成肠出血或肠穿孔出血,就很危险,桃花汤与黄连阿胶汤刚好相反,后者是热往上冲,造成心烦不得卧,睡不着,热是发炎坏死的东西;如果热往下走就是桃花汤,造成下利带血。

桃花汤是里寒下血时用的。下利分热利、寒利,最轻的一般热利用葛芩连汤,可以治好,还有黄芩汤都是热利用的,桃花汤是里寒下利,也是受到感染而来的。

94.桃花汤方(少阴,下利便脓血者,里寒下血)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半升煮米令熟去渣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愈余勿服。

赤石脂胖人可以用到五钱,有里寒用干姜温中,人参补充津液,生津就好,不要把肠里病毒固住,糯米一勺,赤石脂一半打碎生用,一半跟着药一起煮,汤煮好再放赤石脂的粉末,生用就是把药整个固涩在胃里,让肠子固住,不再下利,消炎能力很强,一剂下去就不再下利。

三百二十一、「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便脓血者 桃花汤主之。

发炎的太严重了,到后来肚子都痛了,外证是肚子痛,里证是肠子破了,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膀胱里面的水都从大便走了,猪苓汤是利不止的时候,利小便就好了,反过来,水从大肠出来,也会小便不利,所以还是桃花汤。

三百二十二、「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

刺关元穴,是止下利很好的穴道。灸会增热,造成病毒蠕动、散播更快。

三百二十三、「少阴病」,吐剧。手足厥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是止吐的圣药,太阴进入少阴,没好将进入厥阴,少阴证已经很虚了,快到厥阴时,肝脏的血要出来,免疫系统要做最后的抵抗之前,要把肝脏的血逼出来,肝就膨胀起来会顶到胃,胃受压就会吐。血就虚掉了,少阳证到后来,没有造血的功能,手脚一定是冷的,烦躁欲死者,东西吃不下去,一直恶心想吐,情绪一定不好的,因为热在上面,食物因为胃的蠕动应该往下走,胃的气就往上跑,吐的很厉害时,开吴茱萸汤去止呕,人参、甘草、大枣把吐伤的津液补回来。

三百二十四、「少阴病」,下利咽痛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有下利,咽痛,心烦的现象,猪肤汤主之。

95.猪肤汤方(少阴证有下利,咽痛,心烦者)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单味的要去熬,加蜂蜜,再加米粉。猪皮加白蜜,都是能增补胰液的食物,米粉能助胃消化,加蜂蜜健脾胃,甜味入脾,脾包括了胰。

少阳证会有下利,咽痛,心烦的现象,就是阴虚掉了,里面的功能没有了,肺里热往上跑,跑到上面就喉咙痛,跑到下面就下利,又不像桃花汤全部在下面,也不像黄连阿胶汤全部在上面,现在病毒热上下分开跑,并不便脓血,就用猪肤汤主之。喉咙痛有几种处理方式,太阳伤寒表证吃桂枝汤,感冒、喉咙痛一起好,不用吃喉咙药;阳明篇是下焦燥热,燥气往上冲,冲到脑里就手足燥扰、发狂奔走,冲到喉咙,喉咙发炎,这时吃喉咙药没用,把大便清出来就好了;少阴证喉咙痛,是下利、咽痛、心烦;甘草汤也是少阴证单纯的咽痛。

三百二十五、「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汤

少阴脉很微细,二三日咽痛者,单纯咽痛的可与甘草汤,用甘草解毒就好了,原因是阳热冲到喉咙来,如果是在胸腔里就是黄连阿胶汤,吃了甘草汤还没好,一定是有痰在里面,痰在最高的地方会加桔梗就好了。

96.甘草汤方(少阴病脉微细,二三日咽痛者,单纯地咽痛,有痰加桔梗)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温服七合日一服。

如果单味的药,开一两二两都没有关系,甘草二、桔梗一。

喉咙痛经常会伴随着痰饮,喉咙是肺的开口,也是胃的开口,所以喉咙和气管和食管都结在一起。如果喉咙痛肿起来,气行就不是很顺畅,很多热气就慢慢囤积在这里,热堵到就会生很多黏液,会造成痰,有痰的时候就靠桔梗,桔梗汤能宣肺化痰。金匮里有三个排脓汤方,一是甘草桔梗汤,肺里化脓,肺里痰太多了;二是当归赤小豆散,用来治痔疮化脓;三是薏苡附子败酱散,就是已经转化成腹膜炎、盲肠炎,大黄牡丹皮汤来不及煮,转成腹膜炎时用的。

三百二十六、「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喉咙痛再进一步,严重到生疮,不能言语,桔梗甘草汤已经来不及了,就要用苦酒汤,苦酒就是醋,酒变酸就是醋,酒不好喝就是苦酒。

97.苦酒汤方(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者,声不出者)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  鸡子十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右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破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洗生半夏一颗或两颗,用时把半夏戳破,鸡子就是鸡蛋,用铁架子驾着蛋壳,在火面上烧,蛋壳里面留着一点蛋白,再倒些苦酒汤在里面,然后生半夏放进去,用打火机在下面烧,烧的时候要看着蛋壳中的蛋清表面起一二个泡泡出来就关火,不要煮太熟,滚一二下,先喝一口,慢慢的喝下去,很冲的,喉咙开了就好了,针灸的时候,在扁桃腺上放血,还有过去有医生用巴豆与贝母做成巴豆霜,把巴豆霜用管子吹到喉咙上去,巴豆不要用吃的,用吃的舌头会破个洞,结果喉咙还没好,临床上喉咙都闭到了,吞不下去东西像木舌证,也是用苦酒汤把喉咙打开,含在嘴巴里,没有吞下去都没关系,针灸在舌头下方的金津玉液放血。

金鉴曰:「半夏」涤涎「蛋清」敛疮「苦酒」消肿则咽清而生出矣。用半夏来去痰蛋清来收敛疮利用蛋清的润滑收他的疮因为苦酒汤攻下去的时候喉咙会破掉所以火不能太热太热就变成蛋白了苦酒来消肿。

三百二十七、「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98.半夏散及汤方(少阴症的喉痛)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以上各等分

以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七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证的喉痛,少阴证得到一段时间,本来里虚很盛,没有办法正常津液给喉咙,又得到中风,少阴兼有表证时,三味药等份,白饮是米汤,不能散服熬成汤剂也可以。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宜于冬时中寒咽喉疼痛者虽有发热、恶寒、可治然此证冬时为多。又后世所谓火喉癣证上焦有虚热而喉头烂痛苦不堪饮食不能下咽用「甘桔汤」及其它诸治喉痛药无寸效者用之一旦而有效;临证上严重到吞不下去了用苦酒汤如果本身是少阴证还兼有伤寒的表证所以摸脉很重要少阴证的人脉很虚弱就是这人里虚了里虚就是肠胃功能没有吸收病人很虚弱这时候得到的喉咙痛一定是虚火不是实火实火用黄连、黄芩等消炎的药虚火就不能用。

三百二十八、「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99.白通汤方(少阴病时的下利,脉微者,温经散寒)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汤用葱白、干姜、附子,附子生用,和干姜并用,炮附子一定与生姜并用,生附和干姜温经散寒,力量能达到表上面去,从神经血脉一直到四肢末梢,炮附和生姜并用去里寒,尤其是中焦、下焦里面的寒水,所以生姜有利水的功能,炮附能去寒,少阴病下利,是里虚掉了,白通汤的目的就是温经散寒。

生附用的时机有几个:第一四逆汤,手脚冰冷,是四逆的主证,是肠胃的热能无法达到四肢,中医讲是中阳不振,脾胃功能不好或胃口不好,舌苔白白的,里寒很盛,脾胃没有热度,造成的手脚冰凉。第二是附子汤,表里皆寒且虚,阳不足,附子汤可以补阳,如果是表寒里虚,阳气很足就是小青龙汤。第三就是白通汤,是阴盛在下,虚阳在上,白通汤的目的是让上下通达,所以少阳证下利时,里寒太盛,上焦的胸阳、心阳没有办法往下走,下焦就阳不足,上面阳下不来,变成上热下寒,下面肠胃没有蠕动,东西就坏死掉,造成不断的下利。

白通汤里面的葱白用白茎部分,和干姜、附子一起煮,因为没有炙甘草,药下去没有阻碍,直接把上焦的阳带到下焦,干姜来温中,生附能行到表面上,能把肠胃的蠕动加速,让血行到四肢上去。

通脉四逆汤,就是阴盛于内,阳隔于外,微发热,舌苔是白的,就是表热里寒,如果是太阳证,要开去里寒的药;如果是少阴证的时候,表热是假象的热,体能快被阴赶出去了,所以脉已经很微细了,很危险了,这时就要开通脉四逆汤,能打通全身的血脉,通达内外。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脉都是微细的,四逆汤是胃阳虚而已,通脉四逆汤手脚冰冷,手脚是热的,但脉都快没了。

上下不通时用白通汤,全身都虚寒时靠附子汤,内外阴阳不能协和时用通脉四逆汤。

三百二十九、「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这个时候就已经很危险了,很多伤寒、疟疾、霍乱后期就是这样,拉到没有东西可拉,肠胃整个停滞,只剩下一点点生命力,病人完全虚掉,会有干呕、烦躁的现象。

100.白通加猪胆汁汤方(少阳证,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服汤,脉爆出者死,微续脉者生)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白通汤加猪胆汁,阴阳相隔很危险的时候,脉微弱下利虚掉了,结果烦躁就是逆证,脉证不合,有人只剩一口气,摸脉一息十至,就快死了,许多癌症病人就是这样,白通汤下去必然没有感觉,加人尿和猪胆汁,不但有滋补的功能,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是非阴寒之药,能把阴阳相隔的东西打开来,把白通汤引到阴去,尿用童子尿,若无胆亦可用,人尿比胆汁更重要,用胆汁是为了帮助消化。

脉爆出者死,微续者生,汤药下去脉突然跳的很强,是药力发出来的脉,不是真正元气回来的脉,脉微微出来,代表收到药,脉会微微的跳起来。

下利会用白头翁汤、桃花汤、伤寒、疟疾、霍乱没有不会治的。

三百三、「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主证是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少阴病本来就里寒很盛,水湿很盛,小便是白的,四肢很痛是附子汤,现在小便不利,水堵在下焦,属于虚寒的积水,肠子里面的水份太多,肠壁上的血液循环不好,肚子就会痛,真武汤主之。

茯苓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二片,白术二钱,用白芍止腹痛,腹痛原因是肠壁上的静脉血管的血没有办法回流心脏,身上五脏六腑的血通通要回到肝,再从肝的静脉出来,白芍能让血很快归肝。

101.真武汤方(少阴病虚寒积水,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水堵在下焦)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白朮二两 附子一枚炮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真武汤方加减法,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张仲景经常在咳嗽时加细辛、五味子,加干姜代表水饮的咳,水气往上冲时,加细辛、五味子,水气遇到干姜就去掉了。如果小便很正常,茯苓就不用了。寒利很重多用干姜。呕吐很厉害,代表水饮很重,胃里一定有多余的水,过量就会恶心,生姜能散胃里的水,胃蠕动不好要靠干姜,所以干姜、生姜不太一样。

三百三十一、「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要内外通达就是通脉四逆汤,下利清谷,吃什么拉什么,就是里寒外热,是肠胃通通没有蠕动了,吃进去的食物直接流出来的,不是消化后拉出来的,阳虚的时候,肛门收不了口直接流出去。

通脉四逆汤里重用炙甘草,再加生附子,配合干姜再用,像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桃花汤大多都是在伤寒、霍乱、瘟疫时用的,有时候是五苓散,要看临证。

102.通脉四逆汤方(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取滓分温再服其脉即渐出者愈。非若暴出者之自无而忽有既有而仍无如灯火之回焰也。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若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三碗水煮一碗,若爆出者之自无而忽有,既有而仍无,有时候有,有时候又没有,如灯火之回焰,面赤色者加葱九茎,加葱白,因为上下相隔,应急的时候,可以通脉四逆汤加白通汤,腹中痛者,这代表肠里面的血停滞,就要靠白芍,白芍把血带到肝里面,肝静脉的血再回到心脏再换血;若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喉咙痛的加桔梗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胃气能够恢复,就能有救。

三百三十二、「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是大柴胡的变方,把大黄、黄芩拿掉,就是四逆散,有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味药,少阴证里寒,发炎的现象比较少,四逆散比四逆汤要轻,在临床上胆结石时,手脚冰凉,痛的冒冷汗,四肢厥逆,堵到不是肠炎,也不是病毒,所以不用黄芩,也不是大便堵到,不用大黄,用柴胡入少阳、半表半里中间,白芍止腹痛,枳实专门去十二指肠、胃下方、消化系统刚开始得地方堵到的时候用的,炙甘草让药停在上焦。

四逆散是散剂,等量捣成粉,用米汤来服,如果有胆结石,加滑石、五倍子、海金沙,滑石很快把碎石从大便带出来,会有下利,所以要饭后吃,为了让食物顶在下面,药粉在上面,让药尽量入胆,不要走的太快,用炙甘草就是为了药走的慢些,停的更久,不然药流走了,石头还没排出来。胆结石的由来,可能是三餐不定时,或吃得太油腻,胆汁没有办法正常分泌,胆汁的分泌来自心脏搏动的压力,治疗时用炙甘草强心,柴胡通利三焦,黄芩去湿去热消炎,枳实打开胆管,五倍子、海金沙攻石,滑石将石头从大便带出去。

胆结石诊断:

①.在阴陵泉下一寸的胆石穴有压痛点;

②.痛起来会胸痛侧背,从胆的地方痛到肩膀上去;

③.腹诊在胆经的日月有压痛点。

103.四逆散方(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临床上针对胆结石病人)

甘草炙  枳实破,去渍,炙甘 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合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纳汤方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薤白开肺,打通肺气,肺和大肠相表里,有些人便秘吃承气汤没有用,是肺气没有打开,思能伤脾,忧能伤肺,肺有病的人在眉毛下方会看到白色,相书上将眉毛很稀少的人,将一无所有,所以把忧虑去掉,让肺打开来,就能让眉毛长出来,很长会长寿,要保持平常心。

如果肌肉里的血堵到,被打伤,肌肉里的瘀血用桂枝加桃仁,如果打在内部、肠胃里、三焦网络里的内伤,就要用四逆散做加减。

三百三十三、「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用在水和热并结,太阴篇里上焦口渴烦躁,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就是热堵到了,热就是发炎,内证可能是膀胱发炎或肾结石堵到;少阴证也有猪苓汤,但原因不一样,症状是一样的,也是水热并结,下利六七日,小便不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也是热,少阴证是虚热,太阴证是移热,同样是水堵到。

利水的处方:

①.五苓散,表证造成的小便不利,表太热了水气不得下降就是五苓散;

②.表寒束在表上面,水没有办法发散,水结在下焦就是小青龙汤。

③.里寒虚掉造成的小便不利,是真武汤。

④.猪苓汤是水热并结,里面发炎,西医用试纸测小便里有红血球,结石把输尿管刮破,造成小便带血,所以阿胶止血。

三百三十四、「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里本来就很盛,如果转成口燥咽干,就是阴转成阳了,少阴转成阳明证的现象,病在好转,此时赶快去攻,从阴回到阳时,元气还没有及时恢复,结果大便燥结在肠子里面,大承气攻,只要症状一样,少阴还会用大承气;如果没有口燥咽干,里面津液很多,舌苔白的,大便不通,就是大黄附子细辛汤,寒实的时候用。口燥咽干是热实,口不干咽不燥就是寒实。

伤寒预设的防范措施,从阴证转成阳证时,照理有治,进入阳明的时候,津液还会再耗损,本来阴证已经很虚热,进入阳明证大承气汤不攻掉,津液一直没有办法恢复,反而会更危险。

三百三十五、「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有少阴证,肠胃蠕动不好,大便堵在里面,干掉变成硬块,胆汁是用来帮助消化的,不能攻坚,把大便打散要靠芒硝,胆汁是青色的,胆汁通过大肠出来,所以自利清水,色纯青,青水就是胆汁,心下必痛,胃里很难过,胃痛,口干燥,急下之,至此已可确定是肠中有燥屎,立即下之。

三百三十六、「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与大黄附子细辛汤是表里药,要会区分用,一个是热实,一个是寒实。

三百三十七、「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血脉通通冷掉了,手脚冰冷掉了,赶快用四逆汤。

三百三十八、「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饮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寒实,寒实不动,实是堵到,有东西梗到时,饮食入口想吐,心里温温就是胃里很难过,吃也吃不下去,想吐又吐不出来,刚开始得时候,手足寒,脉弦迟者,手脚冰冷,弦脉是有水,脉迟代表寒没有蠕动,寒实结在上焦,实隔在胸口上焦,不可下也,当吐之,不要攻下,采吐法,不用药,用肥皂水也可以,针灸也可以,扎内关,心里想吐,就吐出来了,内关是心包经在管;若隔上有寒、干呕恶心,里面又是空的,没有东西,连水都没有了,空就是虚,这时不可吐之,用四逆汤急温,里面没有东西不可以吐,用温法。

三百三十九、「少阴病」下利脉微濇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如果少阴病,下利,脉微濇,呕而汗出,代表肠胃的阳虚掉了,胃的津液一直在丧失,一直在下利,一天到晚都在上厕所,反少者,津液丧失很多,肚子里面根本没有东西可拉,当温其上,灸之,可以用温灸的方法,下利严重时,一定是寒利,灸神阙,寒就是拉出来的很多,没有味道,隔盐灸神阙。

案例:一病人,下利清谷,又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半年之久,下利清谷代表胃太寒了,没有热度没有胃阳,没有办法消化,寒到后来,全身关节会痛就是虚寒,附子汤,刚开始用甘草泻心汤,比较注重在虚寒时用,生姜泻心汤比较注重湿热部分,早上吃生姜泻心汤,下午就感觉食物停在胃里面,到晚上十点又发病,所以要用附子汤,重用干姜,加炙甘草,这是少阴证的下利,如果寒实就是大黄附子细辛汤证。

以上是少阴证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求学:《伤寒论》之辨太阳病篇(听课笔记)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19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81-397)
少阴病
黄煌教授2011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报告——麻黄类方临床应用文字稿|经方图书馆 - 经方医学论...
伤寒论条辨浅释83——少阴篇,条辨316-3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