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定县文庙

正 定 县 文 庙

 

正定县文庙座落于原正定县政府招待所内,现在的金星家园小区东侧,正定县第六中学的西边。

正定县文庙现在是正定县城内的一个旅游景点,文庙内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早的文庙大成殿。1933年,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专程从北京到正定考察古建筑,无意中发现了县文庙大成殿,惊喜万分,认定这个殿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建筑,比山东曲阜孔圣人老家的孔庙大成殿还要早五百年。

经过岁月的流逝,屡次的劫难,现存的正定县文庙的面积尚有五千平方米,相当于地积七亩半。文庙的保护,得益于解放后在原县文庙、县学的原址建立了正定师范学校,将大成殿作为学校的礼堂兼教室。师范学校迁走以后,原址改为正定县政府招待所,将大成殿作为召开大会的礼堂,殿内西头砌了一个半人多高的砖台,作为礼堂的主席台,有时还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节目。大成殿前面的东庑、西庑都用来作为客房或者办公场所。

随着国家对文物的重视,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招待所新盖了客房、大会议室,现存的文庙的房屋被保护起来,并逐渐修缮,直到近年开放,成了正定县的一个旅游点,接待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县文庙现在所开放的,只是保存下来的部分,即大成殿和东庑、西庑。过去完整的县文庙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应该了解。

按照古代的规制,文庙和学校是建在一起的,而且建为左庙右学。正定城内有府、县两座文庙,县文庙规格虽然比不上府文庙,但是也是布局严谨,规模可观。          

县文庙开始建于何时已无可考证,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记载,明朝时期,洪武七年(1374年)知县洪子祥创建了前庙后学,天顺六年(1462年)巡按御史卢秩重修文庙时按照庙左学右的统一规制改变了结构,成化十一年(1475年)知府田济重修,十六年(1480年)知府余瓒、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县邢尚简增修,万历十八年(1590年)都御史宋仕重修,四十五、四十六年(16171618年)知县苏继欧、王琨各增修。清朝时期,顺治九年(1652年)知县张师成重修,雍正二年(1724年)知县李伯正重修,乾隆六十年(1795年)知府杨浚文、知县刘浩重修,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知县梁宝书重修。

一、县文庙、县学的整体形制

县文庙坐落于左边(东边),从南向北依次为:

○照壁一座。

○櫺星门一座,为四柱三跨式牌坊,正中间题曰“櫺星门”,左题“金声”,右题“玉掖”;櫺星门前,左通大街,称为“义路”,右通县学,称为“礼门”。

○泮池,为半月形水池,水池之上架三座石拱桥,是正定有名的“九桥不流”风景之一。

○戟门五间,两旁各有角门三间。

戟门前泮池的左右有东庑和西庑,东庑为名宦祠,西庑为乡贤祠。泮池东面旧有兴文阁一座。

名宦祠的北头,有魁星楼一座。

○戟门以内,就是现存的文庙大成殿五间,东庑十三间,西庑十三间。

○大成殿后,有崇圣祠。

○崇圣祠后,有文昌祠,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知县李若星修建。在崇圣祠和文昌祠之间,旧有敬一亭。

县学坐落于右边(西边),从南至北依次为:

○照壁一座。

○大门五间。

○仪门五间,仪门前碑石林立。

○进仪门后,面南正屋是儒学明伦堂,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知府田济重修,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知县邢尚简重修,万历年间(15731620年)知县苏继欧、知县王琨相继重修。清朝又有数次重修。

明伦堂前左右为东号房和西号房(号房,即宿舍)。

○明伦堂后是尊经阁,尊经阁前有东斋和西斋。后来尊经阁坍塌,重修以后改为教谕宅,建有二门一间,正房五间,书房二间,东西厢房数间。

○明伦堂的西边还有二门一间,门内是一座训导宅。有书房二间,正房五间。

在训导宅的东北,清朝雍正年间还有过一座“状元楼”。清朝康熙年间,陈鹤龄(举人,四川安州人)在正定任县学教谕,他的儿子陈惪华随任上学,在正定完成学业。雍正甲辰(1724年,雍正二年)开科,陈惪华赴京赶考,考取第一,状元及第。当时建立状元楼以纪此事。

二、县文庙供祀的人物

文庙大殿“大成殿”内正面神台上供奉的是五个人。

○正中间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东配二人,是“复圣”颜子(即颜回,孔子的学生)和“述圣”子思子(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曾子的学生);

○西配二人,是“宗圣”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和“亚圣”孟子(孟轲,子思的门人的学生)。

○大成殿内东侧供奉的是六位先贤。

闵子(闵损,即子骞,孔子的学生);

冉子(冉求,即子有,孔子的学生);

端木子(端木赐,即子贡,孔子的学生);

仲子(仲由,即子路,孔子的学生);

卜子(卜商,即子夏,孔子的学生);

有子(有若,孔子的学生)。

○大成殿内西侧供奉的也是六位先贤。

冉子(冉耕,即伯牛,孔子的学生);

宰子(宰予,即子我,孔子的学生);

冉子(冉雍,即仲弓,孔子的学生);

言子(言偃,即子由,孔子的学生);

颛孙子(颛孙师,即子张,孔子的学生);

朱子(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朱理学被明清两代称为儒学正宗)。

○大成殿后面的崇圣祠是祭祀孔子的五代先祖的祠堂。明朝时此殿叫启圣祠,只立有孔子的父亲“启圣王”叔梁公的牌位。清雍正元年,皇帝下诏对孔子的先世封了爵位,在崇圣祠增祀孔子的父亲以上四辈先祖,孔子的祖父伯夏公封为“昌圣王”,孔子的曾祖父防叔公封为“诒圣王”,第四代祖父祈父公封为“裕圣王”,第五代祖父木金父公封为“肇圣王”。孔子的这五位先祖的牌位居崇圣殿正位。

在崇圣祠正位的两边,还有配位的五位先贤。东配为孔氏孟皮、颜无繇和孔鲤,西配为曾皙和孟孙激明。

○大成殿前面的东庑(东厢房)内,供祀历代先贤四十位,供祀历代先儒三十二位。

○大成殿前面的西庑(西厢房)内,供祀历代先贤三十九位,供祀历代先儒三十位。

“先贤”的地位是高于“先儒”的。 

东庑内供祀的四十位历代先贤是:公孙侨、林放、原宪、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梁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徙父、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齐、公良孺、公眉定、鄡单、罕父黑、荣旗、左人郢、郑国、原亢、廉洁、叔仲会、公西舆如、邽巽、陈亢、琴张、步叔乘、秦非、颜哙、颜何、县亶、牧皮、乐正克、万章、周敦颐、程颢、邵雍。

西庑内供祀的三十九位历代先贤是:蘧瑗、澹台灭明、宓不齐、公冶长、公哲哀、高柴、樊须、商泽、巫马施、颜辛、曹恤、公孙龙、秦商、颜高、瓖驷赤、后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蒧、颜祖、句井疆、秦祖、县成、公祖句兹、燕伋、乐欬、狄黑、孔忠、公西蒧、颜之仆、施之常、申枨、左丘明、秦冉、公明仪、公都子、公孙丑、张载、程颐。

东庑内供祀的三十二位历代先儒是:公羊高、伏胜、毛亨、孔安国、后苍、郑康成、范宁、陆贽、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谢良佐、罗从彦、李纲、张栻、陆九渊、陈湻(chun)、真德秀、何基、文天祥、赵复、金履祥、陈澔、方孝孺、薛瑄、胡居仁、罗钦顺、吕、刘宗周、孙奇逢、张履祥、陆陇其。

西庑内供祀的三十位历代先儒是:榖梁赤、高堂生、董仲舒、毛苌、杜子春、诸葛亮、王通、韩愈、胡瑗、韩琦、杨时、尹焞(tun)、胡安国、李侗、吕祖谦、黄榦、蔡沈、魏了翁、王柏、陆秀夫、许衡、吴澄、许谦、曹端、陈献章、蔡清、王守仁、吕坤、黄道周、汤斌。

○县文庙名宦祠内供祀的,是历史上在正定县工作过的有成绩的官员。有十一位:

贾琛、曾布、赵任重、叶思敬、洪子祥、李守义、刘豫、邢尚简、周应中、胡敬(县丞)、杨□、李贞。

○县文庙乡贤祠内供祀的,是在历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家乡的名人。有十四位:

赵云、房辉远、李至、王举正、褚承亮、杨粹中、李著、朱显、崔显、马云辉、孙敬、李时、张宏、王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府文庙的乡贤祠内供祀有正定县的十四名乡贤,与县文庙大不相同。除了王藻重复以外,其余人物不重复。府文庙的乡贤祠内供祀的有:贾应春、梁梦龙、许守谦、刘有余、梁士醇、王藻、陈显际、梁维基、梁维本、梁维枢、刘元慧、梁清标、何澄、张莲。

三、文庙的祭祀礼仪

古代,遵照国家的庙制,府、州、县文庙的祭祀礼仪是与国子监相同的,历代建庙、塑像、祭祀都非常隆重。

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记载,清朝顺治元年规定,“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直省府州县各行释奠于先师之礼,以地方正印官主祭,陈设、礼仪与国子监同。”又令,“每月各州、府、县官依旧例行香”。康熙二十九年议准,“文武官军民等经过文庙下马”。康熙四十九年,奉皇帝旨意,致祭先师孔子时,直、省、府、州、县的同城大小文武官员必须按照规定入庙行礼。雍正二年,朝廷又下令,郡县每年春秋进行两次祭祀,并且提高祭祀用的牺牲标准,增用“太牢”(祭祀分少牢和太牢,少牢指祭祀时牺牲只备豕和羊,太牢指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

清朝统治者对孔子顶礼膜拜,皇帝为文庙御赐匾额成为例行的仪式。康熙皇帝御赐“万世师表”,雍正皇帝御赐“生民未有”,乾隆皇帝御赐“与天地参”,嘉庆皇帝御赐“圣集大成”,道光皇帝御赐“圣协时中”,咸丰皇帝御赐“德齐帱载”,同治皇帝御赐“圣神天纵”。这些匾额都悬于文庙大成殿。

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大成殿,祭祀崇圣祠,祭祀东西两庑的先贤、先儒,祭祀乡贤祠、名宦祠,都有规定的祭品(祭品陈列见《正定府文庙》所载)。

正祭的前三日,参加祭祀的献官、陪祭官及诸执事都要沐浴、更衣进行斋戒,正祭的前一日献官还要去省牲,监督宰杀牛、羊、豕三牲。

正祭日,正印官率同城大小官员,着官服到文庙大成殿,按照官职大小的顺序列队,祭祀孔圣人。迎神,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宣读祭文。

祭文曰:“维先师,德隆千古,道冠百王。揭日月以常行,自生民所未有。属文教昌明之会,正礼和乐节之时。璧雍钟鼓咸恪荐于馨香,泮水胶庠益设严于笾豆。兹当仲春(秋),只率彝章,敬(展)微忱聿将祀典。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尚飨。”

宣读祭文后,要向孔圣人三献酒,叫做初献、亚献和终献,并且饮福和受胙,都要行一跪一叩礼,送神要行三跪九叩礼。

祭祀孔子结束后,还要祭祀四配十二哲,祭祀两庑的先贤、先儒,迎神、送神行一跪三叩礼,奠献行一跪一叩礼。

祭祀崇圣祠也要宣读祭文,祭文曰:“维王,奕叶钟祥,光开圣绪。盛德之后,积久弥昌。凡声教之覃敷,率循源而遡本。宜肃明禋之典,用伸守土之忱。兹维仲春(秋),聿修祀事。配以先贤颜氏、曾氏、孔氏、孟孙氏。尚飨。”

崇圣祠迎神、送神行二跪六叩礼,奠献行一跪一叩礼。

祭毕崇圣祠还要祭祀文昌祠。

名宦祠和乡贤祠也要进行祭祀,祭品为少牢,有帛一、爵三、簠一、簋一、笾二、豆二、羊一、豕一。主祭官换成便服致祭,迎神、送神都是站立行礼,不进行跪拜。祭祀时要献帛、三献酒、宣读祭文。

名宦祠祭文曰:“维公,德秉廉明,功昭社稷,俎豆维馨,仪型是式。兹维仲春(秋),谨以牲帛、醴斋庶品,式陈明荐,尚飨。”

乡贤祠祭文曰:“维公,功崇昭代,望重乡评,光生俎豆,用垂典型。兹维仲春(秋),谨以牲帛、醴斋庶品,式陈明荐,尚飨。”

我们介绍正定县文庙的历史、形制、人物、祭祀、礼仪等等,帮助大家了解了过去,也是为了促使人们进一步崇尚和继承传统文化,创建和谐社会。

正定县文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正定县的骄傲。目前,正定县文庙的前半部分尚在荒芜之中,呼吁有关部门将县文庙前半部分的修复列入计划,还给正定人民一个相对完整的县文庙,这也必将对正定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添上浓重的一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古老的文庙大成殿,迄今已有一千余年,你知道在哪里吗?
【文庙】上海文庙:曾为兵所,终恢旧观(上)
冬日正定县文庙游记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12:历史悠久的正定文庙
邯郸孔庙何处寻(王景春)
河北正定:文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