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主席去世后,遗体为何不能按照意愿火化?14年后,邓小平给出解释

盛世危言/文

毛主席办公

1956年4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秘书把一份厚厚的材料送到毛主席手中。这份文件是根据毛主席的倡议拟写的文稿,文稿的内容是倡议火葬。毛主席提议:在少数人中,首先是国家机关的领导工作人员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自己死了以后实施火葬。凡是赞成火葬办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请在后面签字。凡是签了名的,就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后死者必须保证先死者实现火葬的意愿。

毛主席看完倡议书后,满意的点点头,连声用那湖南乡音表示同意,随后在文件的末尾写下了“毛泽东,1946年4月27日”。在毛主席的带领之下,彭德怀、周恩来、康生、刘少奇、邓小平等151人相继在文件的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邓小平与法拉奇

但是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的遗体现存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馆。这并没有尊重毛主席生前的愿望。那么,后死者为什么没有保证先死者的意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的发生?毛主席纪念堂的建立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后,会不会尊重毛主席的愿望拆掉纪念堂呢?

1980年8月,时隔14年后,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时,谈到了有关毛主席纪念堂的话题。邓小平回应说:粉碎“四人帮”后,建毛主席纪念堂,应该说,那是违反毛主席自己意愿的。50年代,毛主席倡议所有的人死后都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毛主席是第一个签名的。我们都签了名,中央的高级干部差不多都签了名,现在签名册还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做的这些事情,都是从为了求得比较稳定这么一个思想考虑的。

法拉奇接着又问:那么,毛主席纪念堂不久是否将拆掉?

邓小平说:我不赞成把它拆掉。已经有了的把它改变就不见的妥当。建是不妥的,如果改变,人们就要议论纷纷。现在世界上都在猜测,我们要毁掉纪念堂,我们没有这个想法。

华国锋

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是经过当年的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的,他们当时的想法很朴素!

1976年9月8日晚,华国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答谢宴。一阵急促的电话传来毛主席病危的通知。宴会还没有结束,华国锋就迅速赶回中南海。当他走进毛主席卧室时,主席已经停止了呼吸。华国锋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紧急磋商治丧事宜。

会议探讨了3个问题:一是毛主席的后事;二是毛主席的遗体如何处理;三是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前来吊唁。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保护主席的遗体,让各界人士吊唁、瞻仰。并决定,从北京市各部门抽调专家和干部,组成保护毛主席遗体的领导小组。小组经过研究后决定,责成卫生部部长刘湘屏马上组织力量对遗体进行保护。

毛主席与汪东兴

9月9日凌晨4点钟,一辆黑色轿车来到中南海北门,停在一排灰色房子的前面。车上走下来2个人,一个是卫生部部长刘湘屏,另外一个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

汪东兴见到徐静后先是哽咽了一下,然后对他说:我向你们宣布一个不幸的消息,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已于今天凌晨逝世。为让全国各族人民瞻仰主席遗容,需要进行遗体保护,时间是15天左右。

接着,汪东兴又问徐静:你有什么要求吗?

徐静听到这个消息后,脑子一片空白。她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下后,提出了3个要求:一是要回到院里和同行专家们共同研究方案;二是要看看毛主席的遗体;三是需要一点时间,准备必要的器械、药品。

汪东兴点头首肯。

张春桥(中间)

随后,汪东兴带领二人来到毛主席卧室。徐静缓慢的走到床边,从侧面掀开了盖在主席身上的白色毛巾被。她开始仔细观察了主席遗体的身高、皮肤有无破损和关节的活动情况。结束后,又盖好了毛巾被。

出了中南海,刘湘屏和徐静直奔医学院院部。徐静向党委书记杨纯作了报告,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研究。研究决定由徐静牵头,张炳常和陈克栓参加,组成3人小组。张炳常是解剖教研室副主任。陈克也是形态教研室的副主任。3人小组研究好遗体的初步防腐方案后,携带者器械、药品,再次赶回中南海。

此时的华国锋正在主持会议,看到3人后,便把会议停了下来。徐静开始对在座的各位介绍了自己的方案、效果和实施办法,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了扼要的回答。

期间,张春桥背着手,指着徐静的鼻子问:你究竟有多大把握?

徐静镇定的回答说:我们3人都是医学院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教师,为了研究和教学目的保存尸体和标本,少则十几年,多则上百年的尸体都有,只求不腐烂,而皮肤颜色、面容、体态都不重视,这种保存方法我们是有把握的,经验也是丰富的。但主席遗体的保存不大相同了,不但不能腐烂,还要栩栩如生,要让人民群众瞻仰,这我们没做过,也未敢想过,我们只能努力去探索。

华国锋说:长期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世世代代让人民群众瞻仰,是一项光荣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你们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就按你们的方案办。

毛主席遗体

徐静3人先把主席的卫生间进行了彻底的打扫和消毒,作为工作场地。又临时找来尸体台摆在屋子的正中间。3人紧密配合,边做边商量。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全部过程。做完防腐处理后,他们3人一直守护在遗体旁,仔细观察着遗体的细微变化,为长期保存做好原始记录。

10日下午,3人又再次为主席的遗体量了尺寸。红都服装厂的师傅们很快赶制出两套中山装。经过中央领导同志们的审定,选择了浅灰色那套。接着,理发师小周为毛主席从新梳理好头发,北病理科马燕龙技师为主席进行了细致的化妆整容。

首都群众吊唁主席

11日凌晨3点多,华国锋、汪东兴等人护送主席遗体来到人民大会堂的北厅。防腐小组的几位同志也转移到大会堂,随时听命。上午10点,吊唁活动正式开始,成千上万的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悲壮的哀乐声中,从主席遗体旁慢慢走过。

川流不息的人们让室内温度居高不下,大厅内的灯光也很强,持续散发着热量,加上当时的哀乐是解放军军乐队的当场演奏,铜管乐器中喷出的热气,这一切都不很不利于主席遗体的保存。

江青等人听说温度降不下来,便要求停止吊唁和瞻仰,改用照片代替遗体进行告别。如果采取这种方式,必定会在国内外造成不良影响,显然是不可取的。

于是,专家人员研究建议,撤出乐队,改为播放哀乐,并控制灯光总量,主要保证遗体上的那盏大灯,并且加盖有机玻璃罩。

吊唁活动持续到17日,首都人民先后有30万人次来到大会堂与主席告别。18日,吊唁大会结束,中央决定将主席的遗体转移到一个代号“769”的地方继续保护。

毛主席纪念堂

“769”只是一个暂存地,到底到哪里保存主席的遗体?这个任务就落到赵鹏飞和孙友余负责的“陵墓设计小组”上。

设计小组的最初任务是为陵墓选址。他们走访了北京的很多地点,勘察了很多名胜古迹。他们先后对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北端一带、中南海、香山、景山、北海等十几个地点进行重点调查。2个月后,做出了30多个方案,呈报办公室。

后来为什么选定了天安门广场呢?

早在解放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就提出,要将天安门广场建成人们最喜爱的地方。建国后,天安门广场经过3次整修扩建,它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同时,天安门广场还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它的北部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天安门城楼。在这里,主席曾庄严的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这里,主席曾亲自升起了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主席参加过无数的集会,检阅过众多的军队和人民。可以说,天安门广场是一个政治、文化的活动中心。

如果毛主席纪念堂建在这里,它可以与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一起形成一个宏伟的建筑群落。

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做出有关“在首都北京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正式宣布“纪念堂建成之后,将安放毛泽东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6年毛主席病逝,华国锋紧急召开会议:有三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1976年主席逝世后,华国锋召开紧急会议:眼下这四个问题急需解决
三十三 北京天津自由行 (一)参观毛主席纪念堂与天安门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留下一个遗愿,经激烈讨论中央决定不予执行
1976年毛主席病逝,华国锋召开紧急会议: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
89年,毛主席遗体保护费用受到空前质疑,徐静:一些人别有用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