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张迁碑》应该把握其艺术风格特点

〈张迁碑》为东汉名碑。东汉中平三年立,明初出土。此碑和《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西狭颂》一起为隶书发展史上的耀眼明珠,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们争相临摹学习。张迁碑笔力雄强、方朴古拙、峻实稳重,有别于曹全碑的典雅秀丽。

《张迁碑》书法雄厚朴茂,历代评价甚高。清孙承泽云:“书法方正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郭尚先则称:“汉碑严重平硬,是碑为冠。”此碑方朴古拙,峻实稳重,通篇拥有勃勃浑雄气概,字里行间充满着端整雅练、不假修饰的天然神采。

张迁碑的艺术特色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笔方峻,拙朴醇厚。此碑用笔为典型的方笔,取势平直,运笔劲折,起落笔恰似昆刀切玉,方折凝重。如横画,其写法是上下取势,正锋直入,笔壮墨饱,行笔锋势沉着,收笔迅速上提,故使笔画挺直凝重而有力。又如其转折的写法,横画到转折处,方将笔锋上提,换向后又在原处入纸再写竖,故转折处显得十分方整。再如波画的写法逆向落笔,头部呈方中带圆,行笔竖锋入纸,出锋铺毫顿挫提笔,使波画方劲挺健。用笔方整,这是秦汉以来隶书发展的总趋势。而张迁碑恰恰是在这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其显著的地位。它在极意波发的同时,也使笔画的形态、笔致的力度和字意的渲发,同方整的用笔更为妥贴、协调地联系在一起,使此碑更显得方峻高古、拙朴醇厚的艺术魅力。

2、结构多变、险中求平。通常隶书以左右波发取势,故字型多呈扁平状,而此碑结字却方正峻古,点画的组合穷尽变化,拙中藏巧,险中求平。这种结体特征主要由三大因素构成:一是倚正反差。偏旁的“弓”的倚侧与“长”的方正相结合,使结体有险峻奇绝之感。二是大小对比。如“慕”字,上部的笔画极力舒展,写得十分疏朗宽松,约占了五分之四比例,下面的笔画只能竭力收缩,写得密而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字粗粗看起来有失重感觉,但细看,点画却在大小对比中更显示出了其平稳的奇趣。三是曲直相间。如九字,为了突出“乙”的弯曲,故意把左撇写成直竖。又如吏,上部写得横平竖直,下部的撇捺却恣肆纵横,弯曲的弧度很大。这种曲直相间的点画组合方法,使结字更加具有古拙之意。

3、气息浑肆,雄强朴茂。此碑在众多的汉碑中,是以雄强的阳刚之美见长的。其点画方峻浑厚,笔致雄健酣畅,结体方整丰腴,气势磅礴郁积,自理行间时时透出沉雄浑肆的气息。这种气息同时也充溢着古朴、天然的韵致。许多字看似不直不正,或左右错位,或粗细不均,或轻重失调,或方圆相斥。但从总体上来欣赏,却正是一种介于有意无意之间的自然天趣,它足以令人久品后方得隽永之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院风采丨书法学院本科2021级隶书结课优秀作业
临“乙瑛碑”要注意哪些问题?
[转] 隶书结体_三十八法
《张迁碑》及其书法艺术
隶书《曹全碑》- 简介與筆法
《曹全碑》技法讲座(连载.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