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启功先生去世后,为啥要将这段幽默文字刻在墓盖上?

“冷笑话”式的自嘲,对于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来说,已是难能可贵的良好品德。

而随着地位的提升、名望的流布、恭维的环绕,为了维护一贯伟岸正确的完美形象,一个人总是倾向于端架子、摆谱子,往往一副拒人千里之外、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姿态。

对于身处高位的人来说,自嘲更是难以轻易对他人表露的“奢侈品”。

爱讲“冷笑话”的书法家启功,却拥有这份可贵的自嘲精神。

相较一些爱端架子的“成功者”,启功一连串“高大上”的头衔,往往能唬得人一愣一愣的。


我们来看看启功的部分头衔:

清雍正帝的第九代孙,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启功晚年像

在光环的包裹之后,启功自嘲幽默的“真性情”更为人所津津乐道。

读启功的诗如见其人。他在《启功自述》中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年轻时“非常淘气”,“时常针对时局和学校的一些事编些顺口溜”,“编完后还要在相好的同仁间传播一下,博得大家开怀一笑”。

上世纪50年代后,启功转向编排自己来“博大家开怀一笑”。比如他所作的《终夜不寐,拉杂得句,即于枕上仰面书之》中就说:“九秩今开六,吾生亦足奇。登楼双腿拙,见客眼单迷。春至疑晨暖,灯高讶日西。乌乎余一点,凡鸟闼中栖。”

启功把自己比作老态龙钟的糊涂人:登楼两腿发软,见客常冲盹儿,春天到了也不知道,还把吊灯错认为是太阳。诗末用《世说新语》中的典故,总结自己是栖息在门闼上的一只“凡鸟”。

“凡鸟”是魏晋时吕安讽刺嵇喜的故事:“嵇康与吕安,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鳳)’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启功先生书法

启功爱开玩笑是出了名的,慕名而来的人顷刻间就感受到先生的宽容和可爱。据说某客人来启功家拜访,落座后,先生照例礼让茶水。客人见先生年迈,为免劳顿,便紧张地客气道:“您老别麻烦了,我出门不喝水的。”先生应声道:“你这不是‘进门’了吗?”客人顿感亲切。

更为幽默奇特的,是启功66岁时预先给自己写好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27年后的2005年,这篇墓志铭镌刻在了八宝山启功墓地的墓盖上。

这篇墓志是启功对自己一生的高度概括,虽平淡幽默,却句句写实句句有事。

自嘲不是自辱,也非随意贬低自己,启功看似幽默自嘲的冷笑话,其实是凭借着奇思异想或构思造语的功力,奇诗奇句,常常溢出思维定式,使读者不得不为之喷饭绝倒,也显示了老先生的卓荦不凡。

多期待出现更多像启功这样能自嘲会自嘲的有趣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化人际关系的幽默沟通术
启功的冷笑话
启功:人生就是找乐子!
怎样使作文语言幽默风趣三——化用经典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苑勋
[原创] 启功先生的达观和幽默 /吴焱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