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石如的隶书《张子西铭》展,凝厚遒逸古劲绝伦,不愧是碑学大家

邓如石画像

邓石如的隶书。其气度恢宏,不拘小节;儒雅有度,学识渊博;笔里精神,纸上功夫催人奋进,永不懈怠;尤其是其不落俗套的创新精神让人折服,望而生畏。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正是邓石如的隶书《张子西铭》,希望各位书友能够喜欢。有网友说:清代隶书有划时代意义,以前是秦简汉隶,清代颠覆了传统,把隶书赋予的新的内容。创新可以肯定,颠覆传统太过就不是正道,不能否定本源。我个人不欣赏这类书法,特别是漆书,好端端的笔用成刷子何苦呢,美术字而已。

邓石如的隶书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正是这一代代大师不懈努力传承与弘扬延续,影响着后人的膜拜与崇敬。盛世中华,更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机遇,体裁丰富,催人奋进,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的在广阔的文化艺术领域,书写绚丽多彩的时代篇章。

汉字的结字演变过程适应大篆(包括甲骨文、金石文),然后通过对大篆整理统一后的小篆,根据小篆演变的隶书(所以许多隶书字保留了小篆的结字笔画),为提高隶书的书写速度而出现了章草(所以章草往往保留了隶书“蚕头雁尾“的笔法,这也是章草区别于今草的最明显的特点),到晋代在隶书的基础上出现了楷书(亦称“真书“),直至唐代楷书鼎盛。随着楷书完善的同时行楷、行草逐渐盛行,所以有“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之说。

汉字的发展过程始终是遵循着在保证不影响认读的前提出下,随着书写工具(刀、笔)和书写材料(甲、骨、书、帛、纸)的发展为提高书写的速度而演变的。其中在小篆以前主要是为了不影响认读而统一文字,此后主要是为了提高书写速度,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化字尽管有争议,但对扫盲和提高书写速度功不可没。 (一家之言,勿喷!)

邓石如画像

书者介绍: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

写在文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请熟读本文,避免胡乱点评闹笑话
中国书法名词解释大全(转)
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区别
书法十讲 第一讲 书法约言
《书法辑要》
书法史述略——造字说☆书与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碑☆章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